《烏合之眾》讀后感3篇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后,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后感了。那么你會寫讀后感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烏合之眾》讀后感,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烏合之眾》讀后感 篇1
每個平庸的人都想創(chuàng)造出個性上的新奇特點。當你某天冒出了某個不得了的念頭,然后認識了有著同樣念頭的人,幾個人湊在一起就以為自己是個小組織,人越來越多就搞出了一個群體。大家都那么肯定彼此的念頭,堅持著,鼓勵著彼此。因心中懷揣著同樣的信念而同樣被社會特別對待,相互同情,舔舐對彼此身上不存在的傷口。有時候群體會感染一個人,在群體內的任何人都誤以為自己充滿了力量。
人待在群體內,性格會互相影響、眼光也會被統(tǒng)一,身上的平凡的特質被無限放大,具有耀眼魅力的人漸漸掌握了領導地位,也許是不受控制的。相反,他們獨處時又漸漸收斂,很少有人夜深人靜的夜晚捫心自問一句:我是誰,我在哪兒,我在做什么。傳播力廣不代表有公信力,也不是聲望大的人說的就是真理。但既然有些話人們通常選擇不說、不去討論,并不代表那些話我們不會說、不去思考,也許這些念頭真的會傷害到某一些東西。法無禁止即自由的處事方法終將會受到名為道德和生命的審判。群體內的人是沒有獨立性的,也許沒有誠實,也許沒有個人情感,真相到底如何也無人得知。如果群體的領袖有信仰,那么強者必定會壓迫在弱者,在他的性格中留下強者的信仰痕跡。組織會有意無意的擴大組員們的想象,更加堅信那個念頭,那個促使他們聚在一起的念頭。群體內的個人慢慢忽視本能,往往簡單的快樂并不來自自身,更多時候來源于服從,因為無需思考、無需個人行為。其實你靜下心來,想一想,如果不是因為這個群體,不因為當初那個共同的’念頭‘,你究竟會不會和這個群體內的其他人接觸?是否即使出于禮貌也不愿同桌就餐?
他們的人品、外貌、品位、教育程度是否因為群體的粘合力而過分放大了呢?群體思想的層次太低還是思想的質量很差?我從不懷疑‘平等,自由,民主’有問題,那不是幻想。但因為這些詞匯聚集起的這群人,他們來的是多么容易,甚至無需招攬就蜂擁而至。她們帶著對社會制度、法律法規(guī)的仇恨聚集,來來回回說的也無非是自己叛逆的情緒,這并不是這個詞所想的初衷。從始至終都沒有拼誰不怕死、誰更懂得死出價值,’平等,自由、民主‘這兩個詞僅是希望給一些迷茫的孩子一些人生指南,想要大家知道如何更好的活下去。仔細想想,過去有多少群體領袖利用人們的信念去發(fā)起戰(zhàn)爭,殺戮過后缺再次建立起與過去相同的制度,當初那個群體主張的自由與民主變成了一個笑話,整個歷史、政治、宗教、藝術何文學歷史都已經深刻的印證了這一點。群體究竟是什么時候變成了這群擁有粗鄙思想人類的庇護所的?進入一個人人都想成為亂世英雄的群體聚會到底有什么意義?是的亂世出英雄,那么亂世在哪里?群體擁護者們明知沒有亂世便制造亂世、制造英雄的,F(xiàn)在可以肯定的是,群眾的思想層次才可以決定群體的未來,是那個‘念頭’最后走向的唯一要素。當脫離群體,重新開始。不再接受組織內的'暗示,任何暗示。不再一味抵制社會,不再因為組織內想象出的“年輕人犯錯上帝也會原諒你的”而盲目行動。有懷疑的情緒并不是奇怪!
犯錯就是犯錯,沒有人會原諒你!這個世界上從來沒有“原諒”這件事,你感受到的“原諒”的真實情緒不過是:“不在乎” 和 “愛”。看不到你的錯無非是太愛了,或是根本不關心。當個人脫離那個念頭或是組織,會得到自由,有更多的時間與自己獨處,發(fā)展自我保護意識,也更有個性。冷靜下來后,回頭再去看體質內的自己,會驚恐于自己脫離后的感情變化,當處理無情現(xiàn)實和狂熱理想時,那種“沒有什么事情是不可能的,世人需要理解我們,我們要將自己的精神傳播出去,除你們以為的自由之外還有別的自由”的想法將不再被曲解,信念無需被肯定,也無需被傳播,更需要被書面化。它在你的一言一行舉手投足之間自然呈現(xiàn)。反正,無論什么樣的念頭,至少不是群體通過專治踐踏社會治安去證明它是不是對的。
《烏合之眾》讀后感 篇2
法國著名社會心理學家勒龐,以研究大眾心理學著稱。他認為現(xiàn)代生活逐漸以群體聚合為特征。在《烏合之眾》中他指出個人一旦進入群體中,他的個性便湮滅,群體的思想占據主導地位;而群體的行為表現(xiàn)為無異議、情緒化和低智商。
“群體不善推理,卻急于行動。它們目前的組織賦予它們巨大的力量。我們目睹其誕生的那些教條,很快也會具有舊式教條的威力,也就是說,不容討論的專橫武斷的力量。群眾的神權就要取代國王的神權了! “一些可以輕易在群體中流傳的神話所以能夠產生,不僅是因為他們極端輕信,也是事件在人群的想像中經過了奇妙曲解之后造成的后果。在群體眾目睽睽之下發(fā)生的最簡單的事情,不久就會變得面目全非。群體是用形象來思維的,而形象本身又會立刻引起與它毫無邏輯關系的一系列形象。我們只要想一下,有時我們會因為在頭腦中想到的任何事實而產生一連串幻覺,就很容易理解這種狀態(tài)。我們的理性告訴我們,它們之間沒有任何關系。但是群體對這個事實卻視若無睹,把歪曲性的想像力所引起的幻覺和真實事件混為一談! 暴民是缺乏理性經驗的群體,當對發(fā)生的種種事件缺乏有效的理性思考,就只能通過自身的感知經驗和道聽途說進行聯(lián)想,并為之找到聯(lián)系。比如“西方媒體批評”——“反華勢力”——“八國聯(lián)軍”——“保家衛(wèi)國”一樣。
“群體表現(xiàn)出來的感情不管是好是壞,其突出的'特點就是極為簡單而夸張。在這方面,就像許多其他方面一樣,群體中的個人類似于原始人,因為他不能作出細致的區(qū)分,他把事情視為一個整體,看不到它們的中間過渡狀態(tài)。群體情緒的夸張也受到另一事實的強化,即不管什么感情,一旦它表現(xiàn)出來,通過暗示和傳染過程而非常迅速傳播,它所明確贊揚的目標就會力量大增! 群體表現(xiàn)出的感情是無法復雜和具有深度的,因為他在集合個體時必須選取明確的,具有共性的情感指向,比如仇恨,熱愛等等。這樣才能在簡單和宏大的群體活動中取得立竿見影的效果。任何可以深入解析的可能都不會被允許存在,因為暴民個體的狂熱無法接納這種可能,而且它將給群體內部帶來爭議,從而引起分歧。
人有模仿他人的傾向,心理學上稱之為“同步”。由于人天生都是自戀的,所以愛屋及烏,會喜歡與自己相似的人,即“認同”。為了讓其他人喜歡自己,以便搞好關系實現(xiàn)合作,人會模仿其他人,即“求同”!罢J同”與“求同”合并在一起,就是一種“同步”。商家就很懂得利用“同步”賺錢,超市里那些免費品嘗的甜點,在“同步”作用的幫助下,總是能讓消費者乖乖地買下自己本不必買的東西。此外,銷售人員千方百計地與消費者套近乎,也正是為了博取一種“同步”。烏合之眾的盲從,正是“催眠”與“同步”共同作用的結果,催眠使我們變成了盲目之輩,而極端強化了“同步”效應,使得我們不受理性與道德的約束,做出不可理解的事情來。“自信”是抑制“催眠”的良方,“謹慎”是把握“同步”分寸的要領。
我們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事件都可以證實龐德的觀點。新聞媒體或者說新聞媒體背后的利益集團利用輿論為博取自己更多眼球,騙取點擊率等不顧事實按照自身需要,或按照社會普片關心方向片面報道的行為。例如最近發(fā)生的辱母殺人案,關于案件的報道都集中于法律不如道德,司法腐敗,司法不獨立等敏感的、當下熱點的問題。輿論風向把群眾關注的焦點完全帶偏,而群眾也自然而然的朝著這條線走下去,群眾一邊倒的為于歡感到不公,支持殺人行為,要道德不要法律。顯然這樣的輿論是片面的,群眾面對這樣的事件就顯得情緒化,對大家認同的事情無異議。但是群眾喜歡關注談論他們想要的新聞事件,媒體也喜歡按照這樣的方式報道新聞。
但是《烏合之眾》也有其局限性,如作者因群體的非理性性質和表現(xiàn)而對它持鄙視和恐懼的態(tài)度。他說:“個人在群體影響下,思想和感覺中道德約束與文明方式突然消失,原始沖動、幼稚行為和犯罪傾向的突然爆發(fā)!钡瑫r他又認為群體是一股不可阻擋的力量因而是世界潮流的引領者。但這種內在矛盾并未減損其思想學術價值,而是為后來者開啟了更深入研究的空間。
《烏合之眾》讀后感 篇3
《烏合之眾:大眾心理研究》是法國古斯塔夫·勒龐(1841—1931,群體心理學創(chuàng)始人,社會學家,人類學家)所著。讀完該書的第一卷《群體的性格》,我這個心理學的門外漢,便忍不住看熱鬧又湊熱鬧,說說自己的淺薄看法。
寫之前,還是忍不住為自己“推脫責任”:我愛極了在一本書沒讀完時就去寫讀書筆記,這于我本人而言,是莫大的樂趣!因而,若我在品讀時有所誤解,或是等整本書讀完后我又善變的“改口”——推翻自己前面的想法——那就請讀到此篇讀書筆記的朋友多多包涵啦!
話不多說,進入正題。
首先,不得不提的是《烏合之眾》以法國大革命為創(chuàng)作背景。這一點,在讀此書時需要時時提醒自己,否則容易陷入時空錯亂的謬誤之感。其次,該書的內涵“過于真實”,敘述的口吻“過于直接”,所以如果品讀的過程中感受到作者給予的愚弄、輕視、不屑等不適情緒,請不要過于抵觸,且耐心往下讀,或許會有不一樣的收獲!反正,讀完第一卷,我已經感覺自己是一只快樂的猴子啦!最后,讓我們一起以一種“愚人自娛”的態(tài)度來看待此讀書筆記。
一、什么是“心理學意義上的群體”?
“心理學意義上的'群體”有別于日常含義的“群體”。后者是指聚集成群的人,民族、職業(yè)、性別、聚集的原因都不重要;而前者是群體成員自覺的個性消失、思想感情的統(tǒng)一,它就像一個特別的生命體,會形成統(tǒng)一的性格,而且甚至不需要若干個體同時出現(xiàn)在同一地點。
二、“心理學意義上的群體”產生異于個體的新特點的原因。
個體的個性各有特點,但組成“心理學意義上的群體”就會產生有異于個體的新特點,即群體的共性、基本特征:性格統(tǒng)一律。其原因有:1、一直約束個體的責任感完全消失。個體脫離群體時可以壓抑的有些欲望,在融入群體后會考慮到群體的匿名性和相應的無責任性,從而不再想約束自己,使得敢于發(fā)泄本能;2、傳染。在群體中,任何情緒和行為都會傳染,而且傳染性很大,類似催眠的行為;3、易受暗示性。這是三點中最重要的,傳染性正是易受暗示性所引發(fā)的后果。
三、大多數“心理學意義上的群體”表現(xiàn)出的特點(情緒和道德方面)。
1、沖動性、動態(tài)性、狂暴性。法國大革命期間,群體沖動總是十分強烈,他們在極端的愛恨之間不停切換,殘暴的奪取“勝利”,不惜流血。2、輕信性、易感性。勒龐用多個例子論證這兩個特性。群體中第一個成員對真相進行扭曲,并暗示和傳染給他人,由此創(chuàng)造和擴散,最終形成集體幻覺;3、情感的單向極化。群體表達情感時,總表現(xiàn)出簡單化、極端化的特點,不是極愛就是極恨,表現(xiàn)出夸張的品質和美德。4、排異、專制、保守。就是字面的意思,不多解釋。5、道德。只研究群體的犯罪行為的心理學家認為群體的道德水平非常低。但是勒龐則相反,他認為群體具備非常高尚的道德,比如擁有嚴格的道德原則和無私的行為典范。
四、“心理學意義上的群體”如何相信、推理和想象。
用自己的“大白話”簡單總結:用直白、強硬、絕對的方式灌輸,使群體相信;群體沒有邏輯或者邏輯低劣。推理?別開玩笑了!群體沒有正確的邏輯推理!至于群體的想象——強大、神奇、跳躍!以形象思維為典型!
五、群體信念都采取的一種宗教形式。
無論有沒有宗教信仰,群體對信念的信奉都割舍不掉如同宗教信仰般的熱忱與狂熱。
注:上述所有關于“心理學意義上的群體”的知識內容都源自《烏合之眾》。
品讀《烏合之眾》第一卷的旅程中,我延伸的思考有許多。我想到了抗日戰(zhàn)爭、南京大屠殺,魯迅作品中的“圍觀砍頭”……這些歷史的事件,是否也折射勒龐所闡述的“心理學意義上的群體”的內涵?對于身處當下的我,現(xiàn)今的人,是否也需要保持警惕?默默提醒自己:身處群體,更不能忘卻自我!融合與游離間,保持感性和理性相平衡、甚至相抗衡、制約!(駱雨)
【《烏合之眾》讀后感】相關文章:
《烏合之眾》經典語錄12-03
烏合之眾讀后感02-23
《烏合之眾》讀后感09-05
烏合之眾讀后感03-31
烏合之眾讀書筆記11-02
(熱門)烏合之眾讀后感12-08
[熱門]《烏合之眾》讀后感02-18
(實用)《烏合之眾》讀后感03-31
《烏合之眾》讀后感(優(yōu))11-21
【必備】烏合之眾讀后感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