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育》讀書心得(通用29篇)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chǎn)生了許多感想,為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書心得了。那么讀書心得到底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新教育》讀書心得,歡迎閱讀與收藏。
《新教育》讀書心得 1
前階段我有幸拜讀朱永新教授的《新教育之夢》一書,感慨頗深。《新教育之夢》一書給我們展現(xiàn)了一幅教育的美好畫面,看了使人振奮。該書圍繞構(gòu)成現(xiàn)代教育諸要素的核心內(nèi)容—從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勞、學校、教師、校長、學生、父母等方面來寫的,以樸實,通俗的語言剖析總結(jié)了現(xiàn)行教育中存在的盲點和缺點,以典型的事例提煉論證了中外教育名家的理念精華。從理論層面和實踐層面提出了理想的教育追求和目標。
清晰地記得書中這樣一句話"一個教師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書,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書。"用心的前提是什么?無非就是"愛",愛這一職業(yè),愛自己的崗位。我們每個人生存和發(fā)展的基本的東西是他的職業(yè)。你不愛這個職業(yè),這個職業(yè)也不會愛你。沒有了"愛",你就不能從教師這個職業(yè)中獲得樂趣。
剛走上工作崗位時的我,是有著自己的目標的。那就是做一名有責任心的好教師,希望自己能教好每一名學生。一轉(zhuǎn)眼,過去了8年;貞涀约哼^去的教育歷程,僅用"平庸"一詞即可概括。最大的收獲也僅是幾次獲得"校先
進教育工作者"的稱號,充其量算是一個說得過去的教書匠而已。
記得在書中還有這么一段話:"理想的教師,應該是一個充滿愛心,受學生尊敬的教師"。因為愛的教育,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礎,尤其是我們從事的小學教育。我們面對的是一群天真可愛的孩子,他們年齡小,各方面的能力都比較弱,離開家長和家庭進入一個新環(huán)境有太多的'不適應,需要我們老師細心的呵護和關愛。面對煩瑣的一日工作,沒有一顆童心、一顆愛孩子的心是不行的。我們只有用全身心的愛去安撫、滋潤每一顆幼小的心靈,才能讓孩子們喜歡你、家長們信任你。我想當我們看到孩子們在自己的精心呵護、關愛下,漸漸地變得聰明能干、健康快樂的成長時,我們一切的辛勞和付出都是值得的,我們會深切地感受到了一種幸福!
一種其他職業(yè)所不能體會到的特有的幸福!
還記得初任班主任,受"嚴師出高徒"的影響,為了維護自己的"師道尊言",我常常臉似玄冰,冷面說教,動則呵斥,嘲諷并且以"愛學生,就要愛在心里"為自己的行為辯駁。漸漸的,我發(fā)現(xiàn)學生與我疏遠了,仿佛有一道看不見的墻橫在我們之間,班級工作也越來越難以開展。痛定思痛,深刻的反思后,我發(fā)覺自己的"嚴師"理論已經(jīng)不適應當今的孩子們,我必須來一番徹底的改變。愛孩子,既要愛在心中,也要讓他們看得見,感受得到。我選擇了微笑為溶合劑,用微笑來傳遞著對孩子們的關愛,顯示著對他們的信任,表達著對他們的理解。孩子因緊張答不出問題時,我用微笑表示鼓勵;孩子們做錯事惴惴不安時,我用微笑表示寬容;孩子們有進步時,我用微笑表示肯定與獎勵;孩子們遇到困難時,我用微笑給他們信心和力量……我以一顆愛心真誠地對待學生,學生也把我當成了知心朋友,喜歡上了總是面帶微笑,總能把話說到他們心坎上的李老師。成功了,孩子們第一個給我報喜;受委屈了,找我傾訴;有問題了,找我解決。在與學生和諧的交往中,我體驗到了教書育人的快樂。
成長的經(jīng)歷讓我慢慢知道了怎樣為人師,今天拜讀了朱老師的著作后又讓我更深一層的了解到教師的。一個優(yōu)秀的教師擁有濃濃的師愛還是遠遠不夠的,在以后的日子中怎樣讓自己成為一個理性和感性、經(jīng)驗和理論完美結(jié)合的孩子們所喜愛的老師將是我努力的方向,就象朱老師書中所寫的那樣:人要會做夢。優(yōu)秀的教師要永遠伴隨著自己的夢想成長,堅信好夢開始的地方是"理想教育",為夢奮斗的結(jié)果必將是"美夢成真"!
《新教育》讀書心得 2
常常覺得作家是具有很高深的思想的人,是能觀察到一般人所不能觀察、捕捉一般人所不能捕捉到的細節(jié)的,是有著超凡功力的人。所以,每當提起一個作家,從小到大,往往會不由自主的從內(nèi)心升起一種仰視的心情,拿起一本書,也總是會想這是作家寫的,不是普通人所為,可不是一般的書,能寫出這樣一本書的人,非普通人。這種念頭,存在心里幾十年,到現(xiàn)在,仍有。
這幾天,一直在讀郭景瑞老師的《新愛的教育》,讀書之前,總是覺得這又是一本不凡之書,也許就像大教育家夸美紐斯一樣,一定會給人一種高屋建瓴的指導,一定會充滿智慧,充滿哲理,也一定會有許多令人值得回味的高深理論,給人思想的啟迪……懷著這樣的崇敬與虔誠翻開了書。
打開書的第一章,先前的感覺就已經(jīng)蕩然無存!預先想到的高深的理論和哲理并不存在,反而就是一本日記體的教學隨筆。我懷著好奇繼續(xù)往下讀,郭老師一直以一個長者的口吻在向面前的我娓娓談起他的做班主任的前因后果,又好像跟老朋友拉家常,嘮著他的普通的生活。但書中的人、景、物好像就在眼前,栩栩如生……在繁瑣的日常工作中,郭老師也像普通的班主任一樣面對瑣碎的雞毛蒜皮的日常事物而焦頭爛額,也會遇到桀驁不馴的學生,也會因為學生而晚上睡不好覺,也像大家一樣并非處理事事都胸有成竹,也在邊思考邊試探邊進行。
特別是在幫助兩個問題學生路小宇、劉金龍的過程中,兩個搗蛋鬼的形象、眼神,甚至語言都讓人覺得那么熟悉,好像這兩個孩子就在我的身邊。劉金龍這個刀槍不入的浪蕩子,因為報復而故意把自己的筆放在全班公認的特別老實的孩子的鉛筆盒里而大喊自己丟了誣陷人家,并且還大有一副說到天邊我有理的痞子形象。此時,郭老師的一頓諷刺挖苦,也讓我覺得痛快淋漓,我也仿佛看到了曾經(jīng)的自己。下課后,聽到不服氣的劉金龍“呸呸”兩聲,郭老師的.內(nèi)心獨白,真是說到了我的心里去了,仿佛是我在面對這個事件,真是生氣窩火又著急。劉金龍的報復,下課后對老師的“呸呸”郭老師的隱忍,內(nèi)心的苦悶,憋屈,晚上因苦無對策的失眠……這樣的場景真是太常見,熟悉了。怎么辦呢?郭老師在著急,讀書的我的著急也絲毫不亞于郭老師,后邊呢?道歉的結(jié)果呢?不領情怎么辦?……這些預想也深深的吸引著我,我急于想知道后文,郭老師會怎樣做呢?郭老師苦苦尋找的那把鑰匙能找得到嗎?劉金龍真的能轉(zhuǎn)變過來嗎?
在《七月:像得了神經(jīng)病·金色的童年》一章里,郭老師那極具親和力的又充滿感召力,更具文化韻味的動員,讓人不得不佩服。文人墨客,吟詩作賦,學生也可以以之為榜樣,把學生和文人墨客相提并論,學生會覺得自己和名人一樣優(yōu)秀。好的老師會鼓勵學生,好的老師更會激勵學生。我們常說要鼓勵表揚,但往往自己在生活中不能自如的做到。因此我常常是在刻意尋找這樣的機會,總是對生活做著這樣的一種假設卻從來沒有抓住機會付諸實施。并且有時還會抱怨學生,不給自己表揚的機會。殊不知,這種機會就在身邊,就在我們生活的每一天,可我們常常會視而不見,從而使機會悄悄溜走,而我們甚至會抱怨,沒有這樣的機會去這樣訓導學生。
這些故事的敘寫,不僅讓我從中獲得了豐厚的知識經(jīng)驗,學會了更多的實用的管理技巧,也讓我頓悟:原來書可以這樣寫,原來這些日常的生活瑣事可都是自己人生經(jīng)歷中最寶貴的精神財富,可我怎么以前就沒有發(fā)現(xiàn)呢?這些散碎的金子,自己怎么就想不起來把它們撿拾起來連綴成鏈呢?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郭老師又一次印證了這句話的正確。
一本好書,不一定非得像滔滔江水般沖擊我們的視覺和心胸,也可以像涓涓細流柔柔地滌蕩我們的心靈,泛起層層漾漾的漣漪。《新愛的教育》是耶!
《新教育》讀書心得 3
有機會翻開了那本藍色封面的《新教育之夢》,思想如脫韁之馬,讓我在過去、現(xiàn)實和未來之間穿梭往來。我的腦海中仿佛是一片寬闊的海洋,朱永新作者在平靜的海面上投入一塊石頭,擊起了層層漣漪,向外擴展久久不能平息。里行間中我深切地感受到一位教育大師知識的淵博,以及對教育事業(yè)的追求與摯愛。
該書從十個方面談了作者理想中的教育。它有著清新、樸實的語言風格,而里行間無不浸潤著作者對教育理性的思考,充滿著對教育熱愛的激情。這深深地感染了我,讓我對教育書籍有了不同的認識!該書摒棄了"書齋式"研究,扎根教育的.沃土,圍繞構(gòu)成現(xiàn)代教育諸要素的核心詞匯——德智體美勞課程、學校、教師、校長、學生、父母等,以對教育的至愛、激情、理性和建設態(tài)度,向我們描繪了理想的"教育圖景",闡述了作為教師、教育研究者、教育行政官員的教育主張。
這是一本寫給"教育"的書。它的大部分章節(jié)都是從教育教學中存在的現(xiàn)象入手,然后分析其弊端,并給出了解決問題的方法,即作者理想中教育。它像一盞明燈,為我們的教育導航。如《理想的教師,應該是一個自信、自強、不斷挑戰(zhàn)自我的教師》一篇中這樣一段話:一名理想的教師,應該不斷地追求成功,設計成功,更重要的是要撞擊成功。因為人來到世上并不知道他會成為什么樣的人,只有去撞擊每一個可能成功的暗點,才能擦出成功的火花。教師有這樣或那樣的沖動,有這樣或那樣的撞擊,是難能可貴的。當一個教師停止了撞擊,就意味著他對生活失去了意義,對自己的存在失去了自信。給了我激勵和希望。從作者的自我簡介中知道,特殊的時代給了作者特殊的經(jīng)歷,他能從一個普通人成為一位教育家,這是他撞擊成功的結(jié)果。為什么我就不能呢?我怎樣去撞擊成功呢?我應該怎么提高挑戰(zhàn)自己?我正在思考著。這些都是我以前所沒有想到的問題,它給了我啟示,為我今后的教育生涯找到了目標。我的目標是不斷尋求突破,找尋適當?shù)慕逃椒。其中又有這樣一段:一個教師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書,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書。一些人,他教一年,然后重復五年十年乃至一輩子;有些人,實實在在地教了五年。一個實實在在教五年的人,與一個教了一年卻重復了一輩子的,他們的成績是不一樣的。給了我警示和啟迪。年輕的我應該好好把握每一天,思考每一天教學中的得與失,做一個實實在在地教書的人。
"只要不讓年輕時美麗的夢想隨歲月飄逝,成功總有一天會出現(xiàn)在你的面前。"對于我們所有年輕教育者來說,這既是作者的真誠規(guī)勸,更是作者的殷切期望。從本書里,我還讀出了作者成功的秘訣——不要羨慕別人,不要感嘆時運,要做起來,要不停地做下去,哪怕不順,哪怕艱難。我希望自己也能如本書中說的那樣"當我們的學生離開校園的時候,帶走的不應該只有知識,更重要的是對理想的追求。"
《新教育》讀書心得 4
我們老師現(xiàn)在都面對著學生考試和升學的壓力,面對著越來越關注分數(shù)的家長和社會,在工作中,是重能力與素質(zhì)的培養(yǎng),還是片面追求高分數(shù),我似乎不知道該如何取舍,這樣的現(xiàn)象甚至讓我一度迷茫,舉棋不定。怎樣才能實現(xiàn)高分高能,素質(zhì)與分數(shù)兩不誤呢?讀了朱永新的《新教育》后,我既看到了美好的前景,又找到了堅強的后盾和奮斗的方向。我們只需要改變一下我們的行走方式,每天朝著目標不斷地前進,就可以過一種幸福完美的教育生活,享受工作帶給我的快樂。
朱永新的《新教育》不是一本枯燥的教育理論,他用詩一樣的語言給我們講述一個個生動的案例,用觸動心靈的哲理箴言給我們引領方向、指點迷津。新教育的四大改變(改變教師的行走方式、改變學生的生存狀態(tài)、改變學校的發(fā)展模式、改變教育的科研模式)、六大行動(營造書香校園、師生共寫隨筆、聆聽窗外聲音、培養(yǎng)卓越口才、構(gòu)筑理想課堂、建設數(shù)碼社區(qū))、和每月一事都讓我深深地震撼,朱永新的新教育竟能把教育問題分析得如此透徹,方方面面考慮得如此完善。
除了這些指導性的實施模式外,《新教育》中很多語句也同樣精辟、凝練,每讀一遍,都會在我的意識里產(chǎn)生共鳴,例如:教育就是對平庸的挑戰(zhàn),對成功的跨越,永遠服務于今天,為明天做準備;一名教師如果沒有遠大的理想,就不會有超越性、創(chuàng)造性地成功;既然我們當了老師,與其痛苦承受,不如開心擁抱,與其平平庸庸地活,不如扎扎實實地干;新教育的理念是讓教師、學生、學校、一起成長,讓孩子享受學習的快樂;一個人要獲得成功有兩個重要的前提:一是追求成功,一是相信自己能夠成功;學校教育就是要做好服務;不以犧牲學生的身心健康為代價去換取分數(shù),不以不講科學地敬業(yè)去貽誤學生,不以唯一的標準去衡量學生;教師應該在教育的過程中找到樂趣,心里涌起一種愛的熱潮,只有持之以恒地把這場愛的接力賽堅持到底的人,成功的大門才會敞開,他的教育才能走進孩子們的心靈;要無限相信教師和學生的潛力;教育就是一種喚醒和激勵,當一個教師停止了撞擊,就意味著他對工作失去了熱情,對自己的存在失去了自信;只要我們學會欣賞,學會發(fā)現(xiàn),就會有無數(shù)個學生找回自信,尋回他們的夢想。如果我們的老師都能學會欣賞,我們的教育就會改變模樣,學生們的心田就會充滿陽光……諸如此類的教育箴言數(shù)不勝數(shù),如果我們一線的教師能將這些牢記在心,并在我們的教育工作中認真實施,相信我們能喚起更多學生的學習熱情。
朱永新的.新教育對家庭教育也提出了很多地指導與期待,我對照家庭教育的八大理念(家庭教育是最容易出錯的地方;沒有父母的成長就沒有孩子的成長;品德重于學問,狀態(tài)大于方法;把童年還給孩子;無限地相信孩子的發(fā)展?jié)摿?讓孩子有一樣屬于自己的東西;讓讀書成為孩子的生活方式;讓日記伴隨孩子成長),找出了自己在家庭教育中忽略的方面,希望實施在自己的家庭教育中,更進一步感受到朱永新教育理念的系統(tǒng)化和完善性。
總的來說,《新教育》是一本開卷有益的好書,通過讀這本書也很好印證了營造書香校園的重要性。愿我們都能從這本書中汲取自己所需要的精華,應用于自己的工作與生活中,讓我們的工作更得心應手,更有快樂感;讓我們的生活更幸福完美,充滿希望!
《新教育》讀書心得 5
用了三周的閑暇時間,將朱永新的《新教育》通讀了一遍,并對重點部分做了標記和注釋。
"新教育"一詞,是作者根據(jù)多年教學經(jīng)驗和實踐,逐漸新興的現(xiàn)代名詞。書中講述了新教育的學理基礎、四大改變、十大行動、每月一事等內(nèi)容,簡言概括為:不斷提升自我,用心教好每個學生。
讀完這本書,給我的感受就是,書中提出的好多理念確實很好,也有部分學校正在借鑒,但想將它實踐于所有學校,的'確有點烏托邦。要想搞新教育,學校、家庭的教育二者缺一不可,但在放眼當今教育,唯分數(shù)是論,漠視孩子心靈的成長,家長對孩子德育教育的淡化,無不表現(xiàn)出與新教育相違背的思想或行為。當然,我也不是將教育矛頭指向家長,學校的確有教育孩子的責任,但不要忘了,家長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就好比蓋樓,地基都沒有,想蓋高樓大廈,那也只是癡人說夢吧。在孩子不同的發(fā)展階段,要有不同的教育方式,千萬不要一味地想著未來多么的美好,而忽略當下。
我常在想,為什么現(xiàn)在的孩子德行越來越差?為什么天天上補習班還是那點可憐的分數(shù)?呵呵,如果在根上出現(xiàn)了問題,那還談何理想,談何抱負?突然想起師父曾和我說的一句話:只顧低頭拉車,不會抬頭看路。如今的教育也是如此吧,盲目地以分數(shù)論天下,而忘卻了教育的初衷,前方的路都沒了,還會有光明大道嗎?再加上教師的職業(yè)倦怠、家長不注重家庭教育,無一不是將孩子推向深淵的黑手。
因為自己還年輕,還有一腔熱血,對未來還有憧憬,但單憑一己之力,與大環(huán)境抗衡,簡直是大象與螞蟻,自不量力。不管怎樣,還是盡自己所能,管好一方熱土吧。
新教育,故然好,想全面鋪展開來,需要很多對教育充滿激情的家長和教師,愿,我能看到那一天。
《新教育》讀書心得 6
曾有人這樣說,一個失職的醫(yī)生,他毀掉的可是一個人,甚至可能會是一個家庭,然而一個失職的老師,他毀掉的可以是一代人?梢姡處熒碡摰闹厝。"教育的理想是為了一切的人,教育的理想是為了人的一切。"最近,我讀了知名教育家朱永新的一本教育專著《新教育之夢》。這位教育大師知識的淵博,對教育至真的感悟與至純的摯愛,他對新教育理想追求的高瞻遠矚,令我油然而生敬意。要成為一名教師,不難;可要成為一名好教師,卻是很不容易的。
本書對理想的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勞動技術教育都作了深度的闡述;同時對理想的學校、教師、校長、學生及父母也作了形象地勾勒。伴隨著書中描述的.教育理念,我仿佛飛翔在一個嶄新的世界。"理想的智育應注重協(xié)調(diào)和諧,融德、智、體、美、勞,諸育于一體,著眼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著力于‘合格加特長’的個性養(yǎng)成。"我十分贊同這一點,理想的智育不能狹隘理解為成績好就行了。它應該與德、智、體、美、勞融為一體,它不但是單純的傳授知識,還有著對學生正確人生觀的教育、求真信念的塑造、審美情感的熏陶、堅強毅力的培養(yǎng)、實踐能力的訓練等。試想,如果我們培養(yǎng)出來的學生只是成績好,其他方面都不行,這是我們所期望看到的嗎?現(xiàn)在的孩子已儼然成為家中的小太陽、小皇帝,已習慣了接受父母無微不至的關心照顧,不懂得回報和感恩,缺乏動手能力和受挫能力,在與別人相處時處處表現(xiàn)出的斤斤計較和以自我為中心……對于這些情況,如何改變,如何在有限的教育空間有效實施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值得我們思考。
書中還提到的新教育實驗六大行動:營造書香校園、師生共寫隨筆、聆聽窗外聲音、熟練運用雙語、創(chuàng)建數(shù)碼校園、構(gòu)筑理想課堂,使我們這些一線教師眼睛一亮。營造書香校園,大量閱讀書籍。讀書是一種幸福,一種樂趣,更是一種享受,這也正好和我校所提倡的讀書活動相吻合,大量的閱讀確實會在不同層次、不同方面提升師生們的人文素養(yǎng)。讀完此書,我一下子被書中那句"中小學搞教育科研,就是應該從記錄自己教育現(xiàn)象,記錄自己的感受,記錄自己的思考開始的,把這一串的‘珍珠’串起來,那就是一條非常美麗的項鏈。"而吸引。是啊,我們平時不是一直在講科研先導、科研興課嗎?如果我能從教育隨筆,教育日記開始,那不是最真實的科研嗎?從那時起,我找到了自己努力的方向——一定要堅持從關注學生心靈開始,記下自己教育中的點點滴滴,不斷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學,和學生一起成長!
教育悲劇的產(chǎn)生往往緣于用一個標準去要求所有的學生,而只有針對每一個學生的實際實施教育,讓每個學生都能在自己的基礎上不斷地提高,這才真正是教育的成功,也是每一個學生的成功。蘇霍姆林斯基有一句名言:"讓每個孩子抬起頭來!"因此,我認為,轉(zhuǎn)變"后進學生"的關鍵是幫助他們樹立其學習的信心,使他們和優(yōu)秀生一樣體驗到學習的成功感。正是因為我們的學生習慣、智商、學習成績等各不相同,但他們都是一個個有著自己想法、思維的獨立的個體。所以,我們所從事的工作是那樣的與眾不同和富有新鮮感。
當然,加強德育還有必要充分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過去,我們經(jīng)常把學生的品行問題和心理問題混為一談。兩者固然有密切的關系,但是畢竟還是不一樣的。很多人在生活中所犯的錯誤往往被看作是德性問題,實際卻是心理問題,如學生拿別人的東西,就一直被看作是品德問題,但是據(jù)研究,許多都是一種心理障礙問題,因為許多學生根本不缺少這些東西,但是他通過拿別人的東西而獲得一種滿足感。如果把這些由于心理問題而犯的錯誤曝光于大庭廣眾之下,作為品德敗壞而進行處理,則會大大挫傷學生自尊心和人格的正常發(fā)展。教師必須從學生的心理和行為等角度正確分析學生產(chǎn)生問題的原因。這就給我們的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普遍地對學生進行心理教育。通過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幫助學生樹立心理健康意識,優(yōu)化心理品質(zhì),增強心理調(diào)適能力和社會生活的適應能力,預防和緩解心理問題。幫助他們處理好適應環(huán)境、自我管理、學習成才、人際交往、人格發(fā)展和情緒調(diào)節(jié)等方面的困惑。通過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學校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實效性和主動性,健全學校德育工作的管理體系。
《新教育》讀書心得 7
朱永新新教育的核心理念不是強調(diào)"一切為了學生的發(fā)展",而是突出"一切人"。朱教授認為,沒有教師的發(fā)展就沒有學生的發(fā)展,沒有家長的發(fā)展也沒有學生的發(fā)展。教育目的本來就是為了人的發(fā)展,人文精神的核心是關注人的生存狀態(tài),關注人的發(fā)展空間。要關注學生和教師、校長、家長以及社會上所有人的發(fā)展。無論他是貧困的,還是富貴的;無論他是愚昧的,還是睿智的;無論他是健全的,還是殘疾的,都應該讓他們快速地發(fā)展。
朱教授說,只有追求理想,超越自我,才能培養(yǎng)積極的態(tài)度,真正地讓教師、學生和學校一起成長。他認為,參加新教育實驗的所有學校的老師都應該有自己的夢,都應該給自己一種挑戰(zhàn)自我的勇氣,一種超越自我的精神。每一個老師、每一個學生都要成功,相當部分的老師和學生都能夠成才。所有參與實驗的人都要感覺到自己在不斷地進步,成長并快樂著。
朱教授說,目前以成敗論英雄、以金牌論英雄、以升學多少論英雄的觀點是錯誤的。新教育實驗行動方案的關鍵是,教一些讓學生一輩子真正有用的東西。朱教授說自己是蘇州大學畢業(yè)的,但他并不認為自己比北大、清華的學生差。他說,我甚至可以到北大、清華去做老師做教授。關鍵是怎么樣讓學生有一個真正輝煌的明天,而不僅僅是輝煌的今天。
朱永新非常推崇"學生走出校門,忘記學校所教內(nèi)容后剩下的東西才是教育的成果。"許多人認為這非常精辟地詮釋了教育;也有人認為就剩不下什么了(我想,這里學校所教內(nèi)容,主要是指一些純粹的應付考試的'東西,這些東西,好多在實踐中是用不上的,注定是要忘記的;而那些在實踐中一刻也離不開的,是根本不會忘記的)。
在這一方面,他專門做過調(diào)查:平江實驗小學的一些教師提出,作為教師都想教給學生一生有用的東西,也希望在快樂活躍的氛圍內(nèi)進行教學,可現(xiàn)實是現(xiàn)在的學生和教師都沒有講話、活動的時間,沒有活動作文怎么寫?尤其蘇州現(xiàn)在已取消學生的春、秋游,他們不得不將時間花在那些重復的題海里,以至于學生一聽到放假就歡呼雀躍,學習已完全處于一種被動的狀態(tài)。
對此,學校雖然可以按照新教育實驗逐步改善以往的辦學理念,可更大的壓力是來自社會的壓力,甚至出現(xiàn)有的家長看到作業(yè)少了就責怪老師的情況,社會究竟對新教育是個什么樣的態(tài)度?
為此朱永新指出,學生的課外活動一定不能少,該做的還是要做,只要是省內(nèi)游,安全工作做細一點,可以恢復學生的戶外游。不僅如此,還要多搞些這樣的戶外活動,哪怕是附近的博物館、園林等,使學生所學的知識在大自然中得到實踐。教學最關鍵的是如何讓學生更活躍一點,調(diào)動他們主動學習的積極性,F(xiàn)在很多教師和學生埋怨沒有時間,那時他們都將時間用在了加班加點上,試問:加與不加究竟有多大的區(qū)別?不如將這些時間讓學生自由支配,讓他們在課余時間多讀一些書,現(xiàn)在有些學生對有些科目的什么定律、定理、公式都了如指掌,可遇到題目就不會做,原因就是沒看懂題目,這非常值得教師們反思。相信只要學生確實是進步了,社會會給予新教育一份肯定。
《新教育》讀書心得 8
常聽人說,學生的幸運是遇到一位好老師,而我想說:座位教師我的幸運是人生旅途中有花樣的學生陪伴,傾聽花兒盡情綻放,我們的生命才會飽滿豐盈。這是我學習“新基礎教育”的最大感悟。
初讀此書,感悟膚淺,但一本好書的最大價值是耐讀,經(jīng)得起時間的考驗,初讀無味,繼之有感,再讀如佳釀!缎禄A教育》以它獨特的魅力,充滿活力的腳步,在反復研讀中讓我頓悟,在不知不覺中邁出了課改的腳步……
通過學習,我對“新教育觀念是新基礎教育之魂”有了全新的認識,它包括三個層面:即基礎教育的價值觀,學生觀,學校教育活動觀。
感悟之一來自于第一層面:教育要“面向未來”。無論從社會的角度還是個體的角度看,基礎教育永遠是一項面向未來的事業(yè),所以,在時間的價值取向上,增強未來意識是新基礎教育的重要觀念。而對“生命性”的理解是:在現(xiàn)實的基礎教育中常常忽視了對象是“人”,是具有世界上最大豐富性和主動性的生命,忽視了教育是面對處在人生最重要時期的、具有奠基意義的“發(fā)展中的人”——青少年,同時,還忽視教師同樣是一個有多種需要和能力、具有發(fā)展可能的人。強調(diào)基礎教育要有遠慮,不可只求近利。要為社會的持續(xù)發(fā)展和學生的終身發(fā)展打下基礎,這就是基礎教育所要體現(xiàn)的“社會性”。
感悟之二是如何看待學生。在這一點上,根據(jù)以前的經(jīng)驗,總是把學生看作是接受教育的被動者,缺乏獨立性和創(chuàng)造性,學習過程中過分依賴或服從教師。而新基礎教育就是要充分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被動學習上升為主動學習,成為學習的主人,讓每一個學生的學習潛能都發(fā)揮出來,使學生實現(xiàn)智慧和才能的發(fā)展。同時,在新基礎教育過程中,承認差異,關注差異,采取不同的教學機智,努力使每個學生都能實現(xiàn)在原有基礎上的提高,各自的特長和個性能得到健康、充分的發(fā)展。
感悟之三就是學校教育活動觀的更新,我的理解是“決戰(zhàn)課堂”。倡導“以學生發(fā)展為本,把課堂還給學生,讓課堂充滿生命活力”的新教學理念,就要:
1、為學生提供課堂主動學習的條件。(包括時間和空間)
2、幫助學生掌握主動學習的“工具”。
3、培養(yǎng)學生質(zhì)疑能力和要求教師學會“傾聽”。
4、加強“書本世界”與“生活世界”的溝通。
5、豐富課堂師生的互動關系。
6、營造富有人文氣息的課堂氛圍。
為學生搭建展示他們才能的舞臺,使他們學得輕松、學得愉快。
葉瀾教授的“新基礎教育”最關注的是生命的`整體性和人的發(fā)展的能動性?煞此甲约旱慕虒W,我是把學生當作一個生命體了嗎?我以前始終都是把學生看作認知體,認為只要讓他們在各式各樣的考試中有一個好成績就行了。從來不會考慮,教育對于學生和教師生命成長的意義是什么。葉教授的話讓我真正開始認真思考:怎樣的教育活動是最利于生命成長的。首先我認為要改變自己與學生的關系,關注學生的表現(xiàn),傾聽學生的意見,開放課堂,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敢于發(fā)表自己意見的氛圍,改變學生的發(fā)言方式,用“我有個建議”“我還想補充”……其次做好自我反思,就是針對課堂中出現(xiàn)的種種弊端進行思考,然后確定在以后的教學中該如何改進。
出了問題,我不能只是一味的尋找學生的問題,也要反思自己。例如課堂上學生思想注意力的不集中,紀律的渙散,不能僅僅從加強學生的行為規(guī)范教育這個方面去反思,作為課堂教學的主導者——教師,難道不應該從教學方法的趣味性,教學手段的直觀性,教育理念的先進性上去反思考慮嗎?再例如學生成績考得不理想,就責怪這些孩子學習不努力,智力落后;學生課間吵鬧,就批評他們不能遵守紀律,調(diào)皮搗蛋。如此一味地強調(diào)學生方面的原因,而忽視了自身的原因。以前我認為只要上課課堂氣氛活躍,學生發(fā)言踴躍,看起來熱熱鬧鬧,這堂課基本上就算成功了,就可以說把課堂還給學生了,實際上這是錯誤的想法。真正意義上的好課,不僅要看這種表面的活,更重要的是學生從思維深處真正活起來,學生表面的活是基于他們經(jīng)過理解而來的,而不是為了純粹的表現(xiàn)?磥怼耙詫W生發(fā)展為本,把課堂還給學生,讓課堂煥發(fā)生命活力”真的不是一句簡單的話說說就行。
真的希望作為太陽底下最燦爛的職業(yè),人民教師中的一員,我的一言一行不會辱沒教師的角色,不會辜負人民賦予我的神圣使命,別無選擇,我唯有學習,學習,再學習,以全新的思想和行動用心去餞行葉瀾教授的教育思想,在時間中去驗證其理論。
我愿意成為太陽花叢中的一朵,雖不起眼,卻能在陽光下燦爛開放,我更愿意與我的學生們一起在“新基礎教育”這一片太陽花中,共享陽光雨露的滋潤,盡情綻放!
《新教育》讀書心得 9
好久一直聽聞朱永新的《新教育》,所以,借名師工作室的讀書要求,從網(wǎng)上買了這本書,之所以選擇這本書,是在翻看的時候,發(fā)現(xiàn)這本書沒有像傳統(tǒng)的教育類書籍一樣,通篇的理論和說教,于是就接回家細細研讀。
在《新教育》這篇文章中,作者主要闡述了新教育的精神,它包括四個方面:
第一、追尋理想的執(zhí)著精神,也可以稱之為"理想主義";
第二、深入現(xiàn)場的田野精神,也可以稱之為"田野意識";
第三、共同生活的合作精神,也可以稱之為"合作精神";
第四、悲天憫人的公益精神,也可以稱之為"公益情懷"。
這四個方面是新教育實驗目前所追求的質(zhì)樸精神。
讀著這本書,我被新教育的理念深深吸引。新教育,意味著一種教育理想,一股教育激情,一份教育詩意,一項教育行動。我非常認同作者說的:把教師的發(fā)展看作是學校發(fā)展的起點,一切為了教師,為了一切教師,為了教師的一切!讓教師和學生在教育過程共同成長,讓教師和學生共同享受教育的'幸福。學校管理最最靈魂最最核心的東西就是用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帶動學校的發(fā)展,影響學生的成長。如果沒有教師的成長,則永遠不會有學生的成長,如果沒有教師的快樂,那就永遠不會有學生的快樂。我都不快樂,我會讓你快樂嗎?如果教師他不能充滿激情地去擁抱他的教育生活,如果教師不能每天用心去發(fā)現(xiàn)他的教育世界,那么教育始終是一種缺陷。一個學?梢允裁炊紱]有,只要有了為學生和教師精神成長而準備的圖書,那就是學校。閱讀讓我們精神起來!一個人的精神發(fā)育史就是一個人的閱讀史。閱讀是一個習慣,是一種生活方式,就像每天吃飯喝水一樣。人只要有精神的饑餓感,才會閱讀,一天不閱讀則很難受。
其實,對于這本書,對我震動的是兩句話---改變教師的行走方式,專業(yè)寫作,在反思中成長。"一個教師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書,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書。一些人,他教一年,然后重復五年十年乃至一輩子;有些人,實實在在地教了五年。一個實實在在教五年的人,與一個教了一年卻重復了一輩子的人,他們的成就是不一樣的"。
現(xiàn)在的高中教育,已經(jīng)不僅僅成為朱老師書中所說的"帶著腳鐐跳舞",而且這個腳鐐已經(jīng)沉重的壓得老師抬不起頭來。而不多的薪酬與較長時間的在校工作時間,家庭的壓力等等,讓老師們盡心教課以及照顧家庭之余,根本無暇思考,更不要提反思。所以,一直以來,比較有名氣的教師,有幾個出自高中,還是小學與初中更多一些。
但是,飯還是要吃,路還是要走。在當前的教育環(huán)境下,我們也只有讓自己將這種變形的舞蹈盡量跳的更好。
因為每一天都是新的,每一個孩子都是那么的可愛,所以,盡量讓自己每一節(jié)課都有收獲,每一次與孩子的交流都是那么的開心。讓自己在付出大量的努力后,將自己的所得記下來。這樣,你的努力才能得到體現(xiàn)。
朱教授說:"真正的教育家也應該具備詩人的品格,永遠憧憬明天。"雖然這樣的定位對自己來說有些過于高了,但其中所包涵的對生活、工作的沖動與渴望卻是每一位優(yōu)秀的教師所應當具備的。就像朱教授所說的:"與理想相伴的一個詞匯——堅守",這份堅守是我最需要去堅持的,既然我無法改變別人,也不可能改變社會,那我只能改變自己。雖然只有三尺講臺,雖然無法走進每一個學生的心里,但哪怕只是幾個,能夠真正地影響著他的人生,那也是很大的價值了!
重整行囊,聽從新教育的呼喊,跟隨理想的腳步,站到漲潮的海上,乘風破浪,向著彼岸,開始教育人生的又一次出發(fā)!
《新教育》讀書心得 10
在假期中,本人認真閱讀了《新基礎教育論》的有關章節(jié),其中對新型教師的教師觀談自己的一些心得。
葉教授在書中指出教師是學校教育改革的中堅力量,也是學校教育在實踐層面取得命脈所系。當代教育變革需要有一支新型的教師隊伍,以教師最基本的學校教育實踐——課堂教學為改革的切入點:在課堂中,要讓教師成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和促進者。引導學生學會做人,激發(fā)學生興趣,培養(yǎng)學生良好思想品質(zhì)從而形成良好的思維習慣,培養(yǎng)其全而發(fā)展的同時,促進成個性發(fā)展,成為學生健康心理、健康品德的促進者、催化劑,引導學生學會自我調(diào)適,自我選擇。所以,教師應該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幫助學生充分認識自己正確評價自己,接納自己;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幫助學生保持健康、愉快的心情;讓學生學習有關心理知識,幫助他們認識求助心理咨詢的重要性。
新型教師還可以成為研究者,通過教學實踐,對教學情境中的問題,應有著自己的經(jīng)驗化的處理方式,以實現(xiàn)課程教學綜合化和知識結(jié)構(gòu)的融會貫通,適應社會和教育的發(fā)展。教師在不斷地審視中主動投身課程教學思想和教學方法的理論研究與實踐探索,提高網(wǎng)絡時代課程教學理論的研究水平,運用新的教育技術和教學手段從事教育科研、研究總結(jié)新的教學規(guī)律,由“教書先生”向“研究型、學者型”轉(zhuǎn)換。這個過程是教師對自己行為的分析與研究的過程。新課程的`出現(xiàn),使教育情境中的問題增多并變得復雜,“教師即研究者”在新課程背景下就顯得尤為重要。
當終身教育、終身學習成為生活的一部分時,學習成為一個不斷獲得知識、培養(yǎng)能力的過程,為人生的各個發(fā)展階段提供全程的教育支撐。新課程以全新的課程和教學理念徹底搖撼了傳統(tǒng)的教師文化體系,它必然要求創(chuàng)建新型的教師文化,為新課程的推行創(chuàng)設良好的文化氛圍。為了回應新課程的挑戰(zhàn),為了自身價值的體現(xiàn),為了適應現(xiàn)代社會的發(fā)展,為了學生的未來,教師必須不斷的學習,時時更新自己的知識結(jié)構(gòu),以進行持續(xù)的專業(yè)發(fā)展,F(xiàn)代教育技術為教師提供了便利的學習條件,教師可以借助先進的教育技術手段進行學習、探究,提高學習的質(zhì)量和效益。同時還必將提高教師自身的道德品質(zhì)修養(yǎng)和情感素養(yǎng),形成寬容、尊重的良好個性和人格魅力。
當然,葉教授還指出許多精辟的觀點與理論,還有待自己的深入了解,我想,閱讀了本書后回到現(xiàn)實以后可能又有所松懈,但我想在我的心靈深處至少有一根琴弦已經(jīng)被撥動,它對我以后的生活或多或少會產(chǎn)生積極的作用,更利于自己以充沛的精力投入課堂中的教學。我堅信,只要我們堅持學習、實踐、反思、重建、為學習創(chuàng)造革新之路,一定能提升教師自身素質(zhì)與課堂教學質(zhì)量。
《新教育》讀書心得 11
春節(jié)期間,我又捧起了葉瀾教授的書,認真研讀,再次深深感受了新基礎教育帶給我的新理念。
“沒有知識,構(gòu)不成教育;只有知識,不能稱其為當代的教育!
“過去的教知識,是就事論事;現(xiàn)在要挖掘知識內(nèi)涵的育人價值!
“建立一份自己的責任,課堂是一個自由的空間。”……這些話是多么精辟。≡绞巧钌钏妓鳎绞潜簧钌畹馗袆。新基礎教育”的改革走過了好多年的路程,我的女兒也是新基礎教育下的受益者!鞍颜n堂教學還給學生,讓課堂充滿生命活力”、“把班級還給學生,讓班級充滿成長氣息”、“把創(chuàng)造還給老師,讓教育充滿智慧的挑戰(zhàn)”、“把發(fā)展的主動還給師生,讓學校充滿勃勃生機”------在新基礎教育理念的推廣下,無論是學生還是教師,都樂在其中。在新理念的不斷沖擊下,我的教學教育觀有了新的變化: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把學生看作“對象”、“主體”,還要看作是教學“資源”的重要構(gòu)成和生成者;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把精力放在研究學生、傾聽學生發(fā)展學生上,不是把學生在課堂中的活動、回答看作是一種對教師的配合,而是看作對教學過程的積極參與和教學過程創(chuàng)生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沒有教師生命質(zhì)量的的提升,就很難有高的教育質(zhì)量;沒有教師精神的解放,就很難有學生精神的解放;沒有教師的主動發(fā)展,就很難有學生的主動發(fā)展;沒有教師的教育創(chuàng)造,就很難有學生的創(chuàng)造精神”。這是葉瀾教授在“新基礎教育”中對教師提出的要求,它無時不刻在指引著我們的教育思想。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角色不僅是知識的“呈現(xiàn)者”、對話的“提問者”、學習的“指導者”、學業(yè)的“評價者”、紀律的“管理者”,更重要的是課堂教學過程中呈現(xiàn)信息的“重組者”;沒有教師這個“重組者”角色起到的重要作用,就不可能有高質(zhì)量的、有效的師生互動,學生將有可能變成散沙一團,教學也會失去它的意義。所以,“新基礎教育”要求教師在新的水平上發(fā)揮教學過程“重組者”、動態(tài)生成“推進者”的重要角色。我們要更加全面地關注學生的發(fā)展。葉瀾教授在闡述新教育觀念下的學生觀時,認為新學生觀就是注重學生發(fā)展的潛在性、主動性和差異性的學生觀。這是教師在教育中努力探索的最大可能調(diào)動學生積極性、讓學生逐漸成為自己發(fā)展的主人這一教育行為產(chǎn)生的觀念性前提。作為教師要運用學生學習方式的多樣性、差異性和選擇性:在主動發(fā)展的學習方式中,學生是在探究中學習,其個性特點表現(xiàn)較為突出,教師對學生的'關注變得更為復雜和細微了。 教師還要創(chuàng)設豐富的教學情境,信任學生的學習能力,營造一個輕松、寬容的課堂氣氛。
同時,我也感受到教學質(zhì)量的高低,主要取決于教師,取決于教師的基本素養(yǎng)、教學能力和教育理念;取決于教師對學科價值的認識;取決于教師有無主體精神和創(chuàng)造精神等!靶禄A教育”非常重視學生的學習過程和學生在學校生活的質(zhì)量。教師要使學生有一個良好的學習氣氛、學習心境和人際關系,就必須努力搞好班級的建設。加強班級文化建設,學生們在班級里找到了自己的位置,能力也得到了多方面的發(fā)展。這正如葉瀾教授所說:“群體的個性不是靠教師塑造,而是由他們自己用心和行動創(chuàng)造形成的!
我堅信,只要我們堅持學習、實踐、反思、重建、為學習創(chuàng)造革新之路,我們就能構(gòu)建起新基礎教育的富有生命活力的新課堂教學,并在重建過程中提升師生在課堂教學中的生命質(zhì)量 。
《新教育》讀書心得 12
在空閑時間里,我每天都堅持讀葉瀾教授撰寫的《新基礎教育》,這本書的理論性很強,我覺得有的地方我還沒有能力去真正地理解,但有的地方我覺得很與我們的教育教學切實際,比如葉瀾教授倡導的“新基礎教育”追求的學校效應概括為四句話:“把課堂還給學生,讓課堂充滿生命活力;把班級留給學生,讓班級充滿成長氣息;把創(chuàng)造還給教師,讓教育充滿智慧挑戰(zhàn);把精神發(fā)展主動權(quán)還給師生,讓學校充滿勃勃生機。這四句話,我覺得非常有針對性,形象生動地勾勒了轉(zhuǎn)型前后學校日常實踐的不同形態(tài),呈現(xiàn)了“新基礎教育”理念所追求的“生命活力”、“教師智慧”、“學生成長”和“主動發(fā)展”等主題詞。
作為一名小學教師,我能夠在工作之處就接觸到葉瀾教授的新基礎理論,我覺得我很幸運,這本書我還需要一遍遍地拜讀才能慢慢地透徹地領悟其精華和寓意,我的感受很深,其中,我對書中教師角色理想重建感悟較深。
書中指出,教師要主動從傳統(tǒng)的角色定位中走出,形成新的角色理想,在自己的教育實踐中實現(xiàn)自我更新。我認為,傳統(tǒng)的教師角色就是傳道,授業(yè),解惑,這是自古就有的真理,然而,作為新時代的教師,我還想再加上幾個詞:創(chuàng)新,與時代接軌。
今天的教育,不能只停留在完成傳遞人類文化、知識、技能上,停留在讓學生只知學習與繼承,不思也不會創(chuàng)造的`水平上。把學生生命中探索的欲望點燃起來,創(chuàng)造的潛能開發(fā)出來,讓他們擁有一個充滿信心、勇于開拓發(fā)展的積極人生,樹立起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高遠志向,才是當代中國教育特有的歷史使命和社會價值。與此同時,教師勞動的創(chuàng)造性和作為教育專業(yè)人員的教師,其自身的創(chuàng)造意識和創(chuàng)造能力的問題,也以從未有過的鮮明方式突顯出來了。因為,“一個墨守成規(guī)的教師對于學生創(chuàng)造力的發(fā)展無疑是一種近乎災難的障礙”。
所以,我會不斷進行自我的創(chuàng)新,以造福于我的學生們。
《新教育》讀書心得 13
我所閱讀的是“科學活動組織”部分,這部分主講科學活動組織上的一些問題,以及評價學生的發(fā)展。
教師是活動的發(fā)起人,無論在什么教學環(huán)境?茖W課不是學生安安靜靜坐在下面聽著教師講述枯燥乏味的知識以及看著教師放著的視屏里的人操作實驗,科學課不該是這樣一個死寂的地方。我聽過一個同學問小學生你們那么喜歡科學課,是科學課很有趣是吧?學生回答說是科學課可以隨便講話。我理解的“隨便講話”肯定不是無規(guī)矩地毫無內(nèi)容地隨便,隨便講話是指學生可以自由表達他們學習過程中的想法,這可是件好事?茖W課的教室是學生可以做事情的地方,教師中的忙碌和噪聲與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息息相關?茖W課的教學,是通過學生質(zhì)疑、小組合作學習和培養(yǎng)學生思考能力來掌控學生的學習的,這不同于傳統(tǒng)教學。教師排斥科學課,把科學課按照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來教,有一點,可以說教師懶。科學課知道學生的探究活動不比傳統(tǒng)教學方便準備,這是教師和學生都在共同參與的,教師不單單要保證自己講的好,也要保證學生能完成的好。
科學課的教學活動開始前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做好科學探究的準備工作。這本書的作者很有趣,他對這本書內(nèi)的一些內(nèi)容會加一些類比或比喻,讓人很容易明白一件事的重要性、意義或者是難易度等!把蚪敲姘闹谱魇亲钇匠5,因為它不需要你在緊要關頭尋找搟面杖,或是尋找未完全軟化的奶酪,或是突然意識到你少了雞蛋那種額外的復雜情況!边@也就表明“不平!钡目偸且冻龈嗟。活動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依賴教師的準備,良好的準備能讓教師避免很多難題。首先要教師要熟悉活動指導方案;其次要保證教室有活動所需要的材料并且學生需要時可以隨時得到;最后是讓學生做好活動準備。在向?qū)W生進行科學活動的介紹時,應該有一下內(nèi)容。
1、 告訴學生科學是什么;學生將用到什么材料;他們在小組中各自的工作是什么等,給學生足夠機會表達疑問。這一點目的在于讓學生明白他們探究活動的目的,該用什么去怎么做,這一部分教師能夠表達清楚便能夠更好保證活動過程流暢進行。
2、表達自己對活動及科學的熱忱。教師應該以自身來感染學生,讓學生感受到科學活動是受人喜愛的。
3、表現(xiàn)你對學生的信心。學生會因為害怕失敗,或探究活動中遇到挫折而沮喪,所以表達對學生的信心是給學生的鼓勵。
4、確定如何處理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探究活動中難免可能會出現(xiàn)一些“事故”,在活動前做好準備,可以從容應對。
5、明確保養(yǎng)材料的方式,活動后的清理以及實驗材料的.存放。這是培養(yǎng)學生愛護公物的意識,也保證學生在以后需要材料時能夠及時和正常使用。
6、鼓勵學生為探究活動的有效進行出謀劃策。這不僅給學生機會表達他們的想法,也方便教師能了解學生能在這樣的探究活動下的得失。
7、當要對觀察進行記錄時,明確記錄的方法。
8、在探究活動初期嚴格監(jiān)督兒童的工作,當學生能力慢慢提高后,應該減弱監(jiān)督。這是在學生的能力基礎上給予學生充分的自由去自己探究,這正是科學探究活動所需要的。
學生能夠自主合作創(chuàng)造性地探究是最好的結(jié)果,也是教師在一番努力過后的成果。教師也會感到一絲自豪。
科學探究活動需要不斷創(chuàng)新,新就需要試驗,盡管有很多障礙,需要讓人如履薄冰。但創(chuàng)新的必要會掃清前面的障礙。探究活動方法的選擇應該合理,同時考慮了教師的期望;與教師的安全感水平保持一致;與課程要求相符;與學校管理方?jīng)]有大的沖突;與可用的物質(zhì)相適應;在最小的壓力下實現(xiàn)成功。
我們在評價學生科學表現(xiàn)時,不能用單一的數(shù)字來評價學生的綜合能力表現(xiàn),有事例是這樣的,學生A在實驗上表現(xiàn)不好,學生B認真做平時的實驗,學生A在考試卷面成績上高于學生B,那么學生A就被認為是表現(xiàn)優(yōu)秀的。我們評價學生應該通過從課堂的觀察,教師自己制定一份評價標準,通過多次課堂的對應評判來綜合評價,還應該給學生自己評價自己的表現(xiàn),可以通過學生自己的評價中可能看到教師所沒注意的地方,教師下次就可以留意。
《新教育》讀書心得 14
《新愛的教育》是由著名作家,勵志演講大師戴晨志博士著,倪美英老師故事提供,由南海出版公司出版,文中的倪美英老師,是一位平凡的教師,卻有著不平凡的教學經(jīng)歷。最初,她帶著滿腔熱情投入到教學中,卻不可避免地以老師的權(quán)威管教學生,以分數(shù)和聽話與否來評判孩子,甚至以外表來衡量孩子……結(jié)果傷了孩子的心。后來,在與孩子的相處中,她漸漸學會了用愛去關心、照顧、激勵孩子,那些平常人眼中叛逆、成績差、有各種毛病的孩子們,在她愛的關懷下重新激發(fā)出自信心,從困境中站了起來!戴晨志博士以倪美英老師教學中的小故事為素材,為我們呈現(xiàn)出一個又一個愛的奇跡,最后再通過精辟的總結(jié),引發(fā)我們更多的感悟和啟示,交給我們更多的溝通訣竅。在此,讓個人把微不足道的讀書心得,與大家一起分享,一同成長。
第一,愛的教育,并不在于要求對方立即改變;愛是需要投資的',我們需要投資關心。耐心。耐心與信心,讓孩子看到自己的“亮”與“能”。
沒有一件事情不是練習而來的,老師的愛和鼓勵,也是需要練習的。每個孩子,每個人都希望被看重、被接納、被肯定;只要我們有慧眼,就可以將駑馬變成“千里馬”;只要老師有耐心、有愛心,頑劣的孩子也可能變成“鉆石”和“珍珠”。
第二,我們可以試著做引導者,而不是強勢指導或名令者!因為有創(chuàng)意、有耐心、有循循善誘的引導,比言辭教訓或命令,更有助于孩子們的自我成長!袄蠋煹挠眯,孩子看得見!”,讓孩子知道過錯,并誠心改過;這豈不是愛的教育無比之美嗎?亦即古人“揚善于公堂,規(guī)過于私堂”的道理。同時,我們也可以學習容許別人有犯錯的空間,不必當眾羞辱他或撕破臉,畢竟有“弦月之憾”,才有“滿月之美”呀!
第三,法國文學家盧梭曾說:“你知道用什么方法可以是你的孩子成為“不幸的人”嗎?就是——對他百依百順!”真的,如果老師或是父母對孩子太縱容、太放縱、太溺愛,就可能會害了孩子,甚至使他成為不幸的人。所以,嚴格,也是一種慈悲。事實上,熱,都是情感上的“月暈效應”,常會以貌取人,見到可愛、漂亮、聰明、能言善道的孩子,就特別喜歡他。
曾聽過一句話:“世界上最柔軟的是風,最暴烈的也是風;世界上做柔和的是水,最蠻橫的也是水!”的確,老師是風,也是水,可以讓孩子如沐春風,一輩子感受其恩澤和愛;然而,若稍有不慎,過度放縱與溺愛,亦可能是孩子誤入歧途,遺憾終身!
第四,俗話說:“給他吃魚,不如教他釣魚”。所以,只要親近,就能了解,只要去做,就能真實體會!老師不能只會做一個“一指神功”的人——只出一張嘴,指揮孩子做這個、做那個,命令孩子洗這個、掃那個······老師就是孩子的“模子”,也是孩子仿效的對象;老師只是“一指神功”的人,只會伸出食指發(fā)號施令,那么孩子將來也會是同一個模子塑造出來,成為只會“一指神功”,只說不做的人!
第五,老師,是為了教育學生,為了讓孩子有歡笑,才來當老師的,而不是為了生氣,才來當老師的。維持心情的平和、穩(wěn)定,對老師來說是很重要的!因為,心情不穩(wěn)定,看什么事情都可能會有偏頗。
就像心理學上所說的“心里想好,就是好;心里想壞,就是壞!”只要看對方不順眼,那么不管他做什么,你都看不順眼;只要看對方順眼,那么不管他做什么,你都覺得順眼,很可愛!老師先要排除自己心中的負面情緒,再去鼓勵孩子!能維持心情平和、穩(wěn)定,并隨時調(diào)和身心情緒的人,才是有智慧的!
《新教育》讀書心得 15
暑假期間我讀了郭景瑞老師寫的《新愛的教育》。其實最初拿到這本書的時候,一看書名,我便有些奇怪,我以前讀過《愛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亞米契斯寫的一個小學生恩利科的成長經(jīng)歷,感動了千百萬的讀者。那這本《新愛的教育》又寫的是什么呢?我將信將疑的打開書,一會兒就被書中的內(nèi)容吸引住了,既是因為書中幽默風趣的語言,也是因為他曲折感人的故事。
讀完《新愛的教育》這本書后,書中的這句話讓我深深感受到郭老師是一位的純樸、原生態(tài)的好老師。那就是“做老師的不當班主任,就像魚兒離了水,鳥兒離了林一樣,一點兒意思也沒有!惫蠋煵皇敲麕,也不是專家,而是一位普普通通的老師,但他在教學工作中給人的愛是驚天動地、震撼人心。這本書的封面上寫著這樣一句話:最平凡的其實最感人;最容易被我們忽略的,往往最撼人心魄。到底有多感人,多撼人心魄呢?
書中講到郭老師在五十多歲的時候調(diào)回城里的一個中學,擔任初一(6)班的班主任,原來這個班的班主任是剛畢業(yè)分配的一位年輕教師,教學沒經(jīng)驗,又因為沒和女朋友分配到一起,把個班給耽誤了。對于這個差班,郭老師接手后,第一周以課堂為突破口,贏得了同學們的認可和喜歡。緊接著郭老師用愛心喚起每一位學生,特別是對于班中的調(diào)皮生,舉行班委會,總結(jié)會等進行即時教育,因材施教,幫貧結(jié)隊。就這樣郭老師不辭勞苦,為了學生的進步,還經(jīng)常奔波于家訪的路上,才知道孩子們的調(diào)皮,學習的不努力,大都來自家庭環(huán)境的關系,經(jīng)過郭老師的耐心與家長交流,半個學期來,學生的成績進步了,班集體和諧了。在期末考試中,六班取得了年級第三名的好成績。
書中有一個典型的'代表——劉金龍。他看準了不管他怎么皮,老師都不能對他怎么樣,因此跟老師吵架是常有的事,每次都像戰(zhàn)場上的公雞,吹胡子瞪眼,而且還當著郭老師“呸”的唾棄,成績自然可想而知。但是就是這么一個“朽木不可雕”的浪子,在郭老師的循循善誘下,一學期后,他的成績由不及格到及格,甚至能考七十分以上。
班上像這樣的問題學生還有很多,郭老師有一顆真誠的愛孩子們的心,不管是多調(diào)皮的學生,犯了多么嚴重的問題,他都不會講一句粗話。唯一的一次就是對劉金龍說了幾句重話,可是第二天馬上當著全班同學的面向他道歉,并且保證以后絕對不講粗話。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因為他覺得孩子也有自尊心,只有維護孩子的尊嚴,孩子才會相信你。其次,分不開的還有郭老師的耐心。既然是問題學生,不可能一下子解決問題,今天好了,明天又犯事了,這是常有的事?墒枪蠋煵患辈辉,每次有問題都是耐心解決。最后,最重要的也就是恒心。下決心做一件事容易,但是是否能堅持到底呢?郭老師接手這個班級一年后,因為為學生操勞的太多,住院了,后來再也沒有走上講臺。但是在這一年里,白天他為孩子們操心、著急,就連晚上因為擔心孩子們的成績而胃痛睡不著覺。想想一個離退休還有兩年時間的老教師,面對差生都不放棄,不退縮,更何況我們年輕教師呢?也只有有愛心的教師才能教出有愛心的學生。
是的,作為一位班主任老師,我們首先要樂在其中,班級中每一孩子的一言一行,都值得老師去關注,去深思,去教育,不能用一個字“好”或“差”對學生定型,學生出現(xiàn)問題要即時教育,耐心地談話,細心地觀察,實地了解到深處,能處理好學生中出現(xiàn)的各種問題,就是班主任老師最大的快樂。學生的點滴進步都是我們老師最大的幸福。其實能樂在其中的老師必須付出更多的愛。正如書中說的“教育學生這個法、那個法,實際上只有一個法——就是你得真心去愛他們。只有你真心地愛他們,才談得上這個法、那個法。愛心是源,方法是流;愛心是根,方法是枝葉,有了源,水流才不斷;有了根,枝葉才茂盛。無源之水,就會干涸;無木之本,就會枯萎,都是一個道理!钡拇_,作為一名優(yōu)秀教師就應該無私奉獻,愛崗敬業(yè),愿我們每一位老師以平和的心態(tài),做平凡的事,用平常的心去澆灌每一朵花吧!
《新教育》讀書心得 16
作為一名剛剛走上杏壇的新教師,我們要學習的還有很多,班級管理經(jīng)驗的欠缺,教育科研能力的不足等等,這些都需要我們用時間去彌補、去學習。放寒假之前我們學校放給了每一位老師一本書,這本書是我們學校校長徐錦生的著作,里面融合了許許多多走在教育一線的老教師的工作經(jīng)驗、方式和理念。在教育領域,我在他們面前就像是一位剛剛學會走路的孩童,而他們是巨人,高大的巨人。我記得有人對偉大的物理學家牛頓說你是天才,而牛頓只是淡淡的回答道:"我只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的更遠而已。"對,登高才能望遠,作為新教師的我也想望的更遠,所以,我懷著這樣一顆炙熱的心開始了閱讀。
我看書有個不知是好還是壞的習慣,那就是先看目錄,挑選一些自己比較感性趣的章節(jié)開始閱讀。一頁、兩頁、三頁…突然有那么幾個字印入了我的眼簾---什么比分數(shù)更重要。為什么我對這幾個字印象那么深刻呢?因為從我們進入金師附小開始,我們就時時刻刻的接受著這個理念的熏陶。那什么比分數(shù)更重要呢?徐校長常說"學生興趣的激發(fā)比分數(shù)更重要;習慣的養(yǎng)成比分數(shù)更重要;方法的習得比分數(shù)更重要;能力的形成比分數(shù)更重要;個性的張揚比分數(shù)更重要。"對呀,只有五育并舉才能培養(yǎng)出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的.接班人呀,我們細細回味一下這句話,這里強調(diào)的是更重要,并不是說分數(shù)不重要,書中指出分數(shù)是考查學生學習成績的一項指標;是考核教師教學水平的一個坐標;是評價學校辦學質(zhì)量的標準之一。
所以說,分數(shù)重要但是并不能決定人的一生。就拿興趣和個性來說吧,興趣是學習的動力,我們做任何事情,如果只是一味的為了完成任務而去做,那么時間一久就會產(chǎn)生厭倦的心理,然而,如果我是懷著濃厚的興趣去做,那么不管時間多長都不會產(chǎn)生厭倦的心理,甚至會像紅酒越放越香一樣變得越來越感興趣,這點很重要,特別是對我們低年級的孩子來說,在心理學上我們都知道,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注意力很難集中,就算集中了時間也不會長久,最多堅持十五至二十分鐘,但是他們?nèi)绻麑σ患虑楦信d趣了,那么這個時間的持久性就很難估計了,舉個不太恰當?shù)睦樱谏祥喿x課的時候我曾經(jīng)觀察過,一個孩子在自顧自的玩耍,他的玩具很簡單就是一支鉛筆一塊橡皮,對我們大人來說這些東西沒有辦法玩的起來,可是他就"堅持"了很久,遠遠超過了理論上的時間,我想這就是興趣的力量,感興趣了他才會去做,所以說興趣的激發(fā)更重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決定一件事情的成敗。
再說說個性,我們教師培養(yǎng)的不是統(tǒng)一規(guī)格的"零部件",我們培養(yǎng)的是有感情有思想有個性的祖國花朵,我們不能要求他們都變成"乖乖兒",我們要使他們在共性中體現(xiàn)出個性,很多事實證明,個性張揚怪異的人并不一定就是蠢材,他們也可能是天才,在雞窩里孵蛋的愛迪生、滿腦子不切實際的幻想的愛因斯坦等等,他們只是在看待問題的視角上和其他孩子有所不同,所以碰到這類孩子的時候,我們一定要耐心一定要發(fā)現(xiàn)他們的閃光點,他們弄不好就是未來的愛迪生亦或是愛因斯坦。
總的來說,我們在評價和看待一個孩子的時候不能陷入"唯分數(shù)論"當中,我們要全面客觀的看待,"術業(yè)有專攻"僅此而已。
《新教育》讀書心得 17
這個星期五的晚上,媽媽向我推薦一本好書,叫做《新愛的教育》,一聽書名,我便有些奇怪,我以前讀過《愛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亞米契斯寫的一個小學生恩利科的成長經(jīng)歷,感動了千百萬的讀者。那這本《新愛的教育》又寫的是什么呢?我將信將疑的打開書,一會兒就被書中的內(nèi)容吸引住了,即是因為書中幽默風趣的語言,也是因為他曲折感人的故事,還是因為作者郭景瑞老師那全新的視角,一個老師的視角。寫的是他這個快退休的老教師和初一六班學生相處一年的故事,因為我現(xiàn)在也是初一的學生,所以看到這些故事感到格外親切。
在讀書的過程中,我把自己當成了郭老師,一會為劉金龍上課不聽講而嘆息,一會為韓偉萍即將輟學而惋惜,又為她得到了國家的扶貧政策高興。但最讓我感動的就是過老師暑假去家訪?赡芤驗楫敃r電話也不普及,郭老師有很負責任,他為了和家長溝通,在暑假里騎著他那又破又舊的自行車跑遍了整個小城。為每個同學都細心的講題,關心每個同學的生活,這樣的老師真好。很希望叫我的老師也能到我家來家訪。也只有有愛心的.教師才能教出有愛心的學生。他的學生原來抗拒他,后來擁護他,學習也很努力。
郭景瑞老師管理班級也很有一套,他帶學生星期天去爬山,還在山上指導學生現(xiàn)場寫作文,讓我感到很新穎,也很羨慕。我想:如果我們班也能這樣就好了,同學們一定會很有干勁的。書中我感覺郭老師的心態(tài)非常好,全家只有五分地,除去三間小平房,只有三分菜園,物質(zhì)條件并不好,但他總是樂呵呵的。這讓我想起了退休的姥爺,它也是一個初中語文老師,郭老師和姥爺一樣,是那樣有愛心,有耐心。我喜歡姥爺,也喜歡郭老師。
郭老師的語言也很生動,用了許多的歇后語,像過河捋須子別牽須(謙虛)了,小米干飯常事,讓我知道有時候用歇后語也能讓文章增色不少。最近我和媽媽也在背歇后語,讓我的文章更加生動,這也是媽媽向我推薦這本書的原因之一。
最后,我終于理解了這本書為什么叫《新愛的教育》了:最平凡的其實最感人,最容易被我們忽略的,往往最撼人心魄。
《新教育》讀書心得 18
我們對《“新基礎教育”論》這本書都有了不同程度的認識和熟悉。一種牽掛、欲罷不能的情緒隨著新學期的來臨,日益明顯。在隨后的校本培訓中,有幸聆聽了李家成對本書的精彩導讀,目睹了他充滿激情與智慧的學者風范。精神振奮之余,信手翻讀,有感于其中的一些描述:新時期基礎教育觀中強調(diào)重視“生命性”,認為身處青少年時期的孩子,盡管他們擁有生命最寶貴的時候,卻并不知道這一時期對于人生的獨特重要價值;盡管擁有各種發(fā)展的可能,卻不知道如何選擇,如何學習,如何努力。最最懵懂少年期,正是成長煩惱時。即使讓現(xiàn)在的我們回首看這段時光,我們依舊看不清,說不明是怎樣度過的。等待著下課,等待著放學,等待著游戲的暑假,在等待中六年只晃了一晃就走遠了。煩惱著作業(yè),煩惱著考試,煩惱著大人的叱罵,這些煩惱也早已飄搖得無影無蹤。我的少年時代,遠遠不像那時老師常掛在嘴上的那句話“你們像早晨8—9點鐘的太陽,世界是屬于你們的”。雖然這激動人心的話語,曾多少次激發(fā)年少的'豪情?蓛H此而已,我相信那時的世界從來就沒屬于過我們,相反世界老是悖離我們的意愿,不是嗎?曾經(jīng)眩目的也僅僅是那年齡,那青春的年齡。只有那年齡說明著我們曾經(jīng)擁有生命中最寶貴的時候!重視“生命性”這樣的話,確實令我深有感觸,如果我們致力于教育與學生的生命血脈溝通,如果可以表達出那天真快樂的真實生命形態(tài),這是幸事!
書中還有這樣的一句話:差異的兩端可能是白癡,也可能是天才!白癡往往很快被識別,引來更多的關心和幫助;而天才則有可能被看作怪癖、不守規(guī)矩等,遭到更多的批評或限制。強求一致,可能扼殺天才。誰能知道從事教育一輩子的老師,又有幾人能有幸教到個把天才,卻常常要背負扼殺天才的罪名!這是我原來的認識,原來我不懂,現(xiàn)在卻明白了,只要我面對學生一天,就必須面對學生的差異。我們很可能由于對人的認識的“偏差”,會固執(zhí)地讓學生變成我們眼中的模樣。如果以新的眼光看待學生,才能激發(fā)學生身上隱藏的巨大能量,從他們今天的行為中看到明日的輝煌!
《“新基礎教育”論》里不乏這樣的話,這樣的思想:尊重學生,生命的自覺成長。像是一個丟失了理想的人,在重新找尋理想,“新基礎教育論”試圖讓教育者回歸理想。就是像她所說:“教師從每一節(jié)課中都能得到生命的滿足!闭Z言中有由衷的深情,洋溢的激情,讓我不止一次嘆服:新基礎真的是春天的事業(yè)!
《新教育》讀書心得 19
《新愛的教育》一書系作者戴晨志先生引述倪美英老師的教學心得,闡述快樂教學的理念,對個人在教育子女和從事教學時有許多啟示。
“快樂教學”一直是個人向往的教學情境。孩子在快樂的時候,他學任何東西都比較容易;但在情緒低落、精神緊張狀態(tài)下,他的信心會減弱,所以唯一的方法是,先把他們的情緒調(diào)到快樂、自信、專注,然后再開始學習。所以教育的目的,應該是讓孩子成為一個快樂的人。
如果,一個孩子面對的是一位嚴厲的、總是斥責他的老師,即使你真的很關心他,他對你所說的要求的也會厭倦,我們常聽到一些抱怨:我愛他,但我又恨他不成器”;我真的受不了,他學什么都這么慢,又不專心”,可能我們花了很多心血在他們身上,但孩子仍然沒有改變,為什么呢?
我認為,孩子若在友好、親昵和鼓勵的氣氛中學習,不但可以增加孩子對父母、老師的信任感,而且學習效果會更好。相信大多數(shù)人都會有這種經(jīng)驗,在一個班級里,成績好的同學總會受到老師的寵愛,而這種寵愛又促使他們成績更好。究竟是成績好而受到寵愛,還是因為受到寵愛而成績好?
愛,我們?nèi)巳硕加,但愛和有目的的`教育,則需要一些耐心、技巧。作為一個快樂的教育者,我覺得應時時提醒自己不要在自己情緒很糟時教育孩子,這時,很容易把情緒發(fā)泄到孩子身上。而當孩子在情緒低落時,開始或強迫他學習。也常會因根據(jù)不好的教育效果,而誤認孩子的天賦太差。
在教育過程中,應該努力去營造快樂、鼓勵的氣氛,讓孩子有實現(xiàn)感和成就感。而且努力做一個樂觀、快樂的人。一個快樂的人,多半看到的是孩子的優(yōu)點;而一個不快樂的人,多半看到的是孩子的缺點。
圣經(jīng)上說:“只要你相信,你所信的一切,對你來說,就是可能的,只要有芥籽那樣大的信心,也可以移動一座山”,所以,培養(yǎng)和教育的信念就是:讓孩子的潛能得以開發(fā),讓他成為一個對別人有益,而自己也快樂富足的人。
《新教育》讀書心得 20
今天我又一次學習了葉瀾教授的《新基礎教育論——關于當代中國學校變革的探究與認識》,書中的語言深深觸動著我的心靈。葉瀾教授數(shù)次強調(diào)著“教師工作直接面對的是生命,教育是一項直面生命和提高生命價值的事業(yè)!處煹男哪恐胁粌H要有人,而且要有整體的人,處處從發(fā)展、成長的角度去關注人……”這和蘇霍姆林斯基的“我們的教育對象是活生生的具有個體差異和獨立人格、思想的人”的見解具有異曲同工之妙。
葉瀾教授的“新基礎教育”最關注的是生命的整體性和人的發(fā)展的能動性。教育對于學生和教師生命成長的意義是什么?究竟怎樣的教育活動是最利于生命成長呢?這一系列問題的提出又一次讓我我明白了改變自己與學生的關系,關注學生的表現(xiàn),傾聽學生的意見,開放課堂,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敢于發(fā)表自己意見的氛圍,充分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被動學習上升為主動學習,成為學習的主人,讓每一個學生的學習潛能都發(fā)揮出來,使學生實現(xiàn)智慧和才能的發(fā)展的重要性和緊迫性。以前我認為只要上課課堂氣氛活躍,學生發(fā)言踴躍,看起來熱熱鬧鬧,這堂課基本上就算成功了,就可以說把課堂還給學生了,實際上這是錯誤的想法。真正意義上的好課,不僅要看這種表面的活,更重要的是學生從思維深處真正活起來,學生表面的活是基于他們經(jīng)過理解而來的,而不是為了純粹的表現(xiàn)。正如《為思維而教》一書中提到的 我們的教育,老師的教學必須建立在轉(zhuǎn)表教育觀念,真正去觸動被教育者的靈魂,使教育的本質(zhì)回歸到真正調(diào)動學生的思維細胞上去。
在葉瀾教授的教育理念中,追求“動態(tài)生成”成為新課標下課堂的終極目標。在課堂教學中,學生是一個個活躍的生命體,他們往往會脫離你為他們精心布置的軌道。有時他們獨特甚至離奇的想法會打亂你的教學思路,這時如果你一味死板地將學生拉回你所設置的固定軌道,那么你很有可能失去這些無法預約的精彩片段而使你的課堂教學缺乏生機與活力。如何做到課堂的動態(tài)“生成”呢?如果你能順應童心,把握好這樣的契機并及時將它轉(zhuǎn)化成有效的課堂教學資源,給學生暢所欲言的機會并帶著期望分享他們的童趣,那么你就能和學生一起感受無法預約的精彩,充分感受課堂生成給課堂帶來的繽紛。
書中提到現(xiàn)代型學校的特質(zhì)首先是:價值的提升?梢姮F(xiàn)代型學校的存在價值不再停留和滿足于傳遞,繼承人類已有的知識,實現(xiàn)文化的“待際遺傳”和社會生產(chǎn)力、生產(chǎn)關系的復制式再生,而是追求為更新性發(fā)展,為個人終身發(fā)展服務的存在價值,使教育成為人類社會更新性的再生系統(tǒng)。對于近代學校中,受教育者被視為知識的承受者,而在現(xiàn)代型學校中,受教育者被視為自我發(fā)展的承擔者。因而,這一特質(zhì)體現(xiàn)了學校教育將傳遞知識轉(zhuǎn)向培養(yǎng)人的各方面素質(zhì)能力為本,這是改革的核心部分。教育價值觀念的改變,讓我感受頗深,現(xiàn)在的教育理念和我自己小時候接觸的教育理念有很大的'不同,但是的老師完全以教授書本知識為主,課外內(nèi)容很少,學生也大多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的多,但是現(xiàn)在的教育理念不單單是要求教師傳授學生書本知識,更多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強調(diào)學生的主動性,我認為這很好,其實知識應該是自己學來的,教師只是啟蒙者,是傳遞知識大門鑰匙的人,而學生自己才是打開知識大門的人,基礎教育則更強調(diào)了教師的“關鍵性啟蒙”。
書中還提到現(xiàn)代型學校的又一特質(zhì)是:重心下移。分三個方面下移:其中一點我尤為認可,這便是對教育關注的群體的重心下移,近代教育經(jīng)常關注的是社會金字塔階層頂端的人,學校常以第一名,狀元生為榮,過多的關注“尖子”生,而忽視了對其他普通孩子的關注,但是現(xiàn)代型學校開始致力于關注每一個學生主動健康的發(fā)展,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和發(fā)展奠定了基礎。這不僅是教育由精英向大眾的轉(zhuǎn)變,而且體現(xiàn)了教育觀念中“具體個人”意識的確立,對每個人的幸福人生與生命價值的關愛,也許就這點而言,教師的任務會變得很重,因為他要關心的不僅僅是幾個人了,而是每一個同學,但是正因為如此,教師這一職業(yè)才如此受人尊重,讓人敬佩。這一點在今年暑假河南省校長于我校舉辦的假期培訓中,好幾位知名校長的經(jīng)典發(fā)言中在一次得到的證明和確認。特別是洋思中學蔡林森校長、山東安丘四中韓中玉校長的發(fā)言無不系統(tǒng)闡述了關注生命的整體性和人的發(fā)展的能動性、價值的提升、重心下移等。
通過胡校長牽線參加的暑期培訓,讓我的教育思維隨著諸位名校長的精彩發(fā)言而自由飛翔,再讀葉瀾教授的教育理論更是收獲頗豐,感觸深刻。
或許我的悟性不夠高,也或許我的能力不夠強,但我相信勤能補拙,笨鳥只要懂得先飛的道理并付諸實踐,相信在今后的教育生涯中也一定會有所發(fā)展,進步,并以自己的實際行動推動雙語教育的發(fā)展,為我國的教育事業(yè)盡一份自己的綿薄之力。
我想這應該是讀者對作者做好的感謝,也應是作者的守候吧。
《新教育》讀書心得 21
葉瀾教授在《“新基礎教育”發(fā)展性研究叢書》一書中提出要重建學科教學價值觀,拓展學科豐富的育人價值,指出“在教學設計時, 首先要認真地分析本學科對于學生而言獨特的發(fā)展價值, 而不是首先把握這節(jié)課教學的知識重點與難點”!懊總學科對學生的發(fā)展價值, 除了一個領域的知識以外, 從更深的層次看, 至少還可以為學生認識、闡述、感受、體悟、改變這個自己生活在其中并與其不斷互動著的、豐富多彩的世界和形成、實現(xiàn)自己的意愿, 提供不同的路徑和獨特的視角, 發(fā)現(xiàn)的方法和思維的策略, 特有的運算符號和邏輯;提供一種唯有在這個學科的學習中才可能獲得的經(jīng)歷和體驗;提升獨特的學科美的發(fā)現(xiàn)、欣賞和表達能力。唯有如此,學生的精神世界的發(fā)展才能從不同的學科教學中獲得多方面的滋養(yǎng),在發(fā)展對外部世界的感受、體驗、認識、欣賞、改變、創(chuàng)造能力的同時,不斷豐富和完善自己的生命世界,體驗豐富的學習人生,滿足生命的成長需要。”
葉瀾教授這些觀點,有助于我們認識人文地理的教學價值,人文地理教學的價值就在于讓學生用地理的獨特視角對現(xiàn)實生活中的各種人類活動有更豐富的認識。但是在實際教學中,由于很多教師對教育價值的`選擇還停留在“傳授知識”上,學生并未對人文地理中所描述的人類活動及社會現(xiàn)象形成深刻而豐富的認識。上學期聽了“城市化”一節(jié)課就存在這樣的問題。這節(jié)課主要內(nèi)容是城市化進程中出現(xiàn)的郊區(qū)化和逆城市化現(xiàn)象及城市問題。為了說明問題,有必要對這節(jié)課主要教學過程作簡單的描述。
在“郊區(qū)化和逆城市化”部分的教學中,教師先用示意圖的方式讓學生理解郊區(qū)化與逆城市化的含義,接著提問:“為什么中心城區(qū)的人口會遷移到郊區(qū)去?”“因為中心城區(qū)空氣環(huán)境較差,交通擁擠,房價太高等造成的”“還因為郊區(qū)環(huán)境好”,教師肯定了兩位學生的回答后,再次強調(diào)郊區(qū)化的表現(xiàn)。然后又以同樣的教學方式進行“逆城市化”教學。
在“城市問題”部分的教學中,教師用景觀圖片的方式羅列出空氣污染、水污染、噪聲污染、交通問題、住房問題、就業(yè)問題等城市問題,然后讓學生討論:“為身邊的城市問題獻計獻策”,學生提出一些諸如“少扔垃圾多種樹”“多乘坐公共交通”等對策。
這樣的教學場景在人文地理教學還是比較常見的,學生憑著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作一些簡單的交流,“植樹造林”這樣的答案可能在小學時就已經(jīng)耳熟能詳了。
那么如何讓學生用地理的獨特視角對現(xiàn)實生活中的各種人類活動產(chǎn)生更豐富的認識呢?
首先,在人文教學中要結(jié)合案例進行教學。這節(jié)課的主題與城市有關,上海是全國最大的城市,也是世界性的大城市,應該以上海為案例,圍繞“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世博主題開展教學,比如,對于郊區(qū)化的問題,教師可以呈現(xiàn)近幾年上海城市人口分布的數(shù)據(jù)變化表,讓分析上海城市化已進入哪一階段,并進一步分析為什么出現(xiàn)郊區(qū)化,郊區(qū)化有什么積極的意義。對于城市問題,教師也可以聚集一些上海出現(xiàn)的主要問題如交通、環(huán)境等,深究其原因,然后再讓學生提出合理措施。
其次,人文地理中的一些人類活動背后蘊含著豐富的內(nèi)涵,教師要將其視為豐富的課程資源加以利用,培養(yǎng)學生以多維視角分析問題。比如對于為什么中心城區(qū)的人口遷到郊區(qū)這一問題,就涉及了產(chǎn)業(yè)結(jié)構(gòu)調(diào)整、城市土地利用類型的變化、中心城區(qū)人口密度大、城市市政建設、郊區(qū)交通條件、環(huán)境條件改善等多方面的因素。當學生的回答出現(xiàn)同質(zhì)化時,教師要從思路上予以引導。再如,郊區(qū)化對于促進上海這座城市的可持續(xù)發(fā)展也有著積極的意義。這些都需要教師進一步去挖掘。
這節(jié)課的價值決不僅僅是讓學生理解什么是郊區(qū)化、什么是逆城市化,城市問題有哪些,而是將這些知識融在“如何讓我們所居住的城市——上海進一步可持續(xù)發(fā)展”這一主題,這才是葉瀾教授所倡導的對學科豐富育人價值的拓展。
《新教育》讀書心得 22
讀了申屠老師的《教育的新節(jié)奏》這本書,覺得受益匪淺,很受啟發(fā)。申屠老師把自己的教育經(jīng)驗和技巧無私的奉獻,一覽無余、毫無遮掩的展示在我們面前。
好久沒有讀到這種真誠的書了,我相信這是一個很好的指揮棒!督逃男鹿(jié)奏》一書中對學習方法也進行了深入的思考。學習,不是全靠時間(勤奮)的積累完成的,還要靠學習方法和技巧的輔助才能完成。教師要重視學生學習方法引導,關注學生學習過程。學習是繼承與創(chuàng)新的統(tǒng)一、艱苦與快樂的統(tǒng)一、獨立與合作的統(tǒng)一,這是教育的根本之所在。聽說過生命課堂嗎?
在新課程改革的今天,建構(gòu)生命課堂對我們廣大教師來說尤其重要。申屠老師在書中指出:教學問題普遍存在,要改變教學問題首先要求教師樹立先進的教學理念,嘗試新的教學方法、教學模式,用批判的`眼光看教材,用自己的激情感染學生,把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讓學生去思考、去活動、去體驗、去探究。使他們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主他們在教學中感受到生命的價值。如果只按照教材去教書育人,肯定達不到教學的要求,所以,樹立讀書意識、樹立批判的眼光看教材、把課堂的主動權(quán)還給學生,對教師來講尤其重要。當好新時代的教師是一門藝術,有空讀讀申屠老師的《教育的新節(jié)奏》吧,我們就會豁然開朗許多!下面是我對《教育的新節(jié)奏》中部分內(nèi)容的摘抄:
1、突破是一點一滴的積累,突破是一次又一次的否定,突破是令人驚喜的飛越。
2、一個偉大的教師,會留下很多讓幾代人感動的故事。一個優(yōu)秀的教師,會留下讓自己學生難以忘懷的故事。而一個普通的教師只能留下一個教什么學科的印象。
3、不喜歡看書的教師不可能有思想,不積極實踐的教師也不會有思想,只有實踐沒有反思的教師,到了退休的時候還是沒有思想。
4、當教師不易,不僅僅教師的心很累,而且教師還會成為學生人身攻擊的對象。反擊不是良策,多一個心眼,多一點忍功,就會多一次教育機會,多一種教育方法。
在《教育的新節(jié)奏》中看到的幾句名言:
1、生活,工作,學習倘使都能自動,則教育之收效定能事半功倍。所以我們特別注意自動力的培養(yǎng),使它關注于全部的生活工作學習之中。自動是自覺的行動,而不是自發(fā)的行動。自覺的行動,需要適當?shù)呐囵B(yǎng)而后形成。
2、一切成就的起點是渴望,一個人追求的目標愈高,他的才能發(fā)展就愈高。一心向著自己目標前進的人,整個世界都會給他讓路。
3、兒童不是用規(guī)則可以教得好的,規(guī)則總是會給他們忘掉,習慣一旦培養(yǎng)成功之后,便用不著借助記憶,很容易地自然地就發(fā)生作用了。
《新教育》讀書心得 23
在領悟社會轉(zhuǎn)型與學校教育轉(zhuǎn)型的背景下,“新基礎教育”呼喚著一種富有生命活力的、健康的個體的出現(xiàn)。這是時代發(fā)展的需要,更是出于每個人生命深處的呼喚與需要。正是由于回到了任何人都具有的“生命”這一原點上,“新基礎教育”理論及其實踐所面對的就不僅僅是少數(shù)人,而是擁有生命、向往生命發(fā)展的所有的人!靶禄A教育”的召喚力正來自于此。它追求一種健康向上、積極達觀的生命態(tài)度與精神狀態(tài),追求一種堅實的探究性的生命成長過程,追求一種自我尋求發(fā)展資源、積極實踐、綜合互動的復雜的思維方式,追求一種主動的生存方式。
“新基礎教育”是相信生命的力量的,是相信學校教育的力量的。生命有著內(nèi)在的力量,無論在何種情境下,有生命活力的人不會缺少希望、不會缺少信心、不會缺少力量。而學校教育,能夠給生命以力量、給生命以陽光。
“新基礎教育”追求著學生的生命成長。一個個新生的、充滿綠意的生命,在全面的、全程性的學校教育改革過程中獲得成長,這是“新基礎教育”的`一貫追求。
“新基礎教育”關注著教師的生命成長!皩τ诮處煻裕n堂教學是其職業(yè)生活的最基本的構(gòu)成,它的質(zhì)量,直接影響教師對職業(yè)的感受與態(tài)度和專業(yè)水平的發(fā)展和生命價值的體現(xiàn)。”這句話,已經(jīng)成為打動眾多教師的一句名言。也許,這句話的親和力與感召力,正來自于它對教師生命質(zhì)量的深切關注。
隨著時代的變化,教學的觀點與理論、方法與手段也在不斷更新,教師也要學習。教育不是把現(xiàn)成的東西像商品一樣,放在你手里,你接過來,就學會了。知識的學習不是一個簡單的傳遞的過程,它需要發(fā)生一個主體的轉(zhuǎn)換。兩個主體之間通過互動實現(xiàn)知識的一種轉(zhuǎn)換,由外在的轉(zhuǎn)化成內(nèi)在的,成為構(gòu)成學生頭腦里的知識結(jié)構(gòu)的重要組成。這是一個非常復雜的過程。做教育需要不斷地學習,不斷地研究,不斷地探索,不斷地重新認識。教育事業(yè)對喜歡挑戰(zhàn)的人不會滿足,當然光喜歡挑戰(zhàn)還不夠,還要熱愛人、喜歡人。如果你對人沒有興趣,對別人不愿付出,你就別當教師。
傳統(tǒng)的文化不把孩子當做一個具有獨立人格的存在,而總是把孩子看做管的對象、哄的對象。其實孩子也有很多可以讓成人深思的東西。成人沒有孩子的心態(tài),他不會去理解孩子,去尊重孩子。他總是用他的眼光、他的標準去看待孩子、去要求孩子。正因為這樣去看待孩子,所以會把跟孩子打交道的人也看成是最卑微的。因為孩子卑微,所以你也卑微。這樣一種社會的認識、文化的積淀折射到教育中來,逐漸變成許多教師自認的一種角色定位。有些教師教完了一次、兩次、三次,以后他就認為我是老教師了,就把自己定位在是一個講課的人,他也做得沒味道。教師這個職業(yè)就這樣去魅了。所以,要使教師職業(yè)呈現(xiàn)出她原本就有的魅力和豐富性,在我看來,重要的是要重建教師角色的形象,重新認識教育的真諦及當代教育的使命和特征。唯有如此,才會看到當今教師的生活充滿著挑戰(zhàn),教育是創(chuàng)造人的精神生命的事業(yè)。誰說教師的生活就是不斷地重復了?恰恰相反,其實每天每節(jié)課都是師生在課堂共同創(chuàng)生的。教師要有不斷自我更新的意識和能力。唯有如此,才能勝任在變化著的社會中當一個稱職的教師,才能在促使學生發(fā)展的同時,使教師自己的職業(yè)生命也在發(fā)展。只有一個不但對社會有價值,而且讓從事該職業(yè)的人也能感受到工作中創(chuàng)造的歡樂和自我發(fā)展價值的職業(yè),才會成為最有內(nèi)在魅力的職業(yè)。
《新教育》讀書心得 24
最近工作量有所減少,靜下心來讀了《新基礎教育》一書,讀后有了點心得感想,在此和同行們一起探討,共同學習。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以人為本成為了時代的主流思想。人文教育就是以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為本,從學生成長的需要出發(fā),尊重學生學習和發(fā)展的規(guī)律,不斷豐富學生的思想情感,引導學生形成積極進取的人生態(tài)度,培養(yǎng)學生堅強的意志和團隊合作的精神,促進學生人格健康發(fā)展。
過去在傳統(tǒng)應試教育下,老師說什么是什么,而如今, 教師要做的是盡可能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在實際教育教學活動中,有些學生確實毛病太多,上課不專心聽講,回家作業(yè)馬虎完成,甚至不做,可氣又可恨,有時教育不聽,還得請家長到;蛏祥T家訪,效果也不佳。這樣的學生很難讓老師愛起來。但從學生發(fā)展來看,從人的內(nèi)心情感來看,他們也需要愛,而且,這些孩子更需要大家的愛。其實任何一個人成才都是發(fā)揮了他個體的優(yōu)勢而成材的。
仔細想想,學生也是具有獨立意義的人,每個學生都是獨立于別人頭腦之外,不以人的意志為轉(zhuǎn)移的客觀存在。無論你是否喜歡不喜歡他,他都會以自己的方式存在,學生到學校學習是要以學習為主,但也不是抽象的'學習者,他們會帶來自己的情感世界。他們渴望得到好成績 ,更渴望友誼、健康、美麗、進步、放松。然而在傳統(tǒng)應試教育下,繁重的學習壓力,把許多時間都擠占了,只留下學習、學習。這無形中違背了學生成長的規(guī)律。學生要有完整的生活世界,要有豐富的精神世界,要有展現(xiàn)個性力量的時間和空間。 他們是有血有肉、充滿智慧和活力、富于想象和情感,集生活、學習、審美為一體的完整的活生生的人。不從學生成長需要出發(fā),不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又談何發(fā)展呢?
在剛剛結(jié)束的半學期來,我也遇到了些問題學生,調(diào)皮又偷懶,我也曾悉心教育過,但效果不佳,年輕氣盛的我就對其來硬的,惡狠狠地訓斥他們,雖然有所效果,但我知道學生心里并不服氣,在新學期里,我要做的是從各渠道收集和后進生交流的方式方法,進一步拓展自己的理論和實踐經(jīng)驗。
《新教育》讀書心得 25
社會的發(fā)展、變革引起生活、生產(chǎn)方式的改變,而這些變化又勢必影響到教育的改革。教育要革新,首先是思想觀念的更新。
在《新基礎教育理論》書中就提有這樣的論述:新教育觀念系統(tǒng)是實施“新基礎教育”的學校之魂,是變革傳統(tǒng)學校的理論武器。
基礎教育的觀念更新,就是價值觀、學生觀和學校教育活動觀的更新。
教育具有著未來性、社會性與生命性。這些新觀點的提出,就是針對現(xiàn)在中小學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重學科知識傳授和技能訓練,輕學生個體生命多方面發(fā)展價值的弊端。強調(diào)教育的“終身化”聯(lián)系,體現(xiàn)了基礎教育與個體生命關系上時間維度的變化!敖逃恢皇桥f觀念中個體生命里程的一個階段,而是生命全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就學生個體而言,教育須承擔起為其終身學習和發(fā)展奠定基礎,為其有可能創(chuàng)造有意義而幸福的人生奠定基礎的責任!叭祟愖顚氋F財富是生命的成長!薄霸谝欢ǖ囊饬x上可以說,教育是一項直面生命和提高生命價值的事業(yè)。”
通過讀《新基礎教育理論》這本書,能使教師認識到:在教育教學工作中,自己的心里不僅要有人,而且要有整體的人,處處從發(fā)展、成長的角度去關心人,做好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書中還強調(diào)樹立正確的學生觀,在學生觀的更新上,教師要認識和關注學生的“主動性”,“潛在性”和“差異性”。在這樣的認識上,開展學校的育人活動,是注重溝通教育理想“彼岸”與學生發(fā)展“彼岸”的.具有轉(zhuǎn)換功能之“橋”。教育活動最常見的形態(tài)是持續(xù)滲透,猶如春風細雨潤物無聲!靶陆逃顒佑^的核心是激活師生在教育活動中的生命活力,使教育活動真正成為朝著目標實現(xiàn)的方向而開展的師生積極互動!
整本《新基礎教育理論》從我國的人口、資源與生態(tài)到世界宏觀變化、中國社會轉(zhuǎn)型、古代中國的教育回溯與反思,侃侃而談到當代中國教育變革的任務、策略,基礎教育的重建論,甚至精細到日常教育實踐(課堂教學、班級管理)等,詳細地論述了教育的過去、現(xiàn)狀以及面向未來的特殊意義,讀來令人收獲頗豐。
教育就是育人,以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人才作為目標而存在。所以說,教育的核心,在于一個“人”字。
如果說教育理論是書寫這個“人”字的一撇,那么具體的方式方法,則是構(gòu)成“人”的一捺。在理論的依托與指引下,行使恰當?shù)慕逃椒,最終能使書寫出的“人”字完整且美觀。
針對以上述,恰如書中所談:當前我國學校教學實踐中存在生命價值的缺失。大部分教師對教育價值的選擇還停留在“傳遞知識”上,其中有一些教師雖已關注到學生技能、技巧,甚至能力和智力的發(fā)展,但大多僅為點綴。至于認識范圍以外的目標則更少涉及。然而,對于學生而言,課堂教學是其學校生活的最基本構(gòu)成,它的質(zhì)量直接影響學生當下及今后的多方面的發(fā)展和成長。美國著名教育家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他主張要從學生的生活出發(fā)來改造以書本作為出發(fā)點的舊教育。同樣,每一堂課都是教師生命活動的構(gòu)成,如果一個教師一輩子從事教學工作,就意味著他生命中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是在課堂中和為了課堂教學而付出的。由此可見,課堂教學的意義對于教師和學生的人生無疑是重大的。
為實現(xiàn)拓展現(xiàn)有學科的育人價值,“新基礎教育”要求教師先認真分析、認識、把握本學科對于學生成長而言獨特的發(fā)展價值。對知識進行重組,在教學的過程中將書本知識重新“激活”,實現(xiàn)書本知識與人類生活、學生經(jīng)驗、發(fā)現(xiàn)發(fā)展以及歷史的溝通等。正是通過對統(tǒng)一制定的確定性教學內(nèi)容的深度開發(fā)、重新組合和多向激活,通過把彈性因素和不確定性引入教學過程的設計,使教學設計為師生課堂教學的實踐留出了主動參與、積極互動、創(chuàng)造生成的可能。
教師是課堂的設計和引領者,但學生是教學的重要資源。一堂資源豐富、同時具有開放性與互動的課堂,再加上適當?shù)耐卣够驅(qū)嵺`活動,將對解放學生、活躍氣氛起積極作用,學生的學習興趣、對課堂的情感態(tài)度定會發(fā)生明顯變化。而“活”起來的課堂,如果教師不能有良好的駕御能力,可能還是會回到習慣的老路上去。所以,書中又提出了更深一步的建議,我認為對當今教師是十分有用的。
一、加強課前“教學設計”的研究力度,使教師在設計中就有“結(jié)構(gòu)”意識和形成“彈性化”方案。
二、在上課時,要求教師學會傾聽,把注意力放在學生身上,要提升及時做出合適應答,推進教學過程的能力。
三、強調(diào)教師在教學角色中不僅是“呈現(xiàn)者”,“提問者”,“指導者”,“評價者”“管理者”等,更重要的是課堂教學過程中呈現(xiàn)出信息的“重組者”。
然而,實際的教學往往并不會完全依照著理論的發(fā)展而發(fā)展,一個教師盡管教的是同一門課,面對同一批學生,但他在每節(jié)課上所處的具體情況和經(jīng)歷的過程都并不相同,每一堂課都是在向教師的智慧與能力提出一系列的挑戰(zhàn)。
所以,面對現(xiàn)代社會求新求變以及知識日新月異變化對人的能力提出的要求,《新基礎教育理論》不僅強調(diào)了教師對變化的認識和行為的改變,而且還要從變化走向新的教學能力和習慣的養(yǎng)成。這也是體現(xiàn)了一個“人”字。由此可見,以人為本,或者說是更加人性化的教育對育人的重要意義,也是這本書讀來我最深刻的感受。
《新教育》讀書心得 26
在這個假期中,我有幸拜讀了這一本書,本書的內(nèi)容通俗易懂,在闡述教育理念的同時配以生動的實例,深深地吸引了我。所講的內(nèi)容能夠真切地反映出日常教學過程中出現(xiàn)的一些問題,說明了問題的根本原因,引人深思。我邊讀邊想,也逐漸明白我在教育教學中的一些不足之處。接下來,我就最讓我印象深刻的幾點談談我的理解。
本書一開始就從課堂教學入手,深入淺出的點出了課堂教學時教育改革的起點,也點出了我要討論的重點——素質(zhì)教育。這樣一種現(xiàn)象出現(xiàn)在我國絕大多數(shù)的課堂上:剛上小學的孩子爭先恐后地舉手表達自己的想法,年級越高舉手的.學生越少,到了高中基本上沒人舉手回答問題。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學生覺得不答不會錯,萬一答錯了可能會被批評,這反映了教師在反饋方法上的不當,另一方面,在我們傳統(tǒng)教育模式下,老師提出問題并不是引起學生的思考,得到許多不同的答案,或者說求同存異,只是為了得到一個標準答案。這使得學生聽到問題時不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思考,而是揣測教師提問的意圖,來回答教師心中的答案,那這樣學生的思考范圍就逐漸囿于教師教的內(nèi)容里,沒有發(fā)散性思維,沒有創(chuàng)造能力。所以說我們現(xiàn)在常態(tài)的教學模式是接受性教學,它追求標準的答案,追求升學率,是非常功利性的。
在今天,教師要逐漸清醒,一名優(yōu)秀的教師不僅是圓滿的教授規(guī)定的教學任務,追求升學率、優(yōu)秀率這些數(shù)字,更應該保護好學生的問題意識,獨立思考的能力,有問題,能思考,學生才會創(chuàng)新,才敢創(chuàng)新,才能完成從應試教育到素質(zhì)教育的轉(zhuǎn)變。
《新教育》讀書心得 27
近期,我認真地閱讀了葉瀾老師的《新基礎教育論》,這本書是葉瀾教授積十多年“新基礎教育”理論與實踐交互研究撰寫而成的,是一部關于當代中國基礎教育改革的全景式力作。
新基礎教育已經(jīng)轟轟烈烈地展開了,這期間我有幸拜讀了新基礎理論書籍,也聆聽了許多優(yōu)秀教師在新基礎理念下的研討課。不斷地在自己的教學過程中實踐。從“認同、接納”到“實踐、反思、重構(gòu)”,都讓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富足。
學習了葉瀾教授的《新基礎教育論——關于當代中國學校變革的探究與認識》,書中的只言片語觸動著自己的內(nèi)心深處。葉瀾教授數(shù)次強調(diào)著“教師工作直接面對的是生命,教育是一項直面生命和提高生命價值的事業(yè)。教師的心目中不僅要有人,而且要有整體的人,處處從發(fā)展、成長的角度去關注人……”
從導言中深深吸引我的是:“把課堂還給學生,讓課堂充滿生命活力;把班級還給學生,讓班級充滿成長氣息;把創(chuàng)造還給教師,讓教育充滿智慧挑戰(zhàn);把精神發(fā)展主動權(quán)還給師生,讓學校充滿勃勃生機”不禁感觸萬千。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角色不僅是知識的“呈現(xiàn)者”、對話的“提問者”、學習的“指導者”、學業(yè)的“評價者”、紀律的“管理者”,更重要的是課堂教學過程中呈現(xiàn)信息的“重組者”;沒有教師這個“重組者”角色起到的重要作用,就不可能有高質(zhì)量的.、有效的師生互動,學生將有可能變成散沙一團,教學也會失去它的意義。充滿生命活力的課堂對師生來講,具有無限的可能性。在這樣的課堂上,師生不僅僅是在教和學,不僅僅是在認識世界,不僅僅是在利用已有的文化資源,不僅僅是在圍繞著書本轉(zhuǎn),而更為重要的是,他們的生命向著無限的可能性開放。這樣的課堂教學才是真正地在育人。
《新教育》讀書心得 28
今天,新修訂的義務教育法經(jīng)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后表決通過;叵脒^去,1986年4月12日,六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審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以國家立法的形式正式確立我國實施9年義務教育。義務教育法頒布以來,我國義務教育發(fā)展實現(xiàn)了歷史性的跨越:已經(jīng)基本普及九年制義務教育,義務教育經(jīng)費投入逐年增長,政府為主的經(jīng)費渠道趨于明確。
20年來,義務教育所面臨的情況本身就此發(fā)生了變化,義務教育在發(fā)展中面臨一些新的問題和挑戰(zhàn)。因為黨和國家對教育的發(fā)展提出新的要求,成功的經(jīng)驗需要總結(jié)吸納,有新出現(xiàn)的問題需要解決。所以新的義務教育法肩負歷史的`使命產(chǎn)生了。
我讀了新義務教育法,感覺到新義務教育法更能促進義務教育的發(fā)展完善。首先新法更體現(xiàn)了公益性,就是明確規(guī)定“不收學費、雜費”。公益性和免費性是聯(lián)系在一起的,對農(nóng)村而言,從今年到明年要全部免除學費、雜費,就涉及到國家很大的財政問題,可見政府是下了決心的。這在很大程度上保證了國家一些落后地區(qū)孩子上學的積極性和全面性。
新法規(guī)定讓讓適齡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是學校、家長和社會的義務。誰違反這個義務,誰就要受到法律的規(guī)范。家長不送學生上學,家長要承擔責任;學校不接受適齡兒童、少年上學,學校要承擔責任;學校不提供相應的條件,也要受到法律的規(guī)范。這在一定程度上體現(xiàn)了新法的強制性以及法律責任。
《新教育》讀書心得 29
利用假期閱讀了“新基礎教育"這本書,書中給了我很多教育實踐中曾經(jīng)歷過,卻未細細揣摩的教學真諦,我久久的徜徉在這片書海中,深深的懂得教書育人的不易,我們得時時反省自己,時時反思自己,才能將工作落到實處。
“新基礎教育"理論提出的“三觀十性”,以及“把課堂教學還給學生,讓課堂充滿生命活力”、“把班級還給學生,讓班級充滿成長氣息”、“把創(chuàng)造還給老師,讓教育充滿智慧的挑戰(zhàn)”、“把發(fā)展的主動還給師生,讓學校充滿勃勃生機”的“四還"目標等為教師們打開了一個全新的世界。育活動是動態(tài)生成的過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把學生看作“對象"、“主體",還要看作是教學“資源"的重要構(gòu)成和生成者;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把精力放在研究學生、傾聽學生發(fā)展學生上,而不是把學生在課堂中的活動、回答看作是一種對教師的配合,而是看作對教學過程的積極參與和教學過程創(chuàng)生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關注學生的學習方式。葉瀾教授在闡述新教育觀念下的學生觀時,認為新學生觀就是注重學生發(fā)展的潛在性、主動性和差異性的學生觀。這是教師在教育中努力探索的最大可能調(diào)動學生積極性、讓學生逐漸成為自己發(fā)展的主人這一教育行為產(chǎn)生的觀念性前提。
葉瀾教授的“新基礎教育”最關注的是生命的整體性和人的發(fā)展的能動性?煞此甲约旱慕逃虒W行為,我很好地把每一個學生當作一個生命體了嗎?回答是否定的。以前我們或多或少地存在把學生看作認知體,只要讓他們認真學習,養(yǎng)成好習慣,在各式各樣的考試中有一個好成績,但并沒有過多地考慮教育對于學生和教師生命成長的意義是什么。葉教授的文章讓我真正開始認真思考:怎樣的教育活動是最利于生命成長的?
首先我認為要改變我們教師自己與學生的關系,關注學生的表現(xiàn),傾聽學生的意見,開放課堂,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敢于發(fā)表自己意見的氛圍,改變學生的發(fā)言方式,用“我有個建議”、“我還想補充”,真正還課堂于學生;其次做好自我反思,就是針對課堂中出現(xiàn)的種種弊端進行思考,然后確定在以后的教學中該如何改進。出了問題,我不能只是一味的尋找學生的問題,也要反思自己。以前我認為只要上課課堂氣氛活躍,學生發(fā)言踴躍,看起來熱熱鬧鬧,這堂課基本上就算成功了,就可以說把課堂還給學生了,實際上這是錯誤的想法。真正意義上的好課,不僅要看這種表面的“活”,更重要的是學生從思維深處真正活起來,學生表面的“活”是基于他們經(jīng)過理解而來的,而不是為了純粹的表現(xiàn)。“以學生發(fā)展為本,把課堂還給學生,讓課堂煥發(fā)生命活力”不是一句簡單的話。
作為一名班主任,我特別仔細地去研讀了其中第十章——班級建設改革,給我極大的觸動。首先,葉老師對“班級建設”這一概念進行重新的界定!靶禄A教育”是將“班級建設”作為一個完整的詞來理解,用是指稱學校中相對獨立的實踐領域,放在學校教育實踐的總框架中來認識和研究!靶禄A教育”把“班級”看作因?qū)W校行政劃分而處于同一個班的學生組成的同伴群體。而“建設”是不斷創(chuàng)造著班級內(nèi)涵與個性的過程。“班級”與“建設”所構(gòu)成的'“班級建設”一詞,不只是兩個詞的簡單組合,而是作為有著內(nèi)在關聯(lián)、相互限定的復合概念來理解!鞍嗉壗ㄔO”主要由兩大部分構(gòu)成,一部分是有關學生在班級中日常的社會生活質(zhì)量提升型的建設;另一部分是有關班級集中進行的有主題、有設計的,具有專題性的班級活動系列的建設。只有真正理解了“班級建設”這一概念,才能明確“班級建設”是師生合作進行的教育實踐,老師和學生是班級建設實踐的共同主體。它和課堂教學相通,同樣需要師生、生生之間的積極、雙向的互動。由此也進一步提出了對班主任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師去探究學生的社會性和個性的發(fā)展需求;研究、關注學生相關的成長;思考如何讓學生提升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意識與能力,如何促進學生社會性發(fā)展等一系列的核心問題。
其次,葉老師又從獨生子女人格的健康發(fā)展問題、當代中國社會的未來公民養(yǎng)成問題及學生自我意識與成長需要的發(fā)展問題,分析了當前形勢下班級建設的意義。的確,如今我們接觸的絕大多數(shù)學生是獨生子女,是家中的小太陽,一家人都圍著他轉(zhuǎn)。父母的經(jīng)濟收入都很高,生活條件相當優(yōu)越,在這么優(yōu)越的環(huán)境中長大,他們更多的感受是他人為自己服務,學生以自我為中心的意識特點強。父母長輩一方面“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另一方面又無形中去溺愛孩子。這樣的狀態(tài),如何培養(yǎng)孩子心中有他人?如何培養(yǎng)面向二十一世紀高素質(zhì)人才?“新基礎教育”向?qū)嶒灠嘀魅翁岢隽嗣鞔_的要求,那就是改革現(xiàn)有班級管理狀況,“把班級還給學生!”在“新基礎教育”推廣性研究過程中,又提出了“把班級還給學生,讓班級充滿成長的氣息”的重建班級的口號。要讓這一口號實實在在地融入平時的教育工作中并非一件易事。
總之,通過對葉瀾教授的《“新基礎教育”論》的學習,對我的教育理念有了更大的提高。作為一名教師,一名班主任,平時要多進行理論的學習和提升,這樣才能學到更先進的教育方法,才能更充分挖掘?qū)W生中的能源,積極鼓勵每個學生參與班級管理,提高每位學生的服務、管理意識,使學校、班級真正成為學生的精神樂園。
【《新教育》讀書心得】相關文章:
新八德教育心得體會11-06
幼兒園新的教育方法04-24
幼兒園教育新規(guī)范05-09
教育讀書心得02-19
教育的讀書心得02-19
新修訂《職業(yè)教育法》心得體會范文03-31
學習新義務教育法心得體會08-07
教育讀書的心得體會02-06
新媒體實習心得03-21
新幼師培訓心得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