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姿態(tài)》讀書心得
我們從一些事情上得到感悟后,往往會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就可以通過不斷總結,豐富我們的思想。那么心得體會怎么寫才恰當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教育的姿態(tài)》讀書心得,歡迎大家分享。
《教育的姿態(tài)》讀書心得1
11月敘事者的讀書活動讓我有幸認識了于漪老師。透過閱讀于漪老師《教育的姿態(tài)》一書,我了解了于漪老師對中國教育個性是語文教育多年的思考。因為好奇我上網(wǎng)搜了一下于漪老師的簡介。1927年出生的她1978年就被評為特級教師,但卻一向扎根于基礎教育的最前沿。已是耄耋之年卻一向與時俱進。用她對教育事業(yè)的深沉熱愛引領我們去追尋教育的大愛。
是的,沒有愛的`教育是殘缺和沒有生命力的。但于漪老師對教育的思考卻沒有僅僅停留在愛上。讀《教育的姿態(tài)》你能感受到于漪老師永遠做時代弄潮兒的與時俱進精神。于漪老師對“新課標”的解讀和認知,絕不亞于任何一位年輕教師。
新課改的理念無疑是重新解讀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于漪老師卻早已跳出這個范疇,思考課堂的情趣、課堂的智能、課堂的思想性。也就是說于漪老師認為教育不應僅限于對知識點的傳授,還要做到以文載道。教育不能僅限于孩子學會字詞句,還要將“育人”放在首位。也就是說課堂教學務必也必然有著德育的功能和導向。
讀《教育的姿態(tài)》你能感受到于漪老師“一輩子做教師,一輩子學做教師”的樸實追求。時至今日。于漪老師依然重視教法學法的研究。
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進行教學,使教學為學生的學習服務。于漪教師強調教育務必“目中有人”,要研究當代學生的新狀況、新特點,提出教學就須在“得”字上下功夫,學生學有所得,才能對學習產生情感和趣味。
在日常的教學中,我確實發(fā)覺要想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老師,除了要提高自身業(yè)務水平,還要切實研究學生的心理。任何教育都不是空中樓閣,都應在學生切實的基礎之上進行。此刻很多教師對于教育事業(yè)、對于教育工作、對于學生,都在一向根據(jù)自己的實際工作去調整和改善,緩慢且謬誤百出。但許多老師除了抱怨學生、抱怨家長卻從不從自身找原因。
但教育真的是有自身的科學基礎。教育作為一個系統(tǒng)工程,有其自身的規(guī)律,這就要求我們若想做到“和學生的心弦對準音調”,只能從整體上研究教育教學,只有這樣才能取得真正的效果。
教育需要激情,但僅有激情卻遠遠不夠。于漪老師已是耄耋之年還能做到與時俱進,你我還有什么借口和理由?
《教育的姿態(tài)》讀書心得2
有人說:讀書足以移情,足以彩票,足以長才。使人開茅塞,除鄙見,得新知,養(yǎng)性靈。因為書中有著廣闊的世界,書中有著永世不朽的精神。雖然滄海桑田,物換星移,但書籍永遠是新的。
寒假中,我有幸拜讀了王宏甲先生編寫的《新教育風暴》這本書。這本書闡述了:作為教師究竟應該樹立哪些新的教育理論,轉換哪些舊觀念。在教育模式、學習方式正在發(fā)生根本性變革的今天,我們在轉換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觀念方面應如何去做?在閱讀中給我啟發(fā)最深的是“開發(fā)數(shù)學教育”這一章,可能這與我任教的科目有關吧,書中闡述道:自然科學是對自然現(xiàn)象本身客觀規(guī)律的揭示,從這個意義上說,科學的本質是發(fā)現(xiàn),而數(shù)學是人們?yōu)榻⒆匀缓蜕鐣F(xiàn)象的主人聯(lián)系,從這個意義上說,數(shù)學的本質是發(fā)明,是主觀建構。數(shù)學中最基本的有理數(shù)、無理數(shù)是人自己設定的,幾何學上的最基本的點、線、面實際上是不存在的,它完全是一種抽象的概念,只不過為了幫助人們理解這種概念才做出有形的點、線、面來,就是最基本的1+1=2也是人們設定的運算法則之一,這一法則只有在十進位制的系統(tǒng)中才有意義,在二進位、八進位系統(tǒng)中就毫無意義了。有時候,數(shù)學是通過“無”與“無”的`運算,算出“有”來?鋸堃稽c說,數(shù)學有時就是“無中生有”。而這種無中生有是非常重要,甚至是數(shù)學的本質。書中例舉了一個事例,蘇聯(lián)著名教育學家贊可夫有一次舉行小學數(shù)學教學的公開課,教學的任務是引導學生學習從連加向乘法的過渡。他出了一道題目:7+7+7+7+7+7+3=?贊可夫的意思是引導學生得出7-6+3的方法。但出乎意料的是一開始一個同學就說:“我可以用7-7——4的方法來計算!痹凇督虒W與發(fā)展》這本書中,贊可夫回憶到:當我聽到這一方法的時候,我非常的激動,這個孩子非常了不起,她看到了一個不存在的7,她發(fā)現(xiàn)了數(shù)學的本質。既然孩子們已經具備了認識數(shù)學本質的能力,我們?yōu)槭裁催要按部就班地進行教學呢?如果我們忽視學生的發(fā)展水平,忽視學生發(fā)展的潛力,就等于是犯罪。于是他推翻了自己準備的,就從這個不存在的7講起。這里既表現(xiàn)了贊可夫的教學機智,更表現(xiàn)了他對數(shù)學和數(shù)學教學本質的認識。當然,我們這里不是嚴格討論數(shù)學的問題,而是想說明一個道理,人是數(shù)學的主人,數(shù)學教育的目的是使學生學會運用數(shù)學為我所用。
《教育的姿態(tài)》讀書心得3
去上海參加銘師學習前,主辦方說將請于漪老師給我們上課,倍感期待。剛好本月的閱讀書是于漪老師的《教育的姿態(tài)》,書一直隨身帶著,有機會就拿出來品讀?墒,不幸的是,由于于老師骨折不能前來講課,我們沒有機會聆聽她的講座了,倍感遺憾。但是,幾乎每一個來上課的老師都要提到于漪老師,從他們的敘述中依然感受到了大師的風采。老師們言語中的敬慕,讓人能想象出于老的人格的魅力。顧泠沅教授在講課中提到了他專門研究了于漪老師的成長過程,并由此總結出優(yōu)秀老師的備課過程以及成長的過程,這讓我更進一步了解了于老師。再次捧讀于老的書,覺得于老能有如此魅力正如顧泠沅先生所說教育是明白之人使人明白,而于老師就是這句話的最佳踐行者。
于老師在復旦上學時學的是教育學,正如她所說因為求學時有幸遇到了許多學高德馨的好老師,所以她對教育一往情深。而且她夢寐以求就是當一名好教師,在學生的心中播撒知識的種子、做人的道理和金色的希望。因此從一開始,她就是明白教育之人。教學中,她踐行的是簡而精,她認為課程不是籮筐,把什么都能往進裝,尤其是中小學教育,更應教核心知識,培養(yǎng)核心素養(yǎng)。整天把學生、老師的時間占完,不允許他們有時間消化、思考,怎么可能有創(chuàng)新?于老師的20xx多節(jié)公開課,似乎很難找到固定的模式,但似乎又有一定的共性,那就是因內容、因學生、因目的來具體解讀與操作。
于老師是個明白教育之道之人。教育是育人,那就要遵循人的發(fā)展規(guī)律。世界上不會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更不會有兩個完全相同的人,對于天真無邪的孩子來說,更沒有世俗的好壞之分,每個孩子都是燦爛的生命,都有無限的可能,唯有是我們這些師者(成年人)能否發(fā)現(xiàn)并幫他們發(fā)揮他們的潛能。正是基于這樣的.明白之心,于老提出做一個好老師的第一要素就是胸中有書,目中有人。她說,在教學過程中沒有學生,正像沒有買主就沒有銷售一樣,還談得上什么教學?同樣道理,課堂里有學生,但腦子里沒有他們活生生的形象,不研究他們的實際,豈不和沒有學生一樣?教學是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雙方面的活動,教師的主導作用就在于調動學生學習的自覺性和主動性,促使學生充分發(fā)揮認識主體作用。所以,教學不能建立在對學生情況不清楚的基礎上,老師要具有最基本的能力知道學生已擁有什么,發(fā)現(xiàn)學生需要什么的樣的幫助,讓學生能自己攀上下一個臺階。脫離學生實際的任何教育教學活動,都是無效或低效的,甚至是制約孩子的發(fā)展的。所以,于老特別反感現(xiàn)在的只育分,不育人的教育。
于老是非常明白教育之理的明白人,她深知人的差異性之大,所以她從來不覺得自己是專家,正如她所說,一輩子做教師,一輩子學做教師。這句樸實的語言,反映的是于老一輩子的高貴謙遜的品質,正是這樣的人生態(tài)度,才能鑄就輝煌的教育人生。
她說教育是教心的工作,不知心無法教心。打開孩子的心門的唯一方法就是愛。教育是一種影響,因此,她堅信“師者,人之模范也”。她以自己行動踐行著她的教育思想。
有這樣明白之人的老師,學生的學要糊涂都很難。而倘若有個沒明白的老師,孩子要做明白之人,這得費多少力呢?
想想這一年來接觸的教育界之大師,如蘇霍姆林斯基、佐藤學、陶行知、于漪、顧泠沅、李玉貴、李鎮(zhèn)西、馮恩洪、黛博拉、帕爾克、王維審等,他們的共同特點就是都是明白之人,是有獨立人格與傲骨之人,他們都是忠實踐行教育之規(guī)律之人,正是這一群人,讓教育閃爍出應有得光芒。
《教育的姿態(tài)》讀書心得4
在《教育的姿態(tài)》里于老師寫了六大部分,我仿佛看到一個耄耋之年的慈祥學者在給我們青年教師一些做教育需要懂得很多道理,那是她從教60年來的講臺經驗,也是她無數(shù)個獨處時間的思考。語言夠樸實也夠真誠,樸實的一看就明白,真誠到針砭時弊,敢說真話。沒有真,善就是偽善。這本書像是于老師的一樣,資料很多,觸動也不少,在此我淺談對我最深的就是尋找教師之根。
不明白讀者們是否有和我一樣是奉父母之命考的老師。對于我考老師,實話實說,雖然我是師范出身,但是考老師就像我考大學報師范專業(yè)一樣是糊糊涂涂,大多是聽從了父母跟親人的意見,有編制、鐵飯碗、有假期。對于這份工作,我覺得我喜歡教學的感覺,應對偏遠鄉(xiāng)村的小學生,我覺得我有潛力應付他們。但是教學的第二年讓我越來越沒有勇氣。接手這兩個班的時候,他們的數(shù)學基礎本來不好,我滿有信心能夠讓他們有很大的進步,但是結果卻是他們始終處于那個位置。于老師說教師得先感動自己才能感動學生。我想我需要先認識自己才能更好的帶動同學們,因為整個班級的成績不夠好必須是出在我的原因。我覺得我正像于老師說的那樣,缺乏獨立思考,缺乏深度思考。
是的,我對知識缺乏敬畏之心,恣以為簡簡單單的小學知識耐得住我大學本科生嗎?所以課堂上應對一些知識點的講解學生們一頭霧水的時候,我氣的直拍桌子,恨鐵不成鋼,可知是我能傳道授業(yè)卻不能解惑。
是的,我對孩子缺乏愛心。“一日為師終生為父”我想這句話不單是告訴學生要尊重老師,也是在提醒老師要愛他們像愛自己的孩子一樣才能配得上父親的稱號,才有資格享受學生那顆單純的'心。
是的,我不能以分判人。他們的成長始終發(fā)生著,我不在的時候他們能夠把衛(wèi)生打掃的干干凈凈,他們每一天完成我布置的任務,他們學會去寬容別人的錯誤,他們的父母找我夸孩子最近的成長,讓我明白他們的童年就應是快樂的。
是的,我懶惰與和家長聯(lián)系。每一個孩子都缺乏良好正確的家庭教育,何況我們班有那么多的留守兒童。同時他們深受社會上多元文化多元媒體的影響,導致他們的價值取向也在受到污染。
……
教師的根需要根植于中華五千年的文化,需要吸收西方先進的文化。如果單純的訓練教學的技巧,卻不重視教師的精神之道,就真成了教書匠了。于老師說每個老師都就應學一點哲學是不錯的,一味地怪學生材質差是不對的,眼光短淺只定睛與分數(shù)上也是不對的,要有柏拉圖的眼光“教育是把學生的靈魂不斷地提升上來”。讓我們培育出得學生能夠有中國人的脊梁,有中華民族的職責感。教育是一個國家存在的最后一道防線,如果文化被湮沒了,國家就真的沒有了。所以教師啊,多一些無私奉獻,少一些功利熏心。讓我們仰望滿天的星空,聽內心跳動的聲音,看那一雙雙渴盼的目光,找回自己,育人先育己,也許這就是教學相長吧!
《教育的姿態(tài)》讀書心得5
讀了于漪老師的《教育的姿態(tài)》這本書,感覺受益匪淺。她帶給我太多的感動和思考。作為一名教育家,于漪老師用她對教育事業(yè)的無限熱愛和忠誠,從教育的實際出發(fā),對中國的教育做了深刻的總結和反思,我們的教育究竟要走向何方?教育要以怎樣的姿態(tài)示人?
為人師者,我們都知道要心中有愛。但教育需要怎樣的“愛”呢?“在學校十多年的基礎教育將奠定和影響孩子的一生”,這是于漪老師以人為本的出發(fā)點。漫漫60年的教學生涯中,她拒絕各種利益的誘惑,哪怕在80高齡依然活躍在教育改革第一線,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她深愛著學生。在她的眼里,每個學生都是金子,要為國家培養(yǎng)“有魂有根”的棟梁之才是她孜孜以求的理想!敖逃龑ο鬅o法選擇,只要是生長在這片熱土上的孩子,我們都要真心實意、全心全意地愛他們!边@是于漪老師畢生堅守的信念。于漪老師的兒子患了敗血癥,但她卻忍痛割愛,放棄陪伴兒子回到學生們的身邊。于漪老師的師愛是超越親子之愛的,雖然她與學生們沒有血緣關系,但卻寄托著祖國的期望、人民的囑托,她像愛自己的孩子那樣一心愛著自己的學生,盡心盡力地培養(yǎng)呵護他們的成長。她認為,學生的事是天大的事,是教師心上的事,精心培育好他們,不僅是她的責任,更是她的快樂。她相信,每個孩子都有向善、上進之心,都有自己的閃光點,她利用各種機會給孩子們講理想信念,激發(fā)他們的學習動力;找同學一個個談心,一把鑰匙開一把鎖;挨家挨戶走訪學生家庭,爭取家長的積極配合。看到孩子們的成長,于老師覺得她的生命就有了價值,生命和歷史使命結伴同行。
愛,是一本永遠解讀不完的書,于漪老師精湛的專業(yè)水平、高深的教育思想是常人無法超越的。于漪老師談起“育分不育人、求學不讀書”的應試教育,總是很憂慮。在她眼里,人是最寶貴的,每個孩子的童年和青春只有一次,把時間耗費在無窮盡的練習題上,忽略了自由閱讀,失去了接觸社會實踐的`機會,就是在白白浪費時間。
于漪老師的語文課,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使學生得到成功的體驗和喜悅。原先看到命題作文就會哭鼻子的學生,在于老師的熱情鼓勵、循循善誘下轉變成寫作的“積極分子”;有一個學生在聽了她的講課后,不僅愛上了語文學習,還如癡如醉地寫出了上萬字的文藝節(jié)目劇本。甚至有一位口吃的學生,經過于漪的悉心指導,成了學校演講隊的主力……一個個鮮活的例子,足以讓我們認識到如何才是真正的以學生為本。
語文的核心是要把學生培養(yǎng)成為具有中國心的現(xiàn)代文明人;教師的重任在于一肩挑著學生的現(xiàn)在,一肩挑著國家的未來;教育的力量在于教師的成長,而教師成長的根本在于深度的內心覺醒……這就是一個從教60年的教師一生中不斷發(fā)展著的教育理念,因為她的心中時時刻刻裝著學生。
于漪老師,足以稱之為中國教師的形象代言人,教育改革的創(chuàng)造實踐家。我想,讀懂于漪老師,教育的夢想也會離現(xiàn)實不遠了……
《教育的姿態(tài)》讀書心得6
合上張平的《教育的智慧》,書中的一些話語仍在我腦海中回蕩,“發(fā)展學生的智力與能力,應該從培養(yǎng)思維品質入手”“教師參加教育科研,是提高自身素質的重要途徑”“家庭教育的重點必須放在學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培養(yǎng)上”這些內容給了我很多啟示,了解學生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教學的主要目的在于傳播知識的同時靈活的發(fā)展學生的智力,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它的教育智慧是真正從學生的長遠發(fā)展著想,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奠定基礎。
思維是智力與智能的核心,他強調要重視各種邏輯思維的發(fā)展,既要發(fā)展學生的抽象邏輯思維,又要發(fā)展他們的形象邏輯思維和動作邏輯思維。在數(shù)學的教學過程當中,我們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思維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對于某一道題目的解法,常常有很多種,教師就要讓學生多方位多角度的思考問題,形成求異思維;對于一些定理的歸納,要讓學生自己學會總結,形成求同思維。教師要鼓勵學生說出自己的觀點,大膽的在課堂上提出有疑問的知識點進行全班討論交流。
一個學生的成才,不僅依賴于智力因素,而且依靠非智力因素。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非智力因素?林崇德教授提出了四條主要措施,即發(fā)展興趣、顧及氣質、鍛煉性格、養(yǎng)成習慣。從興趣入手,能培養(yǎng)師生感情,提高教學水平。的確是的,在課堂上善于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相當重要。程頤說過:“教人未見其趣,心不樂學!痹诮虒W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故事導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或通過多媒體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另外,林崇德在教改實驗中特別重視“勤奮”,并要求實驗班抓住“勤奮”學習的良好性格特征,養(yǎng)成勤奮的學習習慣。
作為一名教師,把“工作就是服務”落到實處,學生的需要就是自己的`服務內容,學生有問必答,有求必應,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帶動學生,以自己的言行引導學生,事事為學生做出榜樣。把認真為學生負責作為自己的左右銘,用自己職業(yè)良心衡量自己,鞭策自己,讓“工作就是服務”成為自己的自覺行為,推進到自己的每項工作,讓所有的學生都能享受到應該享受的服務。
作為班主任,要根據(jù)班級的實際情況,健全一套自己的班級管理模式,形成班級強大的凝聚力,讓每位學生都能在班集體這個溫暖的大家庭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教師要及時糾正以往的某些錯誤認識,深刻提醒自己要科學治班,明白合理科學的管理對整個教學活動的必要性,清楚管理不僅僅是老師約束學生,而是想方設法讓學生在學習活動中自我約束。
總之,讀過這本書之后,讓我領會到了教育也是一種享受、一種智慧,使我從中學到了一些切實可行的教育方法。當然,在品味林崇德老師的感慨和智慧時,有些地方讓我與實際的情況相聯(lián)系,也引發(fā)了不少的困惑和思考,但給我更多的是心靈的凈化和啟迪。
【《教育的姿態(tài)》讀書心得】相關文章:
《教育的姿態(tài)》心得體會02-24
《教育的美好姿態(tài)》讀后感11-16
教育讀書心得02-19
教育的讀書心得02-19
教育讀書的心得體會02-06
有關教育讀書心得11-02
《愛的教育》讀書心得10-09
愛的教育讀書心得10-10
教育教學讀書心得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