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入口免费视频_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99_波多野结衣国产一区二区三区_农村妇女色又黄一级真人片卡

讀《論語》有感

時間:2023-11-21 11:39:13 讀后感 我要投稿

讀《論語》有感(優(yōu)選)

  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于自己的讀書感悟,是時候寫一篇讀后感好好記錄一下了。那么我們該怎么去寫讀后感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讀《論語》有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讀《論語》有感(優(yōu)選)

讀《論語》有感1

  世界歷史上燦爛的文明有很多,但綿延數(shù)千年而不絕的,只有一種,那是華夏文明。幾千年間、無數(shù)自然災害肆虐蹂躪、紛繁戰(zhàn)亂干戈洶涌橫生,華夏文明的子民遭遇了數(shù)不清的磨難、承受了數(shù)不清的摧殘。數(shù)千年的時間里,什么都有可能發(fā)生、萬事都不可控?墒牵腥A文明就是戰(zhàn)勝了天地的無情、抵御了外敵的入侵、承受了朝代的變更,不但沒有被分裂、沒有被摧毀,反而在歷史的長河中吸納同化了所有試圖征服它的人。一種文明得擁有多大的力量和胸懷才能既抵御住外來的侵犯又同化了外來的文化呢?這是一個奇跡!為什么這樣的奇跡發(fā)生在了中華民族?因為中華民族有一種大一統(tǒng)的文化,這種文化世代相傳、深入人心、融入血脈,成為了中華魂、華夏魄,這種文化是儒家文化。儒家文化始自孔子,而記述其言語論說的《論語》更成為了締造二千年中華文明的淵源。

  春秋戰(zhàn)國時期,是中國歷史上思想最活躍的價段,法家、道家、墨家、儒家、陰陽家、名家、雜家、農(nóng)家、小說家、縱橫家、兵家、醫(yī)家……各種思潮繽紛出世,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為什么是儒家,而不是其它學說成為了國教?予以為是因為孔子學說飽含"以人為本、心懷天下"的博大胸懷與英雄氣概。

  孔子認為,修身乃立世之本,"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馀力,則以學文。""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即,修身先以學文,成為一個具備孝、悌、信、愛眾、親仁等良好道德修養(yǎng)的良人君子是重中之重,先中之先,源中之源、本中之本,然后"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

  《論語》中,孔子就對人君的胸懷修養(yǎng)要求進行了多次闡述,顯得濃墨重彩。"為政以德",所謂:"所謂:"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民恥且格";"以身作則",所謂: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子為政,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臨之以莊,則敬;孝慈,則忠;舉善而教不能,則勸。";"遵禮守分"所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是也……簡而言之謂之"仁",謂之"禮"。要以"仁"制國、以禮待人。則君仁臣忠、上正下效,民風歸淳,天下歸于大治矣。

  整部《論語》,君子一詞出現(xiàn)了107次之多,對士人君子的立身之規(guī)、行世之則更是進行了360度立體的論述。"學道則愛人"、"文質彬彬""周而不比"、"和而不周"、"成人之美""喻于義"、"坦蕩蕩"、"求諸已"……君子仁人歷為治國之中梁砥柱,對這些原則的踐行追求,塑造了中華文人的錚錚鐵骨與謙謙風度,使中華文明保存了浩然與雍容氣度。

  在處世觀上,相對于道家的強烈出世傾向,儒家是積極入世的,所謂"仕而優(yōu)則學,學而優(yōu)則仕"昌也。學習是為了出仕造福黎民,造福百姓的同時要不斷學習。而通過系統(tǒng)的學習,儒者既具君子之風(不具備也認可),又具治國之策,所謂"半部論語治天下"是也。

  制國之策上,相對于法家的嚴刑峻法,儒家講究仁義道德,一個剛絕凜人,一個悲天憫人。百家思想爭鳴,可用于制國者寥寥無幾。而貫穿其間的,對掌權者仁、義、禮、智、信方面的要求,溯了本清了源,使其具備了清正廉潔、為國為民的理想(不具備,也知道此為正道)。

  孔教宣揚的制國終極理想。不同于法家立圖建立嚴管苛制的政體、有異于道家追求思想的超脫圓融、更是與其它學說倡導的軍事制國、陰謀擁主截然不同,儒家向往并立志建立的家國天下,是以"仁"治、以"禮"束的升平盛世,其間,君仁臣忠、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友信民愛。況開國者或者需要法家、需要兵家,需要武將,因為金刀戈馬、開疆拓土要的是英勇、是陰謀,是決勝于千里之外的豪情壯志?芍螄撸枰氖俏娜、是治士,因為國平后,君王追求的是民安?鬃釉唬"治大國如烹小鮮",要的是穩(wěn)、是平。民淳方能家和,家和方能郡治,郡治方能國平。倡導"溫、良、恭、儉、讓"、注重道德教化的儒家成了必然的選擇。

  孔子之后,歷經(jīng)孟子、孟子、董仲舒、朱熹、王陽明為代表的.歷代思想家的發(fā)展,經(jīng)由統(tǒng)治階層的推崇,越來越完備、越來越系統(tǒng)的政治體制、倫理體制、宗法體制得以確立并成為穩(wěn)定的政治及思想統(tǒng)治方略。這使得中華歷史跨躍朝代更迭而不斷、使得中華文明經(jīng)歷外來文化沖擊而不變。更是潤物細無聲的塑造了中華子民的思維模式、行為規(guī)則,并最終促成了獨特而偉大的華夏文明的形成。

  《論語》為代表的孔教學說與其說是一種學說,不如說是一種信仰與理想。有了理想才會有希望、有信心、有前進與堅持的力量。這個理想,便人君有了世代可以統(tǒng)治的幻想;這個理想使學子臣屬有了永遠可以追求的境界;這個理想使尋常百姓有了樂天知命的氣質;于是,雖歷劫難,中華文明屹立不倒、雖遭創(chuàng)傷,華夏血脈綿延有絕。

  前世自"以人為本、心懷天下"始。今世及后世,予以為一切并不會變。以人為本,注重個人修行,方能成為良人志士,只造萬世之福,不涉毀世之事;心懷天下,培護浩然之氣,方可成就大邦強國,保得疆土無虧,圖得民治久安。

讀《論語》有感2

  從我們咿呀學語開始,論語就出現(xiàn)在了我們的身邊,從小學開始朦朦朧朧地誦讀,到初中的耳熟能詳,到高中的一知半解,論語可以說是我們的老朋友了,但我們卻從來沒能真正了解它的意義,就像每天見面時都打招呼的朋友,但也僅僅是打了招呼,只是眼熟罷了。而在機緣巧合之下,我選修了張老師的《論語》和孫老師的《傳統(tǒng)文學修養(yǎng)》,這兩門課促使我重新拿起論語,讓我重新認識了這位老朋友,重新認識了皮囊之下的有趣靈魂。

  在老師的幫助下,我對論韻進行了更深層次的挖掘,從簡單的倫理道德規(guī)范深

  入到了人心和人性的本質,在探查到本質之后我才感到耳目一新,恍然大悟。人心由本性心和世俗心構成。本性心是指孝悌之心、誠心、反省之心,它重在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是人之初性本善的體現(xiàn);而世俗心則是真與假、善與惡、美與丑、苦與樂的并存。這點醒了我,在深入理解《論語之前》,我從未想要認真考慮人的本心是怎么一回事,我甚至一度懷疑人性本惡,而老師們的講解點醒了我,讓我明白了我看待問題的局限性,我只是看到了人的世俗心,而沒有看到人的本性心,我只看到了人性后天之惡,卻沒有看到人性先天之善,感謝老師糾正了我狹隘的觀點。

  《論語》中有很多關于本性心和世俗心的論證,“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等是在勸說人們保持本性,去追逐更高等級的美德;《論語》中也有很多關于世俗心的論述,“巧言令色,鮮矣仁”,“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世俗心的美丑善惡便體現(xiàn)出來,有人從世俗之惡,巧言令色,甘為小人,有人從世俗之善,孝順善學,志為君子。但我們每個人都是世俗中人,不是什么超脫世外的神仙圣人,人的世俗心和本性心是一體的,我們在看待人時不能將這兩心割離開,不能過分的只強調本性心

  或者世俗心,否則我們看到的就不是完整的人。

  李翱的《復性書》中講道:“人之所以為圣人之,性也;人之所以惑其性者,墮也。”其中“性”就是指人之本性心,“墮”就是指人之世俗心。從前我不理解人的世俗心和本性心,我總是悲觀地以世俗心來揣測他人,我認為人們幫助他人、投身于公益,都是有利可圖的,不是為了自身的.利益,誰愿意花多余的精

  力和金錢去做那些對自己沒有利益的事情呢?而在深入學習論語后,我明白了人之初,性本善,真的有人愿意犧牲自己去幫助他人,尤其是這次疫情,有很多人愿意伸出援手,真的有人愿意舍己為人。

  重讀《論語》使我受益頗深,它讓我重新認識了孔子,也讓我重新認識了自己。在這里我想向大家推薦周潤發(fā)主演的《孔子》,真是合適的演員出演了合適的角色,周潤發(fā)主演的孔子使孔子這個圣人形象多了一絲人間氣息,也一改古文中嚴肅、為天下奔波的士大夫形象,增添了一份溫柔和藹,多了一分心系天下蒼生的慈悲。在《傳統(tǒng)文學修養(yǎng)》課上,老師也曾放映過,但由于時間問題并未完完整放映,想要了解孔子的同學可以重新觀看一下這部電影。

讀《論語》有感3

  “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這是《論語》中最著名的的一段話,也是我讀過《論語》之后,印象最深刻的一段話。

  《論語》的諸多至理名言代代相傳,而給我印象最深的莫過于孔子在治學方面的觀點了。

  在治學方面,孔子的“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知之為不知,不知為不知,敏而好學,不恥下問,三人行必有我?guī),博學而篤志,切問近而思”。正是一種謙虛、嚴謹、實事求是,鍥而不舍的治學態(tài)度。治學的方法他講究溫“故而知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他覺得學而實習之不亦說乎。”同時孔子認為“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蕩。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可見學習的重要性,治學是仁信的基礎。

  在對待錯怪自己的人的態(tài)度上,孔子認為“別人不知道真實的`情況而錯怪了你,但是你不發(fā)怒責怪他,這樣的人才是君子!痹诂F(xiàn)實生活中,我們常常被人錯怪,在這種情況下,大多數(shù)人都會火冒三丈。沒錯,被人錯怪的滋味的確不好受,生氣也是應該的?墒,在這個時候,如果你能理解對方,原諒他,那么你就是一個了不起的人。當錯怪你的人了解了真相,并發(fā)現(xiàn)你是如此大度時,他該是多么慚愧,該多么敬佩你。這比你馬上發(fā)火,責怪他效果要好多少倍!

  孔子的確是位圣人,在《論語》中,孔子的每句話都可以稱作是經(jīng)典。在《論語》,中我們可以學到很多做人的道理,如果我們能夠在學習《論語》的過程中,時刻檢討自己并改正,那么用不了多久,我們也會成為品德高尚的人。

  這就是我讀過《論語》之后的最大感想。

讀《論語》有感4

  中國古代,有很多很好的書籍,這個寒假,我讀了《論語》。

  《論語》是孔子與他的'弟子的一些言論,被他的弟子寫了下來,里面有很多有著大道理的名句,我給大家講一講吧。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這句告訴我們,學習后溫習、珍惜友誼、別人不了解自己而自己不生氣,都是很好的。2、子曰:“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边@句說明君子講道義而小人只顧私利。3、子曰:“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边@句話告訴我們要好學。

  這本書對我們幫助很大,幾乎每一句都有用處。我在每一天的放學后總要把今天語數(shù)英科的學習內容、課堂筆記都看一遍,因為“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時在玩的時候,我不愿去干一件事情,比如重活,其他人都可能會推給別人,而我則因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倍约合朕k法做出來。有時我不小心做錯事了,別人批評我,我不會去頂嘴,因為“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論語》是一本很有用的書,能讓我們在生活中變得更文雅、更君子一些,還能讓我們有一個好成績,我們值得讀。

讀《論語》有感5

  在不少報章雜志里,我總會看到有人提起《論語》,這不由得使我想起這本熟悉的書。

  記得讀四年級時,在爸爸媽媽的輔導下,我就背熟了《論語》。由于是第一次背一本書,花的時間比較長,很多字我是第一次才開始“碰面”,所以我當時只是用一種“完成任務”的心態(tài)來對待它。

  近兩年來,我多次反復看《論語》,慢慢體會了其中的道理。尤其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那三千弟子共誦《論語》的盛大場面,給我一種“春雷”猛炸驚醒之感覺。它使我頓悟,它使我興奮,它使我驕傲。至今它仍在我耳邊回響:“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薄拔崾形,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薄

  那真是一部千古絕唱。它不但唱響了我國古代文明,而且唱響了世界古代文明。它向所有華夏兒女乃至全世界人民宣示:這是一部中國蒙學的經(jīng)典之作。

  古人曾說過這么一句話:“半部《論語》治天下!痹谌祟愡^去的漫長歲月中,世界上人們讀得最多的書恐怕就是《論語》了。尤其是那些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為人生目標的讀書人,都曾將此書奉為經(jīng)典。就連外國人也曾贊揚孔子和《論語》。如,在1988年,七十五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在巴黎發(fā)表感言:“如果人類要在21世紀生存下去,就必須回到二千五百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而現(xiàn)代日本企業(yè)家的精神導師澀澤榮一也曾說過:“要把現(xiàn)代企業(yè)建立在算盤和《論語》的基礎上!笨梢,《論語》對當今社會的影響力是非常大的。

  在生活中,《論語》這本書無時無刻地提醒我。例如,我在和別人交朋友時,它就說:“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彼嵝盐乙c正直的'人交朋友,與誠信的人交朋友,或者與見聞學識廣博的人交朋友,不要和虛偽、阿諛奉承、喜歡花言巧語的人交朋友。還有,我學習中不深入思考的時候,它會告誡我:“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這本書如同我生活的老師,時刻提醒和糾正我的錯誤行為,它就像我的人生坐標,時刻指引我前進。

  朋友們,《論語》是祖先留給我們一筆珍貴的文化遺產(chǎn),我們要珍惜它。它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的親密伙伴,我們要學習它,運用它。

  讓《論語》這部千古絕唱繼續(xù)在中華大地上唱響吧!

讀《論語》有感6

  在家媽媽要求我背論語,那些之乎者也把我弄的暈頭轉向的?蓩寢寘s說:“筱昕,這是國學,都是些做人道理,它將成為你一生發(fā)展中指路的明燈,行為舉止的準繩,與人交往的原則!笨晌疫僅僅是被動的背誦,但不久前發(fā)生了件事,讓我深刻理解了論語中的深意。

  這件事發(fā)生在一個萬里無云的下午,那天我們在外公家聚會,那天是外公生日。我看見可愛的弟弟叮當就逗了逗,問他:“叮當,你說,知道你媽媽什么時候的生日,也請我們海吃海喝一頓吧?”“媽媽的生日我怎么會什么時候?”叮當滿不在乎的回答我。“叮當,你怎么能這樣呢,你媽媽生日你都不知道啊,媽媽養(yǎng)育你多辛苦,你怎么能這樣不關心媽媽呢?”“嗯,姐姐我知道了,你知道你媽媽的生日嗎?”叮當問,“啊……我當然知道了!彬v的我滿臉通紅,羞愧極了,其實我也不太清楚,我趕忙岔開話題結束教訓弟弟的`口氣!暗艿,走姐姐給你說故事去!

  回家的路上我想起論語里有一句:“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這句話的意思就是:父母的年齡,不可以不記在心里,一方面因為他們長壽而高興,另一方面因為他們年邁而擔憂。我很懊悔啊,我自己不也是不知道自己父母的年齡和生日,還好意思教訓弟弟。想想每次我生日都是我最快樂的時光,因為爸媽在我生日之前就想著怎么幫我過的有意義,而且不管多么忙都會陪著我度過,而我卻從來沒有想過爸媽的生日是什么時間。

  我想起了前幾天老師布置的一項作業(yè):給長輩洗腳、做飯等孝順長輩的行為,老師還要求爸爸媽媽寫感想。我是給媽媽洗腳,我看了媽媽寫的感想,其中有一段媽媽是這樣寫的:“媽媽,把腳放進盆里,小心別燙了。”我把腳伸進盆內,女兒用稚嫩的小手輕輕地為我撫摸、搓擦……一瞬間暖暖的溫情涌上心頭,我撫摸著女兒低著的頭,我覺得自己很幸福,這種幸福的感覺充盈著渾身暖洋洋的。女兒長大了,懂事了,真切地體會到了“女兒是媽媽的貼身棉襖”。我熱淚盈眶,媽媽我哪里是您貼身的小棉襖。其實,當時的我僅僅把它當做一個任務去完成,而這小小的舉動竟然讓媽媽如此感動,我真的很羞愧。我趕忙抱住媽媽,媽媽很詫異地說:“怎么呢?發(fā)生什么事了?”我已經(jīng)泣不成聲的說:“沒事的媽媽,我就是想和您抱抱,媽媽我愛您!”媽媽溫柔的抱緊我說:“媽媽也愛你!”

  我對這句話的理解愈加深刻了,我們做孩子的,一定得記得多陪伴父母,哪怕是一句輕聲問候、一個關切的眼神、一個擁抱。對父母來說都是溫暖的。我下次再碰到弟弟我可得好好地和他聊聊這個道理了。

  讀《論語》,令我受益匪淺。今后,我會認真細讀論語,讀懂這其中的做人道理與處事方法,品嘗這暖暖的心靈雞湯。

讀《論語》有感7

  在我最初接觸《論語》的時候,是處于一種孩提的蒙昧狀態(tài),并沒有一個很明確的意識要去讀,要去記憶。

  大概是在四五歲的時候,現(xiàn)在想起來,我父親從一開始就沒有要求我死記硬背,卻經(jīng)常帶我去叔叔、阿姨家參加聚會,有很多人在一起的時候,爸爸就悄悄地跟我說,你看,這里有這么多人,孔子說過一句話叫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桑@么些人里頭,肯定有能當你老師的人,你去看看,你覺得他們誰對人特別有禮貌,誰特別博學,誰做事做得特別麻利,你去看看誰能當你的老師?小孩子嘛,我就這樣跑來跑去看,有的時候看到有些行為是好的,也有的時候看到的是不好的,就會跑回來問爸爸,說你看,有一個叔叔他隨地吐痰了,這個人肯定不是老師吧。然后我爸爸會告訴我說,這也是老師啊,因為孔子說見賢思齊,見不賢則內自省。你看到比你好的人,你要跟他一樣好,這是老師;但是見到不好的人,你要反省自己,你會不會跟他一樣不好,所以這也是一種老師。

  我對《論語》的介入一直都是這樣只言片語化進生活的。《論語》對我來講是篤定的、真實的、親切的、溫暖的。

  隨著年齡的增大,我讀的書多了,但唯一不變的是對《論語》學習的熱忱。長大的我,不僅停留在誦讀何從生活的角度理解問題,而是去背誦和從做人的角度理解。

  我愛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當太陽炙烤著大地時,當熱浪襲來時,期末考試的最后沖刺也到了白熱化階段。作為一名中學生,溫故早已成為主旋律。在這個階段,我明白了要溫習學過的知識,獲得新的理解和體會。山之所以高,那是因為每天都在得到新的石頭;海之所以廣,那是因為每刻都在融合每一滴新的水珠,所以經(jīng)常溫習學過的知識,我們大腦中的知識也會如同山之高大,海之寬闊。

  當然在《論語》中最被推崇的算得上是仁愛與孝道了。還記得小學時的我曾問老師什么是仁,老師的`回答就兩個字:愛人。真正的仁愛之心無非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還記得中央衛(wèi)視曾播過這樣一段公益廣告:一個小孩的母親給婆婆洗腳,她的小兒子看見后也也端來一碰水為母親洗腳。這反映了孝與仁愛都是代代相傳的?催^這樣一個故事:一位農(nóng)村阿姨,從嫁到這個村子,就義務撫養(yǎng)村里所有的孤寡老人。就這樣,她日復一日地在這些老人家中奔走。她自己的四個孩子在耳濡目染下,從小就覺得村里的孤寡老人就是自己的爺爺奶奶,媽媽忙不過來的時候,他們就會去幫忙給老人們洗腳、剪指甲。這樣一直持續(xù)了三四十年。有人評價她:如果富人做這樣的事叫做慈善,那窮人做這樣的事,她就是圣賢?吹剿墓适聲r,我明白了什么是所謂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當然我們從小就知道的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最有用的。古人尚知要不斷請教他人,要有虛心的態(tài)度。然而現(xiàn)在有些同學會想:我是好學生,我才不去問他們,多丟人呀!真的丟人嗎?不丟人!不問怎知如何學!人與人沒有高低之分,沒有貴賤之差,我們都是平等的。我們應該學會謙虛。

  中國古代名著經(jīng)典是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一顆燦爛的瑰寶,其中《紅樓夢》寫出了滿紙荒唐言,一把心酸淚的封建家族;《三國演義》道出了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局勢。然而只有《論語》奏響了人生真諦與感悟的優(yōu)美樂章。而《論語》卻奏響了人生真諦與感悟的優(yōu)美樂章,她對我的一生造成了深厚的影響,相信她永遠會是我人生的指向標。

讀《論語》有感8

  《書海拾珍》一書出版了,翻閱完一篇篇精彩的文章,我不由自主地又拿起已拜讀多遍的《論語》。因為孔子的教育思想、教學方法一直引導著我從事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yè)。

  《論語》是孔子和他的弟子及弟子之間討論上自堯舜禹下至春秋列國天下大事和修身治學,人倫國事等文化道統(tǒng)的語錄匯編。全書共有20篇,內容包括孔子的政治主張、倫理觀念、道德修養(yǎng)、教育原則和教育方法等。其中孔子的教育思想給我留下頗深的印象,得到很多的啟示。

  一、孔子始終把德育放在首位

  對學生進行仁、義、禮、智、信、直、勇等全方位的道德教育,培養(yǎng)學生的道德感和責任感,將人格培養(yǎng)放在第一位,然后才考慮傳授知識。

  二、孔子善于因材施教,善于使用啟發(fā)式的教學法

  在教學實踐中,孔子把他的教育思想和方法與現(xiàn)實生活聯(lián)系起來,因事而教,因教啟事,收到了相當好的效果。

  孔子深知,人的個性和資智有著很大區(qū)別。他曾說過:“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就是說,一個人的智力在中等以上,可以和他談論高深的學習;如果智力在中等以下,那就不必了。同是問“孝”,孔子給子游、子夏、孟武伯和孟懿子的^答~`案就各不相同;同是問“仁”,孔子對子貢、子張顏淵與樊遲的回答也不一樣。他的不同,是解釋的方式、舉例的深淺因人而異,最終目的是要使每個學生循序漸進,直達中心。

  孔子善于巧妙地啟發(fā)學生,隨時隨地都能把死教材靈活應用。他強調必須重視學生的求知欲望,他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樂之者”。他主張激發(fā)學生求知的主動性,所謂“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是也。至于如何啟發(fā),在于老師的隨機應變,因勢利導。

  三、孔子是“言傳身教”的第一個倡導者和實踐者

  孔子認為自己的行為能夠成為別人的榜樣,這比說多少道理都有用,也更有意義,因此他時刻提倡“身正”?鬃右簧校瑤缀跆焯於加械茏痈S左右,處處以行動和人格感召,使學生不知不覺中受到他的感染。我們教育工作者不應該記住“身教重于言教嗎”?

  四、對于學習態(tài)度和方法,孔子也有明確的論述。

  他教學生學問,一要學思并重,二要下學上達,三要由博而約。學就是讀書,單讀書而不用思想,就成了死讀書;單用思想而不讀書,就是胡思亂想。這就是孔子所說的“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所以要一面讀書一面想,一面想一面讀書,這樣功夫與靈感并到,才能獲得真實的學問,才不會盲從或想入非非,才不會對事理妄加揣度,亂下判斷或一味主觀、固執(zhí)己見。這就是孔子所說的“毋意、毋必、毋故、毋我”。做學問要從基礎著手,一步步往高處走。做學問沒有捷徑,最高明的道理也是從最低淺處得來,每個人都要從事事物物的日常生活了解宇宙之大道。這就叫“下學而上達”。學問通達到一個廣大的范圍,就要選擇其中一點,作高深的研究,這就叫“由博而約”。能由博而約,才能獲得學問上獨到的造詣。

  孔子還是堅持師生平等、教學相長的典范。他與學生平等相處,親密和諧。子路對他拜見南子很不滿,他一邊解釋一邊發(fā)誓,而不擺老師的架子。他的學生經(jīng)常與他辯論,他也不認為是對師長不敬,反而認為學生這樣做可以使道理越辯越明。學生們仰慕他的博學多聞,崇拜他的完美人格,眷戀他的`和藹可親,所以有些弟子在孔子一生不得志的情況下始終追隨著他。

  孔子晚年,許多學生奔赴各國去從事政治、軍事、外交、文化教育、學術研究、商業(yè)貿易等各種活動其中有許多人成為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教育家、學者、富商,有的甚至成為王者之師。這自然與孔子科學的教育思想有直接的關系?鬃幼鳛閭ゴ蟮慕逃胰У茏,七十二賢人,真可謂桃李滿天下。

  在施教的過程中,孔子為后人留下不少至理名言,諸如“溫故而知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三人行必有我?guī)煛、“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這些指導人生的格言警句,將永遠流傳后世。

  作為一個教育家,孔子的貢獻在于他打破了傳統(tǒng)固有的教育模式和教育觀念。他的教育方針、教學思想一直影響著后人!叭巳藢W有價值的數(shù)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須的數(shù)學,不同的人在數(shù)學上得到不同的發(fā)展”;“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的重要方式”;“學生的數(shù)學學習活動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學生是數(shù)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shù)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等新課程理念不正是孔子教育思想的延續(xù)和發(fā)展嗎?與孔子相比,我是那么渺小,但我愿把他先進的教育思想和方法運用到自己的工作中,真正做到教書育人。

讀《論語》有感9

  《論語》是記錄孔子及弟子言行的一部書,書中充分體現(xiàn)了孔子的思想和主張,對后世的影響極為深遠和廣泛。

  《論語》一個突出的特點是語言質樸精練。其中有許多傳誦至今的名言,如“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三軍可奪帥,匹夫不可奪志也”、“任重而道遠”。它們所蘊涵的'深邃的寓意膾炙人口。

  讀《論語》,呈現(xiàn)在我們面前的不是一道晶亮跳躍、清澈見底的小溪,而是一條遼闊、深不可及的滾滾大江,它磅礴的氣勢深深打動了我們,讓人久久地沉思。

  孔子將“禮”作為最完美的倫理規(guī)范和制度,同時,他又將“仁”作為最高的道德準則和品質!叭省笔强鬃铀枷氲暮诵,在《論語》中被著重表達。它的內涵是豐富的,其中體現(xiàn)之一為“仁者先難而后獲”,意思是:仁人是難事做在人前,收獲退居人后。相當于我們今天常說的吃苦在前,享受在后。這也是當今社會衡量人的道德水準、精神品質的尺度之一,是人們在生活實踐中努力追求的一種境界。由此可見《論語》對現(xiàn)實社會的積極的影響和它強旺的生命力。

  《論語》中有與當代思想相悖謬的地方,應該芟除。但它的菁華必然陶鑄我們。

讀《論語》有感10

  半部《論語》治天下。

  《論語》在中國古代歷史上可謂舉足輕重,其文化影響與政治地位都是其他學術無法相比的。因此,《論語》成了中國歷代文人墨客、先賢政要的必讀科目?梢哉f,大凡是中國人沒有不知道《論語》的。對于《論語》的解說也很廣泛,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我讀了《論語》,一直都沒有完整過,其中讀過的一些語句,也只是一知半解,沒下多少功夫。直到我來北關小學后,才得以靜下心來認認真真地讀了一回。說到這兒,還得感謝我們的'孫常青校長,他在校園里積極推行書禮文化、國學經(jīng)典誦讀活動,在青年教師中成立了讀書學習社,并撥出專門經(jīng)費用于購買書籍,我榮幸地成為其中的一員。孫校長發(fā)給我們的第一本書就是《論語》。

  時值寒假,身邊又沒有多少瑣事,正是讀書的好機會。真是不讀不知道,讀過才知道孔子著實偉大。

  他的遠見卓識不僅在當時影響巨大,就是對幾千年后的我們也深有啟迪,有著燭照千秋的意義。

讀《論語》有感11

  這個暑假看完了《論語》這本書,俗話說半部《論語》治天下,我之前全不知是什么意思。在略讀了論語后我似乎也有獲益匪淺的感覺。

  《論語》是根據(jù)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孔子與他的學生日常言語所撰寫的?鬃邮侨寮覍W派的創(chuàng)始人,他在思想上主張“仁”,在教育上主張“有教無類”“因材施教”。就是因為有孔子才會有今天的《論語》!墩撜Z》集治國、修身、齊家、平天下于一身,是中國古代文化的精華所在。宋人趙普也曾說過這樣一句話“半部論語治天下”,可見《論語》一書對我們的用處之大了。

  我們從小接受的就是儒家的“仁,義,禮,自,信”的倫理教育,從孔融三歲讓梨的'尊禮,守禮,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憂患意識,無不顯示著儒家學說對國民成長過程中千絲萬縷的滲透。幾千年來世人仍愿意尊奉孔子,把他的話作為座右銘,作為修身養(yǎng)性的準則,我想這與孔子的“直道而事人,何往而不做黜!”的思想有著密切的關系,因為,我們都堅信:明天是正直人的世界!

  孔子提倡仁愛,但他并不認為應當以喪失原則的仁愛之心去寬宥所有人的過失!墩撜Z》告訴我們,要本著平等和理性的態(tài)度去尊重每一個人,且彼此之間要留有一點分寸,有一點地。常言道:世界是個大家庭。既然是在“家”里,就不免人各有志,人各有稟性,正如有愛茶者喜歡龍井,有愛好烏龍茶一樣,不過都是求真的一種心境!安粖Z其真香”,“不損其真味”,那么,還有什么不可以真心待人,真誠說話,真情做人的道理呢!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呼?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呼?”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這是教給我們學習方法啊,很多學生學習很努力,但成績不理想,主要是學習方法不對,學習是要“學而時習之,溫故而知新”的!子曰:“父母在,不遠游,游必有方。這句話教會我如何孝敬父母。而能使我一生受用還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這就是我的“圣經(jīng)”,我更會牢記在心。

  我在任何時候都能夠用到《論語》,可以是生活上、改正缺點上,珍惜時間上、學習上以及孝敬父母等等,都可以用到《論語》!墩撜Z》的用處可真不小!這么一讀,我就知道為什么趙普說;“半部《論語》治天下了”,因為《論語》的用處真廣,什么地方都能用得到。只要讀了一小部分的論語,并且理解了,用上了,就會使人一生都受用不盡。

  有時經(jīng)常聽到有些人怨天怨地,怨自己沒出生在一個好的家庭,怨自己運氣不好,做什么事都不順。其實這些人生活還是不錯的,只不過看到生活過得比自己好的就心里不平衡,自己沒本事就怨天怨地怨父母。但真正生活艱苦的人們很少有怨言,而是默默地工作著,生活著,他們用他們的勤勞,他們的質樸,過著普普通通而又充實幸福的生活,他們很滿足自己的生活,他們不去和別人比較什么,他們覺得自己現(xiàn)在的生活很滿足了,當一個人不去妄想而踏踏實實地生活工作著,他們就很快樂了,也就是知足者常樂,F(xiàn)實就是這樣,出生有貴賤,能力有大小,但生活的快樂不快樂,知不知足就要看每個人自己了,每個人應該有自己的理想,但不是妄想,要自己去努力去付出。妄想是無止境的,生活在妄想里的人他們對生活是永遠不滿足的,所以他們活得很累,他們要攀比,他們虛榮心強,見不得別人比他們好,他們永不知足,所以注定他們永遠不會快樂。

  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人生就在于學習,不分貴賤貧富,讓我們學會在簡簡單單的生活中感悟人生、體味快樂吧!

讀《論語》有感12

  在一個涼風習習的早晨,我坐在書桌旁,打開了一本叫《論語》的書,并開始我津津有味的國學閱讀過程。國學的閱讀是個艱辛的過程,沒想到幾個簡單的中國字的組成,竟包含了如此深奧的道理。我通過一字一句的理解,總算讀完了這第一篇文章,同時我也明白了一個道理:不能只依據(jù)利益做事,不然的話就會招來許多怨恨。

  這篇文章主要講了,大哲學家孔子以前這樣告誡一些有貪財欲望的人:“放于利而行,多怨。”這句話的意思是:如果你只追求利益,而看不到良好道德品質方面的東西,就會遭到許多人的討厭和怨恨。

  我將這篇文章的注解及故事看完后,不僅想到,只依據(jù)利益做事,這卻是現(xiàn)代社會上很容易發(fā)生的一種現(xiàn)象。由于金錢和地位對事物的侵蝕和沖擊,讓許多浮躁的人禁不住如此誘惑,便拋棄優(yōu)良的傳統(tǒng)及道德修養(yǎng),品質上出現(xiàn)瓦解現(xiàn)象,漸漸地開始不停地抱怨,慢慢的唯利是圖。今日何不然!所以我們做事不能只講利益,還要看做這件事是否在道德的準繩上,是否對大多數(shù)人是有好處的。

  想到這里,我不禁面紅耳赤。記得有一次秋游,我同學讓我?guī)退I一支棒冰,他在搞衛(wèi)生,我答應了。但是由于天十分熱,在買回來的'路上,我忍不住將他的棒冰也吃掉了,這種見利忘義的行為,讓我吃到了苦頭,這位同學在很長一段時間里不再不理我,也不愿意幫我。

  《論語》中的這篇文章使我懂得了一個幾千年前古人都知道的道理,這也是我們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是國學的精華和魅力。幾千年的中華傳統(tǒng)是通過國學世代繼承下來的,所以我們要繼續(xù)將國學深入的理解,將優(yōu)良傳統(tǒng)發(fā)揚光大。

讀《論語》有感13

  這學期,我們背誦了聞名中外的《論語》。這本書主要記錄了孔子和他弟子的言行,里面的許多話,都讓人受益匪淺。

  其中,讓我深受啟發(fā)的是曾子說的一句話:“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意思是說,我一天中多次反省自己:為別人辦事夠不夠盡心呢?與朋友交往夠不夠誠實呢?老師教的知識夠不夠熟練呢?

  背了這句話,我想到了自己。在老家的'時候,佳志哥哥把乒乓球打到門上面去了,他怎么也弄不下來。我見了,對他說:“我來幫你!蔽蚁肓艘粫䞍,便拿起掃帚,可是,弄了半天,球不但沒弄下來,反倒把握自己給弄得頭暈眼花。我想:做什么事不能靠蠻力,要動腦筋想辦法。站在地上太低,站在樓梯上不就高了嗎?于是,我站在樓梯上。果真一下子就把球給弄下來了。

  我不僅能盡心盡力地幫助別人,還很講誠信。二年級的時候,我背著媽媽,偷偷拿了一塊錢,買了個筆。我想:要是被媽媽發(fā)現(xiàn),那不是得挨一頓嚷嗎?而直接對媽媽承認錯誤,媽媽一定會原諒我,并告訴我以后不要再犯同樣的錯誤。所以,我選擇了主動承認錯誤,果然和我的想的一樣,媽媽原諒了我。

  以后,我要每天反省兩次,這樣,我就會更優(yōu)秀。

【讀《論語》有感】相關文章:

讀論語的心得04-22

讀論語心得03-22

讀《論語》有感12-26

讀論語有感02-24

讀《論語》有感[精選]08-20

【精華】讀《論語》有感10-04

讀《論語》有感[實用]09-21

讀《論語》有感(熱)08-13

讀《論語心得》有感11-05

讀《論語》有感(精品)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