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狂想代理人》讀后感
當(dāng)品讀完一部作品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后感吧。那么如何寫讀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狂想代理人》讀后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單提《狂想代理人》的作者高銘,可能有些書友沒有聽說過,但是如果說他的另一本現(xiàn)象級暢銷書《天才在左、瘋子在右》,估計(jì)大部分小伙伴都有印象。這個作者不僅文筆好、腦洞大、編故事能力強(qiáng),而且對于心理學(xué)知識的理解也非常專業(yè)。早年看過高銘翻譯的《夢的解析》,當(dāng)時就覺得不同于其他的翻譯版本的聱牙詰屈,他翻譯的出的文字不僅順暢而且故事性強(qiáng),讀起來更加通俗易懂。
之前在網(wǎng)上看到過一段高銘的采訪視頻,他說了什么我沒有記住,倒是對他這個人印象頗深。貼著頭皮的超短發(fā),衣著干凈利落,眼神淡定從容中透著深邃和自信,雖然語速很快,但說話邏輯分明清晰嚴(yán)謹(jǐn)。我喜歡用第一感覺去判斷一個人,他帶給我的第一感覺如果用一個形象來形容,那就是:隱身于凡塵的世外高人。
這本書《狂想代理人》是高銘的首部短篇小說集,全書由21個小故事組成,故事題材涉及武俠、玄幻、科幻、愛情、寫實(shí)都有,妥妥的男頻風(fēng)。
看完全書我印象最深的是第十七個故事——《生死之間》。故事講了一個人從死亡到重生期間的所有經(jīng)歷。佛教徒將生死之間的這段時間稱為“中陰”,前塵已斷來世不明,期間充滿了迷茫和焦慮。我覺得與其說這是一個往生故事,不如說這是一個人“自我意識”覺醒后獲得新生的心歷路程。
我們可以從“建立核心自我意識”這個角度重新解讀故事情節(jié)。故事主人公“我”將死之時的感覺到的不是恐懼和不舍竟然是怪怪的愉悅感,對于普通人來說這很難理解,但是如果主人公是一個抑郁癥自殺的人,死的愉悅就可以理解了。對于那些無法活出自我,每天頂著虛假的人格面具,過著并不是自己主動選擇的人生,活的生不如死的人來說,死亡不是剝奪,更像刑滿釋放的解脫,所以有愉悅感也可以理解。
故事中主人公在死后經(jīng)歷了6天的中陰世界:
第一天樹是骨。
那兩塊小骨頭是“我”僅存的一點(diǎn)自我意識,也是日后“自我意識”重生的種子。
第二天愚者之林。
建立自我意識首先不能隨大流人云亦云,要有自己的思想,更要有“雖千萬人吾往矣”的決心和勇氣。
第三天偽天使。
自我意識覺醒的路上肯定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高人”,要學(xué)會用批判性思維看待他們的觀點(diǎn)和思想,不要照單全收。
第四天無聲之路。
就像故事中的“我”踩著一張張軟軟的臉鋪就的路走向遠(yuǎn)方,建立自信、自我意識覺醒之路,要學(xué)會把別人的臉色踩在腳下,自我應(yīng)該來自內(nèi)在,而不是來自外界反饋的拼湊,那種虛假自我太脆弱。
第五天巨口。
故事主人公從巨人的口中走出,暗喻想要建立自信和自我意識一定要走出別人的“嘴”,不再為外界評價左右情緒。今天別人能捧你明天別人就能貶你,無論捧你還是貶你,都不要在意,因?yàn)槟嵌疾皇钦嬲哪恪?/p>
第六天飛和喊。
飛翔代表了經(jīng)歷這一切以后,終于建立了自我意識獲得了靈魂的自由,而“喊”表示終于有了敢于大聲表達(dá)自我的勇氣,或者著有了“被討厭的勇氣”。
故事的最后,主人公“我”種下代表了“自我意識”的小骨頭后,落下的那一滴救命水就是“慈悲心”,那一滴水換來了讓種子得以生根發(fā)芽長成參天大樹的甘霖。這寓意著當(dāng)對“我”對萬物生出慈悲心時,我存活的間就會變成天堂。
【《狂想代理人》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森林狂想曲教案12-27
《森林狂想曲》讀后感06-19
代理人的委托書12-21
委托代理人證明模板05-10
代理人委托書[經(jīng)典]09-10
代理人委托書06-14
平安夜狂想曲教案模板(精選14篇)12-06
平安夜狂想曲教案范文(精選9篇)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