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傷逝讀書筆記
當閱讀了一本名著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書筆記了!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讀書筆記而煩惱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傷逝讀書筆記,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傷逝讀書筆記1
人到中年,寒冷雨夜,重讀魯迅,別又有一番滋味。
尤其是在《傷逝》里,看到子君重復說的“我是我自己的,他們誰也沒有干涉我的權(quán)利!”就想到自己年輕時候也像個新青年一般,大膽妄為地滿心追求所謂的愛情與自由。兩個小青年跑去民政局打了結(jié)婚證才通知了雙方父母自己的婚事。我的母親在錯愕之余,對我跟他說:“你們兩個還可不可以改一下?你的年紀比她小,你做我們家的兒子,做老三的弟弟,如何?“聽了,我只是吃吃地笑了。
兩個又去了對方父母家里,當晚因為有了一張證書而名正言順地睡在了一起。
想想自己年輕時候的荒唐之舉,不由得啞然。我想像著子君那時單純的模樣,她聽涓生說話的時候眼中閃耀著的`光芒,想著她如何摘回那枯槐樹的新葉,怎樣短發(fā)盡是汗的忙碌著去做那直到無米下炊的飯,想著她跟官太太為油雞的那些瑣屑的爭吵,還有她的花白的瘦骨嶙峋的,直至被遺棄了的阿隨。我無權(quán)去指責涓生的自私與始亂終棄。他是真實的,起碼他敢于面對真實的自己。愛情必須時時更新,生長,創(chuàng)造。這也是真理。起碼他們有過吉祥胡同那些安寧幸福的那些夜晚啊。子君為了她的愛情付出了高昂的代價。
子君為什么死呢?她的生命隨愛而幻滅,她攥著他人的衣襟,她寄生于他人。她無顏背負著道德枷鎖,去看她父親與叔子的臉色。她父親接走了她,說明他父親是愛她的,無論這個孩子犯了錯,都還是容納著她的生。而涓生不再愛她了。他在心里早已經(jīng)念想幾次她的離去,甚至她的死了。這篇愛情小說寫得如此的真實。而我的理解卻是這么的淺顯。
涓生的領悟也很好,第一,他明白了人首先要活著,才可以有所追求,他是個積極進取的青年。第二,他明白了愛,這段逝去的愛與創(chuàng)傷是屬于他的隱私,但從中他學會了如何去愛下一個人,愛一個人其實不必那么真實,應該學會說謊,那才是為了不傷害對方的最大的善意。
寒流來襲,蟄居簡出,看書上網(wǎng),胡思亂想,倒是個好消遣。
傷逝讀書筆記2
我認為,涓生是應該得到理解的,無論在什么時候,甚至在他想與子君各謀生路時,他內(nèi)最深處都是始終愛著子君的。
君在涓生心里一直一直都占著極其重要的位置么?
同時,當然地,子君也是一直深深愛著涓生的,涓生當時的言辭,子君“至于讀熟了一般,能滔滔背誦,”還時不時拿出來溫習,同居后怕影響涓生,隱藏自己的不快活而“強作勉強的笑容,”“逼”涓生做出許多虛偽的溫存的答案,這些都說明子君在意他,愛他。
我很贊同顏阿龍先生的說法:“他們在反抗中堅強地走到一起,卻又成為反抗下的愛情和自身軟弱的犧牲品,這種盲目的愛情就生存在死亡的邊緣!贝蠹夜J為,這是個愛情悲劇。而這愛情悲劇的產(chǎn)生,我認為并不來源他們自身,而來源外部的環(huán)境。
那么,涓生的悲劇是否可以避免呢?如果可以,又應如何避免?這也是一個引起熱列討論的問題。
丁緒榮教授說:“涓生和子君熱烈而真誠地相愛,是因為他們有共同的憧憬、理想和追求。”這點我認為很有道理,沒有共同的理想與信仰,怎么會相愛呢?但丁教授又說:“同居后喻示著兩人愛情悲劇的來臨。”這點我并不贊同。
我認為,涓生的悲劇是可以避免的,他惟一須做的,就是牢記最初的夢想,時時惦念,用它來做生活的前導。
子君對涓生的愛已成為本能,已成為如吃飯一樣是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份,是生存的條件與前提。所以,成為了本能的愛化為思想上的潛意識,而不再像初戀時那樣用某些行為或語言特意表達出來。于是,在涓生看來,子君的感情似乎淡了,“見識似乎只是淺薄起來”子君的功業(yè)就建立在吃飯上,子君俗了。
當吃飯問題都無法解決,怎會有精力像在會館里般談論伊孛生,談雪萊,談男女平等等思想?民以食為天,所以,子君終日忙碌養(yǎng)狗飼雞燒飯為家里所做的一切,是應該得到涓生的.理解的,而涓生卻認為是庸俗,認為她讓他空虛了。在社會壓力下,在夾縫中求生存的艱難下,怎會有時間與精力重習溫馨?于是,兩人便將那一點一滴最真最深的愛沉淀在心里最底層,不再如以前任意表達,而空出大量空間留給如何謀生計,這樣,腦袋里的思想與行為便都是為了活下去,漸漸的,涓生忘了自己內(nèi)心靈魂深處正一點一點沉淀的熾熱的愛。
既然忘了愛,既然以為自己已經(jīng)不再愛,那何必再在一起?于是,分開。
如果涓生沒有忘記心中對子君的愛,沒有忘記最初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的夢想,或許他們會互相體貼,彼此溫暖,一同走艱難,向著夢前進,永不言棄,因為心中的信念。
所以我認為,他們分開是因為涓生忘了愛,忘了愛的存在。
既然忘了愛,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此時的涓生是不清醒的。他沒有清楚地意識到什么才是他最想要的,他應該為了他想要的而去做什么。也就是說,分開這個決定,不是涓生頭腦清醒時做的,而是在涓生已被生計問題浸泡得迷糊時想的決定,并不能代表涓生內(nèi)心真實的想法。
如果涓生不輕易做出決定,而是按原來的生活繼續(xù)下去,繼續(xù)努力,雖然心中會有迷惑,但我認為,迷惑總有解開的一天,就如不可能一年四季雨水不斷一般。到了時候自然會明白開朗,重新振作。
所以我認為,當我們迷失方向不知所措孤單無助難過時,是否可以試著不想太多,想也未必想得明白想得正確,畢竟當局者迷,不宜輕易做出決定。幸而腳下的路是自己清醒時選的,是為了最初的夢想而選的,順著腳下的路堅持走下去是否會有好的結(jié)果如最初所想呢?我認為會的,只要熬過了那一段不知方向不知目的只知向前走的忐忑。
一段長長的路,藍天,白云,兩邊都是鮮花綠草,順著這條路走,一切都是那美好?墒,在通往終點的路上,是否經(jīng)得住路邊的美麗景色?是否會一直記得終點的方向?舉個最簡單的例子,想買某件東西而去商場,看到琳瑯滿目的商品,心中狂喜,回到家了才發(fā)現(xiàn)原來不需要的買了一大堆回來,而最初要買的卻被遺忘在其它繽繁商品間。人走在路上,肯定會有各式的想法不斷冒出來的,這未必是壞事。但真的要因為新的想法而改變腳下的方向么?所以,要心記遠方的目標;不忘腳下的腳步,用清醒的腦袋,去欣賞路邊的美麗。
可是,若走到半路天突然黑了,灰色的云大團大團壓下來,雷聲從耳邊滾過,已看不清腳下的路了,如何是好?驚恐是肯定的,但做出的反應卻因人而異。在慌亂中另選其道么?另選其道的目的又是什么呢?只是在不知所措間失去了理智盲目作出的選擇,最后又得到了什么?忘了晴朗時腳下這條清晰的大道么?所以,如果在黑暗中沉著冷靜,沿著腳下的路小心翼翼避開風雨走下去,或?qū)嵲谵嗖蛔⌒闹械目謶志驮卣痉(wěn)不動待到風雨過后光明重新灑下照亮眼前所有再啟程,會不會比另選方向好呢?我認為是的。
牢記心中最初的夢,迷惘無助時,請堅持腳下的路。
如果堅持,如果不忘記,風雨過后,誰又能否定面前不是一片光明?
【傷逝讀書筆記】相關文章:
傷逝讀后感06-03
《傷逝》讀后感02-15
傷逝的讀后感06-13
《傷逝》讀后感02-26
傷逝讀后感02-20
【優(yōu)選】傷逝讀后感09-07
孔乙己讀書筆記-讀書筆記07-24
傷逝讀后感14篇02-14
傷逝讀后感(精選28篇)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