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存在與時間》讀書筆記(通用16篇)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領悟呢?讓我們好好寫份讀書筆記,把你的收獲和感想記錄下來吧。你想好怎么寫讀書筆記了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存在與時間》讀書筆記,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存在與時間》讀書筆記 1
第一講:“存在”與“此在”的定義
為什么海德格爾強調(diào)人與事物間的操勞關系? 海 德格爾對人、死亡、本真性問題的討論十分獨特,而這種獨特的原因在于海德格爾對所運用的哲學方法的革新,這種方法就是形式顯示。正是運用這種方法,海德格爾恰當?shù)貙θ说拇嬖谶M行把握,在此基礎上也就對人的死亡以及人的本真的生存狀態(tài)做出了生存論的把握。
通過形式顯示的這一方法再回過頭來看傳統(tǒng)形而上學的方法,我們就能看出傳統(tǒng)形而上學為什么錯失人的本真生存的這一系列問題。
從方法上來說,傳統(tǒng)形而上學使用的是總體化和形式化的方法,它們抓住的就只是事物的內(nèi)容意義和關聯(lián)意義。而海德格爾運用形式顯示的方法則抓住了更深層次的實行意義,尤其是到時意義這一個實行意義的突出方面。從到時意義這一方面就能看到正是死亡這一種突出的到時方式提供了人的本真的生存。
海德格爾認為如果沒有人,所有的問題都沒有意義,所以他主張研究事物,不能只看事物本身,而是要從它與人的關系研究。
比如電視機,電視機外部是由金屬材料或者塑料,還有液晶材料組成,內(nèi)部由硅材料組成,但是這樣研究并沒有意義,而是要把它作為一個可供人吸收資訊和娛樂的設備來研究。
第二講:世界與認識世界
請再舉一個類似錘子的例子,分析說明我們與世間上手之物的關系。
一個蘋果放在那里,如果我孤立的、靜止的去思考蘋果這個事物,那么我的認知總是單一的、片面的。最好的辦法就是拿起來,然后吃一口,完成上手之物這一步,才能對蘋果有更本質(zhì)的認識。
以我對海德格爾目前最簡單的了解,他可能認為:這個世界,不是模塊化的如電腦的每個模塊之間,雖然有聯(lián)系但是互相沒有嵌入和勾連而是耦合化的,即此在與存在是共生共存的,互為因變量,一如人的五臟六腑。
船,載人渡水的工具。遠古的先人看到木頭可以漂浮在水中,就想到把木頭中間挖空,形成了早期的船獨木舟,使人可以在水中航行。
隨著人對世界認知的加深,阿基米德發(fā)現(xiàn)了浮力公式,動力系統(tǒng)的不斷迭代,使船越造越大,速度越來越快,人與貨物被裝載得更多。材料的升級換代,甚至造出了鋼船。我們持續(xù)地認識世界、改造世界,使我們生活越來越美好。
第三講:共在與沉淪
今天我引了兩段海德格爾的原話,請談談你對第二段原話中“從未有其人”的理解。
海德格爾認為,此在對于事物的理解,首先是通過對于他們的使用而認識他們的各種屬性。類似的,此在對于Das Man 的理解,是通過此在與之的關系。此在處于弱小時,希望能夠和群;此在處于強勢時,希望能夠卓爾不群。有點類似于在量子物理里被觀測到的粒子,“被觀測”這個條件會改變粒子的位置和行徑路線。
此在與Das Man的的關系會影響實在的心理和舉動。所以說此在的特質(zhì)是共在。日常生活中發(fā)生的大多數(shù)事情,并不是因為此在的本真做出的。
“不曾有此人“,如同印象派畫像里,用模糊的線條,界線不明的色塊表達的“某個對象“,極力的把個人標簽給抹去,就留下一大塊“群體“我不用知道某個“具體“的人,就直接說“他人“就好。比如:我不用說具體某個人,我直接說“90后“是正常人。又比如:把一段音頻在極小處放大,我們發(fā)現(xiàn)是“波峰“與“波谷“,但是再拉回到一長段時間上,這一段音頻僅僅是一條“平滑“的曲線,“波峰““波谷“就是“不曾有此人“。
第四講:進入本真生存
海德格爾說:“我們是如此地有限,乃至我們簡直無法靠自己的'決定和意愿把自己帶到無面前!蹦阏J為海德格爾說的“有限”包含幾層意思呢?
我認為可以有三層含義。
第一層是具體境遇的“有限”,“此在”總是沉淪在世界中,經(jīng)歷有限的體驗,體驗片面的存在,只要在時空之內(nèi),就必然在種種關系與限制的糾葛之中。身在紅塵的此在,有幾人能夠歷經(jīng)那當頭的棒喝,體悟到過分超脫于現(xiàn)實生活的“無”呢? 第二層是認知與境界的“有限”,這層有限是基于第一層的,因為若沒有生命情境的鋪陳,人們又如何獲得高維的認知與超脫的境界?海德格爾希望通過“畏”而通達的“無”,本身就帶有終極的抽象性,帶有一種性靈的感知,這需要一些哲學素養(yǎng),或者說一種與生俱來的敏感性,更需要一種超脫的精神氣質(zhì),一種出離的心靈感召。
第三層是基于不確定性的“有限”,即便前兩層的限制不足為限制,有人意愿追求本真的存在,淋漓的追求“畏”的降臨,決定面對那終極的“無”,但“為道日損”,恍惚幽明的“道”不是僅憑努力而能夠體悟的,甚至過于明確的追求會使人更加遠離。似乎在做好一切準備后,我們也只能依靠那難能可貴的契機。
螺鬧耳朵
有限,既體現(xiàn)在身體上的有限,也體現(xiàn)在人類認知上的有限。我們的身體沒有辦法跳出所在的時空與規(guī)律去感知世界,而我們的認知也會因為理性的局限性,而產(chǎn)生很多的悖論,這就是認知上局限的體現(xiàn)。
此外,在精神上也是有限的,通過借靈魂和神靈等代表無限本真的有限表達,來寄托我們的精神,給精神世界賦予意義,而且這只能由我們自己去完成,這里面有著每一個人獨特性的孤獨在里面,不可言說。
在有限里,通過“畏”啟示無、啟示本真,當本真來臨的時候,有限的我們只能感到空無本真帶來的畏,對身體、認知乃至精神上都是有限的人類來說,這“畏”便成為了一種敬畏! 第五講:時間是探究存在的地平線
你怎么理解“死亡既限制了也決定了此在的可能性”這句話。
死亡是每個人的終點,所以時間每過一刻人就離死前進一刻,每過去一秒,人就離死貼近一秒。從這個意義上,我們每時每刻都在一點點死去。
時間就是人生的資本,而死亡就是投資。資本不用來投資,就跟海底的一塊石頭一樣沒有價值。同樣的,時間如果靜止不動,人生也就沒有意義。所以死也就是時間的實現(xiàn),如何運用時間,也就是選擇去死的每一個時刻,也就構(gòu)成我們?nèi)松娜恳饬x。
如果用金錢來打比方,此在承擔著曾在,金錢不是憑空出現(xiàn)的,必然包含著過往的付出。如果金錢是無限的,人也就不會珍惜錢財,必然會揮霍無度。只有人認識到錢財是有限的,才回去珍惜。但是錢財又是為花掉而存在的,金錢在流動中成為它自己。錢只有在決定花掉的那一刻,才真正具有意義。故此,說死限制又決定的此在的可能性,換句話說就是:資本約束了我的投資,而投資決定了我的發(fā)展。
《存在與時間》讀書筆記 2
書中第一章的題目是:存在問題的必要性、結(jié)構(gòu)和優(yōu)先地位。
這個題目好像和馬列的唯物論差不多。套一句話說,就是物質(zhì)問題的必要性、結(jié)構(gòu)和優(yōu)先地位。
物質(zhì)和存在有多少相似性?為什么海德格爾不說物質(zhì)性?唯物主義說物質(zhì)是存在的,這個存在是海德格爾說的存在嗎?其實,唯物主義說到了存在,卻不在證明如何存在。和歷史所有哲學一樣,物質(zhì)就在那里,我們都看見了,物質(zhì)不滅。
唯物主義的存在因該是指物質(zhì)的`狀態(tài),即存在的狀態(tài)。海德格爾的存在,是指人的存在生存和其之外的所有黑箱----而不是指人的認識思維對象,是規(guī)定具體個存在的最高的存在。思維和物質(zhì)的這樣一對范疇,在海德格爾來看,是拋棄了存在,是以族類存在代替了真正的最高概念的存在,認識與對象還是一對具體的存在概念。物質(zhì)概念所反映的應該是海德格爾所說的此在,是此在面臨生存的狀態(tài),是人的一種具體的存在。人可以通過這個狀態(tài)體驗存在,但這不是存在。先瞎猜到這里吧。
《存在與時間》讀書筆記 3
海德格爾的偉大之處在于他“本源性”的思考,極富“原創(chuàng)性”。我們可以把海德格爾思想看作是20世紀西方哲學的一個“樞紐”:清理傳統(tǒng),深入本源,奠定基礎,面向未來。
1、“存在”問題的提出
在海德格爾看來,古典哲學并沒有解決存在問題。因為依賴于認識論的本體論受到主客二元式認識框架的限制,實際是將存在當作存在物來認識的。他稱形而上學史是“在的遺忘”的歷史。
解決存在問題的關鍵就在于找到一種能夠使存在得以顯現(xiàn)的在者,這就是我們向來所是的在者,海德格爾稱之為此在,人就是此在。分析存在問題必須從人入論。對此在的分析是解決一切哲學問題的基礎,海氏因此稱之為基礎本體論。
2、人作為在者的不同之處
人這種存在者不是現(xiàn)成的已成定型的存在物,而是未成定型的開放的存在者。換言之,認識一種“活”的存在者,因而存在就有可能通過人這種存在者這里“存在出來”,得以顯現(xiàn)。
一方面人這種存在者乃是存在得以顯現(xiàn)的“境域”;另一方面亦意味著人這種存在者怎樣理解或領悟自己的存在,他就怎樣存在,而存在也就怎樣存在出來。他說:“我們怎樣理解自己的存在,我們就怎樣存在!
在他那里:人的存在——生存(依是否真正操心自己的生存)——人的生存狀態(tài)兩種方式:本真的與非本真的——人的整個現(xiàn)實存在。
3、關于“煩”
人總是生下來就在世界中的,海德格爾稱人在世界中的生存結(jié)構(gòu)為此在在世界中的機制。人不僅在“在手狀態(tài)”和“上手狀態(tài)”中與世界打交道,人還與其他的人共同生活,與此在共同存在的是隱匿著的常人,這個共在的常人左右我們的生活方式。
人不僅要為自己與世界的關系而煩,而且還要經(jīng)常為他人而煩。人們陷入閑談、好奇、模棱兩可的日常生活之中。這種沉淪的狀態(tài)反映了人的存在的`最根本的情況,也即當他被拋入到這個世界之后,他就不得不處在這個世界之上,生存與日常生活之中。此在的“煩”不是心理上的焦慮,從根本上來說,它是人最基本的生存狀況。
他不是煩忙而是煩忙向他壓來。他處在這個世界上最根本的反應是情緒性的。
4、關于“死亡”
面對死亡,人或者煩忙于日常的生活不去管它,坐以待斃;或者可以突然領悟到自己的生存,從而改變自己的生活。
死亡使人要對自己的生命負責。死亡提供給人一種自由,面向自己真正地生活的可能性。死亡促使生命成為一種完全不同于日常生活中庸庸碌碌的東西。
然而死亡并不是人們愿意直接面對的。人們以各種方式回歸對死亡的領悟。然而在沉默中,在畏懼中,人總能聽到來自死亡的聲音,這種聲音要求人面對自己的生存本身。海德格爾稱這種來自煩的呼喚為良知,而把對自己生存的本真的可能性的承擔成為罪責。
人不能逃避罪責。因為不選擇或逃避也是一種選擇。這里不是說人生來就有某種到的缺陷或宗教上的原罪,而是說人必須去選擇。選擇使人喪失了可能性。
但是良知可以不斷地喚起人的罪責和行為能力,使人能不斷地認識到自己當下的實踐,不斷地有所策劃,面對自己未來生存的不確定狀態(tài),這就是人的良知和決心了。人只有在這種狀態(tài)中,在這種對自己死亡的清醒意識中才能頓悟到自己生存的本真的境域。因為日常的生活狀態(tài)提供給我們的是常人的態(tài)度,不是孤獨中,而是在原有良知的決心中,此在才進入自己本真的生存。
5、關于“時間性”
(1)曾在、現(xiàn)在與將在
人的生存是時間性的。時間能建立人的存在的種種意義。人的被拋棄在這個世界上的情況屬于曾在,人的當前化的處身于境況中是人的現(xiàn)在,而人的面向死亡,有所策劃地生存是人的將在。而只有面向死亡地存在才能使人的三種時間狀態(tài)顯示出來。
(2)傳統(tǒng)形而上學存在與時間的悖論
其實在此在身上最源始地解釋存在的境域,就是“時間”。
形而上學的產(chǎn)生就根源于人類精神要求超越時間的理想,故形而上學的對象總是超越的,但由于我們自己畢竟是有限的即生活在時間中的存在者,因而在“時間性的”存在者與“超時間的”永恒者之間有一道鴻溝,形而上學便竭盡全力謀求為二者“搭橋”,尋求由此及彼的“通道”,這即引出海德格爾的主題:存在與時間。
(3)有限的時間性
真正的時間性是有限的時間性,就是此在本身。時間性不是一種東西,時間性是從人的生存中涌出的,我們把這種此在的時間性成為源始的時間性,它最重要的維度是將來。
真正的時間性是就時間性和生存論的此在相關的意義來說的,它并不否認時間像河一樣流淌,這使一種有限的時間性成為可能。而非真正的時間性則是過去、現(xiàn)在、未來的連續(xù)序列。
唯有人能領會時間性,他在自身有限的必死的生存中發(fā)現(xiàn)了生存的時間性,這是一種使人的現(xiàn)實生存具有意義的時間性。雖然公共的時間屬于每一個人,而有限的真正的時間性屬于某一個人,即此在。
(4)人存在于歷史之中
歷史并不是已經(jīng)過去的事物,因為完全過去的東西對我們沒有任何影響。
真正的歷史性的東西必須在曾在中揭示出種種生存的可能性。它必須是解釋學的,和人的生存息息相關的,通過對非本身的文獻史和博物館式的歷史學的批判,解釋學的歷史將展示曾在的生存的可能性,將那些過去的生活經(jīng)驗展示出來。
本真的歷史學將人帶入生存的核心,使人領悟自己生存的可能性和共在生存的命運。所以歷史是活生生的,歷史不是客觀的,封鎖在書本中的故事和文物。人正是先行具有決心,進入本真的發(fā)生著的歷史之中,人才生活在一個不僅有活著的人,而且還包括死去了的人共同擁有的世界和民族之中。
歷史給人以意義,歷史也從人處獲得其本真性的源泉。
《存在與時間》讀書筆記 4
得益于老師給了我們這樣一個靜下心來讀書的機會,在繁忙的功課之余,拜讀了海德格爾的《存在與時間》,深有感觸。在過去的兩年大學歲月里,一直忙于參加形形色色的社團活動,結(jié)交各個圈子的朋友,去圖書館也只是為各種考試復習,竟沒有靜坐下來認認真真品一本書。在這些白駒過隙的時光中,我從來沒有仔細思考過生活的意義是什么,我們是為了什么而活著?在看到德國哲學家海德格爾的《存在與時間》這本書之后,我對于這方面有了新的思考和認識。
代表海德格爾整個哲學思想的經(jīng)典著作就是這本《存在與時間》,它奠定了整個現(xiàn)代西方哲學的基礎和方向。它之所以享譽于世,是因為它在現(xiàn)代西方社會這個被稱為“后工業(yè)社會”的特定的歷史條件下提出了存在的問題。對存在的意義的追問是海德格爾的巨大貢獻。海德格爾所提出的存在的問題之所以在西方引起極大關注,與西方社會數(shù)百年的歷史和思想的發(fā)展有密切的關系。在西方社會漫長的歷史演變過程中尤其是近代科學哲學革命以來,理性一直是一面高揚的旗幟,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必須接受理性的審判才能謀求自己的合法生存權(quán)。
在讀海德格爾之前自己所理解的“存在”,就是單純的存在,例如:“存在即合理”即“一切存在的事物都有它存在的理由”。整部《存在與時間》只關心一個問題:存在的意義問題。但是海德格爾用“存在”這個詞意指什么呢?如果有什么區(qū)別的話,存在意指什么呢?“存在即合理”在《小邏輯》43頁原文譯文是:“凡是合乎理性的東西都是現(xiàn)實的,凡是現(xiàn)實的東西都是合乎理性的。”“存在”是最普遍最抽象的共相,亦即事物的本質(zhì)。而所謂“合理”是指合乎理性,合乎絕對精神。這種理性不僅僅是主觀的理想性,而且是事物的本質(zhì),而事物是符合自己的本質(zhì)的,所以合乎理性的東西一定會成為現(xiàn)實所接納的東西;當只有合乎理性的東西才能“稱”為現(xiàn)實的時候,一切現(xiàn)實的存在的東西就都是合理的,合乎理性成為現(xiàn)實的條件。而現(xiàn)實中存在的現(xiàn)在,因為已經(jīng)存在,自然而然的獲得了理性的支撐,它是合理的。跳出自己的思維,不是創(chuàng)造性思維,思維由于存在而存在,這讓我想起了唯心主義最核心的命題“我思故我在”,笛卡爾的我思故我在,是他全部認識論哲學的起點,也是他“普遍懷疑”的終點。他從這一點出發(fā)確證了人類知識的合法性。從這個角度出發(fā),存在的前提是思考,由于人的認識能力,所以世界因為認識而存在,缺乏了認識那么就構(gòu)不成構(gòu)成世界的要素,因為自己的想象世界因此存在,意即思考才是世界的本源,這樣的思考和海德格爾的命題有很大的相似處。我思故我在,我的思考鑄就了我這個人,推廣開來就是思考創(chuàng)造了所有的像。這種思想雖然我們經(jīng)常去批判,但是不無道理,在沒有更合適的道理替代這個道理之前這就是最合理的解釋。但是這樣想下去,我因為不斷地思考而存在,我不思考就是走向終極的毀滅。但是這不能解釋我的疑惑,因為可能沒有真正地悟懂。
“存在”是“最普遍”的概念:“無論一個人于存在者處把握到的是什么,這種把握總已經(jīng)包含了對存在的某種領悟!钡按嬖凇钡摹捌毡樾浴辈皇欠N的普遍性。如果存在者在概念上是依照種和屬來區(qū)分和聯(lián)系的話,那么“存在”卻并不是對存在者的最高領域的界定:存在不是種。存在的“普遍性”超乎一切種的普遍性。
“存在”是自明的概念。在一切認識中、一切陳述中,在對存在者的一切關聯(lián)舉止中,在對本身一切關聯(lián)舉止中,都用得著“存在”。在對存在者之為存在者的任何行止里面,在對存在者之為存在者的任何存在里面,都先天的有一個謎。
我們不知道“存在”說的是什么,然而當我們問道“?存在?是什么?”時,我們已經(jīng)棲身在對“是”的某種領悟中了,盡管我們還不能從概念上確定這個“是”意味著什么。我們一直還未認出該從哪一境域出發(fā)來把握和確定存在的意義,但這種通常而模糊的存在之領悟是一種實際情形。
任何存在論,如果它未首先充分地澄清存在的意義并把澄清存在的意義理解為自己的基本任務,那么,無論它具有多么豐富多么緊湊的范疇體系,歸根到底它仍然是盲目的`,病背離了它最本幾的意圖。 一切存在論問題的中心提法都根植于正確看出了的和正確解說了的時間現(xiàn)象以及如何根植于這種時間現(xiàn)象。存在有本真狀態(tài)和非本真狀態(tài),這是由于此在根本是由向來我屬著一點來規(guī)定的。但是,此在的非本真狀態(tài)并不意味著“較少”存在或“較低”存在。非本真狀態(tài)反而可以按照此在的最充分的具體化情況而在此在的忙碌、激動、興致、嗜好中規(guī)定此在。
無論對世界之內(nèi)的存在者是從存在者狀態(tài)上加以描寫也好,還是對這種存在者從存在論上加以闡釋也好,這樣的做法中隨便哪一種都不著“世界”現(xiàn)象的邊際。 “世界之為世界”是一個存在論的概念,指的是“在世界之中”的一個組建環(huán)節(jié)的結(jié)構(gòu)。而我們把在世認作此在的生存論規(guī)定性。由此看來,世界之為世界本身是一個生存論環(huán)節(jié)。“世界”在存在論上絕非那種在本質(zhì)上并不是此在的存在者的規(guī)定,而是此在本身的一種性質(zhì)。
海德格爾說:“求助于自明性確實是一種可疑的方法!边@個結(jié)論這以這樣解釋,自明性是存在的一種屬性,在人類尚未了解到存在時就已經(jīng)將存在作為自己研究的基礎,來研究其他事物,這將是一個空中樓閣。因此,在研究人之前,似乎應該先知道存在是什么。
我認為海德格爾在理解存在的意義的時候,從“此在”出發(fā)。所謂“此在”一般來說指我們?nèi)祟惉F(xiàn)在的存在,而提問這種存在也是我們存在的一部分。我們因為此時在存在,此時在想而證實我們現(xiàn)在存在著,而我現(xiàn)在發(fā)問,因為我現(xiàn)在會存在,因而會發(fā)問。海德格爾認為應
在世界,作出這樣存在樣態(tài)的“存在者”,“在世界之中”之三種環(huán)節(jié)中考察世界存在。在《存在與時間》中依次討論了這幾個環(huán)節(jié),并在各個環(huán)節(jié)中找出下位的各種構(gòu)成環(huán)節(jié)。雖然有些術語不懂,但是存在的構(gòu)成中,三個環(huán)節(jié)很有道理,因為環(huán)環(huán)相扣才能符合人類思考的邏輯性,即使我們知道難以理解,但是因為邏輯所以我們可以理解,因為復雜難以認識所以為我們所追求,人不在追求未知世界么,未知世界不就是為感悟的嘛。未感悟就意味著我們處于昏昏沉沉的境界。
此刻存在的我為什么會覺醒,反思自己,那是因為作為思想支援的“畏”。心在老在擔心著什么,畏懼之心時刻有之。造成埋頭于日常的此在發(fā)生動搖的是“畏”,在世界之中的存在本身就是畏的對象。擔心能否在這個世界內(nèi)存在。我們在不斷復蘇自己的思維狀態(tài)中,不斷地,不愿意按部就班,對于存在的意義,自身的價值的拷問為什么會動搖,因為我們總在擔心一些東西,“操心”既是此在的存在,我們因為畏懼而操心。海德格爾認為正在被展開和發(fā)現(xiàn)的此在的存在方式才是真理和真實性的本源現(xiàn)象。此在操心自己的存在,是先于自身存在的存在者,其實就是使自己與現(xiàn)在還沒有的東西相關聯(lián)。甚至自己最后的死的關聯(lián)。為了作為一個整體而完結(jié),此在非死不可。但如果死掉,此在原本就不可能親身經(jīng)歷這種事。此在對于自身來說終究是未完。自己自身的死對于此在來說,決不可能作為現(xiàn)實的東西親歷。人生在世考慮兩個極點,生和死。聽天由命轉(zhuǎn)變?yōu)槿硕▌偬,對于生我們親歷過,但是對于死作為存在狀態(tài)的終結(jié),是無法體驗到的,那要到另外一個境界了,這是我們所說的來生,循環(huán),還是只是人的肉體形式化為物質(zhì)的存在,精神消散,但是人的精神反而是人的本真的東西,畏死,我們考慮生的意義價值。為了連續(xù)生與死我們有了時間,時間就成了一種紐帶。 雖然讀起來很晦澀,但后來又花了很多時間閱讀其他人關于此書的見解來加深自己的理解。《存在與時間》給了我許多關于時間與生命的思索:時間是無限的,而生命是有限的,作為具體的人,要用有限的生命去驗證無限時間的存在和延續(xù)。從這個意義上講,我們浪費的不是時間而是生命,我們節(jié)省的不是時間也是自己的生命,時間是無意義的,而生命就是要在這種無意義中,創(chuàng)造出有意義,賦予這種無意義于意義,打斷無限為無數(shù)個有限。
《存在與時間》讀書筆記 5
1、海德格爾在“此在的存在論分析”一節(jié)中說:“應當在此在的平均的日常狀態(tài)中顯示這個存在者。我們就日常狀態(tài)提供出來的東西不應是某些任意的偶然的結(jié)構(gòu),而應是本質(zhì)的結(jié)構(gòu)!
文學理解:現(xiàn)實諸多作家及日趨熾熱的新聞行業(yè),致力于追蹤日常狀態(tài)下的非常存在,譬如:吸納存在者——人的眼球的灰色新聞、新奇事件,沒有時間把捉存在者存在方式的平均日常狀態(tài)。特別是80后的文學創(chuàng)作者,借多元化文學趨勢,意造出諸多憑空的脫離存在者平均日常狀態(tài)下諸多存在的存在事件,借以獵奇,換取人的脫離日常狀態(tài)下的思維方式。誠然,倘若臆斷出《蜘蛛俠》似的科幻倫理道德,仍然值得贊賞!墩D仙》有種科幻成分,只可惜平均日常狀態(tài)的成人描述化匱乏了一些,只能限于一種特殊人群閱讀。存在者存在的細節(jié),即自古統(tǒng)一的平均日常狀態(tài)的關系,被褥奪了,只留下了“面向事情本身”的假象、病理現(xiàn)相、單純現(xiàn)相。存在者此在的細節(jié)結(jié)構(gòu)鍛造,理應是文學創(chuàng)作家們極端關注的平均日常狀態(tài)的周圍世界。無論在什么場境下,平均日常狀態(tài)的細節(jié)描述,勢必成為一部文學作品或者說一部小說中至關重要的內(nèi)涵,也就是海德可爾所說的“本質(zhì)結(jié)構(gòu)”。
2、海德格爾對笛卡爾的“我思故我在”這樣解釋:“在這個歷史過程中,某些別具一格的存在領域曾映入眼簾并在此后主導著問題的提法(笛卡爾的我思、主體、我、精神、人格);但同時,與始終耽擱了存在問題的情況相適應,人們從沒有就它們的存在及其存在結(jié)構(gòu)發(fā)問!薄熬偷芽杹碚f,事情還不止限于耽擱了此事因而使(思執(zhí),無論其為心智還是精靈)在存在論上陷入全無規(guī)定之境!
哲學理解:“我思故我在”著重強調(diào)“我思”的主宰性,將存在的導因,劃入“我思”這個唯質(zhì)、唯一的循環(huán)之中,唯心成為存在的全部核質(zhì)。就此在而言,此在物的發(fā)現(xiàn)這一事實在哲學上已經(jīng)一無所獲。而就哲學研究的終極目標而言,更是糟糕透頂,“我思故我在”,“在”的目的論被扼殺,“在”的對象、方式以及場境再現(xiàn)的周圍世界,全然被“思”給遮蔽掉,此在的時間概念、此在的形體將是一無所有的虛幻物,作為存在者存在的人的本體此在需求不知何蹤,依此存在者內(nèi)在的本質(zhì)特性存在,亦被“思”遮蔽,也就是說,“人性”一詞,全被“我思”遮蔽掉。倘若這種理性的命題,一旦沾上統(tǒng)治者駕馭的政治、道德、階級化的鎖鏈,存在者的人的存在,亦被幻化為一種工具。我統(tǒng)治、我道德、我善、我惡,皆由“我思”套上一道美麗的誘人光環(huán)。一切真實的謊言,也就有了真實的理論的依據(jù)。
3、海德格爾在“在周圍世界中照面的存在者的存在”一節(jié)中,使用了“上手狀態(tài)”一詞,他拿“用具”作為參照物,“用具的整體性一向先于人別用具就被揭示了”。他說:“上手狀態(tài)乃是在世界內(nèi)首先揭示的存在者的存在方式,甚至證明上手狀態(tài)對純粹在手狀態(tài)的源始性!
哲學理解:海德格爾所說的“上手狀態(tài)的源始性”,事實上就是哲學家們所說的事物的普遍聯(lián)系性。譬如其“整體性”,首先印入眼簾的是人、房子,人、房子作為人的首先上手狀態(tài),繼而聯(lián)想:人的衣物、頭發(fā)、皮膚,聯(lián)想到人體結(jié)構(gòu)內(nèi)的五臟六腑。房子是首先印入眼簾的,房子里的家具,家具內(nèi)的`飾物等等,均會形成一種上手狀態(tài)的鏈條存在。我們使用錘子敲打石頭,錘子是首先的上手狀態(tài)物,錘把,錘把所需的木頭,依此類推,一些隱藏的上手狀態(tài)了然一胸。如此說來,海德格爾繼承了這樣一種哲學基礎命題,那就是:世界是相互聯(lián)系、通達、牽絆的,由此及彼,關系是存在的核心。這個命題的存在,從意義上說,人的存在有著其相互牽絆的存在物,有著系列牽絆的存在鏈條,抽掉其中一部分,將成為斷裂的日常狀態(tài),人的日常生活狀態(tài)的每一個過程的存在,都要相互聯(lián)系的上手狀態(tài)存在,打亂一個環(huán)節(jié),其它的均會可能斷裂。那么作為人的存在、活著,為其“整體性”活著,就是一個積極的命題了。對于文學創(chuàng)作,亦然,創(chuàng)作中產(chǎn)生一種存在的上手狀態(tài),就必須為其準備系列的隱藏的隨時讓讀者可觀的可思的上手狀態(tài)存在著。
《存在與時間》讀書筆記 6
《存在與時間》是德國馬丁·海德格爾的著作,曾被教育局稱為“不合格”的一本書,卻被不少學者認定是20世紀最重要的哲學著作之一。在書里蘊含了太豐富的內(nèi)容,討論的問題也龐雜且深刻,有些地方讓人根本看不懂,但是某些話卻讓人印象深刻,若有所思。人想要本真的存在,就必須本真的理解和面對死亡,海德格爾說:“死是存在的最本己的可能性,像這種可能性存在,就為此在開展除它的最本己的能在,而在這種能在中,一切都為的是此在的存在!
“為生存而生存就是本真的”乍看就覺得是廢話,人肯定都是求生的,不會是求死的呀,所以自然是為生存而生存,這樣的問題還有討論的意義嗎?但是結(jié)合很多人各種生存論,就不難理解為什么這個哲學家要講出這樣的話來。有人覺得生存是為了賺錢,有人說是為了工作或者其他形形色色我們覺得對于生存很重要的事情,或者滿帶文藝范兒的“為了讓生命有意義”。但是生存就是生存本身,與其他一切都無關,我們是為了讓自己活著而生存的,為了維持生命而呼吸、飲食,而只有生存在這個世界上才有了工作、金錢……所有的一切。下次再給自己找理由的時候,請記得告訴自己,生存就是我們的目標,于是很多我們覺得乏味的東西可能也會有意思起來,很多困難也就不那么可怕了。
生死一向是哲學領域很容易提到的話題,于是,探討了生存本質(zhì)后,海德格爾又說“死亡不是人實際能經(jīng)驗的。”誰知道到底這樣的話是不是正確的呢,至少現(xiàn)在的你我都不知道。沒有經(jīng)歷過的人自然沒有發(fā)言權(quán),經(jīng)歷過的人又有什么方法能告訴我們他們的經(jīng)驗?“死亡也不是能被他人代替的!币悄,那不知道有多少冤魂會因為別人的推責而無辜走在黃泉路上。也許真的是死亡使人個體化,使自己的生存整體地呈現(xiàn)出來。有時候想想還真的是死亡讓人去注意某人,文學上更是如此,我們經(jīng)常都愛說,只有死人才能出名,因為實在有太多的好的作品都在作者死后才受到大眾的認可。甚至覺得大家好像忽略了生存的意義,明明人死如燈滅什么都留不下,不管是盛名還是厚利,很懷疑這樣的規(guī)律是依靠怎樣的.理據(jù)形成的,但是它就在那里。人所畏的情緒向自己展示了自身的生存作為一種有限的存在是終有一死的。誰也代替不了誰,也無可逃避。不管這輩子怕不怕死,在世上也不過幾十年,誰也逃不了,當下的日子好好過便好了。
生死由天,我們總是在糾結(jié)自己的存在,總是計算著在世間的時間,但是既然不受我們思維活動或者情緒的左右,我們?yōu)槭裁匆ㄟ@樣的時間和精力呢?或者我們真的想要用腦子重新整理出更適合我們的生存法則或者避免死亡的竅門?
《存在與時間》讀書筆記 7
昨天參加了知無知空間的哲學讀書會第一期——《存在與時間》導論,其實只讀了第一章的第一節(jié)。之所以才讀了這么少的內(nèi)容,是因為諶洪果老師為了讓大家對哲學、對海德格爾、對存在主義有個大概的認識,就這三方面分別幫大家梳理了一遍,也剛好讓我這個沒有哲學基礎的小白有了一個清晰的脈絡。
對于哲學,我既沒有系統(tǒng)地了解過哲學史,也沒有詳盡地研究過各個派別的哲學大家,那我哪里來的勇氣跟大家一起讀這本哲學巨著《存在與時間》。因為哲學一直存在在我們每一個人的生活中,只是沒有專門去定義沒有系統(tǒng)地探索,但是每個人的生命軌跡都是因為不同的人生哲學而導致不同。還有一點就是諶老師的鼓勵:即使讀不懂也是一種懂。于是我似懂非懂地加入了。
諶老師說,哲學是對生命本身的叩問。尤其是人們已經(jīng)身在其中卻被忽視的生命之問。通俗一點來講,就是人們常聽說的人生終極三問:我是誰?我從哪里來?我往哪里去?再往大里講,就是我與這個世界的關系什么?我能為這個世界做什么?通過學習哲學,我們不見得可以找到這些問題的答案,因為尋找的過程就是答案本身。
我們?yōu)槭裁匆x擇海德格爾的《存在與時間》?首先海德格爾一位哲學家當中的顛覆者與集大成者。他通過認真研究哲學前輩的思想之后,發(fā)現(xiàn)大家對“存在”都避而不談或者都認為沒有談的必要,于是他又重新將“存在的意義”這一問題提出來。而且海德格爾是在看到了當時西方社會問題的基礎上,處于對文化的關懷和時代的關懷,重新喚醒大家對“存在”問題的領會。
《存在與時間》是一本可以作為研究“存在之問”與“時間之問”的原點著作,所以即使大家對哲學沒有太多了解,也可以以此為切入點進入哲學的世界。也許你直到看完這本書也未必見得能明白“存在的意義”,但經(jīng)歷過這一遭的體驗那你的思維也已得到了進化。
那么,何為存在?但凡能夠定義出來的答案都不稱之為答案!按嬖谥庇质鞘裁?它是指存在著的存在性,是動態(tài)的,但它并不是“存在”。如同余華所說的“活著”,我們每個人都活著,但卻不知道什么是“活”!癟o be or not to be,that is a question!”中的“to be”就是“去做,去成為自己,去在”的意思。人在一個活動的過程中才能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也就是說我們對“存在”的理解要將其置于“時間”的境遇中。我們都是向著“存在”而生就像“向死而生”一樣。
導論的第一章第一節(jié)“突出地重提存在問題的必要性”中,海德格爾討論了歷史上對于“存在”的三個成見:1、存在是最普遍的;2、存在不可定義;3、存在是自明的。正是因為大家認為“存在是普遍的”,所以覺得“存在不可定義”,因此認為“存在是自明的”。我們對于“存在”的理解或者領會,取決于我們對“存在”的提問方式。也就是說我們是什么樣的人取決于我們?nèi)绾翁釂。舉個例子:如果一個女人問一個男人:你有多少錢?你有幾套房子?那這個女人是個什么樣的.人已經(jīng)不言自明了。對于“存在”的理解就是每個人存在的方式,即“存在從來都是存在者的存在方式”。
理解是在解釋之前發(fā)生的。每個人的理解都帶有偏見的被異化的意識形態(tài)。所以說孩子上天國比成人更容易,因為孩子對存在的體驗最真切最準確,因為他們沒有被“形而上學”所污染。我們生活在一個被偏見與常識所異化的時代。譬如:盡管我們一直被教導要做“學問”,但我們切實執(zhí)行的卻是做“學答”。
仔細回顧一下十幾年的求學生涯,幾乎沒有老師教導過我們要學會提問,而只是一味地讓我們記住答案。所以,我現(xiàn)在讓孩子每天向老師提出一個自己想要了解的問題。蘇格拉底說,未經(jīng)思考的人生是不值得過的。我對孩子說,不會提問的學習是沒有任何意義的。
《存在與時間》讀書筆記 8
最近拜讀了20世紀西方最偉大的哲學家之一的海德格爾的代表作《存在與時間》。這本著作不僅對20世紀的哲學,而且對本世紀的神學、心理學、文學批評、政治學、法學、人類學以及音樂、繪畫等藝術領域都產(chǎn)生了廣泛而深刻的影響。
古今中外都有人從宇宙抽象出理的世界。各科學都在此一理的世界中自劃范圍,并把登堂入室的人隔在門外。不斷有人鉆研理學,摸索宇宙,則不但各科界限打破,連把登堂入室的人隔在門外的門限也把不住。于是乎“天地與我并生,而萬物與我為一。既已為一矣,且得有言乎;既已謂之一矣,且得無言乎?”就是說,既可說又不可說。理的世界皆可說,理的世界之外皆不可說,但還在宇宙(天地)之內(nèi)。被隔在門外的這個人也還在天地之內(nèi)。這個人是誰?無論他是誰,只消他是一個有名有姓的衣冠動物,他就是一個在者,那么他就還在門坎之內(nèi),各科學就可以解答他的一切問題。要找到門坎外的這個人,除非找到的不是他的在者,而是他的在。但是只有誰自己在,誰就體會到自己的在;旁人的在是誰也抓不到的。所以抓住在的總是自己。這自己就是我,我就是我自己。宇宙天地之大,我自己只有一個。這才是真正的我。其他各處各人說的我都只能算武斷的我。海德格爾的《存在與時間》就是從這個地方來講在的。
海德格爾認為,在就是我在,而且就是我在世。要在才有哲學,不在則只有科學,根本還沒有哲學。可以說,存在就是哲學,哲學就是存在。而且不存在則已,一存在就是天地與我并生,萬物與我為一,也就是他所說的我在世。不在則已,一在就是我,也就是世。這才叫并生為一。在這個問題上海德格爾接過胡塞爾的“事情本身”這個口號。但他卻比前者更加鮮明。海德格爾指出事情本身就是在者在其從隱蔽至無蔽中的在。所以只接觸到在者,就根本不解決問題。希臘人就指出和在者打任何交道,都必須它脫離了隱蔽狀態(tài)而始可,必須它已經(jīng)無蔽了才可以。而在者之無蔽,決不是下個判斷說它無蔽就無蔽了;而乃是倒過來,一定要在者已經(jīng)在得無蔽了,然后才可能有關于在者無論是什么的說法。因此在希臘思想中就已經(jīng)把在和無蔽等同起來,更進而和真理等同起來。所以海德格爾也說他要追問在的問題也就是追問的真理的問題。
海德格爾講在就是我在,而且就是我在世。不僅有我而且有世的整個在這回事就是存在。海德格爾還把起這個存在作用的在稱為此在,并說此在就是真理的原始現(xiàn)象,是這個真理的原始現(xiàn)象才使在者被發(fā)現(xiàn)這回事本身(去蔽、無蔽)成為可能。而整個這回事也就是此在之展開狀態(tài),也就是此在之在世。他認為此在的存在先于本質(zhì),它在存在狀態(tài)上優(yōu)先于其他存在者。他還選擇了“生存“來指稱這種存在者的存在方式。此在的基本構(gòu)建是在世。在世即在世之中。在世的世就是世界。這里的世界也不是指一切存在者羅列出來的總和。世界決不是那種在本質(zhì)上不是此在者的規(guī)定,相反世界是此在本身的一種性質(zhì)。由于此在的生存,此在就顯示并揭示存在。那種被顯示和揭示的存在和此在有著親密的關系,有原始的統(tǒng)一性,這就是世界。故此在有世界,世界是此在的世界。所以海德格爾說他講的此在并不是一個孤零零的主體,而自始就是一個在世,而且在世自始就是此在的基本結(jié)構(gòu)。這就是海德格爾的真理觀。這個真理觀與一切古典的'從認識論來講的真理觀異趣。
明白了此在的真理觀,我們又得問“此在以什么形態(tài)存在?”海德格爾告訴我們:“此在存在即悲情”。他指出人是被扔到這個世界上來的。人生的歷程就像是懸在天地之間的漫漫長路,既沒有終極起點,也沒有終極歸宿。人生沒有最終的依托。人被扔到這個世界上而被迫接受這種無奈又無常的生存境態(tài),這種生存境態(tài)決定了無法克服的生活的重負,也決定了人世間所無法開脫的悲情。存在是悲情的。人的存在是情感的存在。情感,而不是理解,決定了人的最本初的存在。然而大多數(shù)人,大多數(shù)時候,都在逃避其真是情感中曉示的最真切的自我。但逃避并不能真正擺脫人的最本初的情感的存在。相反,它反而更加印證了人的存在的悲情。因為人的情感的存在是無可逃避的。
此外,他也認為此在的存在也是煩人的,他告訴我們,此在的在世總要在世界中與物和人打交道。與物打交道的過程煩忙,同人打交道的過程為煩神。在海德格爾把此在的存在分為三類。第一類是積極的:互相關心,為他人做好事;第二類是消極的:互相反對,傷害或損害他人;第三類是淡漠的:互不關心,互不干涉。但是他又提出,這種煩并不操心自身的生存。人就注定要處身在這個日常世界之中,人具有一個肉身的存在,因此,這種“煩”就是生存的基本的情緒。它并不是心理學的或靈魂狀態(tài)的,毋寧說是肉身性的和處境性的。日常的基本情緒就是厭倦、枯燥與無聊,在這種情緒中,存在或者活著就象是一種負擔。但是,沉淪于世間生活的日常狀態(tài)也提供了安全感,人處于說、看和領悟的平均狀態(tài),也就是談話閑聊、好奇和模棱兩可。
最后他又在各種生存的情緒中拿出了一種獨特的情緒生存領悟,那就是“畏”。海德格爾將畏視為對日常世界的虛無化的力量。海德格爾之所以單單挑出“畏”,恰恰是因為只有它才能從存在論上顯示出虛無的力量,顯示出對日常生存的整個世界的超越和一躍?雌饋,海德格爾的“畏”的情緒更多地顯示出意志的力量,而薩特徑直將其等同于人的存在論的自由。海德格爾以現(xiàn)象學的方式展示了此在展開狀態(tài)的統(tǒng)一性,打破了傳統(tǒng)的知、情、意的三分法的等級?雌饋硭詫κ澜绲牟賱凇嵺`和對生存的領悟、解釋來批判認知,立足于此在在世的日常情緒和特殊性的情緒,而高揚對向死而生存的可能性進行籌劃的意志。而“畏”正是通向面對可能性和意志決斷的基本情緒。對于海德格爾來說,清醒地面對由死亡而來的“畏”并無畏地面對死亡所敞開的不確定的可能性(而不是死亡本身),這就是對生存的意義的領悟,海德格爾將這種領悟稱之為良知。這個良知不是社會和公共的良知,或神學的良知,或善的缺失,或內(nèi)在的道德律令的審判,而是來自“畏”的沉默的無聲的呼喚,呼喚我們到本己的本真性之前,去直面生存不可回避,不可推脫的可能性。
綜上所述,我們自然而然的對海德格爾產(chǎn)生一種崇高的敬佩之情。歷史上許多講法常常說自由是人的一種特性。而海德格爾的講法就跨出這種講法的視野很遠了。海德格爾講自由根本不是從人講起,而是從在者的在講起。講到在在中的在者之去蔽無蔽時,才提到人作為此在之自由的適應。誠然海德格爾的存在哲學總是從此在的存在講起,但他一講時辟頭就是講在者之去蔽與無蔽,撇開此無蔽境界來講人就一步也講不下去。所以海德格爾說去蔽境界是人的基礎。
海德格爾毫不在意別人批評他是形式主義,也毫不在意別人批評他是倫理虛無主義。事實上恰恰相反,《存在與時間》所說的本真性具有深藏不露的倫理學動機,我們甚至可以稱之為本真性的倫理學。本真的倫理學動機不僅貫徹在對常人的嚴厲的批判之中,而且,也體現(xiàn)在海德格爾獨特的良知概念之中。對于海德格爾來說,只有從對本己的本真性的生存的良知出發(fā),才能有所謂的公眾的良知或社會的良知,才有所謂的倫理責任的可能性。只有從個體的本真的生存出發(fā),才有讓他人生存和讓他人面對自己生存的可能性的自由。只有從個體的不可予奪的死亡出發(fā),才有對人的生存的尊重。至于海德格爾的本真性為什么是形式主義的,沒有提供給人們?nèi)魏尉唧w的內(nèi)容,這是因為本真性的生存恰恰是純粹的可能性,并且這種生存的可能性高于任何現(xiàn)實性。最后讓我們感謝這位偉大的哲學家吧,是他使我們認識到我們的世界是多么的美妙!
《存在與時間》讀書筆記 9
海德格爾用基礎存在論,生存論存在論,為科學奠基。像弗雷格這樣的語言哲學對他來說是易如反掌的。
當然,科學固然研究的是現(xiàn)成的可以直觀到的純概念,但是這些概念卻是從此在的操勞展開的當前化而得到的。
也就是說,真實的存在比現(xiàn)成的純粹概念豐富得多。科學只是截取了世界上的一個角落做研究。如果我們想拓展科學領域,那么我們就需要生存主義的視角來照亮世界。
海德格爾用現(xiàn)成與非現(xiàn)成,本真與非本真考察了作為存在之可能性的源始根據(jù),即此在。他在現(xiàn)成的'在世之中通過非現(xiàn)成的存在者即此在,來考察生存現(xiàn)象,以此試圖通達本真的存在。
但海德格爾對真實存在的強調(diào),恰恰是他所描述的柏拉圖式的理念,一切都是從這種理念中被理解和發(fā)展起來的。海德格爾最初的概念不是現(xiàn)成的,而是懷疑現(xiàn)成的。
海德格爾的寫作風格,就像德國糾纏的傳統(tǒng),以及使用日常詞匯(生存論現(xiàn)象)來作概念上的使用,更多的是在閱讀中糾纏,常常使人的思維斷開。但是海德格爾仍然很清楚。
此譯本的邊碼和英譯本有不合之處,不知孰對孰錯。作做不分,很多地方以作代做,不知道是否是照顧原文。希臘文后面都應該附上中譯,否則不方便。希臘文的音標不全,如果懂希臘文的人看這個本子,怕會覺得這些殘留的詞語都是用來唬人的。
活著就要及時,活著就要生活。所謂傳統(tǒng)的時間觀,就是把時間看成是“空間數(shù)學的”時間,也就是說,時間可以從存在中分離出來,可以被分割,可以被當作不存在,這就是“現(xiàn)成的”。現(xiàn)成的就是以存在的形式呈現(xiàn)靜態(tài)的東西。
雜七雜八,從這本書中我就悟出這些。
《存在與時間》讀書筆記 10
《存在與時間》繼承了古希臘的思辨?zhèn)鹘y(tǒng),海德格爾關于日常語言中的“是”或者“存在者”的意指提出疑問,指出以對象性的思維方式所追問的與得出的形而上學的本體論都只是“存在者”而非“存在”本身,并重新提出“存在的意義”這一問題。
海德格爾將“存在”重新放到最重要的本源的位置,突出三個方面探討存在問題提出的重要性:
1、存在是最普遍的概念,卻不等于說是最清晰的概念。
海德格爾通過不一致時期對存在的觀點,指出這些觀點的矛盾,從而說明,存在是一個不清晰的概念。
2、存在是不可定義的。
這個結(jié)論從存在的最高普遍性推論而來,因此,它一定不是一個實體,從而它不等同于存在者。但由于它如此普遍,以至于我們不能用定義方法從更高的概念導出,又不能有較低的概念來描述,因此存在又是不可定義的。
3、存在是自明的概念。
自明性是存在的一種屬性,在人類尚未熟悉到存在時就已經(jīng)將存在作為自己研究的基礎來研究其他事物,因此,存在又是自明的。
我認為海德格爾在闡述存在的意義的時候,從“此在”出發(fā)。所謂“此在”,通常來說指我們?nèi)祟惉F(xiàn)在的存在,而提問這種存在也是我們存在的一部分。我們由于如今在存在,如今在想而正是我們現(xiàn)在存在著,而我現(xiàn)在發(fā)問,由于我現(xiàn)在存在,因而會發(fā)問。還有一種定義,“所謂此在,即是在其存在之中與這種存在相互關聯(lián)的存在者”。意思是說,此在在與各類事物有關聯(lián)之際,經(jīng)常把最終回歸自己的可能性那樣的意義與目的的關聯(lián)拋到自己的前方。
此刻存在的我為什么會覺醒,反思自己,那是由于作為思想支援的“畏”。心里在擔心著什么,恐懼之心時刻有之,造成埋頭于日常的此在發(fā)生動搖的是“畏”,在世界之中的存在本身就是畏的對象。擔心能否在這個世界內(nèi)存在。我們在不斷復蘇自己的思維狀態(tài)中,關于存在的意義、自身的價值不斷地拷問,由于我們總在擔心一些東西,“操心”既是此在的存在,我們由于恐懼而操心。海德格爾認為正在被展開與發(fā)現(xiàn)的.此在的存在方式才是真理與真實性的本源現(xiàn)象。此在操心自己的存在,是先于自身存在的存在者,事實上就是使自己與現(xiàn)在還沒有的東西有關聯(lián),甚至與自己最后的死的關聯(lián)。為了作為一個整體而完結(jié),此在非死不可,此在關于自身來說終究是未完,而自身的死關于此在來說絕不可能親身經(jīng)歷。
海德格爾關于死亡與時間的懂得,他通過與傳統(tǒng)哲學的批判對比,希冀“存在”本身的澄明與顯現(xiàn)。若他揭示出的“此在”之“被拋入世”具有一些生命自身的悲劇性,那么他通過對“向死而在”的生存論分析將“本己”的唯一性與不可替代性赤裸裸地揭露出來,免于在有限的生命中一直受常人操縱,則是“此在”面對本己雖顯孤獨,但卻具有了活出本真狀態(tài)的可能。盡管海德格爾沒有指出具體的可能的選擇,但是也正由于他未指明的可能性,才給后來的“此在”留下了更多自由抉擇的空間。
《存在與時間》讀書筆記 11
讀完《存在與時間》后,我被海德格爾深深吸引。 在這部著作中,海德格爾深入思考了存在與時間這兩個深奧領域的關系,向我們展示了人類存在的真正意義,并提出了一種獨特的思維方式,即“存在主義分析”。
給我印象最深的是作者對時間的思考。 我們都知道時間的存在,每個人都經(jīng)歷過時間的流逝,但我們不知道時間流逝的真正含義。 海德格爾認為,時間不僅是現(xiàn)象學的研究對象,而且具有本體論的意義,即時間是我們存在的基礎,是一種自然的勒索,沒有時間就無法存在。
另外,作者對于存在的研究也非常深入。 他認為,人類并不是作為客觀事物存在于世界上,而是能夠意識到自身存在的主觀存在狀態(tài)。 我們的`存在是以時間為基礎的,我們對存在的理解也在隨著時間而不斷變化。 因此,理解時間與存在之間的密切聯(lián)系是理解人性的關鍵。
在閱讀過程中,我深深感受到海德格爾思辨的深度、廣度和精確性。 他在書中使用了大量新的哲學語言,措辭極其精確和令人信服。 同時,作者的思維方式也很獨特,為我閱讀哲學著作開辟了新的視角。
總之,《存在與時間》是一部關于哲學、時間、存在等領域的杰出著作。 它是對人性的深刻反思,值得世人深入理解。 它讓我們更加清晰地認識到時間與存在之間的特殊聯(lián)系,理解認識世界和自我的新方式,這將對我今后的哲學學習和人生道路產(chǎn)生深遠的影響。
《存在與時間》讀書筆記 12
《存在與時間》是德國哲學家馬丁·海德格爾的代表作,首次出版于1927年,這本書對西方哲學尤其是存在主義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在這部著作中,海德格爾探討了“存在”(Sein)的意義,特別是人類存在的獨特性,即“此在”(Dasein)的存在方式。以下是對該書內(nèi)容的一個簡要概括和思考,作為讀書筆記的一部分。
海德格爾開篇便挑戰(zhàn)了傳統(tǒng)哲學對于“存在”的忽視,他認為以往哲學多關注于“存在者”(存在物)的研究,卻未曾深入探討“存在”本身。他提出哲學的核心問題應該是:“存在意義何以可能?”為了解答這一問題,海德格爾引入了“此在”的概念,用以特指人的.存在狀態(tài),強調(diào)人不僅僅是世界中的一個對象,更是存在的一種特殊樣式,具有自我意識和理解自身存在的能力。
書中,海德格爾詳細分析了“此在”的結(jié)構(gòu),核心在于時間性(Temporalitt)。他指出,“此在”總是處于時間之中,時間不僅是外在的流逝,更是構(gòu)成“此在”存在方式的本質(zhì)維度。人的存在是面向未來的,這種未來導向性促使個體不斷籌劃自己的存在,同時,這種籌劃又基于對過去的理解和當前處境的闡釋。因此,時間性不僅僅是一個物理概念,它深刻地影響著人的自我理解和行為選擇。
海德格爾還討論了“常人”(Das Man)的概念,指的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不加反思地遵循社會規(guī)范和公共意見的狀態(tài)。在這種狀態(tài)下,“此在”往往失去了其本真的存在方式,被平均化、平庸化。海德格爾鼓勵讀者通過“畏”(Angst)和“死亡”等現(xiàn)象來喚醒個體對自身存在本質(zhì)的意識,因為面對死亡時,“此在”會意識到自己的有限性和獨特性,從而可能達到本真存在。
《存在與時間》的閱讀不僅是對哲學理論的探索,更是一場思想的冒險,它要求讀者反思自身存在的本質(zhì)和生活的意義。海德格爾的語言深奧且富有詩意,他的思想體系龐大復雜,需要反復咀嚼和深入思考。這本書不僅是存在主義哲學的基石,也為后來的哲學、社會學、文學批評等多個領域提供了豐富的理論資源和思考路徑。
總之,《存在與時間》是一部充滿挑戰(zhàn)的哲學巨著,它不僅改變了我們對“存在”這一基本哲學問題的理解,也深刻影響了人類對自己存在狀態(tài)的反思。通過閱讀這部作品,我們被引導去探索那些日常生活中常常被忽視,卻又至關重要的哲學議題,從而更加深刻地理解自己作為“此在”的存在方式。
《存在與時間》讀書筆記 13
海德格爾在《存在與時間》中,首先批判了以往哲學中對“存在”概念的忽視,指出哲學史上大多探討的是存在的某一方面或存在者,而非存在本身。他主張,要理解存在,必須從人的存在(此在)出發(fā),因為人是唯一能問及“存在意義”的存在者。
存在結(jié)構(gòu):海德格爾提出“在世界之中存在”(In-der-Welt-sein)的概念,強調(diào)人的存在不是孤立的,而是在與世界的緊密關聯(lián)中被定義的。這種存在不僅僅是物理空間中的位置,更是指一種存在方式,即人在特定文化、歷史和社會背景下的實踐活動。
日常性與沉淪:此在的`日常狀態(tài)被描述為“沉淪”(Fallen),人們往往沉浸在日常瑣事中,遺忘了自己的本真存在。海德格爾認為,雖然沉淪是常態(tài),但它也遮蔽了對存在更深刻的理解。
畏與亡:通過對“畏”(Angst)和“向死而在”(Sein zum Tode)的分析,海德格爾揭示了面對無盡可能性和死亡時,此在能被喚醒,認識到自己的有限性,并因此激發(fā)尋求本真生存的動力。
時間性為核心:海德格爾將時間性視為理解存在的關鍵。不同于傳統(tǒng)將時間視為客觀流逝的觀念,他主張時間是此在存在的方式,是理解和解釋所有存在經(jīng)驗的基礎。時間性不僅僅是計時工具上的“現(xiàn)在-過去-未來”,而是構(gòu)成人的存在結(jié)構(gòu)的核心維度。
本真與非本真的時間性:在此框架下,海德格爾區(qū)分了本真(Eigentlichkeit)與非本真(Uneigentlichkeit)的時間性。本真的時間性意味著個體直面自己的有限性,主動選擇并承擔起自己的存在,而非本真則是被社會常規(guī)和他人意見所驅(qū)動。
《存在與時間》是一部深奧且影響深遠的哲學著作,它不僅改變了我們對“存在”這一基本哲學問題的認識,也為后來的存在主義、后現(xiàn)代主義等思潮提供了重要的理論基礎。海德格爾通過對“此在”及其時間性的探討,鼓勵讀者反思自我存在的本質(zhì),以及如何在有限的生命中尋找和實現(xiàn)存在的意義。這部作品要求讀者跳出傳統(tǒng)哲學框架,以全新的視角審視人類存在的多維性和復雜性,是一次深刻的哲學之旅。
《存在與時間》讀書筆記 14
海德格爾的《存在與時間》是一部深刻探討存在意義的哲學巨著,它引領讀者穿越傳統(tǒng)哲學的迷霧,直面“存在”這一最根本的問題。本書不僅是對傳統(tǒng)存在論的顛覆,更是對人類生存狀態(tài)的深刻反思。以下是我閱讀此書后的一些感悟與筆記。
海德格爾開篇即指出,西方哲學史上“存在”被長期遺忘,哲學家們更多地在探討“存在者”而非“存在”本身。他提出,要重新開啟對“存在”的追問,即“存在是如何被理解的?”這一問題不僅是對哲學傳統(tǒng)的挑戰(zhàn),更是對人類自我認知的深刻反思。
書中,海德格爾通過“時間性”這一概念,構(gòu)建了其獨特的生存論分析框架。他認為,人的存在本質(zhì)上是時間性的',即人的存在總是在時間的流逝中展開,通過“過去”、“現(xiàn)在”與“將來”的交織,形成獨特的生存結(jié)構(gòu)。這種時間性不僅決定了人的存在方式,也影響著人對世界的理解和行動。
海德格爾區(qū)分了“日常共在”與“本真存在”兩種生存狀態(tài)。在日常共在中,人們往往被瑣事、習慣和社會角色所束縛,失去了對自我存在的真實體驗。而本真存在則要求個體超越這些束縛,直面自己的死亡,從而達到一種更加深刻和真實的生存狀態(tài)。這一區(qū)分促使我們反思自己的生活方式,追求更加本真和有意義的存在。
書中對死亡的探討尤為深刻。海德格爾認為,死亡不是生命的終結(jié),而是存在的一種可能性,它賦予人以有限性,并促使人不斷思考和追求生命的意義。通過直面死亡,人能夠擺脫日常的沉淪,更加清醒地認識到自己的存在和價值。
《存在與時間》不僅是一部哲學著作,更是一本引導我們反思生命、追求本真存在的指南。它讓我們意識到,真正的存在不在于我們擁有什么,而在于我們?nèi)绾卫斫庾约、如何面對生活、如何追求意義。通過這本書,我更加堅定了探索自我、追求真實存在的決心。
《存在與時間》讀書筆記 15
海德格爾的《存在與時間》無疑是20世紀哲學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它標志著哲學研究從傳統(tǒng)的“存在者”分析轉(zhuǎn)向了“存在”本身的追問。這一轉(zhuǎn)向不僅是對哲學傳統(tǒng)的深刻反思,更是對人類生存狀態(tài)的全新洞察。在閱讀此書的過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了海德格爾對存在問題的執(zhí)著追求和對人類命運的深切關懷。
書中,海德格爾創(chuàng)造性地提出了“時間性”作為理解人的存在的關鍵。他認為,人的存在是時間性的,這意味著我們的存在總是在時間的流逝中不斷變化和發(fā)展。這種時間性不僅決定了我們的生存方式,也塑造了我們與世界的關系。同時,他通過深入分析“日常共在”與“本真存在”的區(qū)別,揭示了人在現(xiàn)代社會中容易陷入的異化狀態(tài),并呼吁人們追求更加本真和有意義的生存方式。
關于死亡的探討是本書的一大亮點。海德格爾指出,死亡是存在的一種可能性,它賦予了人以有限性,并促使我們不斷思考和追求生命的意義。然而,在現(xiàn)代社會中,人們往往對死亡充滿恐懼和逃避,這種態(tài)度不僅讓我們失去了對生命的深刻理解,也讓我們在生存中失去了方向。因此,他呼吁我們要直面死亡,通過思考和面對它來更加清醒地認識到自己的存在和價值。
閱讀《存在與時間》讓我對生命和存在有了更加深刻的.思考。我意識到,真正的存在不在于我們擁有多少物質(zhì)財富或社會地位,而在于我們?nèi)绾卫斫庾约、如何面對生活、如何追求意義。同時,我也明白了死亡并不可怕,它只是生命過程中的一個必然環(huán)節(jié)。通過直面死亡,我們可以更加珍惜現(xiàn)在的生活,更加努力地追求自己的夢想和目標。
總之,《存在與時間》是一部值得反復閱讀和深思的哲學著作。它讓我們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存在狀態(tài),并引導我們追求更加本真和有意義的存在。
《存在與時間》讀書筆記 16
《存在與時間》是德國哲學家馬丁·海德格爾的代表作,首次出版于1927年。這本書深入探討了“存在”(Sein)的意義,尤其是人類存在的本質(zhì),即“此在”(Dasein)的存在方式。在閱讀這部哲學巨著時,以下幾點印象深刻,構(gòu)成了我的讀書筆記核心內(nèi)容。
海德格爾通過“此在”的概念,將人的存在視為一個開放的、不斷變化的過程,而非固定不變的本質(zhì)。他強調(diào),我們不應從實體性的角度去理解人,而應關注人的存在方式——人是如何存在于世界中,如何與世界發(fā)生關系的。這種存在方式的核心特征是“在世存在”(In-der-Welt-sein),意味著人的存在總是與周圍世界緊密相連,人的意識、行為和理解都是在這個世界背景中發(fā)生的。
海德格爾提出,時間性(Temporalitt)是理解此在存在本質(zhì)的關鍵。傳統(tǒng)上,時間被理解為物理事件序列的度量,但在《存在與時間》中,時間被重新詮釋為構(gòu)成此在存在本身的可能性條件。他認為,人的存在本質(zhì)上是面向未來的.,人的行為、選擇和理解總是基于對未來的投射、對過去的解釋以及當下的實踐活動。這種時間性不是外在于人的客觀流逝,而是人存在方式的內(nèi)在結(jié)構(gòu)。
海德格爾區(qū)分了日常狀態(tài)(Das Man)與本真狀態(tài)(Eigentlichkeit)。日常狀態(tài)是指人們在社會習俗和“一般人怎樣做”的無意識遵循中生活,缺乏對自身存在本質(zhì)的深刻反思。相反,本真狀態(tài)是指個體清醒地認識到自己的有限性和死亡,主動承擔起自己存在的責任,做出自由的選擇。本真性并非道德上的善或優(yōu)越,而是一種存在論上的自我覺醒和真實面對生命的態(tài)度。
海德格爾還強調(diào)存在問題的優(yōu)先性,認為所有哲學探究都應以對“存在”的基本理解為出發(fā)點。他批評了傳統(tǒng)哲學,特別是形而上學,認為它們往往將存在視為理所當然,而忽視了對存在本身的追問。海德格爾主張通過現(xiàn)象學方法,即直接描述和分析經(jīng)驗,來揭示存在的意義。
《存在與時間》是一部深奧且挑戰(zhàn)性的著作,它不僅改變了西方哲學對“存在”問題的思考方式,也深刻影響了20世紀的思想界。盡管閱讀過程中會遇到諸多抽象概念和復雜的論述,但海德格爾對于人類存在狀態(tài)的深刻洞察,特別是關于時間性與本真性的討論,為我們提供了審視自我與世界的新視角。這本書鼓勵我們反思日常生活的盲目性,追求更加自覺和真實的生存方式。
【《存在與時間》讀書筆記】相關文章:
《時間簡史》讀書筆記01-25
時間簡史讀書筆記12-13
時間簡史讀書筆記04-26
時間的書讀書筆記07-13
把時間當做朋友讀書筆記11-18
(合集)《時間簡史》讀書筆記01-15
把時間當作朋友讀書筆記06-08
時間簡史讀書筆記(15篇)03-10
《時間簡史》讀書筆記(精選28篇)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