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教師如何適應教育的發(fā)展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語文課堂教學中的學習內容也變得開放、靈活起來,教學手段開始先進、多樣,學生也有了更多自主選擇的機會。然而在新舊教學模式交替變革的過程中,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我深深感到一些矯枉過正的傾向,出現(xiàn)了一些有悖于新課改的“變異”現(xiàn)象。
“種他人田,荒自家園”新課標中指出語文要加強綜合性,溝通與其他學科的聯(lián)系,溝通與生活的聯(lián)系,但在實踐中“,荒自家園”的現(xiàn)象卻屢見不鮮。如一位教師在教古詩《贈汪倫》時,讓學生表演當時的情境,喜歡繪畫的可以繪制圖畫,喜歡音樂的到電腦中點擊表現(xiàn)送別的樂曲,最后全班合唱《朋友啊朋友》。這堂課看上去熱熱鬧鬧,但學生語文知識、能力、素質方面的收獲甚微,只是在教學形式上追求花樣多,這就把語文課異化成各科雜燴的綜合課。
“假民主、假自主”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是新課程倡導的學習方式,但在很多教師眼里就以為是新課改的唯一標志,似乎無之便不是新課程。于是,分組、交流、討論,“學生想說什么就說什么,喜歡說哪個就說哪個”等形式充斥著整個課堂,貫穿始終。有的教師不管“問題”的難度如何,是否有談論的價值,一律交由學生討論解決,課堂氣氛倒是“活躍”了,但效果如何?還值得商榷。誠然,學生中不乏個別很有見地的發(fā)言,但更多的是人云亦云,隨聲附和,教師卻常常是緘默不語。我想,語文新課改的本意決不是把教師的“一言堂”改成學生的“一言堂”。
“作秀”時下許多的語文公開課一般都在多媒體教室進行,一些示范課、研討課當然更不例外,現(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充斥其間,猶如一場高科技產品展示會。兼聲、形、畫于一身的電腦課件美輪美奐,熱鬧非凡,授課者心滿意足,聽課者大飽眼福。教師在課堂上千方百計引導學生按部就班,頗有“請君入甕”之嫌。一些對課件操作不是十分熟悉的教師,為避免電腦“發(fā)脾氣”,只得小心翼翼地操作,全神貫注地呵護。公開課教學變成了事倍功半的作秀課。如此這般,如何能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
新課改名片下的“放羊式”為了體現(xiàn)自主學習的新理念,營造寬松民主的教學氛圍,有的教師悄悄地退出教學的主導地位。為了讓學生自主,教師沒了主見,教學無主次,不能正確把握教材的價值取向。有的被學生牽著鼻子走,有的跟在學生的后面,對學生百依百順,有的甚至退出了教學的舞臺,成了一名旁觀者,把自主學習異化為放任自流,我名之為新課改名義下的“放羊式”教學。
“新瓶裝舊酒”在周考、月考、單元考、過關考、期中考、期末考、中考、高考的重壓之下,許多語文教師在教學中,依然故我,喊新課程,使老方法,拼時間拼精力,實施“填鴨式”教學,搞“題海戰(zhàn)術”,強調死記硬背,追求短期“分”效,急功近利,穿新鞋,走老路。長此以往,語文是否又要遭來第二次“誤盡蒼生”的罵名?
“滿漢全席筵”《語文新課程標準》提倡課程的開放、教材的開放和重新整合。提倡課堂教學既要立足教材又要向課外延伸。據此,不少課堂教學形式多樣:既有自主學習,又有合作討論;既有圖片展示,又有課本劇表演等。一項項的活動猶如滿漢全席般,被一盆盆、一盤盤地往上端?蓱z的課文被棄之一旁,寶貴的時間在熱熱鬧鬧中被消磨。
“表演”在新課程的實施過程中,我們有著太多的疑問,存在著太多的問題需要研究,需要解決。然而,在教研課中,筆者看到的卻是一節(jié)又一節(jié)“完美”的課。為了不出“問題”,只好全教研組一起出謀劃策,集眾人之力備好一節(jié)課,然后在不同的班里多次試教,把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一一解決,等到上課時,一切都是那么的完美。許多教研課中看似生成了很多問題,實則上課的教師早已滾瓜爛熟。一個問題剛提出來,學生不費吹灰之力就能完美地解決。在一次教研課上,有個學生對“愚公移山”提出不同的看法及對策,但在評課時我們卻發(fā)現(xiàn)該生座位里有一份詳細的答案。
這樣的教研課,我們看到的只是無聊的表演,沒有創(chuàng)造性的交流。一個經過多次演練的“表演課”也就掩蓋了現(xiàn)實語文教學中存在的許多問題。這樣的語文課堂是對新課程的簡單模仿、機械照搬;這樣的語文教師是對新課程理念的曲解,是被所謂“課改”的氣氛所左右,以至于尚未思考便“吞下”,沒有真正理解內化新理念而有效落實到教學行為上。
我覺得,教師要避免新課改中的“變異”現(xiàn)象,要履行“三問”。
首先,問自己教師針對自己的課堂教學要堅持“課前問”,就是教師在備課過程中要多向自己發(fā)問,例如,“這節(jié)語文課我想教學生什么?”“應該怎樣上這堂課?“”還可以怎樣上這堂課?”三思而行,定能提高課堂效率。還要堅持“課中問”,就是教師在上課過程中,對課堂中發(fā)生的出乎意料的問題捫心自問,及時調控教學策略。這樣,可以克服教學預設帶來的機械呆板的弊病,讓語文課堂教學隨時產生智慧的火花,充滿生機與活力。再要堅持“課后問”,就是在語文課結束后,教師要及時反省、反思本節(jié)課的效果,著重反思課堂中出乎意料的創(chuàng)造性收獲和需要改進的地方等兩方面的問題,便于今后教學揚長避短。
其次,問學生教師要詢問學生對自己課堂教學的意見,包括學生的現(xiàn)有學習語文水平、聽課的情緒、學習的效果、學習的困惑、需要教師怎樣教學的愿望等,這樣便于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這種方式可以兼顧個體,注重教學的多樣化,盡最大可能發(fā)揮學生的個性特長。當然,也要注意引導學生正確認識教學過程,對待學生幼稚的意見,教師不要簡單適從,要善于傾聽意見,去偽存真,否則,反而會降低教學績效。
最后,問同行教師應傾聽語文同行和業(yè)務領導對所聽或所了解到的有關自己課堂教學情況的意見,這是站在專家角度提出的觀點,這種意見科學性強,便于自己長善救失,有利于教師很好地改進教學工作。這種方式要求教師要有謙虛的品德,使同行愿意給你提看法,讓大家坦誠交流,這種意見的含金量較高,教師要從善如流,為我所用。
總之,語文學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特點,決定了語文教師必須與時俱進,一刻也不能停下改革的步伐。面對如火如荼的新課程改革浪潮,語文教師必須改變自己的思想,構建一套新的教學理念,轉變角色,樹立服務意識,努力發(fā)揮促進者、指導者、合作者的角色作用,優(yōu)化我們的語文課堂教學。同時,我們語文教師要在緊張的工作中,在新課改大潮的熱情中,不妨隨時靜下來,想一想,問一問,總結成敗得失經驗教訓,增加自己的思考意識,鍛煉自我反思能力。一定要深入領會語文新課改的精髓,確實樹立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的教學理念,真正把學生放在主體地位,關注學生的發(fā)展,關注學生的一生,關注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所表現(xiàn)出的積極性、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力求靈活地選擇和使用教學方法,使自己具有更多的創(chuàng)造新形式、新內容的空間,從而告別“華而不實”,實現(xiàn)既“活”又“實”的語文新課改教學。
【教師如何適應教育的發(fā)展】相關文章:
出國留學如何適應異國的教育制度05-30
澳洲留學如何快速適應澳洲教育的辦法05-30
如何發(fā)展幼兒教育06-04
如何快速適應職場12-14
如何適應與眾不同的社會和教育機制05-30
如何發(fā)展農村幼兒教育06-04
如何促進農村教育發(fā)展03-16
更新觀念適應新世紀幼兒教育發(fā)展05-09
如何讓小學新生適應學校06-15
如何推動農村幼兒教育發(fā)展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