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如何合理教育孩子
低聲教育到底對于家庭來說有啥好處?
1.低聲教育能讓自己平復(fù)情緒
家長在被激怒時無法控制自己的言行,往往會說讓自己后悔的話,做讓自己后悔的事。低聲教育實際反映了家長的教養(yǎng)態(tài)度,合理的親子溝通技巧,教育孩子是為了轉(zhuǎn)變孩子,但孩子能否轉(zhuǎn)變,按照家長的意愿做,不在于其表達的聲音高低,而在于有沒有道理,能否為孩子所接受。
2.防止孩子反感,產(chǎn)生抵觸心理
家長大聲呵斥、聲嘶力竭的威懾可能當時會把孩子震住,產(chǎn)生暫時的效果,這種家庭教育,孩子心里肯定不服,只是屈從,長遠來講未必有效。最好把力氣用在講清道理上,這樣孩子能聽進去,不反感,在腦子里留下印象,修正自己的行為。
3.表達了對孩子的信任和尊重
放低聲音,不怒自威,本身就表達了對孩子的信任,隱藏的信息是我跟你說了一遍,你就記住了,并按照我說的去做。"敬人者人恒敬之",孩子從家長那里獲得了信任和尊重,反過來也會尊重家長。
低聲教育有助于提高家長的威信。一個動不動就朝孩子大吼大叫發(fā)脾氣的家長,在孩子眼里,多半是因為拿他沒辦法。以后孩子不但會越來越不聽話,還可能變得不尊重家長、頂撞家長。
如何做到低聲教育?
1.家長應(yīng)加強修養(yǎng),遇事不慌
養(yǎng)孩子的過程中會發(fā)生很多意想不到的事,孩子是一個有獨立思想的人,不可能每件事都順著自己的想法去做,難免出現(xiàn)偏差,家長要有心理準備。站在孩子角度考慮,遇事不著急,克制自己無益的感情沖動。
2.養(yǎng)成跟孩子商量、提建議的習慣,而不是下命令
平時遇到事情或分歧,最好不要強制,多聽聽孩子的想法,取得孩子的理解,他理解了就會去做。把孩子當成一個成人來交流,對他要有起碼的信任和尊重,多鼓勵,這比單純的命令效果要好。孩子暫時不理解的、沒做到的,家長可以適當讓步,適當?shù)却,給些時間和機會,讓他自己去消化。教育是為了改變孩子,不能寸步不讓,不可能說到就讓孩子做到。
3.開口時把音量降低幾度,語速放慢一半
設(shè)身處地地想想,自己小時候也會犯錯,不聽話。所以,對孩子不要真生氣,小孩子不懂得行為規(guī)則,犯錯或?qū)医滩桓亩际遣豢杀苊獾。在發(fā)脾氣前,盡量控制住自己的音量,放慢語速,這樣自然就會壓住怒火?赡苓@個時候,你會發(fā)現(xiàn),原來這件事也沒有那么值得生氣。
4.想批評孩子,先以正面的語言開頭
孩子雖然犯了錯,但絕非不可饒恕,更不能因為自己控制不住怒氣,就對他全盤否定。所以,先說幾句正面的話,比如“媽媽知道你今天很開心,很喜歡在屋里跑來跑去,但是媽媽剛才告訴你了,要小心,不能把杯子打碎了……”先肯定孩子主流的方面,再批評,既能幫家長降下怒火,也不傷害孩子的自信。上來就批評,孩子會覺得委屈,產(chǎn)生自卑心理,時間長了很容易會輕易否定自己,覺得自己一無是處,什么都做不好。
5.把姿態(tài)放低,俯下身子或蹲下來,不要居高臨下地教育孩子
家長居高臨下地批評孩子,很容易就會控制不住大發(fā)脾氣,而跟孩子處在平等的位置,則有助于壓下怒氣。俯下身子本身就是對孩子的尊重。這樣才是出于愛的教育,也能讓孩子愛自己。孩子愛父母,自然不愿意讓對方生氣,做事前會揣摩家長的要求,按要求去做,取悅家長。
需要注意的是,低聲教育不是哄著孩子、無限度包容和放任他的錯誤,家長一定要堅持原則,講清道理,讓他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并督促他改正。
教育方法那么多,為何對自己孩子不管用
第一、教育孩子的關(guān)鍵不是方法和技巧,而是父母本身
一個讀初中的女孩,經(jīng)常在考試前失眠,不過,每次的成績還是不錯。在咨詢孩子失眠問題時,女孩的媽媽表現(xiàn)得很焦慮,還一個勁地說:“我從沒有給過女兒學(xué)習上的壓力,總是對她說,考不考第一沒關(guān)系,只要你努力了,考試結(jié)果不重要,不知道她為什么還會這樣壓力大?”她的話剛說完,沒想到坐在旁邊的女兒一下子哭了,大聲說:“媽媽,如果我哪次考的不好,你看到卷子時,都是很生氣的樣子,嚇得我好幾天都不敢說話!”媽媽怔住了,不好意思地對女兒說:“媽媽沒有吧,我怎么不記得了”,而孩子哭得更兇厲害了!
咱們很多家長都是心口不一,嘴上說著不在乎孩子的成績,而當孩子成績不理想時,卻表現(xiàn)得很是憤怒和生氣,讓孩子無所適從!還有剛才那位媽媽“只要你努力了”的話,看起來要求不高,其實彈性很大!什么叫努力?努力的標準是什么?和誰去比較呢?因為不明確,所以家長可以任意去說話。只要家長覺得不滿意,就會訓(xùn)斥孩子!其實很多時候孩子真的努力了,因為和他自己比較,這段時間確實付出很多!這些情況家長可以多和老師溝通,聽聽老師對你孩子的評價,這樣比較客觀!
我們家長都希望自己做一個溫柔有愛、循循善誘、盡心盡力的家長,而事實上當面對孩子成績不理想或者孩子的一些問題時,表現(xiàn)的卻是悲傷、生氣和憤怒,身體的姿態(tài)很僵硬,說話的語氣很傷人!
有些家長很愛學(xué)習,讀了很多教育書籍,學(xué)了很多育兒經(jīng)。然而,如果缺少對自己的反思和覺察,只想著教育孩子卻忘記了自我成長,學(xué)習了方法,卻沒有真正學(xué)會使用,不但達不到預(yù)期效果,反倒會起到反作用。
第二、教育方法只有和孩子合二為一,才能達到理想效果
如果只是讀了各種教育理論和方法,但沒有真正內(nèi)化為家長自己內(nèi)心的一部分,那么應(yīng)用時一定會有分裂的表現(xiàn)。孩子覺察到這些矛盾的信息一般會很困惑,到底哪個才是真實的媽媽呢?媽媽的真實想法和意圖是什么呢?這個時候,孩子會選擇自己感受到的信息,而忽略媽媽所說的信息。很顯然,應(yīng)用久會失效。
另外,很有可能會傷害到親子關(guān)系。因為孩子看到了內(nèi)外不一致的父母,使他難以真正信任父母。如果信任關(guān)系受到損壞,那么教育和引導(dǎo)就會變得更加艱難。很多家長把教育方法被當作萬能藥,直接拿來使用時,很可能起到相反作用。
正確的方法是,看到了好的教育方法和理念,要反復(fù)地思考,如果用在孩子身上會怎么樣?他會不會接受呢?孩子是不是適合這個方法呢?如果用了會出現(xiàn)什么結(jié)果呢?這個方法的使用前提是什么?還有沒有更好的辦法呢?
教育和孩子匹配時,會達到最好的效果。
第三、孩子是父母的鏡子,父母要善于從孩子身上反觀自身
我們做父母的,都會有自己的盲點和未發(fā)現(xiàn)的部分。然而,越是未發(fā)現(xiàn)的部分往往對孩子影響越大,因為不知道所以任其妄為也渾然不知。這恰恰是養(yǎng)育孩子最難的地方,也是最有意義的地方。
難就難在自知并不容易。
孩子有時候會突然冒出的一句讓我們家長詫異的話,當我們條件反射式地想要表達反對時,又意識到那句話很熟悉,不就是從家長這里學(xué)到的嗎?孩子說話的口氣,生氣時的表情,是不是特別像我們自己呢?我們最不愿意看到的,最應(yīng)該改變的那一部分,卻被孩子真實完整地表現(xiàn)出來。
所以,是孩子促使我們反觀自身并獲得成長。做了父母,真切地體驗到和孩子的真實互動中,激起了我們一些強烈的正面情感,也激起了一些強烈的負面情緒體驗,我們期望呈現(xiàn)給孩子的和實際呈現(xiàn)的往往并不一致。不管我們愿不愿意,我們都是用整個人在影響孩子,而不是我們一廂情愿的某一部分。
現(xiàn)實中往往通過孩子的一些問題行為或異常表現(xiàn),倒逼父母開始反觀自身,從而得以開啟家長的自我成長之路。這是孩子送給父母最珍貴的禮物,它是孩子用自己的生命體驗帶來的,如果我們能夠接收到并珍惜這個發(fā)現(xiàn)自己的機會,那也是孩子最大的福份。
第四、父母的自我成長,才是終級教子之道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我們會經(jīng)歷很多自我覺察的時刻,真正明白父母的自我成長才是終級的教子之道。所以,擁有教育孩子的專業(yè)知識,并不代表養(yǎng)育的孩子就一定多么優(yōu)秀和卓越。父母學(xué)習專業(yè)知識的目的,除了幫助自己能更好的理解孩子的成長規(guī)律,更重要的是自我成長。
雖然自知不易,只要真心愿意面對,就可能一步步獲得成長。然而,如果父母拒絕看自己的內(nèi)在,只把眼睛盯在孩子身上,那一定是無解的。
因此,提高自我覺察力,意味著要對自己開放,對自己的內(nèi)心深處開放,放下對自己一些固執(zhí)的僵化的自以為是的認識。
我們要拋棄下面這些僵化的想法:我從不表里不一;我是一個好人;我不是一個好媽媽;我是一個好媽媽;我從來沒有做過對不起別人的事;我是完美的;我很懂孩子;我學(xué)習很多先進的教育專業(yè)知識,我不可能錯;我很堅強;我是一個特別不在乎成績的父母。只有這樣,父母才有可能去接觸到那個不一樣的部分,得以擴展自己的豐富性,變得靈活、有趣味。否則,這樣的機會即使無數(shù)次出現(xiàn),也不會有任何發(fā)現(xiàn)。為了我們的孩子,讓我們盡力做好自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