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孩子教育的建議
孩子愛“打人”:教育意見
針對強強的打人行為,訓練師給家長的意見如下
1.家里人停止類似的行為。強強爸爸有時會為了讓孩子聽話而請他吃頓“小生活”,這種懲罰行為要停止。作為兩歲左右的孩子,他們根本無法理解所謂的“小朋友要和睦相處”之類的言辭,他們能明白的那就是“爸爸剛才打我很痛,我就聽話了,打人真有用!”
2.嚴肅對待孩子的行為。無論是保姆的笑還是家長們根據環(huán)境不同而變化不一的態(tài)度,都會對孩子的行為糾正產生負面影響,所以如果是不好的行為,直接嚴肅地阻止;如果你只是笑著告訴孩子“打人不好”,那孩子得到的信息可能只有“媽媽也沒生氣呀,這樣做還挺好玩!”
3.全家人行動一致。無論在誰面前,無論打了誰,給予孩子的“懲罰”都是一致的——游戲暫停、行動暫停、溝通暫停。孩子很聰明,如果全家人態(tài)度不一,孩子肯定會不斷嘗試限制,直到達到他們的目的。這也正是很多家長反映孩子在家里和在外面表現不一致的原因,正是因為家長的規(guī)矩在不斷變化,導致孩子學會“察言觀色”后見風使舵。
4.即刻行動應優(yōu)于言語規(guī)訓。當孩子出現打人行為時,直接對孩子的行為進行阻止——立刻抓住他打人的小手,嚴肅地告訴他“不可以打人”。給孩子一個阻止,這對他們來說已然是一種懲罰,過后無需再多說教。若再出現打人行為,繼續(xù)上述方法即可。
淺談中學生的閉鎖心理
中學生閉鎖心理主要是指中學生內在的心理活動不輕易表現出來的心理現象。這種心理現象在中學階段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而日益明顯。它突出表現為學生沉默寡言,喜怒哀樂不輕易表露,而且極易產生悲觀情緒,使教師無法有針對性地做好思想教育工作。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如果不能進行恰當、合理、有效的教育引導,不能正確地理解、對待閉鎖心理,那么極易使學生對老師的正確要求產生抵制情緒,結果不僅影響教育效果,有時甚至會產生負效應。
中學生閉鎖心理的主要特征是關閉性,表現在課堂上是不愿回答老師的提問。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我們常常會發(fā)現這樣的現象:初一學生明顯不如小學生愛回答問題,到初二這種現象更為明顯;進入初三、高一,學生的閉鎖心理進一步發(fā)展,他們很少與父母交談,家長詢問學校情況,他們往往顯得不耐煩或只作簡單的回答,而且隨著年齡的增長,這種趨勢更為明顯,他們不愿和老師接近,極少到辦公室提出問題或主動與老師談話,特別不愿告訴老師班上同學的事情。
中學生閉鎖心理產生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幾方面:①由學生生理發(fā)展的特點所造成。中學生由于第二特征的出現以及大腦和神經系統(tǒng)的發(fā)展,使他們產生了“成人感”。他們由于擔心被人“小看”,往往羞于在成人面前暴露內心世界而產生閉鎖心理。②學生心理發(fā)展的社會性使然。由于中學生的心理發(fā)展趨于成熟,所以他們熱衷于同齡人之間的交往,而與成年人的關系則由依賴型轉變?yōu)槊芮薪佑|型和保持距離型,表現出關閉性和相對的開放性并存的特點。③學生隨著年齡的增長,其思維由經驗型向理論型發(fā)展,這必然引起他們情感上的變化,由兒童期的心里怎樣想,行動上就怎樣表現,發(fā)展為對問題的看法一般不流露。他們心里雖有許多奇異的想法,但往往由于這樣或那樣的原因而不輕易表露出來。
童年影響親密關系
■ 愛的缺位
“因為從小的自閉生涯,我對于別人缺乏信任,總是充滿了過激的防備;楹螅覀兘洑v了最艱難的時光。只要丈夫有應酬,我就會整夜守著電話,不斷地呼他。一天晚上,丈夫把手機關了,我心里窩著一團火,噼里啪啦從衣柜里把他的衣服一件件翻出來,扔到地板上,猛踩一陣才稍稍解氣。折騰到午夜12點,我翻來覆去就是無法入睡:他現在是在喝酒、打牌還是跟哪位相好的在一起?”
這是廣西女子蘇菁在她的第一本書《一個問題女人的21次自救》中披露的故事。八歲以前她一直被寄養(yǎng)在鄉(xiāng)下外婆家。那時的她,父母缺席,舅舅冷漠,安全感缺失,“心里除了怨恨,便是無邊無際的憂傷。天知道那時的我有多自卑多脆弱多孤僻!薄耙粋溫馨和睦的家,一個溫柔賢惠的母親和一個寬厚慈愛的父親,寄托著我童年時全部的對幸福的理解與渴盼!敝钡剿幕橐鲈庥隽藝乐氐膯栴},在尋求心理學的幫助過程中,蘇菁才明白:“童年的經歷對人的一生都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從小沒有充分享受母愛或父愛的人,他們會從一開始就有一種無助的恐懼和猜疑的痛苦!
■ 親密關系初體驗
在心理學家看來,在我們的幼年,特別是0~3歲,在依戀關系上經驗到的情感將決定著我們的愛與安全感。
人被評價為有思維的“早產動物”。BBC的紀錄片《本能》在開始的第5分鐘,拍攝了一只小牛的降生。它自母體出來,柔軟而黏乎乎的身體趔趄著站立起來,兩小時后,它就鉆到媽媽的肚子下面吸奶了。鏡頭的下一秒,是一個嬰兒。直到第七個月,人類的孩子才有了開始學習走路的能力,一年半后他的語言能力才開始成熟。
人真是沒準備好,就裸生到這世上了,這就全然要依戀養(yǎng)護者。出于生存,嬰兒會竭盡本能吸引他的父母(最重要的養(yǎng)護者)照看。美國著名精神病學家沙利文發(fā)現,人類有兩類主要需要:一是人際的安全感,最初表現為溫柔體貼;一是心理上的需要,當安全感得不到滿足時,就會引發(fā)焦慮!敖箲]是一種人際交往的功能!鄙忱恼J為,“嬰兒的焦慮唯獨來源于協(xié)助和保證嬰兒生存的重要養(yǎng)護者。如果養(yǎng)護者因為自己的焦慮或者缺席,不能回應這種溫柔,嬰兒就會感受到生命威脅的恐懼!币缿倮碚搫(chuàng)始人約翰伯貝也指出,生命的第一年至18個月,是孩子與一個或幾個親近的人形成親密關系的開始。
更重要的是,在生命的第一年,我們的神經(大腦和它的組成部分)發(fā)育非常迅速,在兩歲前,它的發(fā)育就能達到成人的60%,生理(身體總體)發(fā)育只有20%。這也是為什么,直到成年,在親密關系中,我們會條件反射般地以幼年時的感覺作著反應。
■ 親密的需要
親密關系,是我們一生中最重要的關系。因為,在所有的人際關系中,它最沒有距離。沒有距離的接觸,是我們生就的需要和渴望。有一個經典的絨猴實驗。心理學家在籠子里,給幼小喪母的猴子安排了兩只假猴子。一只用鐵絲做的,負責喂養(yǎng)幼猴母乳;一只是用絨布做的。實驗者發(fā)現,除了吃母乳,幼猴在玩;蚴荏@擾時,都喜歡呆在絨布猴子的身邊。這說明,除了基本的生存需要之外,幼猴最需要的是溫柔的觸碰。
“一個人面對一件恐懼的事情,第一個反應就是找個安全的角落躲起來。當你不強大,安全的地方又離你很遠的時候,感覺是很絕望的。兩軍對壘一定要保持一定的距離——足夠逃離危險的距離,這就是為什么人長大以后有距離感!鼻迦A大學心理學家劉丹說。我們可以觀察一些剛剛學會爬的小孩子,他帶著強烈的好奇掙開媽媽的臂膀往前爬,爬到一定距離就回頭看看媽媽,如果媽媽還在那兒,他就會繼續(xù)向前爬。這些試探都是表明,孩子和媽媽分離,但還會感到強大的力量。劉丹認為:“有安全感的孩子,和母體很熟悉了,就要慢慢地離開,離開又有點擔心,回來一點,再離開,每次都是這樣反復,這個思想就在他心里了:不管在哪都有人愛我!
事實上,觀察我們自己或周遭的戀愛故事,如果情感沖突由強烈的控制、懷疑、焦慮所主宰,那么核心問題一定是沒有形成一個有安全依戀的關系。
■ 母親的重要性
1999年,華東交通大學的心理學家王東華以極大的激憤寫作了《發(fā)現母親》一書。此書不斷翻印,并獲得第十四屆中國圖書獎,王東華甚至成立了母親教育研究所,投畢生之力做早期教育。是內心一份濃重的、揮之不去的情結驅使著他。1963年,出生不到半年,因母親患病,王東華就被寄養(yǎng)在外祖父家,直到十歲才回來!坝捎谏盍晳T相距較大,我無法立即入家隨俗。更糟糕的是,我在外公外婆的寵愛乃至溺愛下,養(yǎng)成了類似當今獨生子女們所特有的那種‘以自我為中心’,不僅不能看護下面的弟弟,而且還經常發(fā)生爭斗!备改傅膽嵟湍吧幸彩蔷薮蟮,在一個十年未在一起的孩子面前,他們感到的是尊嚴的不斷被冒犯和不知如何親近、管教的無助。很多時候,當王東華和兩個弟弟起了沖突,他們只有選擇毆打。這使得王東華從小就對抗起這個家,“直至最終成為一個冷眼不語的‘甘地主義者’!”
王東華因此強烈反對當代職業(yè)女性“只生不養(yǎng)”的行為,他把她們尖刻地形容為“親生后母”。他認為,隔代撫養(yǎng)(包括保姆、親人代養(yǎng)的形式),阻斷了父母親與孩子之間最直接、最重要的情感聯接,他甚至呼吁女性回家。很多人被觸動了,因為,在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甚至八十年代,他們大多也是由祖父母養(yǎng)大的。也許正是如此,在讀過《發(fā)現母親》之后,32歲的張繼虹,在懷孕時做了一個決定,辭去工作,專心養(yǎng)育孩子,直到他三歲!拔也幌胱屗僦貜臀倚r候的經歷了。我覺得直到現在,我跟父母都很客氣,我也不能流暢地表達自己的情感,在愛人面前,內心已熱烈得不行了,外表卻還是那么羞怯!
■ 對生命和愛的信任
事實上,王東華的要求也不免極端。對于很多女性來說,在孩子六個月大時回歸工作,讓祖父母代養(yǎng)是她們不得不做的現實選擇。事實上,“很多人不在父母身邊長大,但并不一定有情感問題。有問題的是沒有處理好的分離創(chuàng)傷。”劉丹說。嬰兒首先需要的是一個相對穩(wěn)定的養(yǎng)護關系。
《嬰兒心理學》的作者、北京大學心理學家孟昭蘭說過,一個好的養(yǎng)護者,最重要的素質是敏銳,對嬰兒表達的生理和心理需求能夠給予恰當、敏感的回應!皼Q定嬰兒依戀安全性的是做父母的質量,而不僅僅是數量!边@恰恰才是真正的難度。研究顯示,嬰兒的哭聲,分貝之高,造成的噪音強度,超過一個轟鳴的電鉆。
在三歲以前,沒有語言的協(xié)助,幼兒很難準確解釋自己的要求,如果我們是一個粗心的成人,一個不懂辨別細微情感的成人,一個缺乏生活經驗的成人,或者一個被工作搞得筋疲力盡、焦躁的成人,是很容易不知所措的。而這正是情緒穩(wěn)定、閱歷豐富的祖父母輩可以給予的。
“孩子在誰身邊生活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成人投射出的對生活的態(tài)度!眲⒌ふf。在她看來,年齡不是養(yǎng)護者好與壞的指標,有的人30歲,思想卻很老。比如說天很冷,小孩把手套摘下來就去玩,年輕的父母就說,會感冒的,可是有些老人就不在意,玩就玩吧。不介意,不緊張,就是對生命本身很相信,他反倒是年輕的。而把孩子看得弱不禁風,就是暗示孩子生命是脆弱的、不值得信任的。“一個人怎樣對待生命,對待世界,對待自己,就能看出從小受了什么影響。如果你和一個你覺得很溫暖的人在一起,你就不覺得冷;和一個冷冰冰的人在一起,溫暖的天氣你也覺得寒冷!睈垡彩且粯。
你是哪種依戀類型
以下的描述哪些最符合你的感受?
A、我感覺與別人接受相對容易,依賴他們以及讓他們依賴我都感覺自在。我不會常擔心遭人遺棄或別人與我太接近。
B、與別人接近會讓我感覺不自在;完全相信別人是很困難的,如果別人靠得太近,我會緊張。如果愛侶過于親昵,我會不自在。
C、我常擔心伴侶并不是真的愛我,或者不想和我在一起了。我想完全地與另外一人融為一體,而這一欲望常常會把別人嚇跑。
第一種情感類型是“安全型”,第二種是“回避型”,第三種是“焦慮矛盾型”。
我們的依戀類型
有愛心的撫育者總是在孩子需要時出現,這會讓孩子很舒適地享受關心和愛護,覺得他人是安全和親切感的可靠源泉。這樣的孩子會發(fā)展出安全型的依戀方式:喜歡與人交往,容易有信任感;
而另一些孩子,獲得的關照是不可預期的,經常不一致,有時熱情備至,有時心不在焉,就會產生冷漠、復雜之感,因為不知道何時養(yǎng)護者會回來保護他們,就會變得緊張和過分依賴,表現出過分的需求,該依戀類型就是焦慮矛盾型;
一些孩子發(fā)現他們的養(yǎng)護人心不在焉,勉為其職,甚至有時會敵對、兇狠,他們就會意識到他人是靠不住的,在人際關系上退縮不前,盡量回避相互依賴的親密關系,表現出回避型的依戀方式,他們容易猜忌生疑。
大規(guī)模的調查發(fā)現,60%的人都是安全型的,25%是回避型的,10%是焦慮矛盾型。安全型的人更容易擁有放松、舒適的親密關系。
依戀類型,一旦確定,就會相對穩(wěn)定而持久。但童年的影響并非具有終生決定性。和父母的關系修復,遇到一段充滿包容的愛,都會影響甚至改變我們的依戀類型。
資料來源:(美)莎倫布雷姆所著《親密關系》
給工作媽媽們的建議
我們可以向孩子解釋,媽媽為什么要去上班——即使他還不會說話,但在你柔和的語氣中,他會感到安慰。在忙碌的工作之余,我們要保證和他相對固定的親近;在孩子三歲前,不要魯莽而頻繁地更換他的看護者—即使你覺得爺爺奶奶太寵愛他了,他需要穩(wěn)定的愛,如果是突如其來、不得不面對的分離,也請給他解釋,孩子的洞察力總是比你想象的要驚人。
不同于我們成長的歲月,今天,即使我們在外地,也可以充分利用通訊的便利,與我們的孩子保持情感聯系。
見證:在祖父母身邊長大的人
抗拒父母與懷念祖父母,似乎糾結了童年時所有的情感。
很多人的童年都是跟隨祖父母度過的。也許正是這種成長經歷,在他們的內心深處,始終都有某種無法解釋的依戀和感傷。那些情感,是如此尖銳而熱烈。我們邀請了三個主人公,講述她們的故事。
永遠不要和外公離散 鄧立(雜志主編)
從小是在外公身邊長大的,出生到小學畢業(yè),11年。因為父母都在另一個城市,外公便是我最親的人。
外公的愛彌漫在我整個童年。隔代人沒有訴求,只有給予,感情是最簡單的溫馨。我知道,不管未來我是出將入相還是布衣芒鞋,他都有一個慈愛的懷抱,讓我倚靠。也正因為這種感情太好,我更擔心失去。
大約是四五歲的時候,聽說弄堂里有一個老太太無疾而終,是在睡夢中去世的,我就變得非?只,害怕外公也會在睡夢中走掉。依稀記得有半年的時間,小小年紀的我會突然從夢中驚醒,如果聽見外公在打酣,就重新踏實地睡下去,如果沒有,就很仔細地端詳他的面孔,確認他還活著。有時太黑,許久都確認不了,就要假裝起來上廁所、喝水,總之要讓外公醒過來,只有這樣,我才能長舒一口氣。
這種害怕至親失散的恐慌彌漫在我整個童年,最主要還是因為戶口不在外公家的那個城市。我從記事起就得知,自己終是要離開他的,而一想到這一點,心里就會堵著疼。你知道前面必有一件最悲痛的事要發(fā)生,卻無力避免,而且隨著時間的流逝,在一步一步走向那個悲痛,無處躲藏。
六歲的時候經歷過一次小小的地震,鄰居們都跑到外面來了,我卻興奮得發(fā)瘋,盼望著房子都震壞,所有人的戶口本都找不到,我便和大家一樣了,可以不必離開外公了,F在想起來,人生最大的恐懼從小就在我心里扎下了。
這以后,我和外公還是分開了。長大以后,每每遇到至愛的人,這種恐懼感就會漫上來,總是害怕......有一天......會......失散!
但還是經歷了太多的離散,有時從睡夢中驚醒,忽然發(fā)現自己失去了最親愛的人,那種恐懼,和兒時趴在枕頭上看外公是否還活著,一模一樣!這種傷痛,長久以來無法用言語表達,直到有一天,看了楊絳先生的《我們仨》,標題“我們仨走散了”,似乎一下倒出了心里的生死契闊。
回到父母家 巫昂(作家)
八歲那年,我回到父母家。那時,他們和弟弟住在一個筒子樓,一條長長的走廊,貫穿了十幾戶人家。我坐在門邊的行李上,怎么也不肯挪窩,那些行李是我僅有的財產,一些衣服、一只玩到衣服快要褪色的布娃娃,還有剛上過一年級的書包。
弟弟正捧著一碗蛋炒飯在吃,聞起來很香,媽媽過來跟他講:“分給姐姐吃一口!蔽覠o論如何不肯吃,總之,我到那個新家后抵抗著一切:床的大小、飯的軟硬、父母的年輕、弟弟的胖。最大的抵抗是我不肯喊爸媽,順帶不肯喊他們的那些鄰居和同事。我居然扛了半年。
每天離家上學,我僅沖他們點點頭,回來直接說“餓了”。
有一兩次,上廁所馬桶邊上沒紙,而弟弟正好不在,是最難辦的,因為這件事算有求于人,不能一點基本的禮貌都不講,所以,我寧可拎著褲子跑出來,越過父母閑置的身體,沖到房間去拿紙,有一回,門正大開著,被過路的鄰居撞到了,她大惑不解。
從八歲開始,我就擔當了家里的晴雨表,動不動就情緒突轉,一聲不吭甚至莫名其妙地發(fā)脾氣。我充分利用了母親對我的愧疚心理,索要各色補償。
12歲那年暑假,她帶我去福州治療因為當年難產擠壓導致的弱視,還矯正了牙齒。她想盡一切辦法讓我看起來更美,甚至硬讓她們醫(yī)院的一個外科大夫當起了整容醫(yī)生,去掉我鼻子上一個奇小無比的小黑痣。對于那次粗糙手術留下的細小無比的疤,她堅持了三個月,取晾衣服的竹竿上的水,為我抹。
總之,我享受了許多最惠國待遇,而始終懷抱著離家出走的幻想。開始,是想回去找外婆,后來,是想去尋找自己真正的父母,尤其是看了日劇《血疑》之后。我那會兒,居然堅信,他們那么狠心把我扔在外婆家那么多年,肯定跟一出懸疑劇有關,而我那個真正的可憐的母親,到底在哪里呢?
直到高考前夕,我終于發(fā)現,我的臉型有多么像我爹,而眉毛眼睛的交界處,又多么類似我的娘,他們在早年的兩地分居中匆忙制造的我,充滿了真正意義上的人格分裂與莫名偏執(zhí),于是,分數公布后,我如愿離開了那個小縣城,去了上海。
好想叫一聲“媽媽” 三水(廣告總監(jiān))
為什么有人說童年是金色的?而我的童年卻像落日般凄涼孤獨,仿佛一部灰色默片。
兩歲離開父母,跟爺爺奶奶生活。奶奶常說母親的不好,盡管我聽不太懂,但在心里告誡自己:奶奶說的壞話,一定不讓媽媽知道,不然她會生氣。深沉的爺爺偶爾會給我?guī)Щ匦⊥嬉鈨,比如小鳥、知了等小動物,休息日常坐在縫紉機旁給我做漂亮的衣服。
他們不許我出去跟小朋友玩,似乎怕我丟掉或學壞,我只得在院子里自己玩,把爺爺、奶奶當敵人,一會向他們扔手榴彈,一會又把他們當鬼子打。他們則熟視無睹。在他們眼里,只要我身體健康就行。
上了幼兒園,我很少跟小朋友一起玩。記憶中似乎只有我一個人在玩插板,在看故事書,在跳舞,晚上也不會渴望讓家長來接。因為對我而言,人在哪里都一樣,都是跟自己在一起。
記得上幼兒園時,中午要午睡。我的小床靠著墻,墻上有兩個小洞。我管大一點的洞叫爸爸,小一點的叫媽媽。每次睡覺前一定是面對著墻睡去,仿佛他們在身邊一直守候著我。一次我睜大雙眼盯著“爸爸”、“媽媽”看,老師走過來說:“轉過臉去睡覺!蔽揖蛻賾俨簧岬卦谛睦镎f:“爸爸、媽媽再見!”那時在內心深處是多么依戀他們啊,可我從未向任何人透露過。有時深夜想到他們,還會蒙上被子悄悄落淚。
媽媽,這個詞很少有機會說。上個世紀有一部很煽情的臺灣電影《媽媽,再愛我一次》,我抵擋不住電影中孩子那聲媽媽的呼喚,淚水滾落,哽咽著久久不能平靜......我也想在空曠無人的天邊,大聲喊一句:媽媽!把這多年來深埋在心底的依戀徹底喊出來,徹底蛻變成再不需要媽媽的成年人。
父母的教養(yǎng)方式是影響大學生交往焦慮的重要因素
大學生面臨著踏入成人社會,并在其中生存與發(fā)展的艱巨挑戰(zhàn),復雜的人際關系讓不少大學生產生不同程度的焦慮。那么,父母的教養(yǎng)方式是否影響大學生的交往焦慮呢?若影響,又是哪些教養(yǎng)方式利于或不利于孩子形成健康積極的交往心理?華南師范大學心理咨詢中心進行的一項面向廣州市多所大學里的300個本科大學生的調查顯示,父母的教養(yǎng)方式是影響大學生交往焦慮的重要因素。以下3類負面因素值得關注。
負面因素1
偏愛
父母會對子女表現出過分的溺愛、遷就和偏袒,會導致子女形成“唯我獨尊”———自私、任性的性格。這樣,子女在人際交往過程中會過分以自己為中心,不考慮別人的感受,沒有耐心傾聽別人說話,不愿承擔責任,不愿跟別人合作,不能融入到集體中去。久而久之,他們就會遭到大家的冷落、拒絕和孤立,漸漸地就會產生交往焦慮,總是擔心別人會不會接受自己,F在,很多孩子都是獨生子女,父母把全部的愛都傾注在孩子一個人身上。如果愛孩子的方式不當,同樣有可能造成孩子的交往焦慮。
負面因素2
過度保護、干涉
由于對孩子的高度期望,父母很容易對孩子過度地保護和干涉。父母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開始考慮孩子的將來,害怕孩子會受不良思想和不良行為的影響,對其活動范圍進行了過多的限制,甚至在擇友方面也進行了諸多的規(guī)定。再者,很多父母十分注重孩子的前途發(fā)展,為了讓孩子少走彎路,免受挫折,他們事事包辦,將孩子的一切都安排得很完美,每一步都考慮得很周到。這樣做看似是對孩子好,其實不然。父母的這種過度的保護和干涉,使子女往往很難產生對最初接觸者的信任感與安全感,這種信任感與安全感的缺乏會隨著兒童的成長而發(fā)展、延續(xù)直至變成一種對周圍的人和世界的不安全感,從而影響了其子女在成年后與他人的順利交往,導致其在交往中更多地采取回避與猶豫的態(tài)度,缺乏主動性。同時,過于依賴父母,缺乏必要的鍛煉,對自身的能力認識不夠,孩子容易自卑和否定自己,形成軟弱和缺乏自主性的特點。
負面因素3
拒絕、否認
經常受到母親拒絕的孩子在交往中可能變得膽怯、不自信,為人處世小心翼翼,惟恐遭人指責,甚至導致個性變得自卑,傾向于逃避社交以免“露丑”。由于過分注重自己的言行舉止,刻意掩飾自己以期望得到外界的認可,這些孩子反而在社交中顯得更緊張、局促、笨拙,使自己處于焦慮恐懼中。所以,母親應該給予子女多點支持與肯定。只有得到父母的賞識,孩子才會賞識自己,進而賞識別人,而一個真正懂得賞識自己和別人的人,就容易在交往中左右逢源,如魚得水,也就少許多無謂的焦慮了。
建議
對待孩子不可一意孤行
父母對子女的關愛和理解,是孩子產生對別人信任和好感的基礎,能幫助子女更好地認識自己,并形成積極自信的性格特點。同時,子女在交往中也學會對他人表現出關愛和理解,與人為善,也就易為他人所接納,自然就不會產生過多的交往焦慮。因此,父母對待孩子既不可以一意孤行,用專制甚至暴力的手段解決問題,也不可以漠不關心,采取放任的態(tài)度,而應該多和子女溝通、交流,支持和鼓勵他們
強迫洗手癥的治療方法
洗手是良好的生活習慣?墒,一旦洗手便反反復復洗手,總是覺得洗不干凈,不由己主的強迫自己洗手,這是強迫癥最典型的一例。醫(yī)學上稱之為“洗手強迫癥”。強迫洗手讓患者很痛苦,那么如何治療強迫洗手呢?
家庭心理醫(yī)生指出,每一種強迫行為的背后都蘊含著內心的焦慮和矛盾沖突,強迫洗手也一樣。強迫洗手癥患者內心的焦慮和矛盾沖突,可能是因為接觸了可致病的臟污或傳染病人而產生的心理壓力,也可能是對臟污或傳染病產生的錯誤認知或心理暗示。我們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來進行治療。
一、認知調整。強迫的本質是內心焦慮和矛盾沖突自相搏斗的結果。那么我們不妨將它接納為自身的特殊愛好,這樣就會消除顧慮,緊張緩解。并逐漸讓自己意識到造成強迫洗手的真正原因,促使患者發(fā)現并改變對反復洗手這一事件的錯誤認知,緩解情緒,達到逐漸消除癥狀的目的。
二、換個角度去思考。我們在平時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證要牢記:①強調正面觀點,減輕負面看法。②世事難以盡善盡美,放松些。像這樣,要有意識地努力克服敏感、好勝等性格,改變過于刻板、過分認真的做事方法,換個角度去思考,事情往往會有想不到的轉機。
三、對于強迫行為,心理療法可稱得上是最佳的治療手段,患者可以在專業(yè)醫(yī)生的監(jiān)督和指導下利用松弛療法、厭惡療法、滿灌療法等心理方法進行治療方面嘗試。
孩子需要哪些心理營養(yǎng)
孩子健康成長不只是需要身體上的營養(yǎng),心理養(yǎng)分更不能少。
家長朋友都希望自己的寶寶健康快樂的成長。大家可否知道,其實在給孩子補充一些身體上的營養(yǎng)外,針對孩子不同的成長階段,應該給孩子不同的心理營養(yǎng)。如果不能滿足其心理營養(yǎng),那么他們的心理健康程度一定是欠佳,家長應給孩子哪些心理營養(yǎng)呢?
第一個心理營養(yǎng)——無條件的接納
0-3個月,孩子一出生,需要的第一個心理營養(yǎng)叫無條件的接納。剛剛出生的孩子非常脆弱,他不能自己尋找食物。他要等待爸爸媽媽喂他,需要他的父母親幫助他,安慰他,照顧他。孩子他什么都知道,只不過他不會講話,他有很多需要,但他只會用哭來表達。需要他的父母親能夠無條件的接納他。你不知道以后我會不會孝順,你也看不出來我到底好不好看,你不知道我乖不乖。但是,你沒有條件地來愛我,即是你什么都不知道!
第二個心理營養(yǎng):在孩子的世界中,他最重要!
第二個心理營養(yǎng):“在你的生命中,我最重要”。孩子要意識到,在你的生命中,我是最重要的。即使你很忙即使你的身體很不好,可是我很餓,我不舒服,我生病,你都能馬上放下所有的一切,先來滿足我。那么我會知道,在你的生命中,我是最重要的。對于母親而言,來做這些,不難。因為媽媽在生完孩子以后,會分泌一種叫本體胺的東西。有了本體胺的分泌,母親會為愿意為孩子提供一切。從身理上,提供乳汁,從心理上,無條件地愛孩子。在媽媽的眼里,孩子是最美的,最完美的。沒有任何事情比孩子更重要。
第三個心理營養(yǎng)——安全感
他在這個階段,心里營養(yǎng)不夠,也就是他的安全感不夠,安全感不夠他就沒有辦法分離。他也就不能成為一個獨立自主,以情相系的人。以情相系就是用感情與別人聯系。如果他沒有,他整個人就會充滿恐懼和害怕在里面。而這時我們能為孩子做的就是要很注意夫妻之間的關系。你們能給孩子最好的東西,不是物質,孩子那么小,他不需要那么多物質,而是父母親相互間良好的關系。父母關系好,他自然很開心,因為孩子的世界就是他的父母。如果父母常吵架,常相互指責,孩子就會害怕,而他不會表達他的害怕時他就會用很多古怪的行為來處理。所以當看到我們的孩子行為古怪時,那表示孩子他不知道如何處理他自己的情緒。所以我們認為,媽媽最好的功能,就是給孩子安全感。你怎么樣給孩子安全感呢?
家長朋友們,你們是否忽略了給孩子心理上的營養(yǎng)呢?在孩子成長的階段要分析孩子不同的心理,給他不同的心理營養(yǎng),這樣才能保證除孩子有一個健康的心理。
【孩子教育的建議】相關文章:
給家長教育孩子的十條建議10-21
培養(yǎng)孩子的細心的建議06-01
培養(yǎng)孩子的善良建議02-15
培養(yǎng)孩子的善良的建議06-01
培養(yǎng)孩子正直的品質的建議06-01
教育孩子的心得02-25
對孩子的禮儀教育06-02
孩子教育的心得03-21
如何教育孩子當老大的勵志教育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