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憫農》教學經驗分享
導語:李紳的《憫農》“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旨在使學生們通過這首古詩理解古代徭役的繁重和農民生活的艱辛。由這首詩導入到本課的學習中,我注重了重點的突出和難點的突破。并讓學生們試著想象在酷熱的夏天的中午,在農田里辛勤勞作的場景,并由此展開討論。
《憫農》教學經驗分享
《憫農》是唐代詩人李紳寫的一首膾炙人口的古詩。二、三歲的小孩就能倒背如流,因此,今天教學這首古詩,對于中班幼兒要求背誦并不難,能作過多的要求。于是,教學中關鍵重點引導小朋友體會糧食來之不易,懂得要珍惜糧食。為此,我從看圖了解“辛苦”到讀詩感受“辛苦”來展開教學活動。
1、讓小朋友感受“辛苦”:幼兒教學要注重幼兒的情感體驗,所有的教學活動不能憑空開展,一定要在幼兒獲得初步的 情感體驗的基礎上開展教學活動。在教學中,我他們做彎腰姿勢保持五分鐘來感受“辛苦”,他們個個都覺得累。這種親身體驗比憑空解釋效果好。另外,為了讓幼兒真正了解糧食,特準備了水稻,讓幼兒進行實物觀察?吹接變耗樕蠑[出好奇和驚喜,我別提有多高興。我講解了水稻的生長過程到收獲,再到稻谷變成米飯的'漫長經歷以及期間的農民伯伯的付出等,小朋友們都聽得很認真,并知道糧食是來之不易的。
2、看圖了解“辛苦”:在教學中,我充分利用插圖激發(fā)幼兒學習興趣,培養(yǎng)幼兒的語言能力和思維能力。創(chuàng)設平等、和諧的課堂氣氛,實現(xiàn)早期閱讀教學的自主化、個性化。讓幼兒仔細觀察圖片時,我不作任何要求,讓幼兒展開想象的空間。在他們充分交流的基礎,再讓他們舉手發(fā)言。有個孩子的發(fā)言出乎我的意料。那就是蔡均易,他說:“我知道這是夏天,很熱很熱的,我外公去種田的。”“你是怎么知道的?”“圖上有太陽的。”這時,妞妞也說是夏天,我也要她說明理由。她說:“那農民伯伯都流汗了。”我便問:“農民伯伯這么熱,還在干活。那你們覺得怎樣的太陽好一點?”這一問,激發(fā)了孩子熱情,課堂就熱鬧了。在孩子們討論的基礎上,我重點引導孩子們對比春天與夏天的太陽。孩子們就更加了解了農民伯伯在火辣辣的太陽下勞動的辛苦。
3、以朗讀感受“辛苦”:在教學中,我采用多種形式的朗讀。如,師生合作讀,引讀,范讀等,讓幼兒從朗讀中體會勞動的辛苦。如,“汗滴禾下土,”“粒粒皆辛苦。”這種表示勞動艱辛的句子,我作了重點引導。更是提醒他們中午用餐時要珍惜每一粒糧食。因為每一粒糧食里面都包含著農民伯伯的汗水,孩子們愛惜糧食的情感一下子被激發(fā)出來了。
不足之處,在看圖討論和觀察實物水稻的環(huán)節(jié)花得時間太多,留給朗讀的時間就不夠了。所以,朗讀指導不很到位,應該分為兩課時效果比較好。
《憫農》教學經驗分享
這是一首膾炙人口的古詩,兩三歲的小孩都會背誦,因此,讀背并不難,關鍵是要從中體會到糧食的來之不易,懂得從小要愛惜糧食。為此,我在設計時圍繞一個“辛苦”,從幫老師解決難題引出“辛苦”,看圖了解“辛苦”,到讀詩句感受“辛苦”,從而把學生并不容易體會到的“辛苦”突破了。
1、開頭設計貼近學生生活的.實際,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并樂于去解決。
2、現(xiàn)了學生為主體的學習方式,生字的學習,詩句的感悟,全是學生自主觀察,學習。
3、通過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快樂學習。
4、如果能從生活中找到相關的照片,錄象資料,或讓學生聯(lián)系自己在生活中看到的,將更能從心靈上讓學生受到教育。
5、朗讀的指導還要更細致。
《憫農》教學經驗分享
本課兩首五言絕句都是唐代詩人李紳寫的膾炙人口的感嘆詩。前者寫出了烈日下農民辛苦勞作的情景,從而使學生體會勞動的辛苦,認識到應珍惜勞動成果。后者則對當時黑暗的社會進行了抨擊。
一、借助插圖,走進古詩。
古詩語句簡單精煉,低年級的學生不容易通過文本讀懂意思,更不能夠理解詩中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但是課本中的插圖呈現(xiàn)出詩中所要描繪的情景,所以教學中,我充分利用課文配有插圖,以圖激趣,讓孩子們觀察圖上的.內容,說說圖上畫的農民勞動的情景,再多遍誦讀古詩,讓孩子們說說自己結合圖從詩中讀懂些什么?這樣一個環(huán)節(jié),不僅培養(yǎng)了孩子們的觀察能力、思考習慣,同時培養(yǎng)他們的表達能力。如通過第一幅火熱的太陽,農名伯伯揮汗如雨鋤地的場景,學生能夠大概說出“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的意思。通過第二幅圖,學生能夠說出看到了一位老農卻躺在地里死了,旁邊的孩子在哭泣。引導學生找出哪一句描寫農民伯伯餓死的,學生自然水到渠成的找到“農夫猶餓死”。雖然學生對圖的解說不夠深入,但是良好的開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對于古詩教學,尤其是低年級的課堂,我們不要突兀地去理解意思,可以充分利用情境圖,讓學生理解文章所要描繪的情景,學生自然會在腦海里展開想象,接著可以先讀讀古詩,再看看圖,再讀讀古詩,這樣就能慢慢弄懂古詩寫的是什么內容了。
二、分析語句,體會情感。
學生通過圖,大概知道文章描寫的內容,這時為了能夠讓學生深入理解文本所要表達的情感,我引導學生多讀,在讀的基礎上扣住重點的語句,如“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讓學生說一說自己的想法,大部分學生能從中說出農民伯伯鋤地的辛苦,我抓住這一點,打出一組浪費糧食的圖片,孩子們很自然地受到沖擊和震撼,情不自禁地表達,說出“我們要節(jié)約糧食”、“要珍惜別人勞動成果”等深明道理的話,思想滲透水到渠成。從而引出詩中的中心句“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在講解《憫農》這課時除了抓住重點字句讓學生理解意思,還要介紹當時的社會背景,如學生對“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能夠理解,為什么收獲了糧食還會有人餓死,針對為什么“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我簡單的介紹社會背景?粗鴮W生驚愕的表情,我進行了追問,你想對農民伯伯說什么?有的學生說“農民伯伯你們好可憐”抓住這一點,我引導學生再一次理解標題《憫農》的含義,體會作者對農民的同情之情。有的學生能夠聯(lián)系“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表達了要愛惜糧食的決心。
但是低年級的教學還是要多讀,課上缺少讀味,有點遺憾。
【《憫農》教學經驗分享】相關文章:
《憫農》教學反思08-07
憫農教學教案11-14
憫農教學反思03-08
憫農的教學反思02-11
唐詩憫農的教學反思01-13
《憫農》教學反思(集錦)08-07
憫農一教學反思11-15
憫農教學反思通用03-08
憫農的教學反思集錦03-14
憫農的教案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