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長應該如何進行家庭教育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家長如何進行家庭教育
在日常的學習中,大家最熟悉的就是知識點吧?知識點也可以理解為考試時會涉及到的知識,也就是大綱的分支。哪些知識點能夠真正幫助到我們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家長如何進行家庭教育,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如何進行家庭教育
1.平等原則
孩子與父母平等的爭辯,不僅是互愛的一促體現(xiàn),而且能夠幫助孩子樹立信心,明辨是非,豐富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要把孩子放在與自己平等角度上看待。
2.尊重原則
家長尊重孩子,孩子才會尊重家長
3.交流原則
孩子的成長不僅僅是物質,也有精神、情感的需要。家長忽略孩子的精神、情感需求,孩子和家長就沒話說。長期下去,兒女和家長相處會變得越來越尷尬。
4.自由原則
很多家長把孩子管得很嚴,卻往往吃力不討好,甚至引起悲劇。應相信孩子的能力,給孩子一個自由發(fā)展的空間。
5.統(tǒng)一原則
家庭教育要和學校統(tǒng)一,否則孩子無所適從。
6.榜樣原則
家長是孩子第一個模仿的對象,家長一定要做好榜樣,做好表率。
7.信任原則
謊言是從不信任中來的。如果你從孩子小時就很信任他(她),孩子就沒有說謊的必要。
8.寬容原則
人非圣人,孰能無過?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犯錯誤是正常的。家長應該寬容地對待,做好引導工作9.鼓勵原則許多家長有個壞習慣,不懂得鼓勵,在孩子取得成績的時候,可能是隨意的一兩句話帶過了。在家庭生活中,應該多鼓勵孩子。
二、家庭教育的誤區(qū)
1.過度保護
有時候,由于父母太注重孩子表面的需求,忽略了孩子看不見的心理需求,縱使孩子具有優(yōu)秀的先天條件,卻得不到應有的發(fā)展。當孩子想跑、想玩時,有的父母會害怕孩子受傷而禁止他;如此的話,孩子便會養(yǎng)成不好動的習慣,身體變得遲熟、孱弱多病,心智的發(fā)展也必然受到阻礙,性格也會變得退縮膽小、缺乏自信、無法面對困難。父母必須明白,關懷是心靈上的溝通,并不是行為上的干預。過分的干預會妨礙孩子潛能的發(fā)展。
2.過分寵愛
過分寵愛是很多家庭的通病,孩子有任何要求,無論精神上的還是物質上的,都無條件滿足。孩子總能得到滿足,他的抗挫折能力就無法得到鍛煉,就容易形成孤僻、自傲、任性、自私等性格缺點。著名心理專家郝濱老師分析認為家長要對孩子的心理健康多關心,要依據孩子的性格特征尋求恰當的教育方式既要防止“簡單粗暴”又要防止“過度溺愛”。應及早發(fā)現(xiàn)問題并尋求專業(yè)幫助,及時解決,不要讓心理問題嚴重影響孩子的生活和學習而最終影響子女的終生幸福。父母事事順從孩子的要求,替他完成所有事情,孩子什么事情都不必動手,于是容易變得以自己為中心、任性、依賴、遲熟、不能忍讓、也不懂自己照顧自己;即使表面看來柔順溫和,但當孩子長大,需要面對難題時,就可能出現(xiàn)性格突變。父母的包辦代替是孩子形成性格軟弱無能的重要原因之一。一些父母對孩子百依百順,不讓孩子做任何事情。這等于剝奪了孩子自己表現(xiàn)的機會,扼殺了孩子的能力發(fā)展。
3.揠苗助長
有的父母不顧孩子的發(fā)育情況,強迫他提早學站、學走路、學寫字……造成孩子身心嚴重失衡,導致孩子出現(xiàn)脾氣暴躁、焦慮、冷淡、退縮等問題,還可能會出現(xiàn)拒絕學習的問題,也不懂與人和諧相處。
4.過分專制
經常以權威口吻規(guī)范孩子的舉動、限制他的自由、否定他的想法,會使孩子長期處于恐慌之中,無法表達自己,只懂唯唯諾諾,并使孩子失去自信,失去嘗試新事物的勇氣。另外,為了發(fā)泄不滿,孩子會欺負比自己小的孩子。當孩子長大,他更可能會對父母存有懷恨的心理,把以往積壓的不滿,發(fā)泄回父母身上。
5.臉孔嚴厲
孩子無法在嚴肅當中感受到父母的愛,擺出嚴厲的臉孔,只會令孩子對父母卻步。父母應避免用苛刻字眼責備孩子,即使孩子做得不夠好,也應溫和地給他意見,使他容易接受。
許多父母對孩子期望很高,卻又很吝嗇贊美自己的孩子。他們常常擺出一副長者的面孔責備孩子,以為這樣才是教育,其實卻忽視了贊美所帶來的奇妙的教育效果。
6.忽略優(yōu)點
覺得孩子沒什么長處,就算有,父母也視之為理所當然。中國人比較謙遜,所以有些父母不習慣在人前稱贊孩子,有時還會不經意地批評孩子。其實,父母對孩子的評價是孩子建立自己形象的依據,如果經常提及他的缺點,孩子會懷疑自己的能力,不僅影響其自信心,甚至會認為自己一無是處,則會不思進取。
父母要及時、對應表揚孩子的良好行為。否則,孩子會弄不清楚為什么受到了表揚,因而對這個表揚不會有什么印象,更起不到強化好的行為了的目的。表揚要具體,表揚得越具體,孩子越容易明白哪些是好的行為,越容易找準努力的方向。
7.限制說話
孩子喜歡問問題,有的父母會覺得很煩,而打斷孩子的話,或要孩子安靜。當別人問孩子問題時,有的父母卻經常替孩子說話。這樣做,會剝奪孩子練習說話的機會,導致孩子自己表達能力差,并會漸漸不再跟父母說話,嚴重影響孩子的表達能力,不利于日后的社會交際。
有的父母誤以為多對孩子說幾次,孩子就應該懂得如何做,即使在安慰孩子時,也是喋喋不休地指出孩子的過失,叮嚀告誡他應該如何做,而忽略孩子的難處。父母這一做法會讓孩子感到麻木,變得了無生氣,沒有自信。另外,嘮叨還會使父母自己的脾氣變得暴躁,情緒變得無法控制。
假如你一定要重復地說,那么就改變一下說話的方式和語氣,將嘮叨的語氣改為提醒。嘮叨讓人厭煩,易招致怒氣,提醒的語氣聽起來則有幫助的意味,孩子會感到父母和自己是在一起的。
8.嘲笑挑剔
父母挑剔孩子的過失,經常把孩子的缺點掛在嘴邊,說話刻薄,用罵人的字眼嘲笑孩子“笨手笨腳”“沒用”等,甚至在別人面前斥責數落孩子,均會使孩子感到丟臉,嚴重損害其自尊,變得退縮、膽小、缺乏自信。須知道,孩子的自尊心一旦受到傷害,是需要一段長時間來恢復,甚至永遠無法重新建立起來的。另一種可能是,孩子會對父母產生怨恨,不但不會尊重父母,長大后還會找機會報復。
9.亂發(fā)脾氣
父母情緒不穩(wěn)定、亂發(fā)脾氣,會令孩子的性格變得扭曲、行為變得極端。孩子有可能變得反叛、是非不分、缺乏責任感;或是變得自閉、缺乏安全感;也可能同樣愛亂發(fā)脾氣。
10.低估孩子
父母質疑孩子潛能,處處要求孩子跟隨自己意愿行事。使得孩子不能從失敗中學習,變得習慣于依賴、習慣于被命令,變得缺乏思考力。
有的人智力過人,但意志薄弱、志趣低下;有的人是智力平平,但意志頑強、目標遠大、百折不撓。任何一個正常的孩子,總有這樣那樣的優(yōu)勢或潛在的優(yōu)勢。因此,作為父母,應客觀而清醒地分析自己孩子的特點,善于發(fā)現(xiàn)自己孩子的優(yōu)點,讓自己的孩子感受到成功的喜悅。
11.以偏賅全
父母用主觀的情緒和期待去看待孩子,自以為是地認定孩子的發(fā)展,并以孩子的一個特點概括其全部性格,限制了孩子的發(fā)展方向。例如,有的父母經常指責孩子“你又給我惹麻煩”、“總是這樣”、“沒出息”等,暗示了不能改變,會讓孩子也認定自己比別人差,因而放棄改正。慢慢地,孩子便會向被認定的方向發(fā)展,做個沒出息的人。認定,也容易變成偏見,導致父母經常錯怪孩子,使親子關系變得疏離,甚至使孩子變得反叛。
12.漠不關心
對孩子表現(xiàn)出漠不關心,孩子為了引起父母注意,會做出種種叛逆的行為,這些行為有可能讓孩子不幸誤入歧途。另一可能是,孩子覺得父母不關心他,對生命感到失望,因而走上絕路。
家長如何正確的愛孩子
天下沒有不疼愛子女的父母,但如果把愛他 們看成是給子女們提供豐厚的物質財富明顯是狹隘的,這樣只會使他們沒有自己奮斗的意識,喪失獨立創(chuàng)業(yè)的能力。家庭是社會的細胞,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 為了子女的前途,父母們都積極良苦,而最后的結果常常不盡人意,原因何在呢?這主要是由于他們愛孩子的方式不正確,父母缺乏明智的家庭教育所致的。
(一) 愛他們,就要讓他們成為一個德、智、體、美全面協(xié)調發(fā)展的人
在教育孩子成才的同時,要教育孩子成人,要知道成人比成才更重要。在父母們看來,孩子的分數是最重要的,只要孩子學習好,就萬事大吉。父母們往往忽視了誠信、義務、合作等良好品德的培養(yǎng),忽略了健康人格的構建,因此就容易造就出一些智力優(yōu)秀的“歪才”“邪才”。
中央電視臺《新聞調查》播放的《“神 童”的成長》節(jié)目中,講述一位湖南神童魏永康的成長故事。這個“神童”四歲開始讀小學,三年時間完成了小學六年的課程,在八歲時,他進入中學學習,13歲 開始讀國家重點大學-湘潭大學,17歲就考上了中科院的碩、博連讀。可是盡管他智力超群,但是各方面的機能卻非常短缺,他的自理能力也特別差。上大學時, 魏永康從未自己洗過衣服和襪子,陪讀的母親從來也沒有要求他洗過,洗頭都是母親給他洗的。在“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母親眼里,只有學習才是最重要的。 他的母親經常跟他講:這些事不會做不要緊,將來讀博士畢業(yè),當上科學家后,可以請保姆幫忙,只要專心搞他的事業(yè)就行了。在魏永康的成長過程中,由于母親的 陪讀和嚴格的監(jiān)督下,他缺乏了自己的空間,沒有時間和同學們進行接觸,所以一天天長大成人的他,卻不懂得如何跟周圍的人交往和交流。由于長期生活不能自 理,并且知識結構不適應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所的研究模式,已經上了三年研究生的魏永康,最后被中科院退學回家了。
魏永康中止學業(yè)回家一事,在全國引起了軒然大波。對于今日的魏永康來說,完全歸咎于他媽媽的教育方式,與其說是孩子的“神童”路,倒不如說是母親的“神童”夢,成與敗都是他媽媽一手造成的。魏永康的人生歷程, 是一幕現(xiàn)代版的《傷仲永》,讓人深思,令人傷感。
一個人是否能成才成功,智力因素往往僅占20%, 而另外起作用的80%卻是人格因素。在孩子成長的問題上,父母應始終保持一顆平常心:孩子的智力可以不超常,但孩子必須身心健康。因為積極的人格因素和良 好的品質是孩子從容應付一生榮辱、坎坷的保證。其實,孩子長大后,縱有滿腹經書倫理,而沒有實際能力也難有大的發(fā)展,F(xiàn)在提倡實施素質教育,就是要使受教 育者的智力和體力得到充分而完善的發(fā)展,即德、智、體、美全方面的協(xié)調發(fā)展。
(二)愛他們,就要讓他們經歷磨難和挫折。
演員朱時茂的兒子陽陽降臨人世時,朱時茂愛子心切,只要是陽陽想要的,都會盡量滿足。帶兒子打游戲機時,說好了買多少個硬幣,但朱時茂卻老是偷偷給他超標。陽陽小時候身體不好,妻子囑咐朱時茂帶他游泳時間不能過長,但孩子天性喜歡水,說好了游1 小時,但朱時茂每次都沒有按時制止,所以害得他的兒子經常孩子生病,幼小的兒子一直被苦澀的中藥折磨得痛苦不堪。朱時茂對以前過分地溺愛遷就陽陽的行為后 悔不已,后來終于接受了朋友的建議:要讓陽陽離開溺愛他的環(huán)境,讓他擺脫名人父親的光環(huán),讓他不能想要什么就有什么。于是朱時茂下了狠心——把9歲的兒子 送到美國讀書。在異國他鄉(xiāng),他的身體反而很快就康復了,而且越來越健壯,不但是游泳高手,還開始學習空手道。
其實一個真正成才的人,他具備有各種優(yōu)秀的才能,如富有創(chuàng)造性和個性,經得起在逆境的磨煉以及程度較高的文明素質等等。對孩子的過度保護,會造成孩子心 理承受能力差和欠缺健全的人格。很多家長總是千方百計為孩子遮風擋雨,以為這是對孩子最大的關心和愛護,殊不知,這樣等于在孩子成長的道路上挖掘了一個溫 柔的陷阱,掉進陷阱里的孩子由于被剝奪了失敗和挫折的機會,不會犯錯誤也不懂得改正錯誤,自然也得不到經驗和教訓,因而永遠不會學到過硬的本領。失敗和挫 折是人生的學校,它能折磨人,
(三)愛他們,就要在他們面前樹立良好的榜樣。
一個人的成長過程中,家庭是他性格著色的第一個染缸,家人是他行為塑造的第一任教師,所以為人父母言傳身教尤為重要。如今,有些父母自己揮霍浪費、嫖賭 逍遙,卻要求孩子艱苦樸素、勤儉節(jié)約;有些家長自己看不起讀書人,卻要自己的孩子學有所成等等。其結果往往事與愿違,主要是因為他們只注重言教,而不注重 身教.
孩子生下來就是一張白紙,他通過觀察和模仿學會生活,而父母的一言一行 對他們都有著深刻影響。父母不屈不撓、奮發(fā)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和人格力量為孩子樹立了良好的榜樣。有時,父母并不經意的一筆,往往有時會出現(xiàn)意想不到的效果 --或是大寫意的潑墨畫;或是污染了整張白紙。為了孩子明天的燦爛,做家長的一定要小心描繪今天的一筆一畫。
【家長如何進行家庭教育】相關文章:
家長應該如何進行家庭教育06-29
家長如何與初三孩子進行順暢的溝通06-14
家長該如何對孩子進行安全教育04-29
家長如何正確引導孩子進行自我定位10-11
班主任如何與家長進行有效溝通02-13
如何引導孩子進行閱讀02-07
如何對輔料進行管控11-01
如何進行班級管理05-17
如何進行激勵教育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