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觀看美國家長如何教育孩子
導語:只注重正面教育,忽視反面教育,顯然難以使孩子適應復雜的社會另一半。長期以來,中國孩子接受的是灌輸教育,考試中國孩子勝過美國孩子,但美國孩子動手或研究能力往往比中國孩子強。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看關于美國的家長是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
觀看美國家長如何教育孩子
1.美國孩子是在無憂無慮中長大的。
孩子小的時候功課很少,回家主要是以玩為主,到了該上大學之時,也不必像國內高中生那樣必須走那道高考獨木橋,美國孩子要想上大學只需憑學校的積點、老師的推薦以及社會活動的表現(xiàn),就可申請大學。錄不錄取,全憑大學對人才的需要。孩子用不著為上大學而擔心,因為這所大學不錄取,那所大學也能錄取。
美國孩子的成長似乎是順理成章的事,但事實是美國父母在如何讓孩子盡早具有獨立性和智力的潛質開發(fā)方面獨具匠心,下了很大的功夫。有人說中國孩子是抱大的,而美國孩子則是爬大的,這種說法一點也不為過。在美國無論在哪里,都可看到蹣跚學步的'孩子。如果孩子跌倒了,父母一般不會主動跑上前去,彎腰伸手扶起孩子,而只是叫一聲起來,小孩看到沒有大人扶,就只好自己站起來,除非摔得個頭破血流。無論在公園里,還是在街頭抑或是飛機的過道上,都可以看到小孩在前面搖搖晃晃地走,父母在后跟著跑的驚險鏡頭。
2.美國父母十分注意與孩子的交流。
當孩子呱呱落地時,做父母的就試著與呀呀學語的孩子交流,將父母的感情傳給孩子。美國報章,有鼓勵父母與孩子交流的文章,稱美國的父母已達成共識,想要培育出一個聰明可愛的孩子,首先應學會從孩子一出生就開始和寶寶交流。父母不用擔心這種交流會變成單方面的意愿,因為寶寶一出生就有了與人交往的能力,而且愿意和你們交往。
媽媽是寶寶第一個和接觸時間最多的交流對象,母子間目光相互注視就是交往的開端。母親還可利用一切機會與寶寶交流,如:喂奶、換尿布或抱寶寶之際都會和他說話,并展出微笑的面容,說一些諸如“看看媽媽”“寶寶真乖”等親密的話語。如果寶寶在吃奶時聽那些話,就會減慢甚至停止吸吮的速度,說明寶寶在聽媽媽講話。
交流的方式可以是多樣化的,除了和寶寶“交談”,還可以和寶寶逗樂,比如摸摸寶寶的頭、輕輕撓寶寶的小肚皮,以引起寶寶的注意,并逗引他微笑。當嬰兒微笑時,要給予夸獎,更別忘了媽媽那輕輕一吻也是給寶寶的美好獎勵。
利用一切機會和寶寶交往,讓孩子在和父母的交往中辨別不同人的人聲、語境,認識不同人的臉、不同表情,維持愉快的情緒。平常注重與孩子進行交流,對孩子有問必答,同時母親也像一個循循誘導的教師一樣,與孩子促膝談心,非常平等,尊重彼此,沒有凌駕于孩子頭上的架勢。筆者認為,美國孩子為何長大上大學后獨立性強、具有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可塑性大,這與父母對幼兒的語言開發(fā)是分不開的。
3.美國父母從小就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生活能力。
據(jù)介紹,美國孩子很小就與父母分開住,孩子單獨睡一個房間。當然也會有孩子怕寂寞,這也好辦,就讓他從小與小狗為伍。無怪當小狗失蹤或去世時,很多孩子都哭得悲痛欲絕,因為孩子與狗的感情勝過了父母!孩子到了18歲時,就得自己掙錢解決生計,這倒不是父母沒錢,而是讓孩子自己掙錢早日獨立。美國孩子從小就經常聽到父母的口頭禪:“自己照顧好自己”、“讓你的生活明天變得更美好”。美國父母是這樣看的,讓孩子自己掙錢,是讓孩子知道掙錢的辛苦和不易,以及掙錢的價值。
上大學后,孩子就可申領信用卡,這是學會理財?shù)牡谝徊剑Ц顿~單,如果不及時付賬單,個人信譽就有污漬,以后就會遇到許多麻煩。在臨近大學畢業(yè)時,汽車銷售商就會到學校推銷汽車。孩子租車后,開始自己租公寓,打零工,不過這時孩子還沒有固定工作,買大件得有人給你擔保,讓你知道這錢不是白掙的。畢業(yè)后可以找到固定的工作,隨著時間的流逝,收入增長,就會買房子、汽車,以及進一步改善生活,這種體制可以讓孩子盡早地適應社會獨立的生活。
美國家長怎樣教育孩子
家庭中的安全教育
*認識社會
認識家庭住址及父母的姓名、單位。父母在孩子開始懂事時就有意識地教他們識別自己家庭周圍的環(huán)境,以及父母的姓名和單位等;通過日常的培養(yǎng),孩子走失找不到家的可能性就小多了,并且增加了孩子應付外界環(huán)境的自信心,使其遇事不致驚慌失措。另外,家長還會教孩子一些在馬路上行走的常識。
*認識藥品及了解用藥常識
家庭中通常都存有一定數(shù)量的藥品備急,父母會把一些常用藥品拿出來教孩子辨認,使其逐漸了解藥品名稱、用途及用法,這樣既讓孩子增長了知識,又降低了發(fā)生危險的可能性。另外在帶孩子去醫(yī)院看病的時候,還順便教孩子認識醫(yī)院,以便解除孩子對醫(yī)生的恐懼感,學會配合治病,或在發(fā)生意外時能自己到醫(yī)院求助。
*認識常用小工具及安全使用方法
父母不會因為怕危險就不讓孩子接觸工具,他們的做法是幫助孩子了解安全地使用工具。在使用這些工具時,父母會順便告訴孩子這些工具的名稱及安全使用的方法。還會給孩子提供一些比較安全的小工具,諸如餐刀、不帶尖的剪刀、小型的錘子鉗子等。讓孩子邊玩邊學,既熟悉了各種工具的種類和功能,又在使用的過程中發(fā)展了孩子的動作技巧。
*避免被壞人傷害
父母教孩子避免被壞人傷害的主要方式是告訴他們一定不要接受陌生人的禮物,不要到陌生人家中去,也不請陌生人到自己家里來。女孩則不要讓父母以外的人撫摸自己的身體,碰到存心不良的人糾纏時,要趕快跑到人多的地方或去告訴警察,還可大聲呼救或跑到附近居民家。
教育孩子的十二條法則
1.歸屬法則:保證孩子在身體健康的.家庭環(huán)境中成長。
2.希望法則:永遠讓孩子看到希望。
3.力量法則:永遠不要與孩子斗強。
4.管理法則:在孩子未成年前,管束是父母的責任。
5.聲音法則:要傾聽他們的聲音。
6.榜樣法則:言傳身教對孩子的榜樣作用是巨大的。
7.求同存異法則:尊重孩子對世界的看法,并盡量理解他們。
8.懲罰法則:這一法則容易使孩子產生逆反和報復心理,慎用。
9.后果法則:讓孩子了解其行為可能產生的后果。
10.結構法則:教孩子從小了解道德和法律的界限。
11.20碼法則:尊重孩子的獨立傾向,與其至少保持20碼的距離。
12.四W法則:任何時候都要了解孩子跟誰在一起(Who)、在什么地方(Where)、在干什么(What)以及在什么時候回家(When)。
【延伸知識】:
家庭教育中有哪些不適當?shù)姆椒?
家庭對孩子的教育影響極大,教育得當能促進孩子成長、成才;教育不當會阻礙孩子的發(fā)展,影響孩子的前途。
1、威脅。成人用威脅的口吻對孩子說話:“你再....。。我就....。。”盡管這類威脅在大人心目中認為十分有用,但在孩子身上卻不一定有效果。因為威脅是對孩子自主權的挑戰(zhàn),只要孩子有點自尊的話,他必定會故意與大人對著干,以此來顯示他不是個膽小鬼。
2、收買。收買就是明明白白告訴孩子,如果他做了(或者不做)某件事的話,就能得到獎賞。如“如果....。。就”的許愿方法,有時能刺激孩子而暫時達到某個目的,但卻不能激勵他作堅持不斷的努力。對孩子來說,這些話就意味著懷疑他的能力。另外,也拿導致孩子討價還價,以“你不給我獎賞,我就不規(guī)規(guī)矩矩”來要挾大人,從而提出更無理的要求。有益的、受歡迎的不是以收買形式出現(xiàn)的獎賞,而是事先沒有許諾過的、出乎意料的,體現(xiàn)了父母對孩子的賞識而得到的獎賞。
3、保證。父母與孩子的關系應是平等的,互相要信任。
父母不應向孩子保證什么,也不應要求孩子作保證。如果父母必須依靠保證來強調自己說的是真話,那么變相地承認自己沒有保證過的話是不可相信的了。保證會使孩子產生不切實際的'期望。父母也不應誘導或要求孩子保證今后循規(guī)蹈矩或絕不再犯某個錯誤。當孩子作了一個并非出于自愿的保證后,他等于開了一張空頭支票,我們不應鼓勵這種欺騙行為。
4、諷刺。父母諷刺孩子,極大地阻礙了他的進步。
它往往為自己與孩子之間的有效交談設下了牢固的障礙。挖苦的語言會招來孩子的反擊,會在自己和孩子之間筑起一層屏障。在教育子女中,父母不應用諷刺和挖苦的語言,不應該降低孩子在他自己或在他同伴心目中的地位。
五句無心話 傷害孩子心
與孩子溝通時,就算是要表達同樣的意思,選擇不同表達方式和詞語對孩子影響區(qū)別也很大,即便你認為他們有時候根本沒有聽到你在說什么?赡軐⒆觽艽蟮奈寰湓
1、“你怎么越大越....”
如果一個四歲的孩子總無法在座椅上保持安靜,那是因為他只有四歲,總要經歷固執(zhí),淘氣,自我中心等階段,這是成長的必需。但父母很容易因此對孩子大喊:“你怎么越大越不聽話。”
建議:在你忍不住要責備孩子時,請用一些比較有同情心的句子來開頭,如“我知道你不高興,但這樣的事情總是難免要發(fā)生的。”
2、“別跑,會摔跤的”諸如此類的警告
其實是在向孩子傳遞這樣一個信息:你肯定他一定會摔跤的。對于一個正在努力走向獨立的孩子來說,這無疑是一個打擊。而且,當你的警告一次次地沒有變成現(xiàn)實,孩子也會慢慢對你的建議表現(xiàn)出不以為然。
建議:更好的說法,如“出去玩之前一定記得把鞋帶系好”這樣具體的指導。
3、“我只是逗你玩兒”
你或許認為,跟孩子開個玩笑可以培養(yǎng)他的幽默感,但孩子可能真的相信你的話。
建議:對孩子,不要用那些看似幽默實際是侮辱的話表現(xiàn)有趣,有些話你不是認真的,最好別說。
4、“你怎么就不能像人家孩子那樣呢”
諸如此類的話會讓孩子感覺自己像個二等公民,同時還可能導致對其他孩子的仇視。你越是跟孩子說他不如別人好,他就越相信自己不夠好。
建議:寬容地接受孩子的長處和不足,然后鼓勵他向一個最適合他的方向快樂地成長。
5、“我剛才是怎么跟你說的”
這種帶著一點點嘲諷口氣的問題,實際上是一種指責。
建議:如果你真的想因為孩子沒有做到你的要求而指責他,不如明白地說:“我很不高興,因為我都跟你說過三次了。但我再告訴你一次,把不玩的玩具放回盒子里去。”
【觀看美國家長如何教育孩子】相關文章:
美國家長是如何教育孩子05-05
美國家長該如何教育孩子吃飯05-05
美國的父母如何教育孩子05-05
美國家長如何讓孩子閱讀05-12
美國人如何教育孩子04-30
美國父母如何教育孩子04-30
家長如何教育孩子?05-05
看美國人如何教育孩子05-05
看美國人如何教育孩子?05-05
美國人如何教育孩子理財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