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怎樣教育好自己的孩子
身為父母的我們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所以家長在百忙之中一定要抽出時間多多與孩子交流、溝通,了解他(她)想什么,需要的是什么。家長還要注意在孩子的同齡人中,在班上的同學中,為孩子尋找學習的榜樣,這樣可以增加學習的親切感。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怎樣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怎樣教育好自己的孩子 篇1
一、尊重孩子的人格、尊嚴讓孩子獨立思考,自由選擇,把孩子視為家庭的平等成員。
二、對孩子的意見要認真耐心的傾聽,爭取與孩子做朋友,家長不可只是自己說了算,完全不聽孩子的建議。
三、爭取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內心和愿望,尊重孩子的選擇,對孩子的正當要求要同意。
四、教育孩子的時候要用擺實事、講道理的方法。不要輕易對孩子的行為做出評價、發(fā)指令,要盡量引導孩子去思考。
五、與孩子成為朋友,并不是自己沒有原則,對孩子溺愛。發(fā)展孩子的興趣愛好的自由,但并非對孩子的'放任。
六、多與孩子溝通主動和孩子交流想法。這樣做的目的是拉近家長與孩子之間心靈的距離。
怎樣教育好自己的孩子 篇2
一、在家庭教育中,最常用的方式是交談。交談的質量,跟交談的藝術有密切關系。
交談,是在民主和諧的氣氛中,家長與孩子之間的娓娓談心。交談的時機應該是恰當的,交談的話題應該是有益的、孩子是感興趣的。交談之前,家長應該誘導孩子無拘無束地把心里話傾吐出來,然后,再把自己高于孩子的見解作為一份禮物回贈給孩子。通過家長和孩子之間的思想交流,使孩子受到教誨和啟迪。單純的家長講、孩子聽,沒有反饋切磋,不能算是真正的交流。至于家長借交談對孩子進行挖苦訓斥,抓住一件小事嘮叨不休,使孩子反感生厭,則更是不可取的了。
交談的藝術,主要體現在交談時機的捕捉和交談方式的運用上。一般地說,家長和孩子雙方在情緒不佳時,特別是在氣頭上,不要交談;在事情的原委還沒有搞清楚時,不要交談;有局外人特別是有客人在場時,請不要做批評性的交談;在飯桌上,在孩子睡覺前,也不宜做批評性的交談。家庭教育的特點是“遇物則誨”,所以教育的時機要靈活掌握,一切從教育的需要,特別是教育的效果出發(fā),以孩子能接受為準則。交談的方式可以多種多樣,如漫談式、調查式、激勵式、嚴肅批評教育式等都可采用。其中的漫談式,即不拘時間、地點、內容,海闊天空、輕松愉快地交談,常常是孩子歡迎交談方式。
二、跟孩子一同活動的藝術
家庭氣氛是實施家庭教育的重要因素之一,跟孩子在一起活動,就是創(chuàng)造家庭良好氣氛的有效做法之一。在生活中,家長跟孩子共同活動的機會是很多的。跟孩子一起去野外游玩。大自然是美的:春天的百花,夏日的蟬鳴,秋季的落葉,寒冬的白雪,對孩子都會有無窮的吸引力。家長掐著時令帶孩子郊游,賞心悅目的自然景色會帶給孩子美好的遐想和憧憬,喚回家長對童年趣事的回憶。共同的心境和語言,使長幼之間的距離一下子消失了,多少教育內容都可以在此時此刻進行。
跟孩子一起去參觀游覽。假期若能帶孩子到外地旅游,孩子是最開心的。那些名勝古跡和各種展覽都值得去看一看。游覽時,若家長能做精辟的講解,孩子是最為佩服;如顯知識不足,則會迫使家長去翻書查資料,這更能贏得孩子的心。跟孩子一起上街購物。孩子小的時候喜歡跟家長逛商店,順便要點民愛之物,家長可乘機介紹商品知識,灌輸勤儉持家的道理。孩子長大一點了,可以為家、為自己購物,家長陪著當參謀,邊買邊談,邊看邊談,邊走邊談,兩代人之間相互沒有戒備,是教育的好機會。
跟孩子一起娛樂。晚飯后,節(jié)假日,一家人各展特長,吹拉彈唱,談天說地,讓家庭充滿歡樂的氣氛,增強了家庭的凝聚力和生活的情趣。家長和孩子共同活動的內容很多,共同活動的目的是要消除代溝,融洽感情,寓教于樂活動之中,讓家庭教育在歡樂、親切、無拘無束的活動中進行。
三、表揚、獎勵的藝術
對孩子進行表揚、獎勵也是很有學問的。
表揚、獎勵孩子,可以鼓勵孩子重復良好習慣形成;在表揚和獎勵中可以激發(fā)孩子的上進心,有利于培養(yǎng)孩子的自尊心和榮譽感,培養(yǎng)孩子自我約束的能力,還可以增強孩子的是非感,有助于父母與子女之間的情感的加深。
孩子改選履行了父母的要求、希望,可以給予表揚、獎勵;孩子有了良好的行為表現,雖只是苗頭,也可給予表揚、獎勵;孩子完成了一件比較困難的事情,表現了勇敢的品質或一定的毅力,也可得到父母的表揚、獎勵;孩子獲得了光榮稱號,父母要給予表揚、獎勵。
表揚、獎勵孩子的方式很多,應以精神獎勵為主。比如:夸獎、贊許、點頭、微笑、親昵等,都能達到激勵孩子上進的目的。物質獎勵也要有,對年紀小的孩子,必要的物質獎勵也是很好的教育手段?梢再浰蜁、衣物、玩具、學習用品等,但要慎用金錢,更不能讓孩子小小的年紀,純凈的心靈過早地染上銅臭氣。
家長要把握住表揚、獎勵的時機。孩子興奮起來,來得快,去得也快,家長要把握孩子的心理脈搏,該表揚、獎勵的時候要及時,使他們良好的表現得以強化,得以鞏固。如果是馬后炮,就會削弱激勵作用。
再有,表揚也好,獎勵也好,都要實事求是,因為這是對孩子的一種評價,要讓孩子在表揚和獎勵中去認識自己。過高,容易讓孩子盲目滿足;過低,又不容易達到到激勵的目的。另外,表揚、獎勵,家長的態(tài)度要真誠,最好不要事先許諾,一旦許諾就要守信;絕不能在獎勵的程度上與孩子討價還價。
近幾年,有些“學者”把“賞識教育”稱為“萬能的教育”,并且說:“賞識孩子時,可以無中生有!边@種說法是值得商榷的,想用一種教育方法取代所有的教育手段是不科學的。
四、向孩子道歉的藝術
在家庭生活中,家長說錯了話,辦錯了事,甚至冤枉了孩子的事,是常會發(fā)生的,如何處理這樣的問題,實在也是家教的藝術之一。
家長和孩子在家庭中應當是民主和平等的關系,家長做了錯事或錯怪了孩子,是應該主動道歉的。這不會影響家長的威信,更不會有損父母的尊嚴;相反,會給孩子樹立有錯就改的榜樣,會使孩子由衷地敬佩父母的品質與修養(yǎng),從而更加信任父母,親近父母;父母的威嚴不僅不會降低,反而會更高,還會使家庭中形成一個寬松、和諧、民主的有利于孩子成長的氣氛。
當然,家長道歉、認錯,特別是向孩子道歉、認錯,態(tài)度必須是誠懇的,不敷衍,不找客觀原因,真誠地去求得諒解。
五、寬容的藝術
寬容是指孩子做錯了事之后,家長以寬大的胸懷接納了孩子的過失,他們沒有過激語言的斥責,也沒有窮追不舍的追究,這都會使孩子的內心受到深深的自責,并在悔恨、內疚中對自己的過去進行冷靜的思考,促其在父母的大度中去痛改前非。
六、批評的藝術
批評是家庭教育中常用的一種手段,家長批評孩子是為了對孩子不良思想、行為、品質給以否定的評價,并予以警示,從而引起他們的.內疚、痛苦、悔恨,從缺點、錯誤中吸取教訓,不再重犯。
運用要公正合理,恰如其分。有了一點錯,就全盤否定孩子;批評今天錯,還帶著以前的錯;一分的錯,總是當十分的錯來批評,這些估做法都是不合適的。所以,家長遇到孩子的缺點,要弄清情節(jié),弄清原因,恰當估計錯誤程度,不能在情況不明的情況下,對孩子橫加指責,亂上綱,亂扣帽子,亂分析危害。如果這樣,不僅起不到教育的目的,反而會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很不利于問題解決。
在批評方式上應是先肯定對的,再指出錯的;先表揚以前的,再指出今天的;甚至可先做自我批評,再批評孩子。批評孩子可以嚴肅,甚至可以嚴厲,但這不等于粗暴,更不等于諷刺挖苦、奚落謾罵。否則就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心,勢必會引起對立的情緒。
我們常說“數子十過,不如獎子一長!笔钦f在教育孩子時,以正面激勵為主,但不是否認對錯誤、缺點和過失的批評,甚至懲罰。批評是可以采用的,但不要過多、過濫,不要把批評當成家長的教育手段。另外,批評、懲罰是一種否定、一種壓力,但同樣也可以成為一種激勵、一種動力。作為家長,一定要理智地面對孩子的問題,努力克制自己無益的感情沖動,增強教育意識,講究批評的藝術。
七、樹立榜樣的藝術
我們常說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家庭教育中用榜樣的言行,使教育的內容具體化、人格化,使孩子受到形象的感染和教育,增強教育的吸引性和有效性,激勵孩子去模仿、學習高尚的品德行為,自學矯正自己的不良言行。
孩子年齡越小,榜樣的感染力就越大。小時候受到榜樣的影響,印象會極為深刻,甚至會終生難忘。
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學習榜樣。父母是孩子的師表,父母的言行是孩子學習的最直觀的教材,父母以身作則的示范,不僅可以增強說理的可信性和感染性,而且也能像春風潤物一樣起著耳濡目染、潛移默化的作用。因此,父母應時刻檢點自己,以自己良好的首先行為,為子女的品德修養(yǎng)做出示范。
怎樣教育好自己的孩子 篇3
一、如何讓孩子出人頭地
1、教導社交技巧
根據研究,孩子如果展現出和同齡人合作,并幫助他們的能力,可以比較理解自己的情緒,解決自己的問題,成人后也會比較容易成功。
2、有很高的期望
孩子會成長到父母期望的水平,因此將水平設置高一點很重要。根據研究,當父母認為孩子最終會上大學時,這些孩子在標準考試中成績比較高。為人父母都希望孩子出人頭地。
3、更高水平教育
家長不僅要對孩子寄予厚望,對自己也應該有很高的期許。根據研究,兒童的教育水平大多會到達和父母一樣的水平。因此,你應該要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
4、建立合作關系
和孩子建立一個穩(wěn)固的合作關系。透過這樣,父母可以開始教導孩子社交和生活能力,此外,還可以及早設定高期望,確保孩子在生活搶先起步,發(fā)揮最大潛能。
5、減少生活壓力
你一定會有很多的壓力,上班、家庭生活,但你的壓力最終可能會傳達給孩子。壓力過大可能會影響健康。因此,無論你面對多大的壓力,千萬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現出來。
6、培養(yǎng)孩子天賦
父母找出孩子的天賦是很自然的事情,發(fā)現孩子的'才能會讓你感到很驕傲。培養(yǎng)孩子的天賦,但不要限定他,而是以培養(yǎng)孩子成長的心態(tài)即可。
二、如何幫助孩子大腦更聰明
1、閱讀任何東西
不論是閱讀書籍、報紙或漫畫書,閱讀可以增加大腦很多方面的功能。它會因為接收新的信息而刺激新的神經通路發(fā)展。因此,鼓勵你的孩子多閱讀。
2、學會演奏樂器
神經科學家認為,音樂指令可以提高兒童的認知能力,像是記憶、解決問題、順序處理和模式識別。演奏樂器可以增加灰質體積,讓大腦2個半球神經連接。
3、定期鍛鍊運動
運動產生血流中的蛋白質。當血液流通過大腦時,細胞會吸收蛋白質,這是負責增加記憶和聚焦的細胞。
4、學習新的語言
當我們擷取聲音,給予意義,然后回應的時候,大腦的幾個區(qū)域會被使用。說雙語的人在語言中心有更多的灰質。他們可以一次專注更多任務,因為大腦的推理、記憶和計畫區(qū)域更發(fā)達。
5、務必累積學習
累積學習是指孩子已經學到的同類型知識上再獲得新的資訊。像是數學,孩子先學會基本的加減,然后才會再學乘除。如果讓孩子持續(xù)累積學習,他的記憶、順序排序、解決問題和語言會更敏銳。
6、利用智力游戲
大腦就像是電腦和肌肉,置入越多資訊,它可以執(zhí)行的功能就越多。因此,可以利用智力游戲來鍛煉大腦,讓它的功能更強。填字游戲、象棋都是不錯的選擇。
怎樣教育好自己的孩子 篇4
1、多多了解孩子
在忙于生計的同時,家長一定要抽出時間來多了解孩子,與孩子、保姆、孩子的老師多多溝通,盡量對孩子在幼兒園和家庭中的表現有一個全面把握。多一分了解,就少一分誤解。這樣一旦孩子真有不聽話的時候,也能比較明白應該如何去引導孩子。
2、吸收教育知識
社會在變化,孩子的成長環(huán)境也在變化,那么教養(yǎng)方式自然也要不斷進步。身為家長,就要責無旁貸地主動吸收教育新知。在傳統的親子教育方式中,多半是父母用權威來教育孩子,而打罵處罰更是權威教育的重要方法。吸收新知可以幫助家長跳出自己的成長經驗,及時調整自己的教育觀念。
3、耐心傾聽孩子
如果是氣急攻心的家長,在面對不聽管教的孩子時,通常最直接的反應就是破口大罵。此時,程桂英老師建議家長先冷靜下來,嘗試著多一分耐心,問問孩子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當家長的心思已經放在了解孩子的想法,并想辦法幫孩子解決問題時,也許就會發(fā)現孩子的行為其實是情有可原的,并且也已經釋放掉了很多負面的情緒。
4、真正放下身段
有些家長總喜歡在孩子面前保持威嚴,習慣用以上對下的態(tài)度來對待孩子。對此程桂英老師特別建議,希望家長真正放下身段,從內心尊重孩子,不要再用命令的口氣跟孩子說話,將孩子當做成人一樣給予尊重。不要總是對孩子說“不”,而是要給孩子選擇題,讓孩子自己做決定。如果孩子的年齡足夠大,表達能力沒有問題,也可以讓孩子自己提出解決方案或替代辦法。
5、跟孩子講道理
除了平時的告誡之外,家長也要在實際的情境中教導孩子一定的道理。讓孩子有同理心,讓他從其他人的角度去體會一下,真正明白自己的行為會如何影響他人。至于解說道理的方式,則可依孩子的年齡來選擇講解的深度,特別小的孩子可以用講故事的方式來進行。
6、讓孩子去體驗
如果孩子老是聽不進大人的'話,那么在保證安全和沒有惡劣后果的前提下,家長也可以讓孩子自己會“自食惡果”的滋味。通過自身的切實體驗,孩子將能深刻領悟到家長的教導有多么正確和重要。
7、同孩子做協商
不要總是要求孩子按照大人的心意去生活,那么不只是孩子痛苦,就連大人也很痛苦。孩子也是人,當然有他自己想做的事,因此,同孩子做協商,各退一步也許是很好的方法。比如當孩子想要跳沙發(fā),而家長卻有事情要思考的時候,就可以請孩子去臥室的床上跳,或者請他等一會再跳,或者等家長把事情處理完,再帶孩子去公園盡情地跳。
8、盛怒時不管教孩子
在極度憤怒的狀況下,家長肯定無法以理性的方式來管教孩子。所以,當家長無論如何也平靜不下來的時候,程桂英老師建議家長暫時離開現場,或是轉移自己的注意力去做別的事,如打電話給朋友聊天、聽音樂等。等自己平靜下來以后,再和孩子好好談談。
9、修正對孩子的期望
有時家長真的太過于求好心切了,常常拿自己都做不到的標準(或許是家長自以為能夠做到,但實際上從來沒有做到過!)來要求孩子。要知道,孩子年齡還小,有好動、固執(zhí)、健忘等表現都很正常。家長如果真的要對孩子有所要求,也一定要考慮孩子的成長狀況,不要總是拿放大鏡去看待孩子的表現。
10、真誠對待孩子
有些家長在與孩子做溝通的時候,總是喜歡用指責或命令式的語氣,這常常讓孩子難以接受。據程桂英老師介紹,親子之間的溝通應該是真誠而沒有距離的,家長可以很誠實地將自己的擔心或情緒解釋給孩子聽,讓孩子了解他的行為會讓你難過,或是會讓你擔心、懼怕。只要語氣是平和的、態(tài)度是真誠的,你就會發(fā)現,其實孩子是很樂意體貼爸爸媽媽的!
怎樣教育好自己的孩子 篇5
家庭教育必知三大兵法
古代的“兵法”成就了一代梟雄,現在在家庭教育過程中,也要知曉三大“兵法”,活學活用這幾大招數可以讓家庭教育的很多難題迎刃而解。
聲東擊西:避開敵人的鋒芒,避開的同時采用忽東忽西、即打即離的戰(zhàn)術來制造假象蒙蔽敵人。在家庭教育過程中,可以通過轉移孩子的注意力,來淡化孩子的物質需求。
調虎離山:戰(zhàn)場上若遇強敵,要善用謀,用假象使敵人離開駐地,誘他就我之范,喪失他的優(yōu)勢,使他處處皆難。在家庭教育中,如果孩子急于達成某種目的,家長可以和顏悅色,找個借口,立即帶孩子出門,使孩子暫時脫離情緒對抗的情境。
暗度陳倉:正面佯攻,牽制敵人,迂回敵后,出奇制勝。在實施家庭教育的時候,比如家長要引導孩子自己主動學做家務,媽媽可以教孩子做,其他家庭成員也要分配好角色,有人負責講解不做家務的不良后果,有人負責鼓勵孩子,齊心協力達到教育目的。
家長不要“抱”著孩子不放
除了在大學階段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外,金嵩還提醒現在的家長,千萬不要過于溺愛自己的孩子,他說:“很多家長從孩子小時候起就會滿足他們的各種要求,而且對孩子的教育都是以自己獲利為最終目的,這也是現在很多大學生過于自我的重要原因。”
現在很多家長都是打著愛的旗號“抱大”下一代。從上什么學校、讀什么專業(yè),到選擇什么工作、找什么樣的對象,發(fā)展到現在替孩子“職場公關”,恨不得萬事代勞,以求萬無一失。
他們明明知道“抱著不好”,卻依然習慣性做著 “抱在手上怕摔了”的事情。而“抱大的一代”也早已喪失對抱說“不”的意識,樂于接受、甚至享受父母的.“抱”所帶來的舒適和便利,這種情況一旦延續(xù)到大學畢業(yè)之后,可以想象,他們在求職乃至就業(yè)之后會是以一種什么樣的態(tài)度面對社會。
所以我們不禁要問,到底要“抱到”啥時候?抱久了,孩子會忘記怎么走路,“抱大的一代”最終還是 “抱不大”。須知道,為人父母,有一種愛叫放手;為人子女,有一種長大是說“不”。就像金嵩所說的,“要從小開始對孩子的心身進行成長訓練,教會他(她)用腳走路,先做人后做事,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思考能力。如果都按照這樣的方法去做,誰還會擔心孩子長不大、不會成為社會的棟梁?”
怎樣教育好自己的孩子 篇6
第一件事:培養(yǎng)孩子的良好習慣
習慣決定孩子的命運,再也沒有什么比習慣養(yǎng)成更重要了。父母如果不注重培養(yǎng)孩子的良好習慣,無疑是在葬送孩子美好的未來。
1、習慣養(yǎng)成絕非一日之功
習慣是個大問題,是大智慧。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絕非一日之功,其主要原則是:低起點,嚴要求,小步子,快節(jié)奏,多活動,求變化,快反饋,勤矯正。
習慣養(yǎng)成關鍵在頭三天,決定在一個月。父母要充分尊重孩子的權利,讓孩子在習慣養(yǎng)成中發(fā)揮主人作用。
2、一切從習慣培養(yǎng)開始
養(yǎng)成教育是管一輩子的教育。智育是良好的思維習慣,德育是細小的行為習慣,素質教育更加體現在人的細小的行為上。
大量事實證明,習慣是一種頑強的力量,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孩子的一切都從習慣培養(yǎng)開始。
3、通過習慣培養(yǎng)鑄造品格
教育猶如海上行船,必須按正確的航線行駛,否則,船越大越有觸礁沉沒的危險。
人的品質,決定了人的發(fā)展方向。家庭教育的一個核心任務就是培養(yǎng)孩子成為一個真正的人。但人格的培養(yǎng)問題通常很難落實到具體操作上來。
不過,研究者發(fā)現,習慣與人格相輔相成,習慣影響人格,人格更會影響習慣。正派、誠實、責任心、愛心、合作精神、講究效率等品格都可以通過習慣培養(yǎng)來鑄造。
第二件事:引導孩子學會學習
吸引孩子熱愛學習、引導孩子學會學習是父母的一項重要職責,也是父母的真正魅力所在。
1、孩子的求知欲和學習潛能是可以激發(fā)的
孩子缺乏求知欲,通常不是父母的影響或者嚴格要求不夠,而是阻塞了孩子的興趣。
興趣(好奇心)、夢想、成就感、質疑、感恩、發(fā)奮、發(fā)憤等都是疏通和啟發(fā)孩子求知欲的通道。而對于孩子來說,所謂競爭優(yōu)勢就是潛能得到有效的開發(fā)而已。心情、開竅、暗示、遐想、砥礪、計劃是激發(fā)孩子學習潛能的六大原則。
潛能開發(fā)雖沒有絕對的“時間表”,但也有步驟,比如建立目標、控制情緒、磨礪意志、專注于一點等都是非常重要的。
2、孩子厭學是有原因的
放任不管,任其瀟灑;亂管瞎管,種瓜得豆;嘮叨數落,肆意打罵;代替包辦,制造“機器”……父母若采取如此種種不明智的做法,只會使孩子越來越不愛學習。
孩子不愛學習只是表面現象,背后一定有原因:是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沒有找到孩子最擅長的方面?是沒有科學用腦?是父母阻礙了孩子的“玩中學”的天性?是孩子沒有意識到學習是他自己的事情……找到背后的原因,才可能幫助孩子走出厭學的陰影。
3、孩子考第一是有方法的
“愛學”是“會學”的前提,而“會學”是“愛學”的保證,“會學”才能“學好”。
孩子要想考第一,必須要掌握一些具有決定性作用的好方法,如:按計劃完成、認真寫字、慢慢看課本、整理錯題、隨手筆記、無私幫助同學、高效率考試、自由自在地作文等。
現在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步入了一個新的誤區(qū),即盲信盲從甚至癡迷于所謂成功教子的.家教經驗,但這些經驗聽著容易,做起來難。因為它們沒有“可遷移性”,如果只是一味的克隆、模仿,不但不能落實到自己孩子的身上,反而容易“邯鄲學步”,適得其反。
最有用的真東西是需要靜下心來思考、提煉的。教育孩子并沒有父母想像的那樣復雜,抓好了親子關系、習慣培養(yǎng)、學習這三件大事,父母成為杰出的父母,孩子成為杰出的孩子,就都不是遙遠的夢幻了。
第三件事:培養(yǎng)良好的親子關系
好的關系勝過許多教育。父母什么時候與孩子關系好,對孩子的教育就容易成功;什么時候與孩子關系不好,對孩子的教育就 容易失敗。而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其關鍵在于“定位”:
1、不當“馴獸師”,學做“鏡子”
孩子只有認識自己才能戰(zhàn)勝自己,但他們通常只能依據他人的反饋來認識自己,這時父母的“反饋”作用即鏡子的作用就很重要了。
不做“馴獸師”,學做“鏡子”,才能幫助孩子提高自我意識,才能讓孩子不害怕父母的“權威”,轉而和父母溝通。
教育是三分教,七分等!暗纫坏取笔呛苡杏玫。比如我們被蚊子叮一下,不管它,很快就會沒事,若總去撓,卻要很長時間才能好。原因就是人體有一定的自我治愈功能,被蚊子叮一下自己很快就會好,施加外力只會適得其反。
教育也是這個道理。停下來,等一等,給孩子傾訴的機會,和孩子有效地溝通,不用教育就能解決問題。
2、不當“裁判”,學做“拉拉隊”
在人生競技場,孩子只能自己去努力。父母既無法替代孩子,也不該自作主張去當“裁判”,而應該給予孩子一種保持良好競技狀態(tài)的力量,即“拉拉隊”的力量。這樣更能幫助孩子建立自信心,而這正是家庭教育的核心任務。
父母做孩子的“拉拉隊”,既要善于發(fā)現和贊美孩子,還要引導孩子正確面對失敗,在挫折前做孩子的戰(zhàn)友。
3、不當“法官”,學做“律師”
有些父母看到孩子出了問題,便迫不及待地當起了“法官”,這是很危險的。
孩子的內心世界豐富多彩,父母要積極地影響與教育孩子,不了解其內心世界便無從談起。而了解孩子的第一要訣是呵護其自尊,維護其權利,成為其信賴和尊敬的朋友。
即父母對待孩子,要像“律師”對待自己的當事人一樣,了解其內心需求,并始終以維護其合法權利為惟一宗旨。
【怎樣教育好自己的孩子】相關文章:
怎樣正確教育孩子07-23
怎樣從小教育孩子11-18
怎樣綜合教育孩子08-31
作為父親怎樣教育孩子03-15
家長怎樣正確的教育孩子11-15
怎樣教育孩子膽子大09-14
怎樣教育孩子防溺水04-13
家長怎樣教育孩子學習09-23
怎樣培養(yǎng)教育孩子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