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體的分類教案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給物體分類》教案(通用15篇)
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給物體分類》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給物體分類》教案 1
活動目標:
1、樂與參加數(shù)學活動。
2、能發(fā)現(xiàn)物體的特征并進行分類排序。
3、學會根據(jù)物體特征做標記。
重點:
學會根據(jù)物體特征做標記。
難點:
能發(fā)現(xiàn)物體的特征并進行分類排序。
活動準備:
1、教具:彩色魚9條(由3種顏色組成,大中小各3條)魚缸圖片3張,紅、黃、藍三色標簽各一份
2、學具:幼兒用彩色魚,人手9條,形狀顏色同教具相同
活動過程:
1、念兒歌進教室
邊念兒歌(附后)邊做動作進教室,為下面的活動做鋪墊。
2、出示教具(集體活動)
。1)、出示彩色魚,無規(guī)律排放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幾位小客人來到我們苗9班,小朋友們想知道是誰嗎?”
(2)、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彩色魚的特點
“我們來看看這些小魚好看嗎?它們都有些什么顏色?它們的顏色都是一樣的嗎?我們來看看它們還有什么不同?”
3、出示學具(個別活動)
“小魚們今天遇到一個難題,想請我們聰明的小朋友幫幫它們,好嗎?剛剛小魚們看到我們小朋友進教室的.時候排隊排的很整齊,它們也想排個隊,請小朋友們幫它們也排個隊好嗎?”
幼兒按照自己的想法為彩色魚排列,教師巡回指導;顒咏Y束后收學具,放回學具袋并且放回椅子下面。
4、交流小結
師“剛剛我發(fā)現(xiàn)有很多的小朋友都用了很多的方法來為我們的小魚排隊,那我想請幾位小朋友上來將你的方法排給其他小朋友看看”
請2—3位幼兒示范。
小結:彩色魚的排列可以是按照從大到小,從小到大,相同顏色放一排,花紋相同的放一排等方法進行不同的序列。
《給物體分類》教案 2
活動目標:
培養(yǎng)正確的操作習慣和對操作活動的興趣。
培養(yǎng)幼兒分析、比較、概括能力。
學習5以內(nèi)按長短分類,鞏固對5以內(nèi)數(shù)的認識。
依據(jù):根據(jù)教學任務從品德、能力、知識三方面培養(yǎng)而確定。
重點:根據(jù)物體長短的多少,將物體分別歸類。
難點:能用語言完整講述
依據(jù):按物體的長短分類是本節(jié)課的主要任務,但是幼兒剛升入中班完整講述能力差,在活動過程中語言表述相對更困難一些,因此作為難點突破,使幼兒達到既會分類又會講述的效果。
教學方法:
1、觀察法
2、情景談話法
3、游戲法
依據(jù):觀察是幼兒認識世界,獲取知識的重要途徑,幼兒通過直接觀察和直接體驗能從中發(fā)現(xiàn)事物之間簡單明顯的聯(lián)系和因果關系,在教師有目的的引導下,能幫助幼兒形成全面清晰的概念。
在活動中教學方法綜合使用,取長補短,才能使教學效果更好,為進一步調(diào)動幼兒觀察興趣,設置有情節(jié)的談話使活動更加生動、有趣。
另外,因為游戲能使幼兒獲得知識和能力得到進一步的鞏固和提高,能充分調(diào)動幼兒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幼兒學的主動,學的愉快,所以整個活動又以3個游戲貫穿始終。
教具:圓點卡片每人一張、動物圖片每人一張、車票(分別標有數(shù)字可掛在脖子上)每人一張、數(shù)字卡片1—5、小房子(分別標有數(shù)字1—5)5個、磁帶(音樂開火車)
依據(jù):每人一套學具,使幼兒在活動中有靜有動,動手動腦,在游戲、操作過程中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
活動過程:
導入:出示數(shù)字卡片組織
幼兒認讀
展開:
1、通過游戲《找朋友》學習按物體的'長短分類。
在以往教學中直接將數(shù)3個圓點對應放入數(shù)字3位置下幼兒難以理解,所以這個活動的學習部分非常關鍵。為了使幼兒理解,設計了游戲《找朋友》。
幼兒自己數(shù)點卡上的長短,用數(shù)自己表示,教師舉起相應的數(shù)字,介紹———你的朋友是~
教師舉數(shù)字問:3的朋友在哪里?幼兒舉起長短一致的卡片。
互相糾正錯誤,若對了送給老師。
2、為了鞏固聯(lián)系這一知識設計了游戲《送小動物回家》
介紹玩法:1號房子表示長短為1的小動物的家,依次介紹。
個別幼兒送:提問圖片上有幾只什么?哪是它的家?
引導幼兒完整回答:圖片上有3只小貓,它該回好房子。
分組送,送完后教師和幼兒共同檢查,檢查的同時要求幼兒完整講述。
3、為了愉快的結束本次活動,設計了《開火車》游戲。
請5名幼兒分別當1、2、3、4、5號小火車。
其他幼兒拿上車票坐上相應的小火車。
扮演火車的幼兒檢查自己的乘客。
結束:放音樂開火車出教室。
《給物體分類》教案 3
教學目標:
1.樂與參加數(shù)學活動
2.能發(fā)現(xiàn)物體的特征并進行分類排序
3.學會根據(jù)物體特征做標記
4.通過各種感官訓練培養(yǎng)幼兒對計算的興致及思維的準確性、敏捷性。
5.積極參與數(shù)學活動,體驗數(shù)學活動中的樂趣。
教學準備:
1.教具:彩色魚9條(由3種顏色組成,大中小各3條)
魚缸圖片3張,紅、黃、藍三色標簽各一份
2.學具:幼兒用彩色魚,人手9條,形狀顏色同教具相同
教學過程:
一、念兒歌進教室
邊念兒歌(附后)邊做動作進教室,為下面的活動做鋪墊。
二、出示教具(集體活動)
1.出示彩色魚,無規(guī)律排放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幾位小客人來到我們苗9班,小朋友們想知道是誰嗎?”
2.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彩色魚的特點
“我們來看看這些小魚好看嗎?它們都有些什么顏色?它們的顏色都是一樣的嗎?我們來看看它們還有什么不同啊?”
三、出示學具(個別活動)
“小魚們今天遇到一個難題,想請我們聰明的小朋友幫幫它們,好嗎?剛剛小魚們看到我們小朋友進教室的時候排隊排的很整齊,它們也想排個隊,請小朋友們幫它們也排個隊好嗎?”
幼兒按照自己的想法為彩色魚排列,教師巡回指導;顒咏Y束后收學具,放回學具袋并且放回椅子下面。
四、交流小結
師“剛剛我發(fā)現(xiàn)有很多的`小朋友都用了很多的方法來為我們的小魚排隊,那我想請幾位小朋友上來將你的方法排給其他小朋友看看”
請2—3位幼兒示范。
小結:彩色魚的排列可以是按照從大到小,從小到大,相同顏色放一排,花紋相同的放一排等方法進行不同的序列。
五、學習制作標記
活動反思:
在此基礎上,我決定了讓家長幫助孩子在生活中尋找小游戲,讓孩子們從生活中慢慢的去理解。我也設置了一些小游戲,比如說用積木、珠子…等幼兒園常見的玩具來讓幼兒分。就這樣,孩子們慢慢地學會了如何來按特征來分類了。
《給物體分類》教案 4
活動目標:
1、通過認識長短,知道誰長、誰短,誰最長最短及是否一樣長
2、進一步學習分類
3、培養(yǎng)觀察、比較及動手操作活動的能力
活動準備:
1、彩帶若干,不同長短品種的筆若干
2、彩帶小棒若干
活動過程:
一、幼兒嘗試
1、師:小兔的好朋友要上學了,小兔準備了許多的禮物送給它,請小朋友幫小兔整理一下,用彩帶把禮物扎得漂漂亮亮的.,好嗎?
2、將手中不同長短品種的筆按老師的要求找出:
。1)最長,最短(師:可是這些禮物有的長,有的短,我們來給他分分類吧)
。2)同樣長的那幾根(師:小朋友們數(shù)數(shù)一樣長的有幾根呀)
。3)小結:著重說明比的方法,要兩端對齊了再比
。◣煟何覀冊诒鹊臅r候呀,要兩端對齊了再比,就是兩只筆的端頭對齊比)
3、請幼兒再比一次,然后將一樣長的放在一起
師:小朋友比比看哪些小棒一樣長,我們把一樣長的放在一起
二、師演示講解,把彩色的小棒也按長短分類
1、四根小棒比長短,誰最長,誰最短,有沒有一樣長的,禮物要用彩帶扎上蝴蝶結,那才漂亮,請小朋友幫老師找出彩帶
2、兩根彩帶比長短是不是一樣長,誰最長,誰最短
3、用彩帶扎禮物
三、游戲
師:小兔的好朋友接到禮物,高興極了,和小兔一起做起了手指游戲:
1、找自己的手指找出哪根最長,哪兩根一樣長
2、找朋友:比比誰的手指長(一樣名稱的手指疊一塊比)找出后,一起做手指游戲
《給物體分類》教案 5
【教材分析】
本課是教科版一年級下冊《我們周圍的物體》單元的第4課。學生通過前面的學習,初步了解物體有很多特征,這些特征可以描述為大小、輕重、光滑度、顏色、形狀等。通過學習,一方面使學生更清晰有序地了解物體的各種特征,另一方面通過學生科學地觀察、描述之后進行科學的分類,了解分類是科學研究的重要方法。同時,幫助學生掌握分類方法,明確分類標準的細化是準確分類的要素。通過開展“分類”這一科學研究方法的學習和實踐,幫助學生了解分類的意義以及分類的方法,對學生學習科學和培養(yǎng)科學素養(yǎng)具有很重要的意義。
【學生分析】
在日常生活中,學生早就在無意中接觸到分類了。在本課中,他們要對本章接觸過的物體進行分類,進一步清晰地認識它們的屬性。但是學生各方面的`科學素養(yǎng)和學習能力仍處于培養(yǎng)階段,學生的分析能力、表達能力、傾聽習慣等仍需進一步培養(yǎng)。
【教學目標】
1.科學概念:分類是科學研究的一種重要方法;
2.過程和方法:根據(jù)一個特征對物體進行分類,依據(jù)的特征不同分類結果會有不同;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體會到科學分類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教學重點】
能夠根據(jù)一個特征對一些物體進行分類。
【教學難點】
了解細化標準才能讓分類更準確科學。
【教學準備】
學生準備:學具一套(帶蓋塑料盒、乒乓球、泡沫塑料塊、小木塊、塑料塊、玻璃珠、小鋼珠、螺帽、帶號碼貼紙一套),小組記錄單
教師準備:學具一套,小組記錄單,板書
【教學過程】
一、引入
老師昨天收拾學具盒的時候發(fā)現(xiàn)一個問題,里面的東西真不少,但是放置很沒規(guī)律。我們能用什么辦法把它們整理好呢?二、聚焦
(1)把物體按不同特征分成一堆一堆擺放,就是分類。
(2)我們探究過哪些關于物體的特征?我們可以用哪些方法觀察物體的特征?
(3)不同物體特征分別對應哪種觀察方法?我們按特征將物體進行分類時,可以利用這些方
法。
三、探索
根據(jù)物體不同的特征,幫助老師把學具盒里的東西分分類嗎?(1)分類前,為物體編號;
(2)請一位同學上來分享分類的方法,同時示范填寫記錄表;(3)想一想,他依據(jù)什么特征進行分類?四、研討
以小組為單位把學具盒中的物體進行分類。
(1)可以選擇黑板上的特征對物體進行分類,也可以選擇想到的其他特征進行分類。小組記錄員做好記錄。
(2)小組匯報分類結果;
(3)有沒有小組選擇的分類特征一樣,但最后結果不同?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4)有什么辦法可以減少這樣的情況發(fā)生?五、拓展
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能看到物體分類?為什么要把物體進行分類?大家都知道了分類的方法,同學們以后可以把這項本領運用到不同的地方,你們想到能把這個本領運用在哪些地方嗎?
《給物體分類》教案 6
活動目標:
1、能根據(jù)物體的多少進行分類。
2、通過活動,培養(yǎng)幼兒的分析、比較能力。
3、培養(yǎng)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4、培養(yǎng)幼兒對數(shù)字的認識能力。
5、發(fā)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活動準備:
1―5的各類實物卡若干,1―-5的數(shù)字卡、泡沫板各一,大頭針若干。1-5元的錢幣若干。
活動過程:
1、教師出示帶有1-5數(shù)字的泡沫板,請幼兒準確讀出數(shù)字,然后每人拿一張畫有不同數(shù)量物體的卡片,看看自己的卡片應該放在泡沫板的什么位置。老師和幼兒共同檢查,請幼兒講講你拿的卡片上有幾個什么?你把它放在哪里?為什么?
小結:個別幼兒放錯的'原因。
2、幼兒再取卡片,分組進行比賽,看誰放的對又快,對優(yōu)勝者獎紅五星。
3、對幼兒的出色工作發(fā)獎金:每人一張寫有1-5元的錢幣。
看看你是幾元?老師說請把三元的錢舉起來,拿三元錢幣的幼兒舉起卡片,看誰舉得對,游戲反復多次。
4、活動延伸:在角色游戲中幼兒可以用錢幣去買商品。
活動反思:
幼兒園的數(shù)學活動相對于其他活動枯燥、單調(diào),容易使幼兒失去學習興趣。因為這個時期的幼兒年齡小,邏輯思維尚未發(fā)展,于是就需要教師在選擇和設計數(shù)學活動時要多花心思,采用游戲的形式,讓幼兒在寓教于樂的氛圍中學習。
《給物體分類》教案 7
活動目標
1:教幼兒能排除物體顏色和大小的影響,能真確的按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形等不同形狀進行分類。
2:復習5以內(nèi)數(shù)數(shù)。
3:培養(yǎng)幼兒的動手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想象力的發(fā)展。
4:發(fā)展目測力、判斷力。
5:進一步提高幼兒對數(shù)學活動的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幼兒很容易受圖形大小、顏色的影響
活動準備:
給每個幼兒準備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形塑料片各5個,每種圖形的顏色要不同。其中2個大的,3個小的。
活動過程:
1:觀察
老師在課前發(fā)給每個幼兒四種形狀塑料片各5個,上課時讓幼兒先擺弄和觀察,說說自己的'塑料片都有些什么形狀。
2:引導幼兒按形狀分類
先讓幼兒把圓形找出來把他們放在一起。
在依次把正方形、三角形、長方形分別找出來各放一堆。
老師進行檢查對分類有錯的孩子給予啟發(fā)幫助。
3:引導幼兒數(shù)數(shù)
先讓幼兒數(shù)一數(shù)把塑料片都分成了幾堆。
再讓幼兒數(shù)一數(shù)每種塑料片各有幾個。
最后讓幼兒數(shù)一數(shù)每種塑料片各有幾個大的,有幾個小的。
4:拼擺游戲
讓幼兒拿出一個長方形、一個正方形、一個三角形和兩個圓形任意擺出一種東西來(如可以拼成一輛汽車)。老師巡視,對拼擺的好的幼兒給予表揚。讓幼兒說一說是用那些形狀的塑料邊擺的,一共用了幾個。再把擺的好的粘貼在黑板上讓孩子說提說擺的是什么叫什么名字,可以用來干什么。
5:小結
對認真學習的幼兒和有進步的幼兒進行表揚。
6:活動結束
教學反思:
數(shù)學是與生活緊密聯(lián)系的,幼兒通過數(shù)學的學習可以去解決日常生活和游戲中的一些簡單問題,同時它又具有邏輯性和嚴謹性,我們要注重幼兒動手動腦能力的培養(yǎng),手腦結合,才能讓他們更易理解和接受。
《給物體分類》教案 8
一、活動目標:
1、教幼兒認識紅,綠兩種顏色,并能按物體的紅、綠顏色分類。
2、培養(yǎng)幼兒初步的歸類能力。
二、活動準備:
1、紅、綠顏色的毛巾各一塊。
2、每人紅色或綠色玩具一件。
3、每個幼兒一盤木珠(裝紅、綠顏色各三顆)。
4、在活動室墻角處畫好紅、綠顏色房子各一座。
三、活動過程:
1、認識紅、綠顏色。教師分別出示紅、綠色毛巾,要求幼兒說出毛巾是什么顏色的。
2、運用紅、綠玩具鞏固對紅、綠色的認識,并學習分類。
。1)、分給每個幼兒一件紅色或綠色玩具,請他們觀察是什么顏色的。
(2)、游戲:”看誰站得又對又快”.教師說:拿紅色玩具的小朋友快快快、快站到老師身邊來,拿紅色玩具的小朋友便立刻拿著玩具跑到老師身邊來,然后說:我拿的是紅色玩具,我來了。同樣的方法請手拿綠顏色的小朋友站上來。玩完此游戲后,幼兒回座位把玩具放回桌上。
3、串木珠,區(qū)別紅、綠顏色,練習分類。
請小朋友把自己桌上盤里的紅顏色(綠顏色)木珠分別串成一串。
4、游戲“找家”。
。1)、請每個幼兒隨意拿一件桌上的`玩具,觀察顏色。
(2)教師說:請拿綠色玩具的小朋友站起來(拿綠色玩具的小朋友即舉玩具起立)。用同樣方法進行紅色歸類。
(3)、教師說:這些紅色和綠色的玩具和我們小朋友玩了這么久的游戲,它們累了,要回家休息了,我們送他它們回家吧,我們把紅色的玩具送回紅色的房子里,綠色的玩具送回綠色的房子里——幼兒分別將紅、綠色的玩具送回活動室墻角處事先畫好的紅、綠色房子里。然后教師講評,活動結束。
《給物體分類》教案 9
設計意圖:
小班幼兒對于生活中鮮艷的顏色非常感興趣,但由于年齡小,受生活經(jīng)驗的限制,他們往往會把各種顏色張冠李戴,因此教師必須幫助幼兒梳理有關顏色的知識,使幼兒能正確認識常見的顏色并進行分類。本活動運用了卡通圖片、頭飾、模擬實物等多種幼兒感興趣的教具,以游戲的形式貫穿整個活動,采用啟發(fā)談話、觀察交流、實踐體驗的方法讓幼兒在游戲活動中邊學邊實踐操作,在情境中認識顏色、區(qū)分顏色、學習按顏色分類,在輕輕松松的過程中愉快地參與學習,在游戲活動中體驗學習的樂趣,成為活動真正的主人。
活動目標:
1、教幼兒認識紅、黃、綠三種顏色,并能按物體的紅、黃、綠顏色分類。
2、培養(yǎng)幼兒初步的歸類能力。
3、樂意并愉快地參與數(shù)學活動,在活動中體驗快樂。
活動重難點:
指導幼兒嘗試按物體的紅、黃、綠三種顏色進行分類。
活動準備:
1、紅、黃、綠三種顏色的卡片小豬各一只,卡片房子各一座。
2、紅、黃、綠三種顏色的頭飾和卡紙做的馬甲各兩個。
3、紅、黃、綠三種顏色的大三角形和盒子各一個,小三角形各20個。
4、手偶一個。
活動過程:
1、準備活動:手指游戲《剪刀、石頭、布》
2、談話激趣:今天,老師要為小三班的小朋友介紹三位新朋友,它們是誰呢?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
3、鞏固復習紅、黃、綠三種顏色,并學習分類。
。1)、貼出紅、黃、綠三只卡片小豬,引導幼兒說出小豬的顏色并為三只小豬取名:小紅豬、小黃豬、小綠豬。
。2)、貼出紅、黃、綠三座卡片房子,請幼兒說出房子的顏色。
談話:三只小豬各蓋了一座房子,現(xiàn)在三只小豬要回家了。小紅豬回到了自己的小紅房子里(教師邊說邊將小紅豬貼到小紅房子里)因為小紅豬是紅色的,所以它的房子也是紅色的。
提問:小朋友們想一想,小黃豬的家是什么顏色的`房子?小綠豬呢?
。3)、請兩名幼兒將小黃豬放進小房子里,將小綠豬放進小綠房子里,并引導幼兒講明理由。
。4)、點題:小朋友們真棒,知道將相同顏色的物體放在一起,這就是按顏色分類。(教師板書課題)
4、游戲“顏色找家”。
。1)、利用手偶游戲“小老頭”將紅、黃、綠三種顏色的6個物體頭飾分別發(fā)給6個幼兒。并請幼兒說出頭飾的名稱及顏色。
。2)、出示紅、黃、綠三個大圈,請幼兒依次說出每個圈的顏色。教師明確游戲規(guī)則:這三個大圈是6個頭飾的家,你的頭飾是什么顏色你就鉆進相同顏色的圈里,請帶頭飾的6個寶寶把你的頭飾送回家吧。
。3)6個幼兒按要求鉆圈,鉆錯的,集體訂正。
5、游戲“找朋友”。
(1)、出示紅、黃、綠三種顏色的6個卡紙馬甲,請幼兒分別說出馬甲的顏色。
。2)、先請3名幼兒上前分別穿上紅、黃、綠三種顏色的馬甲,再請3名幼兒也分別穿上紅、黃、綠三種顏色的馬甲坐在自己的座位上。
(3)、教師講明游戲規(guī)則:穿相同顏色馬甲的兩個小朋友是好朋友,現(xiàn)在,請臺上的3位小朋友找一找你的好朋友在哪?把他牽到前面來,和他手拉手站在一起。
。4)、教師和其他幼兒同唱歌曲《找朋友》,臺上的3個幼兒找朋友。
。5)、活動評價
6、游戲“三角形找媽媽”。
。1)、談話:有一群三角形寶寶找不著媽媽了,請小朋友們幫它們找一找媽媽吧!
。2)、給每個幼兒發(fā)一個小三角形,請幼兒和同伴說一說自己三角形的顏色。
(3)、教師出示紅色的大三角形,扮演媽媽呼喚紅三角形寶寶回家,請拿紅色小三角形的幼兒將其放進紅色的盒子里。教師拿著紅色大三角形巡視,指導幼兒分類。
。4)、用同樣的方法,指導幼兒進行黃色、綠色的分類游戲。
7、結束
《給物體分類》教案 10
活動目標:
1、學從多種顏色的物體中找出同一種顏色的物體,并進行歸類。
2、促進幼兒比較,綜合能力的發(fā)展。
3、培養(yǎng)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shù)學活動的樂趣。
5、引發(fā)幼兒學習的興趣。
活動準備:
1、環(huán)境創(chuàng)設:創(chuàng)設春天花園的情景,花園里有紅、黃、白、三種顏色的花若干朵。
2、 物質(zhì)準備:花籃若干個,紅、黃、白蝴蝶頭飾各幼兒人數(shù)的三分之一,錄音機,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ㄒ唬 幼兒伴隨著輕柔的音樂,自由地到春天的花園里參觀。
提問:花園里有幾種顏色的花?都有哪幾種顏色?
(二) 教師講訴故事《三只蝴蝶》(經(jīng)過改編)
提問:
1、故事里有幾只蝴蝶?她們是什么顏色的?
2、她們喜歡什么顏色的`花?
(三) 引導幼兒進行按顏色分類。
1、以“送花”的游戲,引導幼兒進行顏色的分類,并請幼兒自行檢查是否送對了花。
(1) 請幼兒給紅蝴蝶送它喜歡的花。
(2) 請幼兒給黃蝴蝶送它喜歡的花。
。3) 請幼兒給白蝴蝶送它喜歡的花。
2、以“避雨”的游戲,引導幼兒進行把顏色分類。
。1) 教師講解游戲玩法,
玩法:請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顏色的蝴蝶的頭飾,扮演蝴蝶,在花園里自由飛翔玩耍。當聽到打雷的聲音后,趕快去找和自己相同顏色的花朵避雨。當太陽出來后,蝴蝶高高興興地在草地上唱歌、跳舞、做游戲。
(2) 幼兒游戲,教師指導。
重點指導幼兒是否找到對顏色。
。ㄋ模┯變涸谟螒蛑凶匀唤Y束活動。
活動反思:
數(shù)學來源與現(xiàn)實,存在于現(xiàn)實,并且應用與現(xiàn)實,數(shù)學過程應該是幫助幼兒把現(xiàn)實問題轉(zhuǎn)化為數(shù)學問題的過程。教育活動的內(nèi)容選擇應既貼近幼兒的生活來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有助于拓展幼兒的經(jīng)驗和視野。
《給物體分類》教案 11
教學目標:
1、能區(qū)分物體的大小,按物體的大小分類。
2、學習用“大“和“小“表述分類的結果。
教學準備:
(一)經(jīng)驗準備:幼兒已學習過“比較物體大小“。
(二)物質(zhì)準備:大小兩種的灰色魚若干;大小兩種盤子若干;大小兩種的花若干;大小兩種的襪子若干;貼有大小標記的衣架兩個;標有大小標記的'圓圈墊兩個;花瓶12個;貼紙材料《分大小》。
教學過程:
一、以“小貓釣魚“的形式,引導幼兒辨認大和小。
教師出示若干只大小兩種灰色的魚,并提問:它們有什么不一樣?
二、以“小貓分魚“的形式,引導幼兒按大小分類。
。ㄒ唬┙處熖岢龇诸惾蝿。
師:現(xiàn)在卞老師給你們兩個盤子,一個大的,一個小的,你們把這些魚分一分。
。ǘ┱垈別幼兒展示分類結果,并引導幼兒表述。
師:誰來說說你是怎么分的?
三、以“小貓曬魚“的形式,讓幼兒練習按大小的標記進行分類。
(一)教師在教學室內(nèi)設置大小標記的圈子,并提出分類任務。
師:小貓要把魚曬出來,請把小盤子放在標有小圓點標記的圓墊上,把大盤子放在標有大圓點標記的圓墊上。
。ǘ┯變翰僮鳎處熞龑в變河谩按蟆啊靶 氨硎龇诸惤Y果。
四、幼兒分組操作,鞏固按物體的大小分類。
。ㄒ唬┓纸M的材料:
第一組——“分大小“,引導幼兒在《分大小》中分球、棒棒糖、花。
第二組——“曬毛巾“,引導幼兒將大小不同的毛巾分別掛在相應標記的衣架上。
第三組——“插花“,引導幼兒將大小不同的花分別插在相應標記的花瓶里。
。ǘ┯變翰僮鳎處熤笇,并鼓勵先完成的幼兒繼續(xù)操作其他組的材料。
。ㄈ┱故静⒔涣鞑僮鞯姆诸惒牧稀
師:你操作了哪盤材料?你是怎么分的?
教學延伸:
區(qū)域教學:將“分球““分棒棒糖““分花““分魚“等教學材料投放在數(shù)學區(qū),引導幼兒繼續(xù)操作練習。
家園共育:請家長在家利用整理衣襪等機會引導幼兒按物體的大小進行分類整理。
教學反思:
通過本次教學教學,讓我了解了孩子對數(shù)學都很薄弱,為了能夠使他們對數(shù)學感興趣,我準備在以后的數(shù)學教學中多加游戲,做到讓幼兒在玩中樂、玩中學的目的。真正讓幼兒成為學習的主人,不斷提升幼兒的自主探究能力。
《給物體分類》教案 12
教材分析:
《按大小排序》選自《山東省幼兒園課程指導—教師用書》(明天出版社2013年8月第1版小班上),小班幼兒對生活中各類物體及形狀、數(shù)量比較感興趣,喜歡嘗試比較,發(fā)現(xiàn)不同!毒V要》中指出“教育活動內(nèi)容的組織應充分考慮幼兒的學習特點和認知規(guī)律,各領域之間的內(nèi)容有機聯(lián)系,相互滲透,注重綜合性、趣味性、活動性!币虼嗽诨顒又薪Y合幼兒的生活經(jīng)驗,我創(chuàng)設了去玩具店的情境,通過坐、開等環(huán)節(jié),讓幼兒看一看、擺一擺、說一說,引導幼兒自主探索、操作感知、大膽表述,理解和運用按大小規(guī)律排序,體驗到學習數(shù)學的樂趣。
根據(jù)以上教材分析,采用以下實施策略:
1.運用情境創(chuàng)設“去小熊的玩具店”,激發(fā)幼兒學習的興趣。在整個活動中創(chuàng)設“去小熊玩具店”的情境,讓幼兒通過看看發(fā)現(xiàn)并正確辨別三只熊的大小不一樣。通過坐坐幼兒為每只熊找到了適合自己坐的。通過排排幼兒給三輛大小不一的按照大小有規(guī)律的進行排排隊。情境的滲透激發(fā)幼兒發(fā)現(xiàn)物體的大、小不同以及將三個物體按大小進行正逆排序的規(guī)律。
2.層層深入,總結歸納將三個物體按大小進行正逆排序。
活動中主要圍繞著三步進行總結歸納:
1.幼兒從一開始的學會辨別三個物體的大小。
2.探索三個物體的大小并進行正逆排序,從中發(fā)現(xiàn)排序規(guī)律。
3.理解運用后能夠運用到整理玩具店中。
每一步的層層深入,總結出不同的知識點,從而引導幼兒既能辨別三個物體的大小,又能將三個物體進行正逆排序。
活動目標:
1.學會用比較的方法區(qū)別三個物體的大小。
2.能夠?qū)⑷齻物體按大小進行正逆排序。
3.愿意向同伴講述自己的排序方法和結果。
4.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力、判斷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5.激發(fā)幼兒學習興趣,體驗數(shù)學活動的快樂,并感受集體活動的樂趣。
活動重難點:
重點:幼兒能夠運用比較的方法區(qū)別三個物體的大小。
難點:能將三個物體按大小進行正逆向排序。
活動準備:
物質(zhì)準備:PPT課件、大中小的娃娃實物和圖片、幼兒人手一套卡片、幼兒操作板、各種大小不一的玩具等。
經(jīng)驗準備:有區(qū)分物品大小的經(jīng)驗、有玩過套娃、套筒的的經(jīng)驗。
活動過程:
一、創(chuàng)設“小熊去玩具店”的情境導入,激發(fā)幼兒興趣。
師:介紹“小熊去玩具店”,觀察區(qū)分兩個物體的大小。
二、操作感知三個物體的大小,探索正逆排序。
1.看一看,運用目測和比較辨別三只熊的大小,并排序。
出示兩只小熊的圖片,請幼兒運用已有的經(jīng)驗辨別出哪只熊大?哪只熊小?接著出示較大的那只熊,辨別三只熊的大小。請幼兒給三只熊排排隊,說說比較大的這只熊應該放在哪?為什么?引導幼兒說出最大的和最小的。
小結:你們觀察的真仔細,辨別三只熊的大小,并找到了兩種不同的排序方法。
2.小熊坐,辨別三個物體的大小、并能大小對應。
引導幼兒根據(jù)熊的大小找出大小合適的。大讓誰來坐?較大的誰來坐?那最小的呢?
小結:你們真棒,讓每一只小熊坐上了適合他們的。
3.排排隊,探索三個物體大小的正逆排序,大膽表達。
三輛要進玩具店的大門,請按大小依次給他們排排隊。說說你是按照什么順序排的?還可以按照什么順序來排?
小結:小朋友,你們真聰明,我們既可以按照從大到小的順序,也可以按照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序。
三、理解運用,整理玩具店玩具,按大小排序。
請幼兒按照大小給玩具排排隊,進一步鞏固按規(guī)律給三個物體大小排序的方法(能力強的.可提供四個物品)。
小結:小朋友真的很能干,把玩具店里的玩具整理的很棒,分別將玩具按照大小排擺放在盤子里。
四、活動延伸:鼓勵幼兒找一找班級里還有哪些東西有大的有小的,引導他們把玩具按大小的規(guī)律整理歸位好。
課后反思:
本節(jié)活動的重點是關于三個物體的大小排序,幼兒有了前期的基礎區(qū)分大和小,所以幼兒在整個活動的學習中比較順暢,對于三個大小不一的物體也能夠辨別出,為了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整個活動都是以“坐去小熊的玩具店”的情景貫穿,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有不同知識點。特別是針對小班幼兒區(qū)分不出左右,所以在活動前我提前預設將的操作板的左邊用紅色箭頭標注出,活動中幼兒就很自如的根據(jù)箭頭的方向(從左到右)按大小進行正逆排序,很好的解決了活動中的難點。
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最后也運用到生活中,所以在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理解運用,整理玩具店”時,讓幼兒根據(jù)前期掌握的知識點,按大小排序來將區(qū)角架上的玩具按大小進行了整理,這一步既是檢驗前面部分的學習,又是提升總結,讓幼兒理解消化后得以運用到生活中去,同時根據(jù)到不同水平的幼兒掌握情況,我還滲透了一組4個物體的大小排序,幼兒也能通過觀察操作整理好,活動中這個環(huán)節(jié)在幼兒掌握的不錯,其實可以每組都投放一組4個的物體玩具讓幼兒來進行按大小排序。讓孩子們大膽探索,獲得更多的新經(jīng)驗。
《給物體分類》教案 13
活動目標:
1.能將物品按用途進行分類。
2.能正確表述自己的分類理由。
3.能積極地與同伴交流自己的發(fā)現(xiàn),激發(fā)進一步探索事物變化的愿望。
4.愿意大膽嘗試,激發(fā)幼兒樂于探索科學實驗的樂趣。
活動準備:
經(jīng)驗準備:幼兒已掌握物品用途的相關經(jīng)驗。
物質(zhì)準備:若干實物,圖譜標記、實物圖片,分類盒,分類板等。
活動過程:
一、以認識物品導入活動,激發(fā)幼兒的興趣。
二、整理物品,讓幼兒初步學習按物品的用途分類。
1.引導幼兒將籃子里的物品,按照它們的特點分到籃子里的三個格子中,想想看可以怎么分。
2.分好后和同伴說說你的分類理由。
三、師觀察幼兒操作并個別指導。
四、師幼互動交流。
師:誰來說說他是怎么分,為什么要把它們分在一起?
五、運用圖譜標記幫助幼兒梳理分類經(jīng)驗。
1.師:出示嘴巴、手、蘋果、積木、汽車等標記卡,引導幼兒從中選出分別代表“吃的”“玩的”“用的”的標記。
2.師引導幼兒根據(jù)標記,將自己籃子里的物品按標記擺放好。
六、分組練習,鞏固按物品的用途分類。
1.介紹操作材料。
2.提出要求。
3.幼兒操作,師巡視指導。
4.師小結。
教學反思:
在本次活動中主要是讓幼兒能將物品按用途進行分類,并且能正確表達自己的分類理由。在活動中,我首先以“認識物品”導入活動,并讓幼兒“整理物品”,學習按物品的用途分類,幼兒個個都能將物品按食物、日用品和玩具等不同用途進行分類,也能說出分類的`理由。接著引導幼兒運用圖譜標記“送物品回家”,幼兒也都能將自己籃子里的物品按標記擺放好。可是在接下來的操作材料中,幼兒在給物品按標記分類中產(chǎn)生很大的分歧,有的標記相差非常細微,有很多小朋友容易看錯,雖然在操作之前我有提示過了,但了解是一回事,真正做時有很大一部分幼兒不仔細觀察標記,都分類錯了。而這一切都反應出幼兒對畫面的觀察不夠細心,做事太過于急促。
進入大班以后,我發(fā)現(xiàn)有許多小朋友都對自己的行為缺乏信心,具體表現(xiàn)在:操作時總喜歡看別人的答案,甚至有的小朋友剛剛拿到操作材料就看別人是怎么做的,自己不愛動腦筋。
要想從根本上增強幼兒的自信心,我覺得我們教師必須注意讓幼兒真正掌握我們所要讓他們掌握的,因為只有當他們真正懂了,學會了,才能做到心中有數(shù),才能對自己產(chǎn)生認同感。另外,每節(jié)課結束以后,教師要做到及時反思、小結,及時的修改,累積經(jīng)驗,尋找幼兒更能接受的講解方法,做到完善以及更好,讓幼兒從興趣開始培養(yǎng),從根基開始打起,從基本習慣開始抓起,讓幼兒喜愛上數(shù)學,喜愛上學習。
《給物體分類》教案 14
目標:
1、能根據(jù)物體的多少進行分類。
2、通過活動,培養(yǎng)幼兒的分析、比較能力。
準備:
1—5的各類實物卡若干,1—-5的數(shù)字卡、泡沫板各一,大頭針若干,1-5元的錢幣若干。
過程:
1、教師出示帶有1-5數(shù)字的泡沫板,請幼兒準確讀出數(shù)字,然后每人拿一張畫有不同數(shù)量物體的'卡片,看看自己的卡片應該放在泡沫板的什么位置。老師和幼兒共同檢查,請幼兒講講你拿的卡片上有幾個什么?你把它放在哪里?為什么?
小結:
1、個別幼兒放錯的原因。
。病⒂變涸偃】ㄆ,分組進行比賽,看誰放的對又快,對優(yōu)勝者獎紅五星。
。场τ變旱某錾ぷ靼l(fā)獎金:每人一張寫有1-5元的錢幣。
看看你是幾元?老師說請把三元的錢舉起來,拿三元錢幣的幼兒舉起卡片,看誰舉得對,游戲反復多次。
。础⒒顒友由欤涸诮巧螒蛑杏變嚎梢杂缅X幣去買商品。
《給物體分類》教案 15
教學目標:
讓學生理解分類的概念和重要性。
使學生能夠根據(jù)物體的不同特征進行分類。
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增強學生的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教學準備:
各類物品(如玩具、文具、日常用品等)
分類標簽(如顏色、形狀、用途等)
黑板或白板、粉筆或白板筆
小組活動表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教師展示一堆雜亂的物品,詢問學生這些物品看起來怎么樣,是否容易找到需要的物品。
引導學生討論如果將這些物品進行分類,會帶來哪些好處。
引出課題:《給物體分類》。
二、新課講解
講解分類的概念:分類是按照一定的標準將事物進行分組或歸類的過程。
舉例說明分類的標準:如按顏色、形狀、大小、用途等進行分類。
展示物品,引導學生觀察并找出它們的共同特征和不同特征。
三、小組活動
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每組分配一些物品和分類標簽。
指導學生根據(jù)所選標簽對物品進行分類,并討論分類的理由。
每組選出一名代表,向全班展示分類結果并解釋分類依據(jù)。
四、全班討論
邀請各小組代表上臺展示并解釋分類過程。
教師和其他同學對展示結果進行評價和討論,指出優(yōu)點和不足。
引導學生思考其他可能的分類標準,并討論其合理性和實用性。
五、拓展延伸
引導學生思考生活中常見的分類現(xiàn)象,如超市貨架上的商品分類、圖書館的書籍分類等。
討論分類在我們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如提高工作效率、方便查找等。
六、課堂小結
總結分類的概念和重要性。
強調(diào)觀察和分析在分類過程中的關鍵作用。
鼓勵學生將分類的.方法應用到日常生活中去。
作業(yè)布置:
讓學生在家中找出一個區(qū)域(如書桌、衣柜等),對其中的物品進行分類整理。
要求學生記錄分類的過程和結果,并寫出分類后的感受。
教學反思:
教師在課后應對本節(jié)課的教學效果進行反思,總結優(yōu)點和不足,以便在后續(xù)教學中進行改進和優(yōu)化。同時,也要關注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xiàn)和反饋,及時調(diào)整教學策略和方法,以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和發(fā)展需要。
【《給物體分類》教案】相關文章:
物體的分類教案03-05
物體分類教學反思04-12
小班數(shù)學教案:按物體特征分類教案及教學反思03-16
小班數(shù)學教案:按物體的顏色分類教案及教學反思03-16
觀察物體教案03-07
物體的內(nèi)能教案03-30
觀察物體的教案07-12
觀察物體二教案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