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文言文教案匯編八篇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中,大家都背過文言文吧?文言文就是白話文的提煉跟升華。還記得以前背過的文言文都有哪些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文言文教案8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文言文教案 篇1
一.教學要點
二.教學目標
。保莆眨(nèi)/而/賈/孰/識"等通假字;掌握"別/固/白"等多義詞,以及虛詞"某"的作用.
2.掌握本文的常識.
。常私獗疚倪x取小事和運用白描手法表現(xiàn)人物的寫法.
三.教學設想
1.本文是課內(nèi)自讀課,根據(jù)本班基礎差的特點,改作課內(nèi)自讀課.
。玻當M用一課時完成.
四.教過程
。保埳喿x課文注釋,了解作者及作品主人的有關情況.
2.請生讀課文,了解課文內(nèi)容并正音請一生讀課文后糾正指導學生學會正確朗讀課文.
。常鶕(jù)課文注釋并借助工具書,弄清課文大意.
4.請生根據(jù)課文預習提示,明確各段主要內(nèi)容,并復述課文內(nèi)容.
。担埳鷮W習并掌握下列文言基礎知識:
⑴通假字
、俟苤椋瑑(nèi)所著披襖中--內(nèi),納
②而翁長銓--而,爾③乃偽為屋券,列賈五百金--賈,價
③封識宛然--識,志
、埔辉~多義
固:
、俟讨巢回澮玻緛恚
、谛龉滩磺玻瓐詻Q.
、矍G州與國鄰接,江山險固--鞏固
別:
、俸蠊膬蓮V,太監(jiān)泣別--告別
、谀车冒搜,以半別公--贈別
、廴缬须x違,宜別圖之--另外
、軆(nèi)外有別--區(qū)別
白:
、俜蛉艘幌χ镁,跪白公--告訴
、谟乐葜爱a(chǎn)異蛇,黑質(zhì)而白章--白色
、壅嫦啻蟀子谔煜拢宄靼
、枪潭ńY構:
"得無......乎"在文言文中是一種常見的的固定結構,表示對某種情況的推測,意思是"恐怕......吧?""莫非......吧"
⑷"某"的用法,一般是虛指代詞,可代人/時間/事物/處所等,也可以作稱代詞,代替稱名.例如:公一女,嫁為JI輔某官某妻--第一個"某"指代王翱女婿的.官名,第二個"某"指代其女婿的名.公為都督史,與太監(jiān)某守遼東--某,代太監(jiān)姓名.某得八焉--代我,太監(jiān)自稱.某啟,昨日蒙教--代王安石的名字.至和元年七月某日,臨川王某記--前指寫作日期,后指王安石的名字.
。罚私獗疚膬杉卤憩F(xiàn)了王翱什么品質(zhì).本文寫了兩件事,第一件事寫王翱斷然拒絕夫人請求,不調(diào)女婿任京職軼事,表現(xiàn)了他嚴格剛正/不徇私情的美德.第二件事寫王翱代友藏珠,最后還珠于朋友的軼事,表現(xiàn)了他不貪非分之財,廉潔和忠實于朋友的美德.
。福私獗疚脑趯懛ㄉ系奶攸c.--選取生活小事來表現(xiàn)人物性格和采用白描手法表現(xiàn)人物性格特點的寫法.
9.請生完成課后練習.
文言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能正確的掌握文言文句子朗讀節(jié)奏劃分的方法。
2、培養(yǎng)學生閱讀文言文的能力。
3、加深對文言文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
教學重難點:
能正確的掌握文言文句子朗讀節(jié)奏劃分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考點說明
讀清句讀,正確停頓是誦讀文言文的要求之一。停頓有兩種:一是句間停頓,就是根據(jù)標點符號來確定句與句之間停頓的長短,語調(diào)的抑揚;一是句中短暫停頓,它是以詞或詞組為單位,根據(jù)句子成分之間的內(nèi)在關系來劃分的語氣停頓。
正確地進行句中停頓,是以把握句子里的詞意和語法結構為前提的,因此解答這類題時可以先將句子翻譯出來確定地理解文意,把意思結合緊密的文字,看成一個“意義單位”,“單位”與“單位”之間往往需要一定的停頓;在分析語法結構時可先抓動詞,把跟動詞有關的前后各詞聯(lián)系起來,觀察句子的整體,往前找主語,往后賓語,再旁及其它成分,這樣就可以確定句子的語法結構,依此確定句中停頓。
二、知能圖譜
讀是語言能力的一個重要方面,而句中停頓,特別是文言文中的閱讀停頓是閱讀能力的重要體現(xiàn)。有以下六種情況注意停頓。
1、主謂之間要停頓。
2、謂賓之間要停頓。
3、謂語中心語和介賓短語之間要停頓。
4、“古二今一”之間要停頓。
5、關聯(lián)詞后面要停頓。
6、總領性詞語后面要停頓。
三、 方法指導
確定節(jié)中停頓有以下幾種方法:
1、句首語助詞(又叫句首發(fā)語詞)、關聯(lián)詞后面應有停頓。文言文中有一些虛詞放在句子的開頭,強調(diào)語氣或領起全句乃至全段。常用的句首發(fā)語詞和關聯(lián)詞主要有以下這些:
句首發(fā)語詞:如“至”、“若”、“至若”、“夫”、“若夫”、“蓋”、 “然”、“則” “然則”、“豈”、“豈若”、“宜”、“誠宜”、 何嘗、其等。
關聯(lián)詞:且、雖、因、“惟”、 “故”等。
誦讀時,這些詞語后面都應稍加停頓,不能和后面的文字連讀。
2、古代是兩個單音節(jié)詞,而現(xiàn)代漢語中是一個雙音節(jié)詞的,要分開讀。如:
、俟侍鞂⒋笕斡/是人也。
、诳/以一戰(zhàn)。
、壑/間力拉崩倒之聲。
例①中的“于是”,“于”是介詞,“給”的意思“是”是代詞,“這”的意思,它們都應分開來讀。例②中“可以”是兩個單音詞,“可”是能愿動詞,“可以”的意思,“以”是介詞,“用 來”的意思。例③中的“中間”,“中”是“中間”,“間”是“夾雜”。
3、根據(jù)語言順序來停頓,即按照“主語—謂語—賓語”、“狀語—謂語”、“動詞—補語”來停頓,也就是說,在主語和謂語之間、動詞和補語之間要作停頓(定語與中心詞之間一般不停頓),以使語意明顯。如:
、傧鹊/不以/臣卑鄙!俺急氨伞笔侵髦^短語作賓語,不能讀成“先帝/不以臣/卑鄙”。
②永之人/爭/奔走焉!盃帯笔恰氨甲摺钡臓钫Z,應該分開讀。
、奂涯/秀而繁陰。
④問/今是何世
、菘/唐賢今人詩賦于其上
例③中“佳木”是動作的發(fā)出者,陳述的對象,它與后面謂語部分之間應作停頓。例④⑤中的動詞“問”、“刻”與其支配的對象之間也要作停頓。
4、充當狀語的名詞和中心詞之間要連讀,即名詞作狀語時,一般在該詞前停頓,且不能把狀語與中心詞讀開。若分開讀,就錯將狀語當成了主語,改變了句子的意思。如:
①其一/犬坐/于前
、谏叫/六七里
例①中的“其一”是指其中的一只狼,作全句的主語,“犬”在句中作狀語,修飾詞“坐”,譯為“像狗一樣”;例②中的“山”修飾中心語“行”,“山行”譯為“在山上走”,它們都應連讀。
5、“而”字后應該停頓。但“而”字在句中若起到下列作用,那么就不能停頓,也就是說,“而”字不能和后面的詞語分開讀,應該連讀。
、佟岸痹诰渲腥绻B接的是形容詞(或副詞)與動詞,即“形容詞(副詞)+而+動詞”,這時前邊的形容詞或副詞充當狀語,起修飾后面的動詞的作用,不能分開讀。
、凇岸痹诰渲腥绻B接的是兩個動詞,即“動詞+而+動詞”,那么爾表示順接,也就是說,前面一個動作發(fā)生了,后面的動作緊接著就發(fā)生了,這時“而”后面就不能停頓,應和后面的動詞連讀。
、邸岸边B接詞性相同的兩個詞語(即兩個名詞、兩個動詞、兩個形容詞),表示并列,相當于“而且”、“又”、“和”或不譯,這時“而”后不應該停頓。例如: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永州之野產(chǎn)異蛇,黑質(zhì)而白章。
、鼙硎境羞f關系,相當于“而且”、“并且”、“就”或不譯。例:
①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谟嗦劧。⑤⑥
6、停頓應體現(xiàn)句子結構的原貌。如:
、偻/日照/城郭(句中“望晚”是“向晚”意,即接近黃昏之時,原句是主謂結構,如讀成“望/晚日/照城郭”,就讀出了另一種理解。)
、谡坝囫R首/可也。如果讀成“瞻余馬首可/也”,那么就歪解了原意。因為原句是主謂結構,在“可”后停頓,就改變了原意。
、邸皢枺袷呛问馈,原句是動賓結構,賓語是一個主謂短語,如讀成“問今/是何世”,讀成了主謂句,就讀破了。
、堋皟扇c雨/山前”,若讀成“兩三點/雨山前”就讀破了,原句是倒裝句。
7、節(jié)奏停頓要體現(xiàn)出省略成分。如:
①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再”、“三”后省略動詞謂語“鼓”,應略停,以體現(xiàn)謂語的省略,不能讀成“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8、對古代的國號、年號、官職、爵位、史實、地名要了解,否則易導致朗讀停頓錯誤。如:
作亭者誰,盧陵/歐陽修也。盧陵是地名,后面應該停頓。
9、“也”用在句中揭示停頓,朗讀時在其后停頓。如:
余聞之也/久矣。
師道之不傳也/久矣。
“也”不是謂語前的副詞狀語,不能讀成“余聞之/也久”,“師道之不傳/也久矣”。
10、利用對文意的理解來確定停頓。在朗讀文言文時,要根據(jù)語境理解文意,只有確切地理解了文意,才能準確地停頓。如:
、籴t(yī)之好治不病/以為功
、诰訌R堂之高/則憂其民
例①意思是“醫(yī)生喜歡醫(yī)治沒有病的人,把這作為功勞 ”,這樣,讀時就可以分別
把“醫(yī)之好治不病”和“以為功”讀在一起,即“醫(yī)之好治不病/以為功”。例②的意思是“處在朝庭的高位上,就為它的人民擔憂”這樣,句中的'停頓就是“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
11、詩句節(jié)拍間要停頓。古詩的朗讀有其規(guī)律性,一般說來是兩字一停頓,即按音節(jié)停頓。如:
①幾處/早鶯/爭/暖樹
、谔扉T/中斷/楚江/開
也可以按意義單位停頓,如上面的兩句可讀為“幾處早鶯/爭暖樹”、“天門中斷/楚江開”。
文言文的朗讀停頓,涉及到文字、詞義、語法及古代文化等多方面的知識。只要我們掌握一些古詩文的朗讀停頓知識,并誦讀一定量的文言文,就能培養(yǎng)提高自己的語感,熟練地處理文言文的朗讀停頓。
四、技巧突破
1、根據(jù)文言句子語法結構確定朗讀節(jié)奏
一般說來,文言句子的語法結構與現(xiàn)代漢語大體相同。一個完整的句子是由主語、謂語、賓語組成的。文言句子的朗讀停頓往往在主謂之間或動賓之間。這樣劃分是符合句子意思的完整表達的。如:
。ǎ保 下列語句朗讀節(jié)奏停頓正確的一項是( )
。 A )故 / 天將降大任于是 / 人也
。 B )所以 / 動心忍性,曾益其所 / 不能
。 C )人恒 / 過,然后 / 能改
。 D )出 / 則無敵國外患者,國 / 恒亡
(2) 劃分下邊句子朗讀的節(jié)奏,每個分句只劃一處(用“ / ”表示)
故君子有不戰(zhàn),戰(zhàn)必勝矣。
。ǎ常 予 / 嘗求 / 古仁人之心 (《岳陽樓記》)
。ǎ矗 率 / 妻子 / 邑人 / 來此絕境 (《桃花源記》)
2、根據(jù)句首的語氣詞來確定朗讀節(jié)奏
有些文言句子句首含語氣詞(發(fā)語詞),表示將發(fā)表議論,提示原因,如“蓋”、“夫”(讀“ f ú ),往往在發(fā)語詞后進行停頓,如:
。ǎ担 蓋 / 一歲之犯死者 / 二焉 (《捕蛇者說》)
(6) 夫 / 環(huán)而攻之 / 而不勝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三、根據(jù)句中起舒緩語氣作用的“之”確定朗讀節(jié)奏
文言文中,“之”的用法很多,很復雜。其中起舒緩語氣作用的“之”有助于我們確定朗讀節(jié)奏:停頓往往在“之”后,這樣朗讀使得整個句子的語氣不至于顯得急促,而是緩急有致。如:
。7) 醫(yī)之 / 好治不病 / 以為功。 (《扁鵲見蔡桓公》)
四、根據(jù)句首的連詞或總結性的詞語確定朗讀節(jié)奏
若句首出現(xiàn)表假設、轉(zhuǎn)折等的連詞,如“若”、“而”、“然則”等或表總結性的詞語,如“故”、“是故”等,往往在這些詞語的后面要加以停頓。如:
(8) 若 / 止印三二本,未為簡易。 (《活板》)
。9) 而 / 山不加增 (《愚公移山》)
。10) 然則 / 何時而樂耶 (《岳陽樓記》)
。11) 故 / 自號曰醉翁也 (《醉翁亭記》)
五、根據(jù)文句內(nèi)在的邏輯意義確定朗讀節(jié)奏
初中階段所選文言文中有一個很典型的例句:其一犬坐于前(《狼》)此句中對“犬”的理解最為關鍵:不能理解為“狗”,而是“像狗一樣”,“犬”是名詞作狀語。這句話的意思是:其中的一只狼像狗一樣坐在(屠夫)的前面。根據(jù)文句意思的理解,這句話的停頓應在“其一”的后面才是正確的,即:其一 / 犬坐于前。
對下面這個類型句子的節(jié)奏劃分也要遵循邏輯意義:然 / 得而臘之 / 以為餌 (《捕蛇者說》)。
其實,劃分文言句子的朗讀節(jié)奏遠不止這五種方法,而這五種方法也不是孤立使用的,要正確劃分朗讀節(jié)奏,還是要準確理解文句的意思,把握住其內(nèi)在的邏輯意義。
附:例( 1 )的答案選 D ;例( 2 )的朗讀節(jié)奏正確劃分為:故 / 君子有不戰(zhàn),戰(zhàn) / 必勝矣。
文言文教案 篇3
《曹劌論戰(zhàn)》《鄒忌諷齊王納諫》
教學目標
知識和能力
1. 分析中考說明文言文閱讀要求,讓學生了解考點。
2. 以中考考點為綱,帶領學生復習兩課要點。
過程和方法:1、以四個板塊為線,通過問答法、練習法、表格整理法對兩課知識點進行梳理歸納。
2、明確文言文復習思路,培養(yǎng)學生依據(jù)考點自主復習的能力,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感受古代明君賢臣為了國家大事敢于進諫、從諫如流的精神,激發(fā)愛國情感。
教學重點
文言實詞復習整理。
教學難點
培養(yǎng)學生依據(jù)考點自主復習的能力。
教學方法
誦讀法、問答法、練習法、表格整理法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導入語:同學們已經(jīng)復習了九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的.四篇課文,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復習第六單元的兩篇文言文——《曹劌論戰(zhàn)》和《鄒忌諷齊王納諫》。(板書:復習內(nèi)容 《曹劌論戰(zhàn)》《鄒忌諷齊王納諫》)
二、明確考點和課堂環(huán)節(jié)
文言文考點:文學常識、名句默寫、實詞虛詞、節(jié)奏斷句、語句翻譯和內(nèi)容理解。
教學環(huán)節(jié):背默板塊——譯釋板塊——整理板塊——理解板塊
三、背默板塊
1.合上課本,齊答:《曹劌論戰(zhàn)》選自________,《鄒忌諾諷齊王納諫》選自___________。
2.表格比較記憶:
書 名 作 者 體 例 別 名 記事年代
《左傳》 (相傳)左丘明 編年體 《春秋左氏傳》《左氏春秋》 春秋時期
《戰(zhàn)國策》 劉向 國別體 《國策》 戰(zhàn)國時期
3.學生背誦《曹劌論戰(zhàn)》。
4.布置課下檢查《鄒忌諷齊王納諫》。
5.當堂默寫課內(nèi)名句。
3.核對答案,訂正錯別字。
四、譯釋板塊
1.指導翻譯釋詞的方法。
2.示范釋譯詞句。
例句: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
3.練習翻譯。
○1忠之屬也?梢砸粦(zhàn)。戰(zhàn)則請從。
○2夫戰(zhàn),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3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4能謗譏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
五、整理板塊
1.整理課內(nèi)通假字。
通 假 讀 音 詞 義 例 句 出 處
3. 動手整理課內(nèi)古今異義詞。
4. 一詞多義詞整理復習。
六、理解板塊
提出兩課內(nèi)容中重點問題,學生思考口答。如果有難度,可以展開討論。
(1)《曹劌論戰(zhàn)》一文的文眼是“遠謀”二字,曹劌的遠謀表現(xiàn)在哪里呢?
(2)曹劌入見,問“何以戰(zhàn)”,魯莊公擺出三個條件,曹劌否定了前兩條,肯定了最后一條,原因是什么?
。3)鄒忌勸諫齊威王的策略,高明在何處?
七、課堂總結
這一節(jié)課,我們復習了文言文《曹劌論戰(zhàn)》和《鄒忌諷齊王納諫》,圍繞中考考點,我們以四個板塊復習了文學常識、課文背默、實詞用法、文句翻譯和內(nèi)容分析。文言語句節(jié)奏的劃分,重點虛詞用法歸納,我們將在第二輪復習文言文專題時進行。課堂時間是有限的,更多的復習任務還要請各位同學課下完成,請同學們運用課堂上學的復習方法,課下有步驟地復習,力爭讓第一輪復習落到實處,夯實基礎,減少中考中文言古詩部分丟分現(xiàn)象。
八、作業(yè)
1.以表格形式整理本冊八課文言文中的17個通假字。
2.記憶復習一詞多義表格中涉及這兩課的32個實詞的意義和用法。
3.以四個板塊的步驟復習《愚公移山》。
九、板書設計
復習內(nèi)容 《曹劌論戰(zhàn)》《鄒忌諷齊王納諫》 釋詞原則 詞不離句 句不離篇
課堂板塊 一、背誦默寫 二、解釋翻譯 翻譯原則 直譯為主 意譯為輔
三、歸納整理 四、內(nèi)容理解 例句: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
書 名 作 者 體 例 別 名 記事年代
《左傳》 (相傳)左丘明 編年體 《春秋左氏傳》《左氏春秋》 戰(zhàn)國時期
《戰(zhàn)國策》 劉向 國別體 《國策》 春秋時期
實詞 通假字 古今異義詞 一詞多義
通 假 讀 音 詞 義 例 句 出 處
徧 遍
biàn 遍及,普遍。 小惠未徧 《曹劌論戰(zhàn)》
十、課后反思
文言文教案 篇4
教材分析
《觀潮》是一篇文質(zhì)兼優(yōu)的寫景文章。作者寓情于景,通過對農(nóng)歷八月十八日的錢塘江大潮雄奇壯麗,氣勢非凡,景觀的描繪,抒發(fā)了熱愛祖國壯麗山河的思想感情。本文的教學,不但要使學生增長見識,學習作者的觀察及表達方法,受到語文能力的訓練,還要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壯美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積累詞語,包括生字和一些常用詞,如“方、倏爾、略、逝、文、溯迎、溢目、江干”等詞語。
2.了解我國南宋時期錢塘江潮的盛景和觀潮的盛況。
能力目標:
1.反復誦讀課文,對照注釋,借助工具書,獨立翻譯課文,逐步提高文言文閱讀能力。
2.提供同題材的不同體裁的作品,引導學生比較閱讀,培養(yǎng)學生比較閱讀的能力。
德育目標:
本文描寫了錢塘江潮的奇?zhèn)邀,展示了自然的不凡魅?通過描寫弄潮的民俗,展示了弄潮兒的不凡風采。學習它,激發(fā)學生熱愛自然、贊美自然的豪情,爭做時代弄潮兒。
教學重點:精彩的場面描寫,精巧的結構安排。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了解南宋時的觀潮活動。
教學方法:
1.誦讀教學法。讀—講—讀,以讀代講,以講促讀。
2.討論法與點撥法相結合。
課時安排:1課時
一、新課導入
同學們,你們到過海邊嗎?你們可知道,大江大海不僅有風平浪靜的時候,有波濤洶涌的時候,還有由于月亮和太陽的吸引力的作用,水面會發(fā)生定時漲落的現(xiàn)象,這就叫作“潮”。
板書“潮”。
一位曾親眼看見潮水漲落的人,把他的所見所聞生動地描繪了出來。
板書“觀”。
下面請你們聽一聽他的描繪。請你們聽的時候注意:他看到的是怎樣的一次大潮?按照他描述的順序,使你在頭腦中出現(xiàn)了幾個畫面。
教師在音樂的伴奏下有感情地朗誦課文。
讀后學生逐一回答問題。根據(jù)回答板書錢塘江大潮,天下奇觀。
追問:“天下奇觀”的“觀”當什么講?什么叫“天下奇觀”?
2.簡介天下奇觀——海寧潮
錢江涌潮從海寧角度看最為壯觀。每年的.中秋節(jié)前后,海寧潮潮頭壁立,波濤洶涌,勢如萬馬奔騰;云移至岸,浪卷轟雷,卷起“千堆雪”。雙龍相撲“碰頭潮”、白練橫江“一線潮”、蛟龍脫鎖“回頭潮”和月影銀濤“夜半潮”吸引著無數(shù)來自海內(nèi)外的觀光游客。為此,海寧市在每年中秋節(jié)前后,都要舉辦規(guī)模盛大的“觀潮節(jié)”,現(xiàn)在已成為聞名于世的一大勝景。
3.分析錢塘江潮的成因
(1) 江口成喇叭形,寬處超過百里,窄處僅十里,漲潮時,巨大的海潮涌向狹窄的江面,自然形成壯觀的海潮。
(2)河口有巨大的攔門沙坎,潮水涌進時受阻,高掀上天,前浪受阻,后浪又到,潮水就奔騰咆哮、排山倒海。
因此,觀錢塘江潮水成了古今盛事。
4.簡介南宋觀潮盛事
杭州在南宋時稱臨安,是國都。
(1)觀潮地當時在臨安城南,每年農(nóng)歷八月十八日舉行觀潮盛典。
(2)迎潮前有水軍演習,潮到時又有吳地少年弄潮爭標的表演。
(3)當日從宮廷到民間爭相觀看,萬人空巷,十分狂熱。
二、作者簡介
周密,字公謹,號草窗,原籍濟南,后遷吳興(今屬浙江)。南宋文學家。宋末曾做過義烏縣官等職,宋滅后不再做官,他的詩文都有成就,又能書畫。著有《武林舊事》、《草窗詞》、《齊東野語》。
《觀潮》選自《武林舊事》,是他進入元朝后所作。
三、初讀課文
1.聽朗讀磁帶,注意讀音
雷霆(tínɡ) 楊誠齋(zhāi) 艨艟(ménɡ chōnɡ)
如履平地(lǚ) 倏爾(shū) 一舸無跡(ɡě) 善泅(qiú)
僦賃(jiù lìn) 羅綺(qǐ) 鯨波(jīnɡ)
2.劃分朗讀節(jié)奏
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為盛。方其﹨遠出海門,僅如銀線;既而漸近,則﹨玉城雪嶺﹨際天而來,大聲﹨如雷霆(tíng) ,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勢﹨極雄豪。楊誠齋(zhāi) 詩云“海涌銀為郭,江橫玉系腰”者﹨是也。
每歲﹨京尹(yǐn)﹨出浙江亭﹨教閱水軍,艨艟(méng chōng)數(shù)百,分列兩岸;既而﹨盡奔騰﹨分合五陣之勢,并有﹨乘騎(jì)﹨弄旗﹨標槍﹨舞刀﹨于水面者,如履(lǚ)平地。倏(shū)爾﹨黃煙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轟震,聲如崩山。煙消波靜,則﹨一舸gě 無跡,僅有“敵船” ﹨為火所焚,隨波而逝。
吳兒善泅qiú者﹨數(shù)百,皆﹨披發(fā)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爭先鼓勇,溯sù迎而上,出沒mò于﹨鯨波萬仞rèn中,騰身百變,而旗尾﹨略不沾濕,以此夸能。
江干﹨上下﹨十余里間,珠翠羅綺qǐ ﹨溢目,四馬塞sè途,飲食百物﹨皆﹨倍穹qióng常時,而﹨僦賃jiù lìn 看幕,雖﹨席地﹨不容間也。
3.字詞解釋
既望(望,農(nóng)歷十五;既望,農(nóng)歷十六)
方其遠出海門(當……時)
則玉城雪嶺(城墻)
倏爾黃煙四起,人物略不相睹(突然;一點點)
皆披發(fā)文身(畫著文彩)
江干上下十余里間(江岸)
珠翠羅綺溢目(滿眼)
溯迎而上,出沒于鯨波萬仞中(逆流迎著潮水;忽隱忽現(xiàn))
4.分為四小組,對本文進行逐段翻譯。學生翻譯后,教師對此進行點評。
四、整體感知
1.逐段分析
第一自然段:
(1)這段寫什么?第一段寫海潮的雄偉壯觀。
(2)《觀潮》第一句說:“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這句話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用渲染的手法揭示了描寫對象,點明了題旨,揭示了中心,總領全文。
(3)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按照什么順序?qū)Τ眮碇疇钸M行描寫的?
從形、色、聲、勢四個方面進行正面描繪,由遠及近刻畫了海潮的雄偉壯觀。
描寫角度:
形:僅如銀線 色:玉城雪嶺
聲:聲如雷霆 勢:吞天沃日
(把海潮從遠方奔涌到眼前的形狀、顏色、聲勢都生動地表現(xiàn)了出來。)
描寫方法:
比喻、夸張(渲染潮涌之狀)
引用(概括上文,呼應首句,增強作者這樣寫的逼真感和真實性。(進一步描繪了海潮波瀾壯闊的氣勢)
第二自然段:
(1)這段寫什么?
第二段寫水軍演習的精彩場面。
(2)除開頭仍是一句總述,水軍演習寫得扣人心弦,水軍表演的精彩之處表現(xiàn)在哪里?
演習船只眾多——陣勢變化多樣——作戰(zhàn)技藝嫻熟——戰(zhàn)斗激烈——聲勢浩大——撤退迅速
(3)一場驚心動魄的演習,卻結束在“煙消波散”的靜景中,這采用的什么寫法?采用這種寫法有什么作用?
動靜相襯的寫法
靜:艨艟數(shù)百、分列兩岸
動:奔騰分合、乘弄標舞、聲如崩山
靜:煙消波靜、一舸無跡
第三自然段:
(1)這段寫什么?
第三段寫弄潮健兒的英姿
(2)第三段中哪些句子描寫了壯士形象?哪些語句突出了勇士逆潮游泳的高超本領?
壯士形象:披發(fā)文身; 手持大旗;爭先鼓勇
泳技高超:溯迎而上; 騰身百變,而旗尾略不沾濕
(3)第三自然段用了哪些動詞來描寫吳中健兒在驚濤駭浪中所作的精彩表演?請摘記出來。
“披”“文”“持”“爭”“鼓”“迎”“上”“出”“沒”“騰”“變”“沾“
(4)你認為第三自然段中哪一句是贊嘆弄潮兒本領的?
騰身百變,而旗尾略不沾濕。
(5)作者寫“觀潮”,為什么要寫“教閱水軍”和“吳中健兒弄潮圖”?
作者在描寫了錢塘江潮的雄偉景象之后,有濃墨重彩描繪水軍演習的宏大場面和吳中健兒高超的弄潮技巧,既寫了風景,又寫了民俗,人借水勢,水借人勢,人助水勢,水助人勢,使兩者相得益彰,巧妙融合。這樣的描寫,使自然之美與人文之美相互映襯,使讀者如身臨其境一般。
第四自然段:
(1)這段寫什么?第四段寫觀潮人數(shù)之多。
(2)文章第四段寫觀潮人眾之多與上文寫江潮和水上表演有何聯(lián)系?
觀潮人群如此密集,說明江潮和水上表演是多么吸引人心,所以寫觀潮之盛,是為了從側(cè)面映襯江潮之盛和水上表演之精彩。
2.作者在《觀潮》這篇散文中,繪聲、繪色、繪形、繪勢地描寫了這一壯美雄奇的景象。全文的著眼點在“潮”上,立足點在“觀”上,作者是從哪些方面寫“觀潮”的?
作者從四個方面寫觀潮:潮來之狀,演兵之威,弄潮之技,觀潮之盛。作者由遠而近寫“潮來之狀”,“演兵之威”是散文精彩的一筆,作者生動地描寫了南宋水軍演習的情景“弄潮之技”更讓觀眾大開眼界!芭l(fā)文身”寫弄潮兒的外形,“溯迎而上”寫弄潮兒的猛勇,“出沒于鯨波萬仞”寫弄潮兒的矯健;“騰身百變,而旗尾略不沾濕”寫弄潮兒的絕技超凡。最能表現(xiàn)“觀潮之盛”的語句是“江干上下十余里間,珠翠羅綺溢目,車馬塞途!弊髡咭浴笆嗬铩钡穆吠局L表現(xiàn)觀潮場面之大,盛況空前;以“車馬塞途”寫看客之多;以“雖席地不容閑也”寫觀潮人擁擠之極。
3.本文語言之所以生動而形象,主要在于:
(1)能準確地運用動詞。
“吞天沃日”動詞“吞”“沃”極有氣勢!百繝枴币辉~表現(xiàn)了水軍動作神速。“披”“文”“持”“爭”“鼓”“迎”“上”“出”“沒”“騰”“變”“沾“等動詞的連用,寫出了弄潮兒生龍活虎般的形象特點,表現(xiàn)了動態(tài)美。
(2)文中善用比喻、夸張等修辭方法。如“玉城雪嶺際天而來中,“玉城雪嶺”是比喻,“際天’則是夸張,“大聲如雷霆”用了比喻,“吞天沃日’則用夸張,使讀者對錢塘江潮的氣勢如同親見,感受很深。
五、布置作業(yè)
1.全文背誦
2.完成語文同步
文言文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落實《考試說明》閱讀淺易文言文的能力的訓練,集中訓練學生翻譯文言語句的能力。
2、在學生掌握翻譯的原則和方法上,加強學生踩點得分的意識,通過對已學的難詞難句的突破掌握翻譯的方法和技巧。
教學重點和難點
1、抓關鍵詞句(關鍵詞語、關鍵句子),強化得分點。
2、掌握解題方法,答題步驟。
3、調(diào)動積累(課內(nèi)文言知識、成語、語法、語境)等巧解難詞難句。
教學思路
以練得法,以法導練。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盡量提高課堂效率。
教學方法
講授法 討論法 歸納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學資源
網(wǎng)絡 高三資料參考書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和步驟:
一、導語設計
由同學自主談談翻譯的困惑和亮點以及平時采用什么方法去突破,由此歸納出翻譯的原則標準。
譯文標準: 字字落實
一一 對應
文從句順
二、自主探究,得出翻譯的方法。(溫故知新)
1、練一練:
、俅伺婀笏抉R曹無傷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鴻門宴》)
、趹c歷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岳陽樓記》)
歸納:留——人名、地名、官名、制度名詞等
2、練一練:
、佟胺蛄鶉c秦皆諸侯”,
、凇皶円骨谧飨ⅰ
歸納:刪——無意義或沒必要譯出的襯詞、虛詞、同義互用等
3、練一練:
、僭覆哐猿贾桓冶兜乱
、谖崞拗牢艺 ③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歸納:換——單音節(jié)詞、通假字、活用、古今異義詞等
1、 練一練:
①大王來何操?②求人可使報秦者,不得。
、矍,取之于藍,而青于藍
歸納:調(diào)——變序句(主謂倒裝、賓前、定后、狀語后置、省略等)
5、練一練 :①一鼓作氣,再而衰。
、谝韵嗳绻Υ,拜 為上卿。
歸納:補——省略成分(主語、謂語、賓語、介詞等)
6、練一練 :
①殺人如不能舉,刑人如恐不勝。
、谟墟,其一人美,其一人惡
、壑疗咴,乃扶病入覲,奏對稱旨。
歸納:猜——利用字形、句子結構、語境等揣摩
三、歸納總結
字字落實 留刪換
三標準 一一對應 六方法
文從句順 調(diào)補猜
四、試一試 行不行
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莊子之齊,見餓人而哀之,餓者從而求食。莊子曰:“吾已不食七日矣!”餓者吁曰:“吾見過我者多矣,莫我哀也;哀我者,惟夫子。向使夫子不不食,其能哀我乎?!”
(1) 吾見過我者多矣,莫我哀也。
譯: 。
(2) 向使夫子不不食,其能哀我乎?!
譯:
。ú僮鞑襟E:收集學生的作業(yè),在幻燈片上呈現(xiàn)學生的'答案,讓學生點評答案。在發(fā)現(xiàn)問題中運用方法,掌握方法。)
五、高考鏈接
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周維城傳(節(jié)選)[清]張惠言
嘉慶元年,余游富陽,知縣惲候請余修縣志,未及屬稿,而惲候奉調(diào),余去富陽。富陽高傅占,君子人也,為余言周維城事甚具,故為之傳,以遺后之修志者。
高傅占言曰:富陽人多稱豐①能施與好人,然豐嘗曰:“吾愧吳翁、焦翁。”吳翁者,徽州人,賈于富陽,每歲盡,夜懷金走里巷,見貧家,嘿②置其戶中,不使知也。焦翁者,江寧人,挾三百金之富陽賈。時江水暴發(fā),焦急呼漁者,拯一人者與一金。凡數(shù)日得若干人,留肆中飲食之,俟之息,資遣之歸。三百金立罄。二人者,今以問富陽人,不能知也。豐又嘗言:“吾生平感婦翁知我!
嗚呼,市巷中固不乏士哉!
[注] ①豐:人名;②嘿(mò):悄悄地
(操作步驟:課堂上讓學生在黑板上演練,課堂上通過高考真題演練,運用方法,及時糾錯,鞏固知識。)
六、總結:學生談學習心得,改善下次課堂教學。
七、拓展延伸
自我評價
根據(jù)學情,設計課堂內(nèi)容,注重高三復習的時效性,運用以練得法,以法導練的教學模式教學,注重學生的主體性地位,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構建和諧的課堂。
文言文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掌握疏通課外文言文大意的方法;
2、幫助學生養(yǎng)成課外文言文閱讀的好習慣;
3、激發(fā)學生閱讀課外文言文的興趣;
教學準備
1、學生先交流關于學習課外文言文的意義和困惑,以便課前交流;
2準備好周末作業(yè);印發(fā)關于疏通課外文言文技巧的學案資料;
3、做好教學課件
一、導入新課
1、師:同學們,我們已經(jīng)進行課外文言文專題訓練一個半月了,大家是否想過:究竟我們學習課外文言文有何重要意義呢?
(學生思考)
何映瑤:因為這對于我們今后的語文學習奠定一個厚實的基礎;
章 帆:因為能激發(fā)我們的愛國的熱情;
師:沒錯,課外文言文中蘊含了豐富的知識和人生哲理,這是我們了解中國幾千年優(yōu)秀的文化知識的一條重要途徑,所以,我們要加強課外文言文知識的學習,積累語文素材,提高我們的文化文學涵養(yǎng)。
2、師:既然如此重要,那么,同學們在學習課外文言文的過程中,有沒有碰到比較棘手的困惑與難題呢?
葉幸然:我覺得最難的就是怎樣停頓語句;
李雅倩:我覺得最困惑的一點就是很多的聞言詞匯不太理解;
林紀川:我想,最大的障礙就是怎樣理解文言文的大意。
師:同學們都說得很好,其實,我們?nèi)绻軌驅(qū)⒄n外文言文翻譯成現(xiàn)代文的話,也就是說,最大的困惑就是怎樣疏通理解課外文言文的大意,那么,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究疏通課外聞言文言文的大意。
二、以例文《范仲淹有志于天下》來教學
1、師:首先,請同學看到所印發(fā)的資料《范仲淹有志于天下》,大家先一起來大聲地朗讀一遍,注意速度稍微慢一點。
(學生齊讀,老師事后進行字音訂正與朗讀評價)
2、師:請根據(jù)課文自由地進行一次大意的翻譯,特備是將不懂的地方進行標記,方便待會進行解答。
學生:出聲地進行翻譯,動筆標記字詞等疑難問題,然后提問:
何嘉敏:請問老師:參知政事是什么意思?
3、師:這是古代的一種官位名稱,可以直接翻譯就行。
劉泓鑫:“后天下之樂而樂也”怎么理解?
4、師:也就是說在天下人快樂之后再快樂,“也”字是語氣助詞,無需翻譯出。
5、師:其實,在翻譯過程中總會碰到這樣那樣的問題,下面老師教會一點方法給大家,請先看到學案資料,并同時打開課件進行講解。
(學生看幻燈片資料并及時做筆記)
師:基本方法兩個:直譯和意譯!1直譯法(常用)對號入座,直接翻譯的方法○2意譯法 根據(jù)大意進行禮節(jié)性翻譯,一般是針對于特殊句式,如倒裝句: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就采用意譯的方法,否則,翻譯出啦很別扭。
師:在具體翻譯過程中需要用到下列具體方法:簡稱為六字真經(jīng)
留(古今同義的、人名、地名官名等)
刪(刪掉無須譯出的文言虛詞,如“也”)
補(單音節(jié)詞換雙音節(jié)詞、補省略的主語等)
換(古今異意、通假字等)
調(diào)(調(diào)換語序,如倒裝句等)
變(靈活變通的意譯法)
7、師:同學們看看課文《范仲淹有志于天下》,我們找出一些具體的實例來學習這幾種方法,先請同學們找出能夠直接保留的例子:
學生:范仲淹、鄧州、參知政事等等
師:說得很好,這些人名、官名等就可以直接保留翻譯,你無需知道鄧州具體指那里,你就指導是一個地名,這樣,它至少不會對你的理解造成障礙。
師:再找出一處用“刪”的方法來理解的例子?
何映瑤:劉泓鑫剛才提到的“后天下之樂而樂也”中間的那個“也”字就是。
師:其實,翻譯當中用得最多的還是“補”的方法,也就是說將古代的單音節(jié)字詞補充成現(xiàn)代漢語中的雙音節(jié)字詞,請同學們到課文當中去找找。
麥致豪:“家貧無依,少有大志”可以理解成:家庭貧窮沒有依靠,少年時就有遠大的志向,這就是用“補”的方法來翻譯的。
師:以上三種方法用得最多,至于“調(diào)、換、變”的方法就比較少點,同學們根據(jù)定義去學會運用就可以了。
三、運用以上方法來疏通理解《狡猾的蝙蝠》
1、師:剛才我們大家已經(jīng)通過課件資料和文段的實際運用鍛煉來學習了一些關于疏通課外文言文的方法和技巧,下面我們再來通過一篇文章《狡猾的蝙蝠》來鞏固提高。
2、師:首先,請大家先大聲地齊讀一遍課文,注意朗讀的節(jié)奏停頓。
(學生齊讀課文,之后,老師及時地就朗讀進行點評)
3、師:請同學運用我們剛才所學過的方法技巧來疏通這個寓言故事。盡量地采用直接翻譯的方法。
(學生自行地翻譯課文,并標記出有疑難問題的地方)
4、師:請同學們來交流一下剛才翻譯的情況,盡量說到:那個地方運用何種方法進行
翻譯的。
陳鎮(zhèn)藝:“麒麟”等三種動物的名稱都直接保留就行
黃靖忠:“鳳責之曰”中的“責”意思是責怪、責備,運用的是將單音節(jié)字詞補充為雙音節(jié)的字詞。
鄧綺琪:“吾有足,屬于獸,賀汝何用?”一句中的“吾、汝”的意思是:我、你,這里運用的是將古今異意的字換成現(xiàn)代漢語中詞語。
歐陽煥:“如今世上惡薄”的“惡薄”怎么理解呢?
師:可以理解為險惡敗壞的意思,這里需要根據(jù)上下文來進行理解性翻譯,也就是說需要自己的靈活變通,以此來理解句子的大意。剛才同學們都說得非常好,但是我們也要知道:并不是光靠以上的“六字真經(jīng)”的翻譯方法就可以完全解決課外文言文的疏通理解的,這還需要我們要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下面我們一起來學會一些關于課外文言文的`閱讀理解的良好的習慣。
5、師:同學們要記住老師的話:學習除了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技巧之外,還需要養(yǎng)成
良好的學習習慣,對于學習課外文言文而言,需要哪些良好的學習習慣呢?老師給大家用四句話來簡單概括:敢于挑戰(zhàn),學會猜測,加強積累,注重停頓。
學生:老師,請您具體給我們解釋一下這四句話的深刻含義。謝謝!
6、師:課外文言文肯定是有一定難度的,有難度的肯定就需要我們?nèi)ヌ魬?zhàn),首先必須要有勇氣,如果一碰到課外文言文就感覺難或苦不堪言,這從心理上就失敗了,所以,先要有一顆去挑戰(zhàn)困難的心態(tài);其次,在一篇課外文言文中,大部分是我們能夠理解出來的,但是也肯定有一小部分是需要我們?nèi)ソY合學過的知識和上下文進行合理化的猜測,這其實也是很有以一定的事情。當然,也并不是說通過今天一節(jié)課就能夠幫我徹底解決問題,這需要我們?nèi)粘5膶W習生活中,加強文言文的字詞積累,多去朗讀,并注意朗讀的節(jié)奏停頓,因為停頓節(jié)奏的正確將在不同程度上決定著你對這各句子的正確理解。
四、教學總結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大家一起學習了關于怎樣疏通課外文言文大意的方法指導,我相信一定會給大家的課外文言文的學習帶來較大的幫助,當然,在今后,我們還需學習關于怎樣來斷句、怎樣揣摩文言文中心等相關的訓練,總之,希望同學們學會老師所教給的方法,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多去鉆研探索,加強積累,更多地了解我國古代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
文言文教案 篇7
【學習目標】
。、讀準每個字的讀音。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根據(jù)課后注釋聯(lián)系上下文,了解故事內(nèi)容。
。、能從課文中體會到學習必需專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學習孔子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體會學無止境的道理。
【課前準備】
。、安排同學了解孔子的生平資料。
。、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
。舱n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學習《學弈》
一、讀通全文,感悟讀法
。、師:學習文言文最基本的方法是誦讀,最好的方法也是誦讀。先聽老師范讀課文,再跟老師讀課文。
。ǚ蹲x時做到抑揚頓挫、有聲有色、流暢自如,感染同學,激發(fā)誦讀興趣。領讀時有意識地讓同學感悟語速和斷句方法。)
2、同學自由練讀,把不認識的字注上音,并在練習本上寫兩遍。
。、在同學掌握每一句的正確讀法后,練習熟讀。
二、結合注釋,疏通文意
。薄ⅰ稗摹笔鞘裁匆馑迹俊皩W弈”呢?你怎么知道的呢?
。、同學自讀課文,結合文后的注釋理解每一話,然后說說這篇文章主要講什么內(nèi)容?
3、同桌互講,相互糾正補充,不懂的記下來。
。、小組合作,疏通文意。
。、指名說全文大意。
三、導悟相濟,突破難點
引導同學正確理解課文:
。薄涯愫屯瑢W都讀不懂的句子提出來:
(結合同學提問重點理解“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思援弓繳而射之”、“為是其智弗若與”、“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這幾句話。)
、 討論“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的原因是什么?從中能得出一個什么道理?大家談談自身是否有這種經(jīng)歷和體會。
、 指名說說“思援弓繳而射之”的意思。你從哪個詞知道射的是“天鵝”呢?(“之”字。)
、 指名說說“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意思。這句話中的“之”是指哪個人。
師:同學們,你們覺得奇怪嗎?兩個人一起學習,可是學習效果卻不相同。用書上的話說說原因。
指名讀“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弈秋之為聽;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
師范讀,讓同學體會怎樣讀聽得更清楚,同學指出老師停頓的地方然后試著讀讀。
、 “為是其智弗若與?”這句意思是什么?
師:哪個詞是第二個人?這句話該怎么讀呢?指名讀,齊讀。
四、流利朗讀,積累語言
課件出示全文及朗讀錄音,生邊看邊跟讀體會語感,然后練習把全文朗讀好,最后師生合作背誦全文。
五、遷移訓練、練讀古文
拓展讀“揠苗助長”、“守株待兔”、“掩耳盜鈴”、“鷸蚌相爭”等淺顯易懂、故事性強又為同學熟知的文言成語故事,激發(fā)同學學習的興趣。
第二課時
學習《兩小兒辯日》
一、激趣引入,揭示課題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孔子嗎?你能講講他的故事嗎?(同學講述,老師結合同學的講述補充孔子的生平,介紹他是一個極有名的學問家、政治家、教育家、思想家等)孔子這么有學問,可是有一次,他在周游列國時,卻被兩個小孩的一個簡單的'問題給難住了,你們想知道孔子遇到什么難題了嗎?今天我們就學習《兩小兒辯日》。
板書課題,齊讀課題,說說題目是什么意思?(重點理解“辯”字)
二、初讀課文,梳理學法
1、自由讀課文,憑自身的理解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考查同學對古文的感悟能力。)
。、想想我們是怎樣學習《對弈》的?
一是要理解重點字詞;二要讀出詩文韻味;三要感悟人文內(nèi)涵(意境、感情、哲理)。
三、讀熟課文,自學理解
1、自由讀課文,找出不認識的字,通過查字典解決。
2、同桌互相讀文,糾正字音。
。、反復讀文,把課文讀熟。
。、同學對照注釋,自身理解課文,記下不懂的問題。
。、按學習《學弈》的方法自學課文,小組內(nèi)交流學習效果。
四、激勵測試,交流感悟
出示測試題,各小組搶答積分,評出優(yōu)勝學習小組。
。、回答下列詞語在文中的意思:
游、其、為、也、如、此、乎、始出、小兒。
2、兩小兒在爭辯什么?(太陽大小?太陽冷熱?太陽遠近?)根據(jù)同學的回答,相機引導讀好兩小兒的話,理解句子的意思。
。、朗誦課文,看哪組能讀出古文韻味。
五、深化感悟,明確寓意
。薄⒏鹘M提出分歧較大的問題以及不懂的問題,同學交流討論。
。ㄖ攸c引導同學理解這兩個小孩爭的是什么問題,他們各自的理由是什么?引導同學理解兩個小孩是根據(jù)不同的感覺說明地面距離太陽的遠近。)
2、你同意他們的意見嗎?用科學知識解答兩小兒提出的問題。
。ǜ鶕(jù)同學回答引導同學課下收集資料,將課內(nèi)學習延伸到課外。)
3、這個故事中,你最喜歡誰,為什么?你想對他說什么?
。ㄒ龑瑢W肯定兩小兒敢于訕笑孔子,挑戰(zhàn)權威;或贊揚孔子“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础⒕毩曈懈星楸痴b課文。
5、以扮演的形式復述課文內(nèi)容,看哪組理解得好(稍做扮演準備)
。、向同學優(yōu)秀閱讀《女媧補天》、《夸父逐日》等文言文,培養(yǎng)同學閱讀古文的興趣。
文言文教案 篇8
教學目標:掌握15個文言虛詞
教學重難點:掌握15個文言虛詞
教學時間:5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1、而
一、第二人稱代詞,可譯成“你”“你的”。
某所,而母立于茲。
二、連詞。表并列、承接、轉(zhuǎn)折等關系。
1、蟹六跪而二鰲 表并列
2、驪山北構而西折 表承接
3、泉涓涓而始流 表修飾
4、敢怒而不敢言 表轉(zhuǎn)折
5、學而時習之 表遞進
6、而諸侯敢救趙者,已拔趙,必先移兵擊之。 表假設
7、遏其生氣,以求重價:而江浙之梅皆病。表因果
三、語氣助詞。
1、與“已”連用,表示一種限制語氣。
聞道有先后,術業(yè)有專攻,如是而已。
2、與“既、俄、已”連用,表示較短的一段時間。
既而兒醒大啼。
2、乎
一、形容詞詞尾,作詞綴
浩浩乎如憑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
故今之墓中全乎為五人也。
二、句尾語氣詞,表反問或感嘆。
1、用在句末表示疑問或反問語氣。相當于現(xiàn)代漢語的“嗎”或“呢”。
其孰能譏之乎?
3、用在句末表示感嘆。相當于現(xiàn)代漢語的“啊”、“呀”。
例:嗟乎!師道之不傳也久矣!
三、句中語氣詞。
知不可乎驟得
四、介詞 。用法相當于“于”。
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
王變乎色,曰:……
3、其
一、代詞
二、語氣詞。表示揣測、反問、期望、祈請或命令等語氣。
1、表反問
其孰能譏之乎?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
2、表揣測
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
3、表選擇
其信然邪?其夢邪?其傳之非其真邪?
4、表商量
吾其還也。
5、表期許、強調(diào)
爾其無忘乃父之志
三、連詞,表假設,可以成“如果”“假如”。
其業(yè)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質(zhì)之卑(低下)。
四、形容詞詞頭
神乎其神 微乎其微
第二課時
4、且
一連詞,表遞進,可以成“尚且”,“并且”,“而且”“況且”。
以其無禮于晉,且貳于楚也。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辭。
二、副詞。
1、暫且,姑且。
茍且偷生
2、將近。
不出,火且盡。
年且九十。
5、所(以)
一,表根據(jù)。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
二、表原因。
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
三、表方式
行善而備敗,其所以阜財用衣食者也。
6、為
一、動詞。(wei)
二、介詞。(wei)
1、表示對象。譯作:“給”、“替”。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君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2、表原因?勺g為“因為”。
為國捐軀
3、表目的,可譯為“為了”。
為之一振
各為其主
4、表被動。(wei)
身死人手,為天下笑,何過?
遂為猾胥報充里正役。
三、句末語氣詞,表反問、感嘆。
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何辭為?
第三課時
7、焉
一、形容詞詞尾,作詞綴。
硿硿焉
盤盤焉,囷囷焉
二、兼詞。相當于“于何”、“于此”?勺g為“在哪里”、“在那里”。
彭蠡之口有石鐘山焉。
如樂作焉。
三、代詞。
1、那。
微波入焉。
2、疑問代詞!昂巍。
焉用亡鄭以陪鄰?
四、語氣詞。
一出門裘馬過世家焉。
8、也
一、句尾語氣詞。表判斷,表肯定或否定語氣。
蓮,花之君子也。
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
二、句末語氣詞。與“何”等詞相應,表疑問語氣。
夫何使我至于此極也。
三、句中語氣詞。表示語氣的停頓,常用在單句的某一成分后或復句的某一分句后。
其下圣人也亦遠矣,而恥學于師。
9、以
一、介詞
1、表示動作行為以某物為工具或憑借。譯作:“拿”、“用”、“憑”、“依照”。
敢以煩執(zhí)事
以亂易整,不武
請以劍舞。
以衾擁覆。
以五十步笑百步。
以告,則殺之。
2、引出動作行為涉及的對象,相當于“把”、“跟”、“與”。
以是人多以書假余
舉以予人
若舍鄭以為東道主
2、表示原因。譯作:“因為”、“由于”。!笆且浴边B用。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以是人多以書假余。
4、表示憑著某種資格、身份或地位。譯作:“用(憑)……資格(身份)”或“用(憑)……名義”。
生以鄉(xiāng)人謁余。
5、表示時間。譯作“在”、“從”。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
二、連詞。連接前后兩個詞或分句,表示并列、承接、目的等關系。
夫夷以近,則游者眾。
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師說》以貽之。
辟病梅之館以貯之。
有好事者,船載以入。
日削月割,以趨于王。
還軍霸上,以待大王來。
越國以鄙遠
焉用亡鄭以陪鄰
闕秦以利晉
第四課時
10、因
一、介詞。
1、依靠,憑借。
因材施教、因人制宜
2、趁著,趁機。
請以劍舞,因擊沛公于坐。
3、沿襲。
惠文、武、昭襄蒙故業(yè),因遺策。
4、因為。
因小失大、因禍得福
5、由,經(jīng)由。
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
二、副詞。于是,就。
項王即日因留沛公與飲。
府吏聞此變,因求假暫歸。
11、于
介詞:
1、引進動作的處所或環(huán)境?勺g作:“在”、“到”、“從”、“在……方面”。
例: A、于亂石間擇其一二扣而聆之。
B、箕畚運于渤海之尾。
C、青取之于藍
D、于人為可譏,而在己為有悔。
2、引進動作的對象。譯作:“給”、“跟”、“向”、“對”、“對于”。
例:趙嘗五戰(zhàn)于秦。
恥學于師
于其身也,則恥師焉
3、引進比較的對象。譯作:“比”。
苛政猛于虎。
冰,水為之,而寒于水。
師不必賢于弟子
4、表被動。有時與“見”連用。
受制于人
吾嘗見笑于大方之家。
5、引進動作發(fā)生的時間。“于”后的賓語是表時間的詞。譯作:“到”。
例:積于今六十歲矣。
6、“于是”連用。有兩種解釋:
其一,“于+是”,譯作:“在這……”、“從此”。
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
余有嘆焉。
其二,連詞,表示后一事緊接著前一事。
于是遂去,乃令張良留謝。
于是懷石,遂投汨羅以死。
12、與
一、動詞。參與( )
二、連詞。和
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客亦知夫水與月乎?
三、介詞。和、跟、同
1、跟,同。
獨與邁乘小舟,至絕壁下。
劉備天下梟雄,與操有隙。
2、給,替。
與人傭耕。
四、句末語氣詞。表疑問或感嘆。寫作“歟”。
豈非得之難而失之易歟?
第五課時
13、則
一、名詞!皽蕜t”、“規(guī)則”。
以身作則
二、副詞,表判斷,相當于“是”。
此則寡人之罪也。
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
三、連詞。用在對比句中,表示對比,可譯為“就”。
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
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四、連詞。表示復句關系。
三人行,則必有我?guī)?表假設
于其身也,則恥師焉 表轉(zhuǎn)折
臨視,則蟲集冠上。 表承接
14、之
一、動詞?勺g成“到,往”
杳不知其所之也。
輟耕之壟上。
二、結構助詞
1、“的”
古之學者必有師。
2、賓語前置的標志。
夫晉,何厭之有?
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
3、定語后置的標志。
石之鏗然有聲者。
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
4、用于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師道之不傳也久矣。
欲人之無惑也難矣。
5、補足音節(jié)。
填然鼓之。
三、代詞。
1、代物
人非生而知之者。
2、人稱代詞,“他”。
吾從而師之。
3、指示代詞,“這”。
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
15、者
代詞
1、指人、物、事、時間、地點等,可譯為“……的人”、“……的東西”、“……的`情況”、“……的事情”等。
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
2、用在數(shù)詞后面,可譯為“個”、“樣”、“種”等。
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
3、用在“今”、“昔”等時間詞的后面,表示“……的時候”。
今者出,未辭也,為之奈何?
4、放在主語后面,引出判斷。
諸葛孔明者,臥龍也。
5、放在主語后面,引出原因。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6、用在后置定語的后面,復指前面被修飾的中心詞。
求人可使報秦者,未得。
【文言文教案】相關文章:
文言文教案03-08
文言文教案05-29
【精】文言文教案06-02
《文言文》公開課教案03-05
文言文鴻門宴教案02-26
文言文教案【集合15篇】06-21
有關文言文教案(精選12篇)02-24
【實用】文言文教案(通用11篇)09-30
關于文言文教案(通用11篇)10-31
文言文教案模板集錦7篇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