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活動教案范文匯總六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科學活動教案6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科學活動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知道周圍生活的世界有各種聲音,人們都喜歡樂音,不喜歡噪音。
2、能注意在日常生活中避免聽噪音和發(fā)出噪音。
活動準備:
1、小鈴、鋼琴聲、圓舞板、勺子、盒字等。
2、錄有噪音的磁帶、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一、請三位幼兒逐個操作小鈴,鋼琴、圓舞板。
1、感受悅耳的聲音,你們聽了這三種聲音,心里感受怎樣?(引導幼兒說出聽了心里很舒服)2、仔細聽發(fā)出噪音的物品(搖椅子、撞東西等等)。你們聽了這些聲音,又有什么感覺?(引導幼兒說出聽了心里很難受)3、剛才,小朋友聽了許多聲音,誰知道什么聲音是樂音?什么聲音是噪音?
4、:周圍世界有許多聲音,有些聲音很好聽,這種聲音叫“樂音”,還有的聲音很難聽,這種聲音叫“噪音”
二、聽錄音分辨“樂音”和“噪音”
1、平時你在生活中聽過哪些“樂音”?哪些“噪音”?
2、請幼兒聽磁帶里的聲音。提問:哪些是“樂音”?哪些是“噪音”
3、平時生活中你還聽到過哪些噪音?這些噪音是怎樣產生的?
三、討論噪音的產生及危害。
1、為什么不喜歡聽“噪音”(對身體有害:頭疼、心情煩躁、聽力下降、失眠、影響健康)2、小朋友聽到噪音怎么辦?
3、幼兒討論:在幼兒園里、在家里、在社區(qū)里、怎樣減少噪音?
四、今天,小朋友知道了好聽的'聲音是樂音,難聽的聲音是噪音,今后,我們要保護自己的耳朵,不要聽噪音,自己更不能發(fā)出噪音。
科學活動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學習一一對應地將圖形放入不同形狀的圖中。
2、感知圓形、正方形、三角形。
活動準備:
1、小兔手偶或玩具數個、粘圖形用的板子人手一份。
2、"魔術箱"每桌一個,內裝圓形、正方形、三角形等不同的幾何圖形,這些圖形可以粘貼在板子上,圖形的數量要足夠本桌幼兒每人拼擺出一座房子。
3、紙制小路,上面鏤刻著不同大小的圓形、正方形、三角形及與紙制小路上鏤刻的圖形相應的幾何圖形。
活動過程:
1、從故事引入。教師說:"我剛剛接到一個求救電話。昨天,森林里刮起了大風,小兔白白、灰灰、黃黃的房子被刮倒了,需要我們的幫助。誰愿意幫小兔子們蓋新房子呀?"邊講邊出示小兔手偶或玩具。
2、當幼兒自告奮勇要為小兔蓋房子時,教師說:"這里有'魔術箱',蓋房子用的材料就在里面,小朋友可以從'魔術箱'里變出材料來。"
3、每桌放一個'魔術箱',請幼兒自己從箱中變(拿)出幾何圖形充分感知、操作、拼擺,把選定的圖形粘在板子上,給小兔蓋房子。
4、請幼兒根據自己的意愿將房子送給不同的小兔。教師用小兔的`口吻與幼兒對話:"謝謝小朋友的幫助!能告訴我你蓋的房子的屋頂是什么形狀嗎?墻呢?窗戶呢?"鼓勵幼兒說出圖形的名稱,必要時加以引導。例如:當幼兒說房子的窗戶是"圓的"時,教師可以說:"噢,你的窗戶是圓形的"。將幼兒蓋的房子分為三組,分別和三只小兔放在一起。
5、教師可以說:"我們給小兔蓋好了新房,再修一條新路,就能去小兔的新家和它們做游戲了。"教師邊說邊擺出紙制小路和不同形狀的幾何圖形:" 這條小路上有許多坑還沒有填平。這里有很多不同的圖形,請你們把圓形材料放進圓形的坑里,把三角形材料放進三角形的坑里,把正方形材料放進正方形的坑里,把坑填平,路就修好了。"
6、幼兒自愿結成小組操作,根據坑的形狀、大小尋找相應的材料,把坑填平、把路鋪好。教師根據需要強化幼兒對幾何圖形的感知。
7、路鋪好后,幼兒學小兔跳,沿著自己鋪的路去看小兔和他們的新家,并在新家前和小兔做游戲。
科學活動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體驗交流、分享經驗與合作的樂趣,激發(fā)幼兒對身邊科學現象的興趣。
2.學習分組記錄實驗結果,探索哪些物體可以使硬幣浮在水面上。
3.知道哪些輔助材料可以讓硬幣浮起來。
4.培養(yǎng)幼兒對科學現象進行探索的興趣。
5.對科學活動感興趣,能積極動手探索,尋找答案,感受探索的樂趣。
活動準備
硬幣16個,裝有清水的大盆8個,干抹布4塊,記錄表每小組一份,水彩筆16支。
輔助材料:大樹葉16片,紙船16個(最好是報紙它吸水快),塑料瓶蓋16個,橡皮泥16塊,筐子8個(其中每個筐子裝有抹布1塊)。
活動重、難點
知道哪些輔助材料可以讓硬幣浮起來。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起幼兒操作興趣
師:(出示硬幣)小朋友看老師給你們帶來什么?請小朋友們想一想,如果把這枚硬幣放進水里,猜一猜它會有什么變化?請小朋友看一下硬幣放進水里會發(fā)生什么變化?
小結:原來硬幣會沉下去。
二、引導幼兒討論,猜想讓硬幣浮起來的材料
師:請小朋友想一想:有什么辦法能讓硬幣浮在水面上?(幼兒自由討論,大膽回答,鼓勵幼兒想出與別人不同的方法)
三、初次探索,感受輔助材料可以幫助硬幣浮起來
1.了解實驗材料。
師:剛才小朋友想了很多方法,今天老師也為大家準備了幾種材料,看看有哪些材料(出示材料大樹葉、紙船、瓶蓋、橡皮泥,講解材料名稱。)等會通過實驗來試一試,哪些材料會使硬幣浮在水面上?并把實驗結果記錄下來(講解記錄表的標記法)。表的第一列表示的是輔助材料,第一列中它們從上到下依次是大樹葉、紙船、橡皮泥、塑料瓶蓋。第二列表示實際結果,比如說大樹葉的猜想結果應該橫著在第二行找到大樹葉,再找豎著在第二列找猜想結果。如果大樹葉你的猜想是可以浮起來,你就標記“↑”沉下去可以標記“↓”你們現在小組間可以討論一下,討論完后由一個小朋友把討論結果標記在記錄表上。
2.幼兒操作實驗,教師觀察指導。
師:請小朋友說一說你的猜想與實際操作結果一樣嗎?哪些材料能幫助硬幣浮在水面上,哪些不能?
小結:硬幣放進水中會沉下去,但我們借助一些會浮的`材料來幫助它,它就會浮起來了,有些小塑料瓶蓋盡管自己能浮起來,但卻不能幫助硬幣浮起來,紙船開始會浮起來,也能幫助硬幣浮起來,但吸水后就會沉下去。
四、第二次探索,感知橡皮泥是怎樣浮起來的
師:橡皮泥說它有時候可以浮在水面上,請小朋友試一下橡皮泥怎樣才可以浮起來?
小結:有些物體改變形狀后就會浮起來,比如橡皮泥壓扁了。
活動延伸
在我們生活中,類似的現象還有很多,例如不會游泳的人借助游泳圈,就能浮在水上。你們可以說說更多的這種沉浮現象。
教學反思:
幼兒園科學活動強調的是孩子借助于教師的指導和自身所從事的活動,對身邊的事物進行操作和感知,不斷發(fā)現問題并嘗試解決問題的過程。讓孩子在已知的基礎上自主探索未知,在不斷嘗試中取得成功,最終獲得知識。
科學活動教案 篇4
一、活動題目
懶惰的積木
二、活動目標
幼兒通過探索活動,感知生活中的慣性現象。培養(yǎng)幼兒探究的興趣和好奇心。
三、適用對象
5~6歲幼兒。
四、活動所需資源
玩具積木(各種大小若干)、學生用尺(長10厘米)、塑料杯(杯高5厘米,杯口直徑4厘米為宜)、卡紙(長約10厘米,寬約8厘米)。
五、活動過程
探究活動一
探究的問題:用一塊長方形的硬卡紙蓋住塑料杯口,再把一塊積木放在硬卡紙中央,用一只手夾住卡紙的一邊快速地把卡紙從杯口拉走,想一想卡紙上的積木會怎樣?
幼兒討論。
(1)積木會飛出去。
(2)積木會跟著卡紙一起飛出去。
(3)積木掉到杯子里。
試一試。
說一說我的發(fā)現。
把卡紙從杯口拉走(或用手迅速彈開卡紙),卡紙會立刻離開杯口,而卡紙上的小積木會掉入杯里。
探究活動二
探究的問題:把積木整齊地疊在一起,用塑料尺對準最下面的`一塊積木,猛地一擊,會發(fā)生什么現象呢?
幼兒討論。
(1)所有積木都飛出去了。
(2)只有被抽打的積木飛出去,而其余的積木則不動。
(3)所有積木都不動。
試一試,將幾塊大小相同的積木疊在一起,用木棒以水平方向對準最底下的一塊用力一擊。
說一說我的發(fā)現。
最底下的一塊積木被打出,其余的積木仍舊保持原來的位置。
科學活動教案 篇5
設計意圖:
本次活動主要引導鼓勵孩子對生活中有關力的現象進行探究,讓他們親歷活動,探究科學的秘密,并逐步形成自己的表達方式。本活動就是較典型的讓孩子探究力學現象的實驗課。摩擦現象孩子都看到過,也都感受過,但孩子不一定能覺察到。本活動從現象入手,從宏觀出發(fā),引導孩子認識摩擦力,了解摩擦力產生需要的條件,了解摩擦力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
活動目標:
1、發(fā)現生活中的摩擦和摩擦力的現象,了解摩擦力的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
2、體驗探索發(fā)現活動的樂趣。
活動重點:感知摩擦和摩擦力的現象。
活動難點:探究影響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活動準備:塑料管、PPT、實驗操作材料等。
活動過程:
拔河比賽
導入活動
意圖:通過拔河比賽,引起幼兒學習興趣。
1、師出示一根塑料管請兩位力量懸殊的幼兒進行兩次對比拔河比賽(一次塑料管一端涂洗潔精,一次不涂)
2、師:兩次比賽,第一次,大個子失敗了,第二次卻勝利了,是什么幫了大個子的忙?
3、小結:原來是手和棍子之間的力在變化,當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表面上運動時,在兩個物體的接觸面上會產生一種阻礙物體運動的力,這種力叫摩擦力。今天,我們就來探索一下其中的奧秘。好嗎?
感受摩擦力
尋找摩擦力
意圖:感受摩擦力的存在條件,從生活中尋找摩擦力。
1、師生實驗感受摩擦現象
手移動的時候,和桌面接觸,感到比較費力的現象就叫摩擦現象,桌面阻礙手掌向前移動的力就叫摩擦力。
2、探究摩擦力的產生
接觸——運動
3、舉例說說生活中有哪些摩擦力。(課件展示生活中的'摩擦力)
4、小結:摩擦是一種常見的現象,在日常生活中,摩擦力也經常陪伴在我們身邊。
設疑探究
實驗驗證
意圖:探究摩擦力的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
1、(課件展示兩種生活現象)猜一猜:摩擦力的大小可能與哪些因素有關?
現象1:當你推箱子時,為什么箱子越重,推起來越費力——猜想摩擦力的大小可能與物體重量有關;
2:為什么下雪天汽車的車輪裹上鐵鏈?——猜想摩擦力大小可能與路面的粗糙程度有關;
3、幼兒實驗驗證。
4、交流探究結果:你們的發(fā)現說明了什么?
5、小結:摩擦力的大小跟作用在物體表面的壓力有關,物體越重,表面受到的壓力越大,摩擦力就越大。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接觸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意圖:通過課件展示,拓展幼兒敢于摩擦力的相關經驗
拓展經驗
活動延伸
1、摩擦力無處不在,它有可愛的一面,也有不可愛的一面。(課件演示)
2、介紹兩個關于摩擦力的小實驗“你拉得動嗎?”、“筷子提米”。(備選)
科學活動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探索紙不同的折法與承受積木重量的關系。
2.能主動參與討論,表達自己在操作中的發(fā)現。
3.能與同伴合作,較細致地進行操作活動。
領銜技能:實驗、推測、計數、交流、觀察。
活動前期經驗
1.幼兒會折紙,學習畫折痕的簡筆畫、寫數字。
2.教師試試紙上能放幾塊積木,根據紙的強度選擇用多大的紙。
——教師也是科學活動的參與者與學習者,因此科學活動前的準備也是教師自己科學探究的過程,對孩子將要做的實驗教師自己反復多次地進行嘗試,這樣教師才能盡量多地預測到實驗中可能遇到的問題。
活動準備
1.鉛畫紙若干(教師多備一些,用廢舊的紙,但要平整)。
2.積木多塊、小組記錄表、粘紙小標記(貼在全班放積木最多的格中)。
3.每人四張紙:
第一張:嘗試讓紙站起來。(試過后大部分是不能再放住積木的)用于猜測:紙折疊后可擺放積木嗎?
第二張:折起來嘗試放積木。(有人能放多,有人少)用于分析比較:怎么樣才能放得多。
第三張:用折兩折的方法把紙折好。用于猜測:折疊后可擺放積木的數量。
第四張:備用。
——科學活動的材料準備非常重要,教師既要考慮到幼兒的使用情況,準備充足的材料,同時也要養(yǎng)成節(jié)約材料的好習慣,因此,在準備材料時要進行推理和測算。
活動過程
一、設置問題情景,引出“讓紙站起來”的話題
——幼兒坐桌邊,四人為一桌,兩人為一個小組。既讓幼兒都能看到教師的操作臺,也便于后面活動時,幼兒能方便地分組,快速找到同伴。
1.出示紙,了解幼兒生活經驗。
師:這是什么?紙有什么用?
師:你們能不能讓紙站起來呢?每個人從桌上拿一張紙,想想辦法,讓紙能自己站起來。
——紙是幼兒生活中常見的材料,這個話題兼顧了幼兒的日常經驗,同時又給了孩子從另一個角度思考“紙”的機會,引出了探索主題。
2.幼兒每人一張紙,嘗試折、卷等方法,自由探索著讓紙站起來的不同方法。
師:噢,你讓紙站起來了。你是用折的方法。你折了幾下啊?兩下。你呢,數不過來了。你是用卷的方法。
3.小結讓紙站起來的不同方法。
師:剛才小朋友用不同的方法讓紙站起來了,看看誰的紙站得最穩(wěn)?
——教師在指導中有意識地把個別孩子的操作法傳遞給全體幼兒,與此同時,教師的指導語中也透露出鼓勵孩子想出不同的方法讓紙站起來,哪怕只是折的次數的不同,這也為后面的活動打下了伏筆。
二、再次設置問題情景,引導幼兒探索
1.引導幼兒猜測紙折疊后能擺放積木。師:站起來的紙上能擺放積木嗎?
2.幼兒猜測后,教師拿一塊積木嘗試,全體幼兒發(fā)現紙上是可以放積木的。
3.進一步引導幼兒猜測紙折疊后可擺放積木的數量。
——教師每一個提問之后,都不急于動作,而是留給幼兒思考的空間和時間。
4.鼓勵幼兒嘗試。
師:確實紙上能放積木,紙的哪種變化能讓放的`積木又穩(wěn)又多呢?我們每個人可以用紙試試,看看用你的方法,可以放幾塊積木。
——用兩種最常見的實驗材料,讓孩子有機會去發(fā)現并驚奇,與其說這是實驗,還不如說更是游戲。
5.教師出示記錄表,提出規(guī)則和要求。
師:兩人一組試一試,每組一張表格,讓我們把紙折的樣子畫在這個格中,猜的數量都記在“?”號的格子中。兩人商量一下,一個記,一個放,也可以輪流放。
6.幼兒將自己的猜測記在格子里。
7.分組嘗試將紙折疊后可放多少塊積木。
——探索性的科學教育就是讓孩子像科學家一樣去研究,而記錄正是這種活動的標志。通過記錄,可以了解孩子的原有經驗和真實想法。讓孩子對實驗前后的記錄做個對比,更加有沖擊力。
三、討論,再次進行實驗
1.幼兒搬椅子轉成半圓坐,一起參與討論。
——通過前面的游戲,孩子們已經感受到了神奇和驚訝,他們現在還不知道,討論后的活動會使他們的實驗更精彩。
2.出示不同幼兒折的紙,引導觀察比較。
師:怎樣才能放更多的積木?
——這次的討論對后面的實驗以及實驗會給幼兒帶來的驚喜,有很重要的作用,因此,要集中幼兒的注意力,排除不必的干擾。形成討論的氛圍,從而將個體的經驗轉化為集體的經驗,讓孩子獲得新信息,修正自己的操作方法。
師:通過交流,我們發(fā)現紙折的次數不能太少,也不能太多;要把紙對齊折;先讓紙自己能站穩(wěn),再小心地輕放積木,不能碰桌子。
——教師的小結語也是經過提煉的,不僅僅是大家的發(fā)現,更是對下一步實驗的規(guī)則求,只有這樣才能使孩子的實驗更具科學性。
3.設置挑戰(zhàn),再次嘗試。
師:剛才,我們在紙上放得最多的是14塊積木,現在大家換張紙重新折,再試一次,比一比哪組小朋友放得最多。
4.教師出示記錄表,提出第二次記錄的要求。
師:兩人一組一張表格,選擇一種方法進行實驗。
——提出記錄的要求,培養(yǎng)記錄的習慣,對實驗很重要。
四、交流
1.細心地用自己的方法對結果進行記錄。
師:把紙的折法記下來,把放積木的結果也記下來。
——孩子的年齡特點決定了孩子總是希望自己的猜測是對的,一旦發(fā)現自己的猜測出錯,往往不愿意面對,因此在培養(yǎng)幼兒的科學素養(yǎng)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對科學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
2.表達自己的實驗結果與發(fā)現。
師:你和好朋友在實驗的時候用了什么方法?放了幾塊積木?說給我們聽聽。
——在活動中,孩子感受到哪些內容是值得記錄下來的。
活動思考與教學策略
對孩子而言,最好的學習方法是在最直接的體驗中學習,在動手中去發(fā)現。在這個活動中,我選擇了生活中最為常見的材料“紙”和“積木”給孩子進行操作實驗,把有關力的科學轉化為孩子可親自操作的游戲,依托幼兒熟悉的、直觀的材料,讓孩子在富有挑戰(zhàn)的活動中感受到生活中那些讓人驚訝的科學現象,努力讓孩子從探究游戲中感受快樂,獲得智慧。
一、感受
1.感受驚訝。
思考:讓孩子在活動中感受神奇,產生探究欲望和興趣,不斷體會神奇,增加新經驗。
策略:選擇孩子最常用的學習用品紙張和游戲用品積木進行操作實驗,而結果是讓孩子想象不到的:一張薄薄的紙,經過自己的變形居然能放上那么多的積木。
2.感受親歷。
思考:鼓勵孩子親歷實驗的過程,感受物體變化帶來的心理體驗。
策略:活動不是一種事先安排、因果必然的過程,而是以游戲的形式,讓孩子親歷探險探究的過程,體驗成功的感覺。
3.感受興趣。
思考:對孩子來說感受科學的趣味,比“懂得科學”更重要,讓孩子體會實驗是有趣的,像游戲一樣,從而感到科學的趣味。
策略:觀察自己和同伴的不同實驗結果,激發(fā)了孩子的競爭意識。為了超過同伴而產生繼續(xù)實驗的興趣。
二、提煉
1.提煉經驗。
思考:紙張的變化與力的關系,這方面的經驗是孩子所缺乏的,在自然狀態(tài)下即使看到也想不到。
策略:讓孩子從最初的自由操作中提取經驗,過渡到與同伴交流經驗,逐漸到進行有_定要求的實驗。在操作中逐漸積累經驗,從而發(fā)現實驗結果的神奇。
2.提煉習慣。
思考:成功來源于好的習慣,養(yǎng)成良好的操作習慣為幼兒入小學后的持續(xù)發(fā)展打下基礎。
策略:將活動設計成具有挑戰(zhàn)的游戲,通過游戲規(guī)則的要求,提出科學實驗中的習慣要求,為大班孩子的繼續(xù)成長打下基礎。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神奇的尾巴
【活動目標】
1、認識各種動物的尾巴。
2、了解動物尾巴的作用。
【活動準備】
歌曲《小畫家》磁帶、故事《神奇的尾巴》磁帶,各種動物身體和尾巴分開的圖片(金魚,松鼠,猴子,燕子,老牛,壁虎)
【活動過程】
一、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首好聽的歌曲,咱們來一起聽一下吧!(歌曲《小畫家》)
提問:1.歌曲中的小畫家是誰。浚ǘ《。2.丁丁畫的什么?畫的怎么樣?(螃蟹四條腿,鴨子小尖嘴,兔子圓耳朵,大馬沒尾巴)3.丁丁是不是一個優(yōu)秀的畫家?
教師小結:丁丁做事不認真,沒有認真觀察,只說大話,所以沒有畫好,我們小朋友可不要向他學習。
二、找尾巴:
師:今天老師還帶來了一個“寶盒”呢!你們來猜猜里面有什么?(教師故作神秘狀)“寶盒寶盒魔力大,里面到底都有啥?”孩子們,猜出來了嗎?現在我讓一個小朋友來把寶物拿出來!
出示動物尾巴:(一個小朋友拿一個)
金魚的尾巴:什么顏色?像什么?(嘴唇,花瓣)金魚的尾巴有什么用處。
松鼠的尾巴:什么顏色?像什么?(桃子,雨傘,小船)
燕子的尾巴:像什么?(剪刀,岔子,牛角)
猴子的尾巴:像什么?(蛇,蚯蚓,繩子)
老牛的尾巴:像什么?(勺子。氣球,蝌蚪)
出示每種動物尾巴的時候給幼兒講講尾巴的用處。
師:“魔法盒里還有啥,讓我再來摸摸她”,幼兒繼續(xù)摸出動物的身子。
咦?這是誰?它怎么了?(引出尾巴沒有了)它的尾巴去哪了?我們來幫它找找吧。ㄗ層變鹤约喝透鞣N動物找到尾巴,把它們連起來)
最后出示壁虎的尾巴:咦?這是誰的尾巴呀?它的身子去哪了?(課前把壁虎的身子藏好)咱們來幫它找找吧!這時放故事《神奇的尾巴》
三、欣賞故事:
提問:
1、故事里都有誰。
2、它們發(fā)生的什么事?
3、它們的尾巴斷了怎么辦了?(知道壁虎的尾巴斷了,可以長出新的尾巴,蚯蚓的尾巴斷了,可以長成新的蚯蚓)
【活動延伸】
游戲《揪尾巴》
動物的尾巴可真神奇,現在我們也來變成小動物,一起來玩揪尾巴的游戲吧!
【科學活動教案】相關文章:
【精選】科學活動教案07-22
科學活動教案05-31
科學的活動教案11-25
[精選]科學活動教案07-28
科學活動教案模板 科學活動教案模板怎么寫04-14
(通用)科學活動教案07-28
科學活動教案[熱門]07-21
科學活動教案【通用】07-25
科學活動教案[實用]07-23
【精品】科學活動教案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