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中班科學活動教案合集6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班科學活動教案6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 篇1
活動目的:
1、讓幼兒了解一年和半年、四季、十二個月之間的關系。
2、幼兒學習制作“年輪”的小書。
間接目的:培養(yǎng)幼兒的專注力、秩序感、獨立性,體驗成功感。
適用年齡:4—6歲
錯誤控制:四季和十二個月的順序。
操作方法:
1、幼兒聽音樂走線,聽音樂依次拿“坐墊”音樂停,幼兒按老師要求的方式——盤腿坐。
2、向幼兒問好,“小朋友們早上好!”“老師早上好!”
3、老師請一名幼兒取來工作毯。
4、今天,老師要教小朋友認識一個新的工作。老師取來工作。告訴幼兒我們今天進行“年輪的認識”
5、老師示范操作:
A、老師取來一個圓告訴幼兒:“這是一年!”提問:“那你們知道圓可以分成幾個半圓嗎?”(分成兩個半圓),“對了,可以分成兩個半圓,那一個半圓我們叫它為半年,那另一個呢?”(也叫半年)“兩個半年合起來是一年”。
B、提問:“那你們知道一年有幾個季節(jié)嗎?”(有四個季節(jié))“他們的名字叫什么呢?(春天、夏天、秋天、冬天)老師分別取來綠色的春天、紅色的夏天、金黃色的秋天、白色的冬天,并且把他們拼成一個圓,“你們看,這四個季節(jié)合起來變成了一個圓,是。。。。。。(老師手指一年)對了,是一年。”
C、“那你能來試試擺嗎?”(幼兒操作)
D、“你們能告訴老師一年有幾個月嗎?”(12個月)老師取來綠色的春天,上面寫著三月、四月、五月,幼兒認識,用同樣的方法介紹夏天、秋天、冬天,了解十二個月與一年的關系。
E、請幼兒操作,老師并給幼兒復習一遍。
6、結束工作。收工作。
7、現(xiàn)在老師請小朋友想一想等會兒你將選什么工作,有誰愿意跟老師來制作“年輪的小書”?
8、幼兒自愿跟老師制作小書,其余幼兒自選工作。
9、結束工作。
結束:老師記錄下幼兒的認識結果。
如:
幼兒姓名:張景宣
認識結果:一年與半年的關系:了解了一年與半年的關系,完成目標。
一年與四季的關系:了解了一年與四季的關系,完成目標。
一年與十二月的關系:了解了一年與十二月的`關系,完成目標。
活動延伸:四季與十二月之間的關系。
活動自評:活動結束,目標達到,幼兒在老師的帶領下思路清晰,操作過程簡單明了,幼兒了解一年和半年、四季、十二個月之間的關系。幼兒的興趣濃厚,老師的講解與幼兒的操作相結合,有利于幼兒注意力的集中。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感知探究磁鐵吸鐵的現(xiàn)象,喜歡玩磁鐵
2.嘗試運用磁鐵的特性解決生活和游戲中的'問題
3.培養(yǎng)幼兒探索興趣和思維能力
材料準備
1.人手一快磁鐵,每組數種材料(內有積木、塑料管 雪花片、釘子、鈴鐺、玻璃珠、小剪刀、瓶蓋、鐵夾、掛墜等)
2.圖片兩張
3.四種游戲材料
活動指導
1.出示磁鐵,引出課題
老師: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砹艘晃恍屡笥眩ǔ鍪敬盆F),你們認識嗎?
請大家把新朋友跟擺在面前的木頭、塑料比一比,看看它們有什么不一樣?
小結:這個新朋友比塑料和木頭沉,它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磁鐵(幼兒重復一遍),它特別好玩。
2 . 幼兒探索活動
老師:磁鐵特別好玩,你會發(fā)現(xiàn)它有許多的秘密,今天老師為小朋友準備了好多 東西,請大家試一試。
幼兒動手操作,老師巡回指導。
老師:剛才,小朋友玩得很開心,你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舉手說一說?
小結:磁鐵會吸鐵制品,磁鐵會吸鐵,平時,我們也叫它吸鐵石。
3. 動腦筋、想辦法
-打撈小汽車-
一個粗心的小朋友把他的玩具汽車弄丟到金魚缸里去了,現(xiàn)在請小朋友想辦法把它打撈上來。(不能直接用手)
-擺圖片-
老師有兩張漂亮的圖片想擺在鐵板上給小朋友看,可它老丟下來,怎么辦呢?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通過動手做小實驗,初步體驗量的守恒。
2、懂得做實驗后獲得的結果才是正確的結果。
3、能與同伴友好合作地進行實驗。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幼兒有從杯中倒水的經驗。
2、物質準備:——教具:一粗一細兩個杯子,里面分別裝有不同水位的水。
3、——學具:粗細不同的杯子若干(數量各為幼兒人數的一半,其中粗杯子里盛有蘭色的水,細杯子里盛有紅色的水),粗細不同空杯子若干(數量為幼兒人數的一半)。
活動過程:
一、哪個多哪個少?
——教師(出示粗細不同的杯子):這兩個杯子一樣嗎?哪兒不一樣?
——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杯子有粗有細。
——教師:杯子里面有什么?你覺得杯子里的水一樣多嗎?哪個多哪個少呢?你是從那里看出來的?
——鼓勵幼兒大膽地表述自己的想法。
二、思考實驗方法
——教師:我們能用什么方法證明你猜得對不對呢?
——鼓勵幼兒思考,并提出建議。師幼歸納多種方法,并引導幼兒分析這些方法中哪些可行,哪些方法有難度,現(xiàn)在沒辦法做。鼓勵幼兒發(fā)現(xiàn)借助空的第三只杯子可以了解兩杯水是否一樣多。
三、幼兒操作活動
——兩位幼兒共同做實驗,一人拿一杯水,然后再取一個空杯子。先猜猜兩杯水是否一樣多,誰多誰少,然后再實驗。
——教師觀察指導,了解幼兒的實驗方法。
如,方法一:一幼兒先將自己杯子中的水倒入空杯中,做一個標記后把水倒回去。另一個幼兒幼兒再把自己杯中的水倒入空杯中,比較水位與標記的高低:
方法二:一幼兒在自己杯子的水位處作標記,然后把水倒入空杯中,另一個幼兒將自己杯中水倒入做標記的杯子中,比較水位與標記的高低。
方法三:如果幼兒取的空杯與其中某幼兒的一個杯子一樣大小,則可以讓另一幼兒把自己杯中的水倒入空杯中,兩杯水放在一起直接比較水位的高低…
——提醒幼兒實驗時注意慢慢倒入,不要將水潑出來。同時要將杯中水全部倒完。
四、我們的實驗結果。
請幼兒介紹實驗的結果,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光用眼睛看,結果不一定正確,要通過實驗才能知道正確的結果。
中班科學:大蒜哥哥,蔥弟弟和韭菜妹妹
目標:
1.在撿菜的過程中進行分類比較,了解韭菜.大蒜.蔥的不同特征。
2.在種植過程中,發(fā)現(xiàn)根能吸收營養(yǎng),幫助植物生長。
準備:
1韭菜 .大蒜 .蔥。
2筐若干個(三只以上)。
3小花盆若干。
過程:
一 .談話
你們在家吃過韭菜 .大蒜 .嗎?那認識它們嗎?
二 .揀菜
1 .出示一筐菜。
菜場一早送來許多菜,可是粗心的送菜人把好幾種菜混在了一起,給廚房的廚師帶來了許多麻煩。廚師請我們小朋友幫忙,把這些菜分開放在各自的筐里。
2 .幼兒一邊揀菜一邊把菜分別放入不同的'筐中。
我們來幫廚師把菜分分開,把這些菜放在不同的筐中。
3 .討論:為什么要這樣分開擺放?
好,我們把菜分好了,那想想為什么要這樣分開 擺放呢?這樣擺放有什么好處?
4 .引導幼兒說出三種蔬菜的不同特征。說說誰像哥哥,誰像弟弟,誰像妹妹。
剛才我們說了為什么要把這三種蔬菜分開,那誰能來說說這三種蔬菜,它們有什么特征。如果它們是一家人的話,你說說誰像哥哥,誰像弟弟,誰又像妹妹呢?
5 .師小結。
韭菜妹妹的葉子從上到下都是一樣粗的,葉子是扁的 .窄的;大蒜哥哥的葉子上面小下面大,又寬又扁;蔥弟弟的葉子中間是空的,圓柱形的。
三 .種植韭菜 .大蒜(有根的) .蔥(有根的)。
1 .剛才我們了解了這三種蔬菜的不同特征,現(xiàn)在我們要來種植這三種蔬菜,那該怎么種呢
2 .取部分韭菜 .大蒜 .蔥,切下其下半段。
每個小朋友先選其中一樣蔬菜,然后把你選的這樣蔬菜的上半段去掉,看看還剩下些什么。
你知道它有什么作用嗎?
3 .把它們種植在同一花盆里,比一比誰長的高。
我們把三種蔬菜的下半段種在花盆里,看看它們誰長的又快又高。
4 .幼兒種植蔬菜
5 .把它們放在自然角中,鼓勵幼兒學著照顧,并觀察其生長情況。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 篇4
一、設計意圖:
山芋應該在鄉(xiāng)村隨處可見,所以活動內容應該比較貼近幼兒的生活。但是,隨著社會的城市化,鄉(xiāng)村的種植田地越來越少,現(xiàn)在的孩子對山芋越來越陌生,許多孩子沒吃過山芋。因此,我覺得可以設計此活動,讓幼兒在看看、玩玩、吃吃的自由探索過程中獲得了對山芋的基本認識,幫助我們鄉(xiāng)村幼兒深入的了解本土的特產“山芋”,是一個很富有鄉(xiāng)村特色的活動。
二、活動目標:
1、認識山芋,能從外到內有序觀察、發(fā)現(xiàn)山芋的主要特征。
2、樂意記錄與講述自己的猜想和發(fā)現(xiàn)。
3、知道山芋有各種吃法,喜歡吃山芋。
三、活動準備:
1、學具準備:記錄表,各色小圓片,紫色、紅色、黃色山芋各若干只。
2、教具準備:紫色、紅色、黃色山芋圖片,生山芋片、烘山芋、山芋食品:山芋條、山芋片、山芋仔。
3、經驗準備:初步認識山芋。
四、活動過程:
(一)、幼兒自選山芋觀察山芋的外部主要特征。
1、出示山芋,教師:前幾天,我們一起收集了許多山芋,請你選一 個自己喜歡的山芋,看一看、摸一摸,再跟旁邊的朋友比一比,說一說有什么不一樣。
2、幼兒自選山芋觀察、交流,師觀察。
教師面向個體提問:
師:你的山芋是什么樣的?和朋友的有什么不一樣?(引導幼兒從顏色、大小方面感知、講述)。
幼:我的黃黃的,有點小。
3、面向全體提問:你的山芋是什么樣的?和朋友的有什么不一樣?
幼:紅顏色的,他(她)是黃顏色的。
教師:哦,顏色不一樣。
幼:我的大大的,他(她)的小。
教師:你的大,他的小,大小不同。
幼:我的紫色的,他的紅色的,我的比她的大。
教師:哦,你們的顏色不同,大小也不同。
4、師幼小結:我們發(fā)現(xiàn)這些山芋顏色不同,有紫色、紅色、黃色(教師邊帶領幼兒總結邊出示三種顏色山芋圖片分別貼在記錄表上),有的大,有的小(教師利用身體動作引導幼兒說)。
(分析:此環(huán)節(jié)是幼兒第一次操作活動,教師通過調動幼兒的多種感官,讓幼兒在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中充分感知山芋的外部特征(山顏色、大。,并積極合理引導幼兒講述,知道山芋顏色不同,有紫色的、紅色的、黃色的,有的大,有的小。)
(二)、幼兒猜測山芋內部顏色,并記錄自己的猜想。
1、師:這些顏色不同的山芋里面是什么顏色呢?
請一位幼兒猜測,并引導其記錄自己的猜測。
教師:你的山芋是什么顏色的?你猜里面是什么顏色呢?
幼:紅色的。我認為里面是白色的。
教師:哦,紅山芋,這里。(引導幼兒找到紅色山芋的記錄表)
你猜里面是白色的,那你就來選個白色的小圓片貼在小問號的下面吧。ㄒ龑в變哼x擇相應的圓片貼在記錄表相應的地方)。
師:他猜他的山芋里面是白顏色的,那你們的山芋里面是什么顏色的呢?記住一定要選擇自己的記錄表,選好小圓片一定要貼在“小問號”的下面哦!
全體幼兒正確有序地記錄猜測,教師觀察。
。ǚ治觯捍谁h(huán)節(jié)是幼兒第二次操作活動,難點是要引導幼兒正確有序地記錄猜測。教師先請一位幼兒猜測,并引導其記錄自己的猜測,從而引導全體幼兒正確有序地記錄猜測。利用這種幼兒示范法比傳統(tǒng)的純粹教師示范效果更好,更容易引起幼兒的關注。)
2、引導幼兒看記錄表,激發(fā)幼兒驗證的欲望。
師:小朋友有不同意見了噢(教師指著記錄表,引導幼兒觀察),有的猜里面是紫色的,有的猜是紅的……誰猜對了呢?(教師利用幼兒的好奇心理,引起幼兒繼續(xù)探究的興趣)。
(三)、幼兒驗證并記錄結果。
1、師:里面到底是什么顏色?有什么辦法能讓我們看到呢?(教師邊做掰山芋的動作,邊引導幼兒想出掰斷山芋的辦法去了解發(fā)現(xiàn))
幼:把山芋弄斷。
師:哦!用手掰開,我來試試。(師示范:表現(xiàn)出很用力的樣子,引導幼兒用力掰)什么顏色?
幼:紫色!
師:哦,原來紫山芋里面是紫色的。拿個紫圓片貼在這個記錄表的小手下面。(引導幼兒講述并示范記錄結果)。
2、師:那紅色山芋、黃色山芋呢?你們也去試試。記住一定要貼在自己的記錄表的小手下面哦。◤娬{記錄的正確地方。)
幼兒掰斷山芋觀察結果并記錄結果。
3、師幼檢驗結果,糾正錯誤結果。
師:小朋友都把結果告訴大家了,我們一起來看看。咦,紅色山芋有一個貼的紅圓片,是誰呀?請你帶著你的山芋上來,我們一起來看看,到底是什么顏色?(教師帶領幼兒觀察記錄表,發(fā)現(xiàn)記錄結果不同,請幼兒當場驗證)。
師幼小結:原來紫色山芋里面是紫色的,紅色山芋里面是黃色的,黃色山芋里面也是黃色的。(教師邊指記錄表邊帶領幼兒小結)。
。ǚ治觯捍谁h(huán)節(jié)是幼兒的第三次操作活動,教師通過讓幼兒親子動手驗證并記錄自己的發(fā)現(xiàn),極大的滿足了幼兒的好奇心以及探究的欲望,當幼兒發(fā)現(xiàn)結果與猜測一致時,獲得了極大的成就感。)
(四)、品嘗山芋食品。
1、師:今天我們認識了多種山芋,山芋營養(yǎng)豐富,平時也都吃過。那你知道山芋有哪些吃法?
幼:我吃過山芋粥。
幼:我吃過烘山芋。
幼:山芋可以生吃。
師:哦,山芋有這么多吃法,可以生吃,也可以熟吃。(教師根據幼兒回答相應出示生山芋片和烘山芋)。
2、教師:除了這些吃法,山芋還可以做成許多好吃的山芋食品,有山芋條、山芋片、山芋仔,(出示山芋食品)今天老師把這些好吃的.山芋食品也帶來了,請你們到旁邊的桌子上去嘗一嘗。
3、幼兒品嘗山芋及山芋食品。
教師:你吃的是什么?好吃嗎?
幼:我吃了烘山芋,香香的,甜甜的,很好吃。
幼:我吃的山芋片,脆脆的,甜甜的。
幼:我吃了生山芋片,水水的,脆脆的。
五、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的難點是:猜測、驗證山芋的內部特征,在活動中我主要是引導幼兒自己動手操作,在猜一猜、看一看、貼一貼等動作中通過自主參與、發(fā)現(xiàn),突破難點。在活動的設計過程中樹立了目標的整合觀、科學觀、系統(tǒng)觀,注重綜合性、活動性、趣味性、寓教育于游戲之中。新《綱要》提出:創(chuàng)設一個寬松的環(huán)境,讓每個幼兒都有機會參與探究活動,進行嘗試,感受參與的樂趣,并能鼓勵幼兒大膽提出問題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因此,本次活動中教師充當幼兒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導者,讓幼兒通過交流探索的結果,分享共同合作的過程與結果。在整個活動中,教師積極引導幼兒運用多種感官充分感知山芋的內外特征,活動從“認識山芋的主要特征”到“品嘗山芋及山芋食品”,幼兒在看看、玩玩、吃吃的自由探索過程中獲得了對山芋的基本認識。《綱要》中指出,要盡量創(chuàng)造條件讓幼兒實際參加探究活動,使他們感受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體驗發(fā)現(xiàn)的樂趣。因此,此次活動中,教師以幼兒為主體,創(chuàng)造條件讓幼兒參與探究活動,不僅提高了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更升華了情感。
不足之處:
1、黃色山芋里面的黃色不明顯,很容易誤認為白色;紅色山芋里面顏色也有深有淺,不完全等同;這都給幼兒觀察記錄帶來了一定的干擾。
2、幼兒記錄在撕雙面膠時有一點困難,教師可事先在記錄處粘好雙面膠,以便幼兒記錄,使得環(huán)節(jié)更加緊湊。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嘗試用多種工具將黃豆從大米中分離出來。
2、知道有洞眼的漏勺能很快地將黃豆從大米中分離出來,是快捷、方便的工具。
3、能運用記錄表記錄自己的猜測和實驗結果,對探索活動感興趣。
4、培養(yǎng)幼兒觀察能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5、充分體驗“科學就在身邊”,產生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探索和交流的興趣。
活動準備:
黑板、紀錄表,幼兒標記貼,五個澡盆,內放大米和黃豆,漏勺、勺子、筷子、夾子、小桶人手一份,透明杯子5個
活動過程:
1、以廚師阿姨遇到的問題導入活動,引起幼兒探索的興趣
師:廚師阿姨今天遇到了一個麻煩,她把黃豆和大米不小心混在了一起,誰來想一想辦法,用什么方法可以幫阿姨將黃豆從大米里面分出來?(鼓勵幼兒大膽設想和表達)
2、幼兒根據工具進行猜測并進行記錄
師:今天,老師還給小朋友準備了一些工具,看一看,都有些什么呀?(出示工具)請你猜一猜,這些工具中哪一種能最快、最方便地把黃豆從大米里面分出來呢?(鼓勵幼兒大膽猜測、講述)
師:(出示記錄表)你覺得那一種工具最快、最方便,就把自己的小標記貼到這種工具的下面。(幼兒記錄自己的猜測)
3、幼兒操作并記錄實驗結果
師:究竟哪種工具又快、又方便呢?老師要請小朋友自己動手來試一試。注意每一種工具都要用一用,都用過了再找出最快、最方便的那一種,最后把你的小標記貼在記錄表的小手這一行的工具下面。
(幼兒操作教師指導,注意提醒幼兒每種工具都要嘗試,最后再記錄結果。重點觀察、指導幼兒使用漏勺,探索用法)
4、結合記錄表集體討論,發(fā)現(xiàn)漏勺能更多更快的`將黃豆和大米分開
師:剛才,我們用了各種工具來分黃豆。試過以后,你覺得那一種工具最快、最方便?為什么漏勺能很快、地把黃豆分出來,而且看不見一粒米呢?誰來說一說,你是怎么使用漏勺的?(請個別幼兒上來演示、講解漏勺的使用方法)
師小結:原來,漏勺上有許多的洞眼,當我們用漏勺去盛米和黃豆時,米就會從洞眼中漏下去,勺子里只留下了黃豆。當漏勺中盛了米和黃豆時,我門只要用手輕輕地左右晃動,就能讓漏勺中的米更多、更快地漏下來了。所以,漏勺是我們今天分黃豆最有用的工具。
5、比賽:分黃豆
師:下面,我們就來進行一場有趣的分黃豆比賽,男孩子一組,女孩子一組,用漏勺將剩下的黃豆和大米分開,看哪一組分得又快、又多!
活動反思:
幼兒園科學活動的核心是“激發(fā)幼兒探究興趣,體驗探究過程,發(fā)展初步的探究能力”,教師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為幼兒探究活動提供豐富的教育環(huán)境和充分條件,滿足幼兒通過“直接感知、親身體驗、動手操作”獲取知識的需要。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有觀察探究靜電的興趣
2在靜電游戲的操作過程中,運用自己的感官,感知靜電現(xiàn)象。
3.了解不同材質的物體能否產生的靜電現(xiàn)象。
4.讓幼兒學會初步的記錄方法。
5.體驗解決問題的成就感。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塑料尺子、人形紙片、碎紙屑、毛線、木筷、塑料筆、塑料袋、鐵勺、蠟燭記錄卡。
經驗準備:幼兒接觸過靜電現(xiàn)象,
活動過程:
(一)魔術《紙娃娃站起來》
1.出示人形紙片,教師拿起塑料尺子悄悄在身后與塑料袋摩擦,并對幼兒說:"老師會變魔術,能用一把尺子就讓紙娃娃站起來"。
變前師:老師會變魔術,能用一把尺子就讓紙娃娃站起來。
2.教師示范后,幼兒動手操作并說一說自己是否成功。
(二)初步感知靜電現(xiàn)象
1.教師再次演示魔術(拿出塑料袋),幼兒仔細觀察并說一說教師做了什么動作。
變后師:"現(xiàn)在老師再把這個小魔術做一遍,請你們仔細觀察老師做了什么動作"。
2.幼兒動手嘗試,與同伴交流自己是否成功。教師在幼兒操作過程中提醒幼兒注意摩擦力度。
3.幼兒談一談自己的成功經驗(怎樣摩擦,力度多少)
4.教師簡單小結:因為尺子和塑料袋經過摩擦它們產生了靜電,靜電將紙娃娃吸了起來。
(三)大膽猜想
1.出示豐富的操作材料,鼓勵幼兒大膽猜想哪些物品摩擦后會起靜電(能夠吸起小紙屑和碎毛線),啟發(fā)幼兒發(fā)散思維。
師:想想你日常生活中看到的和接觸到的,大家猜一猜這些東西哪些能在摩擦之后吸起小紙屑和碎毛線呢?
2.幼兒自己猜想,將猜想結果記錄在記錄卡上。
(四)嘗試操作
師:請你試一試玩一玩,等一會兒告訴大家你的猜想對不對。
1.幼兒動手操作,把木筷、塑料尺、塑料筆、鐵勺、蠟燭分別和塑料袋摩擦,然后吸桌面上的碎毛線、碎紙屑,把操作結果記錄在記錄卡上,驗證猜想結果。
2.個別幼兒說一說猜想與操作的不同,并進行示范操作。
(五)生活中的靜電現(xiàn)象
啟發(fā)幼兒說出生活中見到的各種靜電現(xiàn)象,
如:塑料梳子梳頭發(fā)時,頭發(fā)會飄起來;穿化纖衣服脫時會有聲音,黑暗中會發(fā)現(xiàn) 小火花;天氣干燥時,長時間走路,由于摩擦會產生靜電,衣服會和身體粘在一起;有時 人與人在接觸的剎那會被對方電到等等。
(六)ppt:靜電的自述
我的名字叫靜電,大自然里到處都有我的存在。從一;覊m在空中飄蕩,到震天動地的電閃雷鳴,都有我靜電的作用,平時我很安靜,人們不容易注意到我,可是當兩個物體摩擦的時候,人們就會發(fā)現(xiàn)我了。除了塑料小棒摩擦塑料袋可以吸起紙屑、平時小朋友梳頭的時候有時會感到頭發(fā)跟著梳子飄了起來,那也是我在和小朋友開玩笑,另外,我最喜歡干燥的環(huán)境。在空氣干燥的冬天,有時小朋友的手和別人猛的一碰,會感到被電了一下,還有小朋友晚上脫毛衣的時候會聽到"滋拉滋拉"的聲音,關了燈還能看到亮光,那也是我,F(xiàn)在你們認識我了吧 。
教學反思
這是一節(jié)非常有意義的課哦!孩子們的興趣也很高漲,課堂氣氛活躍,積極性高,同時也存在著許多不足之處,讓便我能夠改進!讓自己下次會做的更好!
不足之處:
1、開始部分,我的語句組織的'不太好,所以有的孩子沒聽清我的問題,所以一時孩子沒摸到頭腦,后來我是又經過引導后,孩子漸漸的明白,并能自覺操作了,方法也越來越新穎、有趣,很讓人欣慰!在語句方面以后要加油!
2我可以將“小章魚”這一環(huán)節(jié)可以放到開始部分,這樣更能調動起孩子的激情;
3、碎紙屑我是準備了一個小方盒子,可是做完實驗后,弄的到處都是,以后在做實驗時我要先
講清規(guī)則,讓孩子有意識些,這樣也不會弄那都是了;
4、如果我下次要講的話,我一定會準備的更充分些,讓孩子在不同的物品中去體驗摩擦起電的樂趣!加油!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相關文章: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11-16
《筷子》中班科學活動教案10-15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疊加10-14
科學活動有趣的轉動中班教案11-08
筷子中班科學活動教案07-13
中班科學活動《會唱歌的車》_中班教案06-22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有趣的轉動02-19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精選15篇)05-29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精選17篇)05-12
【精選】中班科學活動教案3篇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