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學教案[范例7篇]
作為一名教師,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大班科學教案7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大班科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通過試驗獲得相關物體特性的經驗。(如:光是直射的,先是柔軟的,可以彎曲的等。)
2、在活動中提出自己的假設,并樂意通過實驗來驗證。
3、激發(fā)幼兒對科學的探究興趣,提高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活動準備:
不同形狀的白色彎管若干,一段既有螺帽的尼龍線、打氣筒、鉛筆、手電筒若干,直管彎管若干,幼兒實驗記錄表若干,教師實驗記表一張。
活動過程:
1、出示直管。
師:這是什么?平時有什么東西可以穿越這根直管?
師: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四樣東西,它們分別是一端系由螺帽的線、打氣筒、鉛筆、會發(fā)光的手電筒,(一端系由螺帽的`線、打氣筒、鉛筆、會發(fā)光的手電筒)你們來猜猜看,這些東西他們哪些能穿越直管,哪些不能?(幼兒猜測)
師:讓我們動手做個實驗試一試吧!老師為你們準備了實驗級路標,你們可以把實驗中的發(fā)現記錄下來,能穿越直管的,就在表格后面這里打個“勾”如果不能得就打個“叉”。
2、幼兒進行直管的實驗。
師:誰愿意把實驗中的發(fā)現和大家說一說?那些東西能穿越直管那些不能?(教師把有爭議的實驗再示范做一次,并在教師的試驗記錄表上做好記號)
提問:(1)為什么帶有螺帽的線、打氣筒里打出的氣、鉛筆、光都能穿越直管?(因為空啟示流動的,線是柔軟的可以彎曲的,鉛筆是直的,光是直射的,所以能穿越彎管。)
。2)這四樣東西能穿越這樣的管子嗎?(出示彎管)哪些能哪些不能穿越?(幼兒猜測)
3、幼兒進行彎管的實驗。
師:誰來說一說你在實驗中的發(fā)現?教師把有爭議的實驗再示范做一次,并在教師的試驗記錄表上做好記號。
提問:為什么鉛筆和光線能穿越直管卻不能穿越彎管?(因為鉛筆和直管一樣是直的只能穿越直管不能穿越彎管,而光線是直射的所以也不能穿越彎管。)[]
教師總結:線是柔軟的可以彎曲的所以它能穿越直管和彎管,打氣筒里打出的氣是流動的所以也能穿越直管和彎管,鉛筆是直的不能彎曲所以它只能穿越直管不能穿越彎管,光是直射的所以也只能穿越直管不能穿越彎管。
4、引導幼兒思考:那能讓光線穿越彎管嗎?(幼兒猜測回答)
請小朋友回去以后想一想,試一試,把你在實驗中的反先告訴老師和小朋友。
活動結束。
大班科學教案 篇2
活動內容:
彩色的紙花
活動目標:
1、對排序活動有興趣。
2、學習用語言講述排序結果。
3、初步學習按自定的規(guī)律給一組物體排序。
活動準備:
每位幼兒三種顏色紙花若干,排序板一份。
活動過程:
1、觀察操作,發(fā)現規(guī)律。
。1)教師出示各色紙花。
提問:這些紙花有什么不同?(顏色、形狀、數量)如果給它們排隊,可以怎么排?
。2)幼兒自由發(fā)言,討論排列方法。
。3)演示操作,幼兒觀察并發(fā)現規(guī)律。
2、幼兒獨立進行排序活動。
(1)教師:你們想把紙花排成什么樣子呢?想好了大家就可以試試看。
。2)幼兒操作,教師幫助指導。
3、請幼兒互相介紹、欣賞排序作品,了解更多的排列規(guī)律。
。1)幼兒講述自己的排序結果,教師同步演示幼兒的操作。
。2)教師小結。
4、引導幼兒利用更多的`元素變化,去設定規(guī)律。
。1)提問:剛才每個小朋友都想出了好辦法,你還能排出不一樣的嗎?
。2)幼兒表達操作結果,教師同步演示。
(3)教師再次小結。
大班科學教案 篇3
在教師眾多的自身特征中,對教師和兒童關系狀況都有影響力的不是教師的學歷水平、教育經驗或性格傾向。而是教師個人所具備的反省能力。即教師能否在教育實踐中注意思考身邊的每一件事情對兒童發(fā)展的意義,注意留意自己的言行對兒童情感體驗的影響。從而及時調整自己的工作方式,對兒童采取積極、支持性的行為,形成和諧的師幼關系。
課題生成:
本學期班上設立了“七色花”專欄,要求每位幼兒帶張照片,比比誰得的花多。左右?guī)砹艘粡垕雰簳r候的照片,張浩第一眼看到了,驚奇的喊:“你們看,這是誰呀?”孩子們都圍了過來,喳喳的,議論不停,這個說:“是個小娃娃!蹦莻說:“是個小弟弟,左右聽到別人的議論非常得意,笑瞇瞇地說:“這是我!”孩子驚訝不已。他們大都知道自己是由小娃娃長大的,但對周圍人與物的變化卻缺乏了解,對自然界的變化規(guī)律更是一知半解。因此我設計了“一切都在變”這節(jié)課。
活動目標:
讓幼兒在活動中發(fā)現自然界的基本規(guī)律:一切都在變。
活動準備:
掛歷紙、皺紋紙、金魚缸、杯子、冰、涼水、溫開水、糖、勺子,吹氣的球、高錳酸鉀、橡皮泥,抹布、酒精燈、試管夾、試管、吸管、蠟燭、火柴、范畫、相片、洗潔精、打氣筒、吸管。
活動過程:
1、出示照片引起興趣。
(1)出示幼兒小時候的照片。
老師這兒有許多小朋友小時候的照片,小朋友想不想看?看的時候要告訴其他小朋友,小朋友有什么變化?(這是誰呀!他的頭發(fā)變長了,他的個子長高了,眼睛變大了。)
(2)出示老師小時候的照片,請小朋友猜一猜,這張照片上的人是誰?小朋友為什么沒有猜出來。(因為老師長大了,成大人了;因為不一樣了,有變化了。)
2、人的生長過程出示圖片。
講述人的生長過程:開始是從媽媽肚里剛生下來的小嬰兒,然后長成了我們小朋友這么大,再長就成了老師這么大了,最后變成了老爺爺、老奶奶,小朋友學一學老爺爺、老奶奶是怎么走路的。
3、幼兒自由做試驗、觀察物體的變化。
老師今天準備了很多東西,請小朋友自己去試驗一下,看看還有什么東西發(fā)生了變化。
試驗一:冰變成水(快看,冰慢慢變成水了,淌眼淚了)。
試驗二:蠟燭燃燒(蠟燭有火的地方變軟了,越來越短了)。
試驗三:玩橡皮泥(老師:你看我把橡皮泥捏成小豬了,你看我把它捏成了小熊貓了)。
試驗四:水的試驗。
(1)紫黑色的高錳酸鉀放進水里,慢慢變成紅的“云”了。然后水全變紅了。
(2)紙放到水里變濕了。
(3)試管里的水放在酒精燈上燒,變成氣了。
(4)把糖放在溫開水里(快來喝,這是糖開水)。
(5)把洗潔精放進水里,可以吹出泡泡。
試驗五:吹氣球。
有的用嘴吹,有的互相幫忙用打氣筒打(看,我的氣球越變越大了)。
4、啟發(fā)式談話。
(1)你剛才做了什么試驗?都有什么東西發(fā)生了變化。
(我看到冰變成水了;我把紙放進水里,硬的紙慢慢變濕了軟,軟的紙一提就變短了;我把蠟燭點著了,慢慢地我看到蠟燭變短了;我玩橡皮泥時,橡皮泥可以一會兒變成這樣,一會兒變成那樣;我把高錳酸鉀放里水里,水就變紅了;我用試管夾夾住試管,把它放在火上燒,試管里的水燒一會兒就變成水蒸氣了;我把白糖放進水里,白糖就沒有了,水變甜了;我想用吸管吸泡泡,我把洗潔精倒在水杯里,用吸管就能吹出泡泡;我吹氣球了,氣球越吹越大最后就炸了。)
(2)生活中還有哪些東西會發(fā)生變化?
衣服,變舊了;頭發(fā),變長了;小樹,長高了;蠶寶寶,變成蛾子;我種的.大蒜,長葉子了;我家門口的小河,變清了;雞蛋,放在鍋里三分鐘煮就熟了。
(3):我們周圍所有的東西都有變,世界上的一切都在變。
5、幼兒作畫:《一切都在變》。
延伸活動:在日常生活中讓孩子發(fā)現周圍事物的變化。
課題評析:
一、效果分析
活動剛開始時孩子們紛紛拿著自己的照片,向別人講述自己小時候的事,同時也在看別人小時候的照片,非常驚奇。接著老師出示自己小時候的照片,孩子們更是驚奇不已,注意力被緊緊的吸引住了。此時,教師講述人的生長過程,讓孩子明白了人的變化,上孩子自己在玩中去發(fā)現其他事物的變化,激發(fā)孩子的探索欲及時幫助孩子“世界上的一切都在變”。最后,讓孩子把自己現的變化物體畫出來,加深對“一切都在變”的理解。
二、點評
此活動運用了發(fā)現法,讓孩子在玩中發(fā)現問題,充分體現了幼兒向主體作用和教師的主導作用,完成了教學目標。
三、反思與討論
你時常關注你身邊發(fā)生的事和兒童的活動嗎?持之以恒去觀好的課題自然生成了。
大班科學教案 篇4
設計思路:
“排序”活動從小班穿珠子開始,幼兒已經有了初步地感知,和初淺經驗地積累。進入到中班,幼兒開始能用各種感官主動感知周圍事物的特征,比較事物的異同,發(fā)現事物間的關系。因此,探索事物的多種排序方法符合我班幼兒的發(fā)展水平、經驗與需要。結合近期《豐收的季節(jié)》的主題,各種各樣的蔬菜豐收了,我設計了本次數活動,旨在讓幼兒在幫小兔擺放整理蔬菜的過程中理解ABB、AAB的排序模式,并能在操作中大膽探索有規(guī)律的排序。
活動目標:
1、在幫小兔整理蔬菜的過程中,積累有規(guī)律地排列物體的經驗。
2、能夠大膽口述排序的規(guī)律。
活動準備:
1、ppt課件。
2、小兔的蔬菜柜背景圖。
3、幼兒操作材料若干。
活動過程:
一、說蔬菜:
1、豐收的季節(jié)到了,小兔的菜園里,各種各樣的蔬菜都豐收了。猜猜,小兔都收到了哪些蔬菜?
2、小兔今年收到了蘿卜和青菜。
二、看蔬菜:
1、看看小兔的蔬菜都一樣嗎?
。ㄕn件出示白蘿卜和紅蘿卜;長蘿卜和圓蘿卜;大青菜和小青菜。)
2、漫長的冬天來了,蔬菜仍在外面可不好吃,小兔打算把蔬菜放進它的蔬菜柜。
3、看看小兔是怎么整理這些蔬菜的。(出示課件兩顆圓蘿卜一顆長蘿卜)
4、小結:小兔是按照形狀2個1個的整理蔬菜的。
5、看看第二個抽屜里,小兔是怎么擺放蔬菜的。(出示課件一顆大青菜兩顆小青菜)
6、小結:小兔是按照大小1個2個的'整理蔬菜的,又漂亮,又整齊。
三、理蔬菜:
1、還有這么多蔬菜,小兔想請小朋友來幫忙,把蔬菜放的又漂亮又整齊,要把抽屜放滿。
2、介紹起始標志,從起始標志開始排。
3、幼兒自己操作,教師個別指導。
4、整理好蔬菜的幼兒將抽屜貼到大的蔬菜柜中。
5、說說你是怎么排的。
四、活動延伸:
1、將材料投放到區(qū)角,讓幼兒自行探索其他排序規(guī)律。
2、將排序遷移到幼兒生活中,如,小超市的蔬菜水果等,也請幼兒將其有規(guī)律的擺放整齊。
大班科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嘗試使用給氣球充氣,知道氣球充了氣就會鼓起來,觀察說出充氣多少與氣球大小的變化。
2.體驗給氣球充氣的樂趣。
3.裝飾氣球,提高了幼兒的審美能力。
4.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5.在交流活動中能注意傾聽并尊重同伴的講話。
活動準備:
氣球、繩子、水彩筆
活動過程:
一、以謎語導入
一物真奇怪,胖也快,瘦也快,胖能天上飛,瘦了落下來。
這是什么呀?
二、 幼兒自由探索給氣球充氣
1.幼兒自由操作,觀察氣球的變化。
問:幼兒你想用什么辦法讓氣球鼓起來的?
2.教師出示兩個色彩、形狀相同的氣球,但是一個有氣一個沒氣,引發(fā),對氣球的興趣。
兩個氣球一樣嗎?你們喜歡哪一個?為什么?
3. 探索充氣的多少與氣球的大小的變化。
吹氣球時,嘴巴不能撒氣,一口一口的吹,吹完后要捏緊,不能讓氣漏出來,這樣才能鼓起來,最后把氣球用繩子系起來。
三、自由添畫
1.幼兒自由裝飾氣球。
2.展示作品,講解作品。
活動延伸:
教師帶領幼兒將美化好的氣球裝飾活動室。
活動反思:
這一課我選了常見的氣球,小朋友會很喜歡同時小朋友也會有玩氣球的經驗和方法。這樣互相交流起來容易些。在活動的`過程中老師是引導者,給幼兒自由想象和發(fā)展的空間。氣球的一次減少使幼兒有了分享玩具的體驗并感受到分享帶來的快樂。多人合作玩氣球使幼兒在活動中感受伙伴合作帶來的快樂,激發(fā)了幼兒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氣球是易爆的這點要向幼兒說明讓幼兒在玩的過程中注意一下。在這里幼兒可能不太理解分享和合作的意義。在平時的教學中要經常給幼兒提供分享和合作的機會讓幼兒進一步理解其意義。
大班科學教案 篇6
活動由來及設計思路:
感知物體沉浮現象是大班幼兒的主要教學內容之一。我們先引導幼兒探究了哪些物體在水中可以沉下去、哪些可以浮上來,之后又利用橡皮泥探究了物體可以通過改變自身大小來改變在水中的沉浮。本次活動的“筆帽潛水艇”即是引導幼兒通過改變物體自身重量來改變在水中的沉浮狀態(tài)。
活動的設計思路是:謎語引出主題,通過談話了解幼兒前期經驗,借助形象直觀的投影幫助幼兒了解潛水艇的原理,再通過討論的方式引導幼兒了解筆帽潛水艇制作的方法。然后讓幼兒親自動手操作和探索潛水艇下沉和上浮的現象,最后是經驗分享和交流。
活動目標:
1、通過動手操作、制作潛水艇并感知潛水艇上浮、下沉的現象,初步理解沉浮原理。
2、通過與他人一起協商、制作潛水艇,初步養(yǎng)成與他人合作的意識。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簽字筆帽若干、橡皮泥、飲料瓶若干、透明水盆、水、漏斗、抹布等。教學課件(潛水艇原理示意圖)。
2、經驗準備:幼兒對沉浮現象及潛水艇的原理相關知識有初步的了解。
重點、難點:
重點:觀察并理解筆帽潛水艇下沉、上浮的原因及筆帽里水的變化與浮沉的關系。
難點:制作潛水艇時的第一步驟:怎樣讓筆帽立著浮在水面上(簽字筆帽上有個小孔會漏氣,只有堵上后,實驗才可能成功)。
活動過程:
1、謎語導人,激發(fā)幼兒的興趣。
(1)讓幼兒猜謎語。
教師:“海里能上能下,擅長海底偵察,吞水潛入水下,吐水浮上來了。請小朋友猜猜它是什么?”
有的小朋友馬上猜出是潛水艇。
(2)請幼兒簡單交流自己了解的關于潛水艇的知識。
教師:誰能給我們講一講有關潛水艇的知識呢?
2、利用課件幫助幼兒進一步了解潛水艇上浮、下沉的原理。
教師與幼兒一起觀看事先制作好的“潛水艇原理示意圖”課件,幫助幼兒進一步了解潛水艇上浮、下沉的原理。
教師:小朋友們,你們剛才看到潛水艇是怎么浮到水面上,又怎么沉到水底的?
幼兒:我看見當它的“肚子里”灌滿水,它會沉下去了,水越多,它就越往水底下沉。還有當里面的水減少時,它就會慢慢浮上來,再灌滿水就又沉下去了。
3、出示“筆帽潛水艇”,并和幼兒討論制作方法。
(1)出示事先制作好的“筆帽潛水艇”玩具,并演示使“筆帽潛水艇”上浮、下沉的基本方法,進一步激發(fā)幼兒的活動興趣。
教師:你們看見老師是怎樣讓這個“筆帽潛水艇”上浮、下沉的呢?
幼兒:我看見你捏那個瓶子了。
教師:那當王老師不捏這個瓶子的時候,筆帽又怎么樣呢?
幼兒:我看你捏的時候筆帽就下沉,松開手就浮上來了。
教師:你們知道為什么嗎?
幼兒:是不是捏的時候,筆帽里就進水了,就會沉下去?
幼兒:松開手的時候,里面的水就會跑出來?這樣,筆帽潛水艇就浮上來了。
(2)與幼兒討論制作的.方法與步驟,使幼兒操作更有計劃性和目的性,并向幼兒簡單介紹工具和材料的使用。
經過討論,大家一致認為,制作筆帽潛水艇要分兩個步驟:第一,想辦法讓筆帽能立著浮在水面附近(為了便于此步驟實驗,透明水盆供幼兒使用);第二,將做好了的潛水艇放人飲料瓶里試一試能不能自由浮沉。幼兒組成小組,準備活動。
4、操作活動——制作“筆帽潛水艇”。
心急的浩浩模仿著教師制作好的“筆帽潛水艇”,在筆帽夾下包了一塊橡皮泥就放到水盆里,結果筆帽很快就沉下去了。
5、分享與交流。
(1)相互看一看,試一試同伴的作品,自由交流實驗感受。
(2)嘗試說一說:筆帽潛水艇為什么能沉下去、浮上來。
6、活動延伸。通過查找資料,進一一步了解魚在水中自由地浮上來、沉下去與潛水艇之間的關系。
個人反思:
1、活動中的優(yōu)點:
為了使幼兒明確探索的方向,在操作之前,教師為幼兒提出明確的要求,并提示幼兒把自己的發(fā)現及時記錄下來。幼兒操作探索時的目的性很強,能夠圍繞教師預定的目標進行探索,避免了幼兒盲目地操作。在最后的分享環(huán)節(jié),從幼兒的表述能夠看出他們已經真正體驗并理解了潛水艇的工作原理。
2、活動中的不足:
在活動中,有的幼兒很快就成功了,但有的幼兒一直找不到失敗的原因。如果教師能夠利用同伴資源,讓成功與失敗的幼兒交流自己的經驗,不僅可以達到同伴合作的目的,讓更多幼兒體驗到成功,也可以避免教師因照顧不到全體,未能對每個幼兒進行有針對性指導的不足。
主要內容:
1、幼兒前期經驗豐富。不僅鋪墊了知識方面的經驗,而且也可以看出幼兒良好的實驗常規(guī)。幼兒在活動之前對潛水艇的相關知識有一定了解,教師通過直觀形象的課件幫助幼兒更加深人地了解潛水艇的工作原理,這為幼兒隨后的實驗必要的知識鋪墊。
2、幼兒基本能夠按照教師要求把自己的發(fā)現及時記錄下來,并在實驗過程中灑水隨時用抹布擦干凈,這些都體現了教師在平時工作中注重培養(yǎng)幼兒良好實驗常規(guī)。
3、在探索活動中,教師能大膽放手讓幼兒去自主操作、鼓勵幼兒多次嘗試,如在操作之前,幼兒都認為筆帽會在水中下沉。但在教師鼓勵下,他們嘗試把筆帽上的洞堵上后,筆帽浮在了水面上,這個小實驗讓幼兒明白:科學是要經過嘗試和實驗,結果才真實,而且要反復驗證才算成功,培養(yǎng)了幼兒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和。
綜合評析:
本次探究活動基本實現了預設的教育目標,活動設計符合大班幼兒年齡特點和本班孩子的實際水平;顒禹樌M行得益于教師對幼兒相關知識經驗的把握和鋪墊。在活動中,教師通過讓幼兒自由談論對潛水艇的認識,對他們已有知識進行了初步了解,從而能夠做到心巾有數。又通過讓幼兒觀看課件、向他們演示教師制作的潛水艇,這些都為幼兒的親白操作奠定了必要的基礎。
教師在活動中思路清晰,重點難點把握準確,指導明確具體,能夠用多種方式積極、及時、有效地應答幼兒的需求,始終以支持、鼓勵性的語言引導幼兒大膽嘗試,激發(fā)幼兒勤于思考,敢于發(fā)言,在整個活動中,良好的師幼、同伴關系有效地促進幼兒的主動學習。
活動中呈現出一些不足,如最后的經驗交流環(huán)節(jié),教師不僅可以讓幼兒講述實驗感受和對潛水艇原理掌握情況,同時還呵以引導幼兒講述制作筆帽潛水艇的成功經驗和失敗教訓或制作過程及步驟,這樣,可以使幼兒從經驗分享中獲得更有意義的東西。
大班科學教案 篇7
一.活動內容:
接管子
二.活動目標:
1. 體驗操作活動的樂趣,并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2. 能按要求連接管子,發(fā)現管子的'多種連接方法。
3. 嘗試繪制和使用管子組合連接線路圖,了解線路圖的作用。
三.活動準備:
接管子的模型(線路)結構框架、長短不一的各種管子、接頭、記錄表。
四.活動過程
1. 提出問題,通過討論,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
2. 實驗操作:按要求連接管子。
(1) 觀察操作材料,了解連接要求:將分離的兩個管子連接在一起,并能通過兩個“花園”。
(2) 幼兒兩人一組連接管子。
(3) 幼兒交流介紹,發(fā)現管子的多種連接方法。
3. 依據管子組合連接順序繪制線路圖。
(1) 集體討論線路圖的繪制方法。
(2) 幼兒根據本組管子的組合連接順序繪制線路圖。
(3) 集中展示線路圖,并驗證是否正確。
4. 實驗操作:看線路圖接管子。
(1) 幼兒交換線路圖,并看圖連接管子。
(2) 討論并:線路圖的作用。
5.延伸活動
【大班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科學教案06-28
大班科學教案06-14
大班科學教案[經典]08-10
[經典]大班科學教案08-20
(經典)大班科學教案08-20
大班科學教案【經典】08-28
大班科學教案(經典)07-21
大班科學教案【精選】07-27
(精選)大班科學教案08-04
(精選)大班科學教案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