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絕句教案 推薦度:
- 絕句教案 推薦度:
- 《絕句》教案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絕句教案(精選10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據(jù)教學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教案應(yīng)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絕句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絕句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學習李清照高尚偉大的愛國精神,培養(yǎng)同學熱愛祖國、奮發(fā)圖強的精神。
2、在古詩教學中將復雜的歷史背景運用多媒體加以介紹,使同學入情入境,深入理解詩句的含義。
3、鼓勵同學查資料,討論,自讀自悟,促進同學綜合素質(zhì)的全面提高。
課前準備
通過閱讀、上網(wǎng)查資料,了解有關(guān)南宋的歷史和李清照的生平和項羽的有關(guān)資料,將收集的資料與同學交流。
教學流程
一、運用多媒體導入新課,激發(fā)同學興趣,了解歷史背景。
1、播放《射雕英雄傳》片段
。ㄊ帤饣啬c的音樂,激烈嚴酷的戰(zhàn)爭局面給同學以強烈的震撼)
2、師導入:剛才,同學們看到的是電視劇《射雕英雄傳》的片段,雖然是武俠片,可是它反映了中華民族歷史上一段屈辱的歷史。由于金兵大肆入侵中原,北方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多少人妻離子散,家破人亡;多少人飽受戰(zhàn)爭之苦,這其中就有一位著名的女詞人李清照。同學們通過查資料,已經(jīng)了解了一些南宋的歷史和李清照的生平,誰來向大家介紹介紹。
3、同學將收集的資料用實物投影儀顯示出來并向大家介紹。
如同學介紹不完整,可補充:
李清照:(1084~約1151)
自號易安居士,濟南章丘人,著名女詞人。她出身于一個具有文化保守的士大夫家庭,父親李格非是一位散文家兼學者,十八歲時與太同學趙明誠結(jié)婚,混后婚后居汴京,生活幸福。建炎元年,李清照因靖康之恥南下,建炎三年,趙明誠病逝于金陵,李清照只身逃難,幾年后轉(zhuǎn)寓臨安,孤苦伶仃地度過寂寞的晚年。
靖康恥:
北宋靖康二年,金兵俘虜了徽宗、欽宗兩個皇帝,北宋王朝在統(tǒng)治一百多年后宣告滅亡,歷史上稱這次事變?yōu)椤熬缚抵儭卑傩沼X得這是一件羞恥的事情,所以又稱“靖康恥”。
之后,宋欽宗的弟弟趙構(gòu)作了皇帝,定都臨安(今杭州),歷史上稱為南宋!
。ㄓ捎诒菊n涉和的歷史背景較復雜,事先安排同學收集資料,并利用多媒體加以介紹,對同學理解全詩大有協(xié)助,同時也培養(yǎng)了同學的自學能力。)
二、用多媒體出示全詩內(nèi)容,指導朗讀。
1、師導語:在那個國破家亡,風雨飄搖的時代,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而南宋統(tǒng)治者卻整日沉浸于享樂,不思恢復中原,公元1127年,李清照途經(jīng)當年項羽自刎的烏江渡口,觸發(fā)了她痛國傷時的無限感慨,寫下了這首著名的《夏日絕句》。
2、用多媒體出示全詩。
。ㄔ诩ぐ旱呐寐曋,毛筆楷書的詩句一一出現(xiàn),師富有感情地大聲朗讀。)
3、提問:同學們聽出老師帶著怎樣的`感情讀這首詩嗎?(悲憤、激昂)
誰來試著讀一讀?
4、請三、五名同學大聲朗讀,其他同學評一評,誰讀得好,為什么?
5、全班同學有感情地大聲朗讀。
。ㄓ枚嗝襟w課件,入情入境,一下子將同學帶入詩中描繪的意境中,因此,同學讀得非常有感情。)
三、分小組討論,理解詩句含義。
1、理解第一句“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
同學討論后發(fā)言:活著要做人中豪杰;死了,也要成為鬼中英雄。
2、理解“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同學討論后發(fā)言:至今人們還懷念項羽,佩服他寧死不肯逃回江東。
3、考慮討論:
。1)“項羽”是什么人?李清照為什么“至今思項羽”?(說說項羽的故事。)
秦朝末年,統(tǒng)治者的殘酷激起了人民的不滿,各路豪杰紛紛起義抗秦,項羽率領(lǐng)八千江東子弟渡江轉(zhuǎn)戰(zhàn)中原,消滅秦軍主力,立下赫赫戰(zhàn)功,秦朝滅亡后,與劉邦爭奪天下,最終,項羽兵敗亥下,退至烏江渡口。當時,烏江亭長勸他急速渡江,回到江東,重振旗鼓,項羽覺得自身無顏再見江東父老,不肯過江逃生,便下馬步戰(zhàn),殺敵數(shù)百,負傷十余處,最后從容自刎,時年31歲。
。2)讀了這段文字,你理解了項羽為什么“不肯過江東”嗎?
師小結(jié):是啊!項羽活著是西楚霸王,人中豪杰,就是死,也要做鬼中英雄,而決不屈膝投降。而南宋的那些統(tǒng)治者卻在做什么?請同學們再看一段資料。
。ǘ嗝襟w放一段有關(guān)的歷史資料)
(3)看完這段介紹,你又有何感想?
師小結(jié):雖然岳飛被害的事情發(fā)生在李清照寫這首詩之后,但假如李清照知道了這件事也一定會痛罵當時的統(tǒng)治者。有一首寫道“遺民淚盡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反映的就是當時中原人民的狀況,而另一首詩“暖風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反映的就是狀況,面對這樣的遺民,面對這樣的統(tǒng)治者,李清照再也忍不住了。
四、在理解全詩的基礎(chǔ)上,對同學進行語言訓練和朗讀指導。
師過渡:李清照大聲地呼喊“南宋的統(tǒng)治者。∧銈?yōu)槭裁床荒芟耥椨鹉菢印鄙又f“南宋的統(tǒng)治者!你們?yōu)槭裁础?/p>
(詩句內(nèi)容較簡單,同學通過自學討論就能理解詩意,后面幾道考慮題讓同學進一步理解李清照為什么要寫這首詩。)
五、總結(jié)全詩,朗讀升華
1、師總結(jié):是!一個封建時代的弱女子竟有如此的愛國情懷,竟有如此的胸襟和氣魄,實在令人佩服。
2、討論:讀了這首詩,你懂得了應(yīng)當怎樣做人?
3、師小結(jié):做人要像李清照那樣,做一個熱愛祖國的人,做一個頂天立地的人。同學們只有從小樹立遠大的理想,勤奮學習,將來把我們的祖國建設(shè)得更加強大,才不會受敵人的欺辱。讓我們懷著對李清照的敬仰,讓我們抱著“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的信念,再一次大聲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吧!
4、配樂朗讀全詩,讓同學的思想境界得到進一步地升華。
。ㄔ诩ぐ旱呐们,同學們對著大屏幕上的詩句大聲朗讀,讓這首詩的字字句句和李清照的精神永遠留在同學們的心中。)
六、作業(yè)
1、寫一寫這首詩的讀后感。
2、讀一讀李清照其他的詩詞。
。ㄔ诠旁娊虒W中注重“情境交融”,不只能促進同學理解詩意,更能協(xié)助他們體會作者的感情和詩中的意境,激發(fā)他們學習古詩文的興趣。)
絕句教案 篇2
一、設(shè)計意圖
《絕句》是唐朝詩人杜甫閑居成都草堂時所作。本詩是其中的第三首,描寫了草堂門前浣花溪邊的春景。
這首詩色彩明快,意境開闊。全詩每句一景,聲形色,近景、遠景交相輝映,構(gòu)成一幅絢麗多彩、開闊生動的畫卷。描寫有動有靜,鳴啼的黃鶯,飛翔的白鷺是動景,千年積雪,停泊行舟是靜景,動靜相間,和諧完美。這明快開朗景色的描繪,反映了詩人歡快激揚的思想感情。全詩對仗工整,語言凝練,令人心曠神怡,百讀不厭。
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設(shè)計上,我通過激趣引題、整體感知、想象作畫、感情朗讀、課外延伸等五個環(huán)節(jié)由淺入深,層層展開,引導學生領(lǐng)會詩意、體味詩境,受到美的熏陶。在教學中注重體現(xiàn)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本的新理念,將學生的自主學習貫穿于教學全過程,鼓勵和引導學生大膽地想,自由地畫,盡情地讀,輕松地評,任意地寫,讓學生的思維動起來,想象飛起來,語言活起來。
二、學習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
2、弄清詩句含義,展開想象,作畫配詩,感受詩人的心境。
3、了解古詩對仗工整的特點。
三、學習重、難點
想象詩歌所描繪的景象,體驗詩人作詩時歡快的心情。
四、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五、教學時間:一課時
六、教學流程
(一)感受畫面,激發(fā)興趣。
1、課件展示。
2、看到畫面,想起哪些相關(guān)詩句。
3、小結(jié),揭示課題。
(二)流利朗讀,整體感知
1、自由讀。
2、交流讀。
3、齊讀。
(三)領(lǐng)悟詩意,想象作畫
1、師激趣:一首好詩就是一幅生動、形象的好畫。正所謂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如果給這首詩配上畫,大家想畫些什么?
2、出示學習目標。
、僦鹁淅首x詩句,參照課后注釋和插圖,理解詩意。
、诟鶕(jù)詩意,給詩配畫,喜歡哪一句就畫哪一句,并以相關(guān)的詩句為標題。
③小組交流展示畫作。
3、生自主、合作學習。
4、展示評議學生的畫。
重點理解翠鳴上含千秋雪泊等關(guān)鍵詞語。
5、展示課件。
、俦容^課件與學生畫作的不同之處。(色彩、聲音、動態(tài)美)
、谡归_想象,用自己的話描述看到的畫面。
(四)體會意境,感情朗誦
1、如果你是詩人,此時此際會想些什么?心情又是如何?
2、指名生朗讀,點評。
3、錄音范讀,生在課本上標出重音、停頓。
4、對照朗讀示意圖修改、練讀。
5、指導朗讀。(指名讀、男女生分讀、小組讀、全班讀)
6、了解對仗。
這首詩對仗工整,如兩個對一行,黃鸝對白鷺,找找詩中還有哪些類似的.地方。
7、練習有感情地背誦古詩。
8、以小組為單位,開展古詩朗讀擂臺賽。
9、讓生配上動作誦讀這首詩。
10、小結(jié)。
(五)體驗生活,延伸拓展
課后用幾句話描寫我們的美麗家園,能寫詩的更好!
板書設(shè)計:
絕 句
鳴
動態(tài)
上
含
靜態(tài)
泊
七、教學反思
本節(jié)課,我充分利用多種教學資源,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學,以畫為媒,讀寫結(jié)合,教學形式靈活多樣,學生學得興趣盎然,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誘發(fā)熱情
上課伊始,教師用充滿熱情的語言,創(chuàng)設(shè)自由和諧的教學情境,并通過播放課件,把學生引入詩情畫意之中。迷人的自然景觀伴著輕快流暢的樂曲,學生埋藏于心靈深處的情感被撥動,詩興噴涌而出,大家躍躍欲試,爭先說出與畫面相關(guān)的詩句,學習古詩的熱情空前高漲。
(二)白描畫面,引入詩境
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親古詩教學必須具有鮮明的形象,使學生可見可聞,產(chǎn)生真切感,才能入情入境,正所謂詩畫一家。本節(jié)課的教學亮點是引導學生根據(jù)詩句,展開想象,作畫配詩,以畫為媒介,為學生走向古詩搭一座美麗的引橋。畫僅僅是手段,目的是把學生領(lǐng)到詩人面前,完成一次超越時空的心靈對話。在白描畫面后,讓學生圖詩對照,對畫進行點評,這樣既培養(yǎng)了學生的想象力、創(chuàng)新能力,也促使其進一步理解詩的內(nèi)容,將零散的事物組織成一幅完整、雋永的圖畫,提高感受美、理解美、鑒賞美的能力。
三、反復吟誦,升華詩情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來也會誦。讀的活動在教學中是一以貫之,從自由練讀到品析美讀再到深情誦讀,把詩所展示的形象與詩的韻律、節(jié)奏、激蕩的情感結(jié)合在一起,進而感受詩人歡快激揚的情感,升華了詩情。
絕句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學習古詩中的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感受春天的勃勃生機和詩人對大自然美景的贊美之情。
3、激發(fā)學習古詩的興趣,積累古詩中的名句。
【教學重難點】
1、認識古詩中的生字,會寫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古詩,感悟春天的色彩明麗和勃勃生機。
【教學準備】
有關(guān)本課的課件、生字卡片。
【教學時間】
30分鐘。
【教學設(shè)計】
一、導入
同學們,春天來了!讓我們一起唱首春天的歌吧!(課件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
春天來了,你們高興嗎?恩!唐代大詩人杜甫的心情和你們一樣,也很高興。有一天,他坐在屋里,透過門窗,看見兩只黃鸝鳥在翠綠的柳樹梢上歡樂地歌唱,一行白鷺在晴朗的天空中自由飛翔。放眼望去,遠處的高山上,竟還有千年沒化的積雪。多美的景色呀!杜甫高興地寫下了這首《絕句》。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這首古詩。絕句是古詩的一種體裁。請同學們齊讀題目。
二、初讀古詩
1、接下來,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練習讀讀這首詩。注意要把字音讀準,詩句讀流利;邊讀邊用筆劃出古詩中的生字。
2、學生自由練習朗讀古詩。
3、現(xiàn)在,誰來試著把古詩讀一讀?小朋友聽聽他把字音讀準了嗎?(教師隨機評價)
三、學習生字
小朋友們,古詩你們都會讀了,詩中的生字寶寶你們都認識了嗎?現(xiàn)在,趕快睜大你們明亮的眼睛,因為有幾個調(diào)皮的生字寶寶從古詩里跑出來了,它們想和你們交朋友呢!第一個跑出來的是誰呢?(課件出示生字鷺柳窗鳴)
四、再讀古詩
生字都認識了,古詩一定比剛才讀得更好,F(xiàn)在,誰再來讀讀古詩。
1、指名讀。
2、齊讀。
3、老師讀。
4、齊讀。
五、感悟古詩
小朋友,剛才我們反復地讀這首詩,你讀懂了什么?
1、兩個黃鸝鳴翠柳:
大家仔細聽,仿佛聽到了什么?再仔細看看,你好象看到了什么?翠綠的柳樹上,兩只黃鸝在歡快地歌唱、嬉戲,多開心呀!它們可是春天的小使者,為春光增添了不少色彩!
2、一行白鷺上青天:
讀著這句詩,老師眼前仿佛出現(xiàn)了這樣一幅畫面:藍藍的天空中,一行白鷺正自由自在地飛翔。這是多么美妙的春光啊!
3、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一年之際在于春。春天來了,樹兒、鳥兒都煥發(fā)了勃勃生機。人們也開始繁忙起來,你能從詩中哪一句看出人們忙起來了?這船只停在江邊,他們在等待什么呢?雖然,遠處的山上還有終年沒融化的積雪,可山下,已經(jīng)是生機勃勃,春意盎然!
4、小結(jié):
同學們,杜甫詩中的春天多美呀!綠的柳、藍的天、白的.雪,還有那歡樂的黃鸝,自在的白鷺,江邊停泊的船只,一切都是那樣生機勃勃!讓我們帶著歡快的心情讀讀這首詩吧!還可以配上你的動作、表情呢!
六、拓展延伸
杜甫詩中的春天多美呀!他還有一首寫春天的詩呢!(課件出示《絕句》)。
他還有一首詩寫的也是春天。(課件出示《春夜喜雨》)
杜甫是多么喜歡春天呀!你們呢?課后,(課件出示作業(yè)選選選)大家也可以用你們的筆,象杜甫這樣,寫寫身邊的春天,畫一畫春天,還可以翻翻課外書籍,找一找還有哪些詩人寫了春天。
絕句教案 篇4
《絕句》以樸實自然的語句,一句一景,動靜結(jié)合,有聲有色,仿佛一幅生機無限的早春圖。教學中應(yīng)抓住古詩教學的一般規(guī)律,圖文對照,挖掘作者的情感和教材編寫特點,以讀帶講,引導學生在反復誦讀中體會詩句的韻味和美好的意境,進而受到美和感染,激發(fā)對祖國大好河山,對大自然的深切熱愛和贊美。
無論從詩句內(nèi)容還是在學詩體驗上,二年級的學生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古詩積累。另外結(jié)合教材圖文并茂、詩句韻味優(yōu)美適于誦讀的特點,教學中教師應(yīng)該大膽放手,營造學詩意境,采用多種方法幫助學生理解重點詞語,鼓勵學生誦讀,加深對詩句內(nèi)容和情感的理解感悟。
【教學目標】
1、會認9個生字,會寫12個字。
2、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感悟詩人對大自然美景的贊美之情。
3、激發(fā)學習古詩的興趣。積累古詩中的名句。
【教學重點】
識字、寫字,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
【信息資料】
1、生字卡片、課件或插圖,適合讀詩配樂的音樂資料。
2、收集曾經(jīng)讀背過的李白和杜甫的詩句。
〖對話平臺〗
一、回顧
1、背誦《望廬山瀑布》,試著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所描繪的畫面。
2、回顧上節(jié)課學習的方法。
鞏固積累,引導方法,為《絕句》的學習做準備。
二、自讀
1、按上節(jié)課的方法,自讀學習:
學習生字,進行識記,讀準字音。
2、交流自學情況:
出示卡片認讀生字,(鷺、含、嶺、泊、吳)說說自己是用什么方法記住這些字的。(鼓勵學生用多種方法進行識字),個別字注意擴詞練習,加深學生對字意的理解,促進識記。
3、指讀詩句:
抓住重點的字音,進行指導。如:“翠”讀“平舌音”,“泊”讀“ bo ”不要發(fā)成“ be ”的音等。
挖掘?qū)W生識字經(jīng)驗,引導主動識字。加強識字經(jīng)驗的交流,培養(yǎng)學生多渠道識字的良好習慣。
三、寫字
1、出示“我會寫”中的“吳、含、窗、嶺、鳴、絕、泊、柳”,引導學生從字形、結(jié)構(gòu)等方面進行觀察。找出自己認為難寫的字,并把自己提醒大家在書寫中需要注意的地方說清楚。
2、教師范寫難點字,邊寫邊強調(diào)需要注意的地方:
如:“窗”注意不要丟掉“囪”字上面的小撇!昂焙汀皫X”的里面都有相近的部分,注意“含”里面的是“今”,“嶺”里面的是“令”。
3、學生書寫,教師巡視指導。組織學生間的相互評價。
寫字是低年級教學中的`一個重點,教學中應(yīng)突出其主要地位,下大力氣,抓實抓好。以提高學生的寫字能力,培養(yǎng)良好的寫字習慣。
四、感悟
1、出示詩句(不出現(xiàn)插圖),默讀詩句,利用工具書自學詩句內(nèi)容。
2、啟發(fā)思考:
如果讓你為這首詩配上一幅畫,你覺得畫面上應(yīng)該畫些什么,并說出理由。
3、組內(nèi)交流:
有條件的可采用適當?shù)臅r間讓學生動筆畫簡筆畫,并說出這樣畫的理由。交流過程中要注意重點字詞的理解。如:“含”“東吳”。
一句一景、色彩多姿是這首詩的一個重要特點。因此,創(chuàng)設(shè)情境,變“話”為畫,有機地轉(zhuǎn)化學習活動,在學生想畫、說畫、賞畫、評畫的過程中,理解了詩句的大意,體現(xiàn)學科整合的思想。但組織過程中要注意“畫畫”不是活動的主體,只是理解詩意的一種手段和方法,不能花費過長時間,以免喧賓奪主,偏離重點,影響教學活動的開展。
五、誦讀
1、出示插圖或?qū)W生的優(yōu)秀畫作,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
2、圖文對照,啟發(fā)學生進一步理解詩句一句一景、動靜結(jié)合、有聲有色,以及詩句寓情于景,景美情濃的特點。
3、采用多種形式有感情地讀背詩句。如:自讀、小組合作讀、配樂讀、指畫面讀等,實現(xiàn)美讀成誦的學習目標。
六、拓展
1、把自己收集的李白和杜甫的詩句在小組內(nèi)進行交流。
2、有條件的可以召開一個小型“詩歌朗誦會”,展示學生課外的古詩積累情況。
絕句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會認“絕、鳴、柳、嶺、泊、吳、含、窗、鷺”九個生字,會寫“絕、鳴、柳、嶺、泊、吳、含、窗”八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3、理解詩意,感悟詩人對大自然美景的贊美之情。
教學重點:
會認、會寫生字;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教學難點:
理解“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這兩句詩。
感悟詩人對大自然美景的贊美之情。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出示春景圖動畫,學生欣賞后,談?wù)勛约旱母惺。板書題目,學生書空“絕”,在生字本上書寫一遍。
2、出示課件,了解“絕句”含義!督^句》屬于七絕。
3、出示課件,了解杜甫。
二、朗讀并感悟古詩:
1、認讀生字:鳴、柳、嶺、泊、吳、含、窗、鷺
學生認讀,老師指導;說說你記住哪些字,如何記住的;給生字組詞。
2、自讀古詩,讀準字音。
3、指導讀詩出詩的節(jié)奏:
出示課件中劃出節(jié)奏的古詩,老師打著節(jié)拍范讀;學生試著打節(jié)拍讀詩;個別學生打節(jié)拍讀詩;齊讀,讀出詩的節(jié)奏。
4、理解詩意后熟讀:
出示課件第一幅圖,你理解了哪句詩?用自己的話說說含義。出示“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齊讀這兩句詩。
出示課件第二幅圖,你理解了哪句詩?用自己的話說說含義。出示“窗含西嶺千秋雪”,釋義“千秋雪”(千年不化的積雪)。齊讀這句詩。
出示課件第三幅圖,你理解了哪句詩?用自己的話說說含義。出示”門泊東吳萬里船”,釋義“泊”(停泊)。齊讀這句詩。
5、感悟詩境,背誦古詩:
(1)老師從第一句詩中找出兩種事物“黃鸝,翠柳”,學生在二、三、四句詩中劃出“白鷺、青天、西嶺、千秋雪、船”。
。2)指出表示顏色的詞語“黃、翠、白、青”,體會顏色美。
。3)出示課件“配樂詩朗誦”,個別學生讀詩,其他學生閉眼想象,交流腦海中的畫面。
。4)小結(jié):你們腦海中呈現(xiàn)出一幅幅美妙的畫面,這是哪個季節(jié)?(春季,因為出現(xiàn)了翠柳)。當作者看到這么美的春景時,寫下了膾炙人口的《絕句》,當我們被這首詩所吸引時我們禁不住要背下來這首詩。
6、拓展環(huán)節(jié):
欣賞《絕句·遲日江山麗》,背誦這首詩。
7、總結(jié):
今天學習了杜甫的.《絕句》,欣賞了《絕句·遲日江山麗》,感受到詩歌給我們帶來的美妙,正所謂“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讓我們?nèi)シe累更多膾炙人口的詩歌吧!
三家庭作業(yè):
1、給家長背一背《絕句》、《絕句·遲日江山麗》。
2、喜歡畫畫的同學,給《絕句》畫一幅畫。
教學板書:
絕句
杜甫
黃鸝
翠柳
白鷺
青天
西嶺
千秋雪
萬里船
美
教學反思:
本課的優(yōu)點:課堂思路較清晰;教學目標完成較好,學生認識了九個生字,并且能夠正確地朗讀、背誦古詩;通過觀察圖片來理解詩句的含義,非常直觀、形象,學生能夠很容易地明白詩句意思;教學過程中,讀的較為充分(學生的自讀,糾正發(fā)音;老師范讀;學生打節(jié)拍地讀;理解詩句后的熟讀;感悟詩境后的美讀。
本課的不足:沒有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學習興致不高,一堂課下來,回答問題的學生局限于幾位;對于學生的評價太過單調(diào),沒有針對性;指導學生朗讀時,指導的不到位,學生只是讀出了詩的節(jié)奏,而沒有做到有感情地讀古詩;感悟詩境時,引導的過于簡單,原本設(shè)計的讓學生找出詩句中的幾種“事物”,進一步找出描寫顏色的詞語“黃、翠、白、青”來體會“詩句中蘊含的豐富色彩,進而感受春景的魅力之處”,由于緊張的緣故,也疏忽了對學生的引導,導致學生感悟不深刻,沒有感受到如此美麗的春景給人們帶來的那種勃勃生機。
雖然課堂留下了遺憾,但是“我參與,我幸!。經(jīng)歷了,就是一種幸福,就是人生中一筆巨大的財富!感謝評委老師給了我這樣一次難得的機會,讓我認識到自己的許多不足,在以后的教學生涯中,我一定繼續(xù)努力,完善自我,讓我的學生們在快樂中學習,在學習中成長進步,在他們的學習生涯中,做一個更為合格的引導者!
絕句教案 篇6
一、教學目標
1.會認“絕、鸝”等6個生字,會寫“絕、含”等4個生字,掌握“行”1個多音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絕句》。
3.理解古詩《絕句》的內(nèi)容,體會詩的意境,感悟詩人對大自然美景的贊美之情。
二、重點難點
重點
1.會認“絕、鸝”等6個生字,會寫“絕、含”等4個生字,掌握“行”1個多音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絕句》,理解詩句的大意。
難點
根據(jù)詩意想象畫面,感悟春天的色彩明麗、景色迷人,感受詩人的心情。
三、復習導入
1.小組比賽背誦《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2.填句:接天蓮葉無窮碧,——。
3.揭示詩題“絕句”,簡要介紹詩人杜甫。
四、自讀古詩,初步感知
1.自由朗讀,畫出生字新詞。
2.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解決不認識的生字詞。
3.匯報生字詞解決情況,教師相機強調(diào)。
“行”是多音字,在詩中讀“háng”,還有另外一個讀音是“xíng”,組詞“行走”。
4.同桌互認生字新詞。
5.指名讀詩,齊讀,注意糾正讀錯的字音。
五、圖文對照,理解詩意
1.老師范讀,要求學生邊聽邊觀察插圖,思考:畫面上有哪些景物?(柳樹、黃鸝、白鷺、積雪、船)
2.看圖思考:詩人是站在哪里看到這些景物的?(理解“窗含”“門泊”兩個詞語的.意思)
3.學生質(zhì)疑,師生共同釋疑。(先讓學生說說還有哪些不理解的詞語,根據(jù)學生的提問,師生一起答疑)
4.看圖讀古詩,想象詩人欣賞大自然美景時的心情。(讓學生帶著感情再讀古詩)
5.梳理詩句,說說詩意。
(出示課文插圖,小組討論,說說詩意。)
六、活動激趣,記誦詩句
1.找對應(yīng)的詞語。老師讀一個詞語,要求學生找出與它相對應(yīng)的詞語。
(如:兩個——一行,黃鸝——白鷺,翠柳——青天,窗——門,西嶺——東吳,千秋雪——萬里船。)
2.師說生讀。(老師描述詩句的內(nèi)容,學生讀相對應(yīng)的詩句)
3.詞語連詩。(老師出示詩中的任意一個詞語,學生背出相對應(yīng)的詩句)
4.情境背詩。(讓學生扮演詩人,指著畫面上的景物吟詩)
5.集體背誦。
七、指導寫字
1.出示要求會寫的字:“絕”“含”“嶺” “吳”。引導學生交流記字方法,并練習組詞。
2.啟發(fā)學生說說自己的記憶方法。
3.重點指導“絕”與“嶺”的寫法。
4.老師范寫。
(指導學生把字寫美觀,提示容易寫錯的地方)
5.學生先觀察田字格中的范字,再書寫,老師巡視。
八、拓展延伸
搜集描寫春天的古詩,試著背一背。
絕句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帶領(lǐng)學生復習已經(jīng)學過的一些基礎(chǔ)知識。(主要是文學體式、唐代詩人及其風格)
2、掌握杜甫的生平及體會情感取向。
3、學習并掌握詩歌鑒賞的基本要點,主要是學會從一首詩的動詞及形容詞中把握作者情感,體會作者創(chuàng)作意圖。
4、理解“寓情于景”的。寫作方法。
【教學分析】
1、教學內(nèi)容分析
近年來雖然《考試說明》把詩歌鑒賞的要求定位在“初步”鑒賞詩詞的形象、語言、表達技巧和思想內(nèi)容上,但在實際考查中,詩歌鑒賞題的得分率一向偏低,所以過去多年的詩歌鑒賞的備考策略,往往強調(diào)指導學生認真分辨題型、明確。試題常見的置誤方式、掌握一定的解題技巧等。但是,20xx年高考的詩歌鑒賞題,以主觀表述的形式考查學生的詩歌鑒賞能力,這種命題方式的轉(zhuǎn)變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詩歌鑒賞的難度,也迫使我們在詩歌鑒賞的教學及備考工作中及時采取新的策略。
根據(jù)考試說明,我們對20xx年詩歌鑒賞的命題走向有這樣一個初步認識:材料的選擇應(yīng)該是淺易的、膾炙人口的,在設(shè)題角度上分兩個方面對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進行鑒賞,對作品的思想內(nèi)容進行評價,允許考生在尊重定論的基礎(chǔ)上適度發(fā)揮。所以,這節(jié)高考詩詞鑒賞指導課主要圍繞《考試說明》的要求進行設(shè)計,使學生掌握把握詩歌鑒賞的基本要點。
2、學生情況分析
為了既能體現(xiàn)命題者在《考試說明》中所提出的“初步鑒賞”的要求,又能在題目的區(qū)分度上達到理想狀態(tài),高考所選擇的詩歌材料應(yīng)會比較淺顯,學生能初步讀懂。經(jīng)過一輪訓練,學生對詩歌主觀題的命題形式基本了解,但在真正讀懂詩歌的`思想內(nèi)容,把相關(guān)的表達技巧與具體的詩句關(guān)鍵詞的把握能力還有待提高。所以,本節(jié)課的設(shè)計把培養(yǎng)學生把握關(guān)鍵詞并以此來獲得詩人情感信息作為重點。
3、教學方法分析
針對學生文化底蘊薄弱,詩詞形象思維能力差等特點,本課利用多媒體教學的直觀性、形象性等優(yōu)點,采用音樂、動畫、圖片等營造詩歌氣氛,調(diào)動學生的情感。本課遵循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原則,通過教師的引導、啟發(fā)、小結(jié)和學生的朗讀、分析等互動形式活躍課堂氣氛,以期達到提高學生的詩詞鑒賞能力的目標。
【教學重點】
1、杜甫的生平及情感取向。
2、通過動詞及形容詞來把握詩人情感,分析詩歌內(nèi)容。
3、了解并掌握“寓情于景”的。寫作方法。
【教學過程】
一、引題
以文學體式(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進入唐詩,順帶復習中國文學史上的幾種常見文學體式。
二、了解杜甫生平并把握其情感取向
1、生平概述
杜甫,字子美,詩中常自稱少陵野老。原籍襄陽,舉進士不第,漫游各地。后居長安。及安史之亂,乃逃至鳳翔,謁見肅宗,官左拾遺。長安收復后,隨肅宗還京,不久棄官。又移家成都,筑草堂于浣花溪上,世稱浣花草堂。一度在劍南節(jié)度使嚴武幕中任參謀,武表為檢校工部員外郎,故世稱杜工部。晚年攜家出蜀,病死途中。其詩顯示了唐代由盛轉(zhuǎn)衰的歷史過程,稱為“詩史”。以古體、律詩見長,格多樣,而以沉郁為主。有《杜工部集》。
2、通過兩首詩體味杜甫的愛國情感
3、引入《絕句》
三、講解《絕句》
(一)通過直觀觀察及朗讀來體味詩歌所反映出來的作者情感。
。ǘ┩ㄟ^分析詩中的關(guān)鍵詞語來體味作者情感,使同學了解詩歌鑒賞的要點。
1、分析動詞入“情”
鳴:①請同學找出能夠形容鳥叫的詞語并歸為兩類
②創(chuàng)設(shè)情境表現(xiàn)黃鸝的存在狀態(tài)
上:①如果用“沖”字代替會改變什么?
、诟爬ɡ硐胫械摹吧稀边@個動作
小結(jié):表現(xiàn)了初春景色宜人和詩人喜悅的情懷。
含:引導得出“含”字所表現(xiàn)的詩人情感
泊:通過此字體會作者思緒
小結(jié):寫出了詩人對祖國山河的熱愛和欲架舟重游江南的愿望
2、分析形容詞入“境”
可以根據(jù)四個形容詞制成四幅圖畫,在引導學生給四幅畫命名、調(diào)配畫面色彩的同時體會作者情感
3、分析數(shù)詞入“趣”
用對比法使學生看到數(shù)詞的作用
黃鸝加上兩個,成對出現(xiàn),當然就雌雄合鳴,具有喜慶意味,氣氛就融合協(xié)調(diào)了。
白鷺加上一行,就寫出了白鷺成行起飛的特征,令人更感到真實而富韻味。
雪而千秋,言其積累之年深日久,可見西嶺之高寒。(時間)
船而萬里,言其來程之遙遠,重游江南之思緒,越遷越長了。(空間)
。總結(jié):一鳴一上,近景清脆,遠景悠揚,一收一放,遠大的要收回來,近處的卻放出去。在空曠遼闊的畫面中,雄渾博大的境界出來了。
四、點出“寓情于景”的。寫作特點
五、作業(yè):
根據(jù)所講鑒賞方法鑒賞《滁州西澗》
滁州西澗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背景:在中唐前期,韋應(yīng)物是個潔身自好的詩人,也是個關(guān)心民生疾苦的好官,但他為中唐政治弊敗而憂慮,百姓生活貧困而內(nèi)疚,有志改革而無力,思欲歸隱而不能,進退兩難,只好不進不退,任其自然。曾明確表示自己是“扁舟不系與心同”,表示自己雖懷智者之憂,但自愧無能,因而仕宦如同遨游,悠然無所作為。
絕句教案 篇8
一、交流資料,引入新課
1、我們一起來學習一首宋朝詞人李清照的詩(板書:李清照)
2、課前,老師已經(jīng)布置你們搜集李清照的有關(guān)資料,我們一起來交流。
。▽W生交流資料)
3、同學們的資料很詳細也很全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李清照寫的這首(板書課題及古詩,學生隨老師板書念).
二:整體感知古詩
1.師范讀古詩.
2.生讀古詩,要讀通順流利.讀熟后可讀給同桌聽.
3.指名學生讀,其他同學認真聽,邊聽邊想:這首詩贊頌的是誰?
三:利用網(wǎng)絡(luò),理解古詩內(nèi)容
(一).理解前兩行詩句.
1.自讀古詩,讀后從古詩中找出兩個贊頌項羽的詞語.
2.你找的是那兩個詞?你是怎么理解這兩個詞的?
(學生用自己的話說說”人杰”和”鬼雄”的意思.)
3.前兩行是什么意思?你能用自己的話說說嗎?
(找兩三名學生說前兩行詩句的意思.)
4.這兩行要用什么樣的語氣來讀?(讀出英雄氣概)
5.現(xiàn)自己試讀,再指名同學讀,其他同學評議.
(二).查找資料,理解后兩行詩句.
1.齊讀后兩行詩句.
2.提問:讀后你有什么疑問,最想知道什么?
(項羽是誰?他為什么不肯過江東?江東是什么地方?等)
師:善于提問時很好的學習習慣,在解決問題過程中才會學到更多的指示,這節(jié)課老師就把問題交給你們,利用上網(wǎng)查找資料的方式自己解決問題,有信心嗎?
3.教師指導學生上網(wǎng)查找資料.
(1).在”百度搜索”中輸入”項羽”兩個字,然后點擊搜索.
(2).教師推薦選項:1.項羽;2.楚漢之爭和漢朝建立;3.項羽.
(3).自己選擇一項了解有關(guān)內(nèi)容.
(學生自讀資料,教師巡視指導.)
(4)項羽為什么不肯過江東?把你了解到的說給同學聽。
。▽W生交流資料)
觀察資料中的項羽畫像,你有什么感覺,從哪感覺到的?
(學生說說自己的感覺)
。5)提問:通過李清照對項羽的贊頌及剛才我們了解到的資料,你認為項羽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學生說自己的看法:寧死不屈、不茍且偷生、有英雄氣概等)
師:是啊,項羽活著是西楚霸王,人中豪杰,就是死,也要做鬼中英雄,而絕不屈膝投降。
。6)后兩行是什么意思,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7)讀詩,讀出項羽寧死不屈的英雄氣節(jié)。
。▽W生自讀、同桌讀、指明讀,并互相評議)
四:了解寫作背景體會感情。
。1)、師:楚漢戰(zhàn)爭以項羽的失敗而告終,“至今思項羽”,宋朝女詞人為什么要去追思一位一千多年前失敗的英雄呢?這和作者當時所處時代背景有直接關(guān)系,誰把課前搜集到的作者所處年代及當時的寫作背景給大家念一念?
(學生交流資料:靖康之變及寫作背景。)
教師播放一段帶有解說的“靖康之變”的電影資料。
。2)、師:在那個國破家亡,風雨飄搖的'年代,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而南宋統(tǒng)治者卻整日沉迷于享樂,不思恢復中遠。此時,作者在贊頌項羽,思念項羽的同時,還表達了他怎樣的情感?
。▽W生說:對南宋統(tǒng)治者的憤恨、失去家園的悲痛、為國家擔憂等)
。3)、此時作者是怎樣的心情?(氣憤、傷心等)
(4)、再度,讀出作者當時的心情。
。ㄗ宰x、指明讀,互相評議)
。5)師:處于封建時期的李清照,雖是一名柔弱女子,而她不僅在文學上能流芳百世,同時,能有如此的英雄氣節(jié),實在令人佩服。
。6)、再讀詩,讀出作者報效祖國的氣節(jié)。
(自讀、指明讀,互相評議)
(7)真正的英雄是能夠激勵后人的,項羽的寧死不屈與南宋統(tǒng)治者的貪生怕死形成鮮明的對比,《夏日絕句》一詩既是對項羽英雄氣概的贊頌,又是對南宋懦夫的諷刺,更是李清照高尚民族氣節(jié)的鏗鏘表白。
。8)在次讀詩,讀出自己的感受。
五:可外延伸
。1)上網(wǎng)搜集李清照其他詩詞,讀一讀,并把自己最喜歡的詩詞讀給同學聽。
。2)教師推薦另一位紹興女英雄——秋瑾。
課后上網(wǎng)查找秋瑾資料及他寫的詩句。
絕句教案 篇9
教學內(nèi)容:
教學第一首古詩《絕句》。
教學目標:
1、能讀懂古詩《絕句》,并能用自己的話說說這首詩的意思。
2、學會本課10個生字,讀準多音字泊的字音;能結(jié)合詩句理解含、千秋、泊等詞語。
3、會背誦、默寫《絕句》。
4、初步感受古詩中所描繪的景X。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1)說說學古詩的基本方法。
。2)揭題,板書:古詩二首
。3)教師范讀。
思考:這兩首詩寫哪個季節(jié)的景X?寫了哪些景物?
二、教學《絕句》。
1、解題:絕句是舊詩體裁之一,一首四句。每句五個字的叫五言絕句,每句七個字的叫七言絕句。有的古詩按詩的內(nèi)容列題目,這首詩就用舊詩體裁做題目。
2、介紹作者:杜甫,唐代詩人。這是他重返成都時寫的。他自幼好學,七歲就會吟詩,他的詩很有名。
3、初讀古詩。
。1)自由讀,拼讀生字音節(jié),觀察X圖,想想哪些地方你能讀懂。
。2)檢查自學效果。認讀生字和多音字泊。
。3)指名朗讀古詩,說說哪些地方學懂了。
4、再讀古詩,逐句理解。
。1)理解第1句。
問:鳴是什么意思?翠柳指什么?鳴翠柳怎么理解?
回答后,教師小結(jié):黃鸝,鳥的名稱,又叫黃鸝,這句的意思是:兩只黃鸝在翠綠X的柳叢中一唱一和地叫著。
(2)理解第2句。
問:一行是什么意思?青天指什么?上青天怎樣理解?
回答后教師小結(jié):白鷺是一種頸和腿都很長的白X水鳥。青天:藍X的天空。這句詩的意思是:一群白鷺在藍X的天空中排成一字形飛翔。
。3)理解第3句。
問:窗含是什么意思?千秋雪指什么?
回答后教師小結(jié):窗含,從屋里往窗外看,外面的景物就像被窗口包含著。也就是窗柜里圍著的景物。千秋指好多年。這句詩的意思是:從窗口可以看見岷山終年不化的積雪。
。4)理解第4句。
問:泊是什么意思?萬里船指什么?
回答后教師小結(jié):泊是船在岸邊?康囊馑。東吳是指古代吳國所在地,指長X中下游一帶,在我國東部。這句的意思是:門外X邊?恐h航東吳,行程萬里的船只。
5、自由讀古詩,同桌互相說說詩句的意思。
6、指名朗讀古詩,說說詩句的意思。
三、朗讀、背誦。
四、默寫《絕句》,完成《作業(yè)本》第6題。
五、完成《作業(yè)本》第2、3、5題。
課后反思:
在古詩的'教學中,按照以往的教學方法即:讓學生讀古詩理解古詩中一些詞的意思理解詩句的意思讀、背整首詩。往往忽視了課文中X圖的作用。課文中的X圖我仔細觀察和古詩的意思是有密切聯(lián)系的。在教學中,我利用課文X圖讓學生自己先理解古詩的意思,然后再理解。發(fā)現(xiàn)有些不用教師講解,學生就能理解。因此在教學古詩時千萬別忘記X圖的作用。
絕句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理解古詩的內(nèi)容,學習有節(jié)奏地朗誦古詩,感受韻律美。
2、理解古詩中有關(guān)字詞的含義,萌發(fā)對祖國的美好河山的喜愛。
3、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4、能自由發(fā)揮想像,在集體面前大膽講述。
5、鼓勵幼兒敢于大膽表述自己的見解。
活動準備:
1、幼兒用書19頁。
2、掛圖《絕句》。
3、語言磁帶。
活動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
學習有節(jié)奏地朗誦古詩,感受韻律美。
活動難點:
理解古詩中有關(guān)字詞的含義。
活動過程:
1、出示掛圖,激發(fā)幼兒學習興趣。
2、啟發(fā)幼兒講述畫面內(nèi)容,學習古詩。
。1)教師以提問的方式啟發(fā)幼兒描述畫面內(nèi)容。
(2)在幼兒講述的基礎(chǔ)上,用古詩的第一句話進行概括,學習相關(guān)字詞。
3、完整地欣賞古詩。
。1)這四副圖連起來就變成了一首優(yōu)美的詩,題目叫《絕句》,大家來欣賞一下吧。
。2)播放錄音,幼兒欣賞,進一步學習古詩《絕句》。
。3)引導幼兒理解古詩的內(nèi)容和意境。
4、幼兒和老師一起朗誦古詩。
5、簡要介紹古詩的'作者--杜甫。
教學反思:
學習古詩《絕句》時,我請兩位會念的幼兒當小老師,孩子們都學得特別認真,始終關(guān)注兩位"小老師",沒幾遍孩子們都會背了。學會后,孩子們都爭先恐后的要當"小老師",我滿足了小朋友的愿望。對于孩子來說,老師在他們心目中是多么神圣與偉大,而在實踐中他們又有了切身的體會。此后,孩子們學詩的興趣日益濃厚,更主要的是它使自信回到了孩子的臉上體驗到了學習的快樂,作為老師又何樂不為之呢?
【絕句教案】相關(guān)文章:
《絕句》教案03-08
絕句的教案02-13
古詩絕句教案03-19
絕句教案范文11-13
關(guān)于絕句教案02-15
【精選】絕句教案三篇07-26
《絕句》教案15篇03-25
小學語文絕句教案11-14
關(guān)于絕句教案范文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