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入口免费视频_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99_波多野结衣国产一区二区三区_农村妇女色又黄一级真人片卡

五數學上冊教案

時間:2022-11-26 08:32:59 教案 我要投稿

蘇教版五數學上冊教案

  作為一名教職工,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蘇教版五數學上冊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蘇教版五數學上冊教案

蘇教版五數學上冊教案1

  一、情境創(chuàng)設引人入勝

  平移和旋轉這一概念對于三年級學生來講比較抽象,不易理解。數學來源于生活,其實平移和旋轉的現象在生活中能經常看到,同學們也曾親身經歷過。周老師以學生生活中熟悉的游樂場為切入點,分別出示了纜車、摩天輪、旋轉木馬、滑梯和升降梯的圖片,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就在我們身邊。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觀察運動方式、比畫運動軌跡、討論運動特征、比較兩者異同,使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數學活動中感知平移和旋轉的含義,初步建立兩種運動方式的數學模型。

  二、教學設計層層遞進

  本節(jié)課的難點是準確描述平移的方向和距離。三年級學生的思維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正逐步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周老師以童趣的小螞蟻搬運食物為模型,依次呈現小螞蟻運豆子、小螞蟻運薯條和小螞蟻運三角形餅干的場景,對應數學中點的平移、線段的平移和圖形的平移。巧妙的設計使孩子們在愉快的情境中學習,知識結構也在不知不覺中得到完善和提升。周老師將本節(jié)課的難點分層攻破,并在每一層次中加以相應的練習。其中周老師選取的'松樹圖、蘑菇圖、電腦圖和小船圖的平移描述,給了孩子們充足的時間去獨立研究和展示交流,在交流時強調先要找出一對對應點,再數一數格數,輕松解決難點。在此環(huán)節(jié)中充分體現了“獨立探究、講授、踴躍展示”的十二字精神,讓孩子成為學習的主人,也使孩子們及時內化了新知。

  三、合理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

  本節(jié)課內容是從運動變化的角度去探索和認識空間與圖形,如果本課教學時,沒有動態(tài)素材的呈現,是很難達到教學目標的。研究平移距離時,課件上動態(tài)演示了點的平移、線段的平移和三角形的平移,以此驗證之前的探究結果,突破了教學難點;綜合應用時,動態(tài)呈現了富有情趣的練習,提高了練習的樂趣。

  周老師從學生的知識基礎出發(fā),通過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學生對圖形在方格紙上平移的方向和距離有了豐富的表象積累,在獲得知識技能的同時,也獲得了積極的情感體驗,體現了教學的有效與快樂。

  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沒有一節(jié)課是完美的。對于這節(jié)課我也有一些個人的想法。本節(jié)課按照教材安排還有一個環(huán)節(jié),畫出平移后的圖形,這個部分周老師把它作為了課后練習,沒來得及講。講授,踴躍交流的結果必然導致課堂時間不足,不知道在教學時該如何把握?作為一節(jié)公開課,我很想看到所學內容的實際應用價值,在本節(jié)課中似乎沒有呈現。在課的結尾,是不是可以設計一個平移的實際問題去解決,讓孩子體會到數學的應用價值?或者可以讓孩子們欣賞一些平移的花邊等,讓孩子感受數學的生活美?赡芪业挠^點還比較膚淺,我將把握每次的學習機會,不斷思考,不斷進步。

蘇教版五數學上冊教案2

  教學內容: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通過觀察實物、動手操作等活動認識長方體、正方體,知道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面、棱、頂點以及長、寬、高(或棱長)的含義,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基本特征。

  2、使學生在活動中通過建立圖形的表象的過程,進一步積累空間與圖形的學習經驗,增強空間觀念。

  教學資源: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一個稍大的紙盒及一個有相對的兩個面是正方體的紙盒、學生每人準備一個長方體小紙盒、每個小小組準備一個正方體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1、由平面圖形引到立體圖形。

  出示一張長方形的紙,讓學生說出它的形狀,然后把許多這樣的紙摞在一起,問學生還是長方形嗎?

  接著電腦演示由面到體的過程,揭示課題:“長方體的認識”。

  2、引導學生認識什么是立體圖形。

  讓學生用手摸長方體的紙盒的面,使學生感覺它很平,再用兩只手握一握長方體的紙盒。問:有什么感覺?為什么會有這種感覺呢?

  指出它占有一定的空間,像這樣占有一定空間的物體的形狀就是立體圖形(電腦顯示若干立體實物)。

  問:這些物體的形狀都是什么圖形呢?在這里面哪些物體的形狀是長方體的呢?

  3、舉例。

  讓學生舉出日常生活中見過的長方體的物體實例。

  師:要知道這些物體為什么都是長方體,就要研究長方體的特征。

  二、引導探究

  1、出示例1:

  (1)拿一個長方體的紙盒來觀察:

  長方體有幾個面?從不同的角度觀察一個長方體,最多能同時看到幾個面?

  指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學具,回答上面的問題。

  (2)抽象圖形。

  說明:因為我們最多只能看到長方體的3個面,所以通常這樣畫長方體。

  (師邊講邊畫長方體的直觀圖,注意要規(guī)范。)

  問:實物中長方體的每一個面是什么形?作圖時,根據作圖的原理除了前面和后面之外,其他各個面都畫成了什么形?但實際是什么形?

  讓學生上去指一指,圖上哪3個面是我們能直接看到的?另外3個面在哪里?

  2、認識長方體各部分的名稱。

  (1)教師結合直觀圖逐一向學生介紹棱和頂點,并及時在圖中作出標注。

  (2)同桌學生用手摸長方體紙盒,互相指出長方體的面、棱、頂點。

  電腦分別顯示面、棱、頂點這三個部分,加深印象。

  3、長方體的特征。

  出示:長方體有幾條棱和幾個頂點?它的面和棱各有什么特征?看一看,量一量,比一比,并在小組里交流。

  學生四人一組討論長方體有什么特點,討論后自由發(fā)表自己的看法,教師引導學生總結長方體特點。

  (1)面的特點

  長方體有幾個面?誰能迅速的數出長方體的6個面?比較哪一種方法好?

  長方體的6個面是什么形狀的?還有不同看法嗎?這兩個面的位置是怎樣的?(可結合拍手理解“相對”)

  (還可以出示預先準備好的紙盒讓學生直觀感受長方體的一種特殊情況,一般來說,長方體的每個面是長方形,特殊情況也可能有兩個相對的'面是正方形。)

  相對的面形狀相同,大小一樣,可以用這四個字(出示:完全相同)來代替。(電腦演示相對的面完全相同這個特點)

  (2)棱的特點

  長方體有多少條棱呢?誰能給大家介紹一種很快的數出這12條棱的方法?

  如果有學生是分組來數的,可以結合長方體鐵絲框架數一數。想一想:每組有幾條棱?每組4條棱的位置是怎樣的?相對的棱有什么特點?(長度相等)(電腦顯示棱的特點)

  (3)頂點的個數

  長方體有幾個頂點?你是怎樣迅速數出來的?

  (4)概括長方體的特征

  xx讓學生看著自己的長方體紙盒說說長方體的面、棱、頂點各有什么特征。

  xx小結:長方體是由6個長方形圍成的立體圖形。它有12條棱,8個頂點。一個長方體的面可以分為3對,相對的面完全相同;長方體的棱可以分為3組,每組4條,相對的棱長度相等。

  4、學習長、寬、高

  (1)問:相交于同一頂點的3條棱的長度都相等嗎?

  指出:長方體相交于同一個頂點的這三條棱的長度,分別叫做長方體的長、寬、高。通常把水平方向的兩條棱分別叫做長和寬,把豎直方向的一條棱叫做高。(師邊講邊標注)

  (2)學生選擇一個長方體實物,量出它的長、寬、高。

  5、認識正方體的特征

  (1)師:學習了長方體的特征,你們想不想自己來探究正方體的特征?你們準備從哪幾個方面進行研究?想用哪些辦法來研究?

  (2)學生交流后,讓他們小小組去探究。

  (3)全班交流。

  6、討論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關系

  (1)觀察比較:長方體和正方體有哪些相同點?有哪些不同點?

  明確:正方體是一種特殊的長方體。由于正方體的12條棱長度都相等,所以它的棱的長度不分長、寬、高了,就叫做棱長。

  (2)選擇一個正方體實物,量出它的棱長。

  7、小結:今天我們一起來研究了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請同學們打開課本看第10—11頁的內容。

  三、鞏固練習

  1、練習一第1題。

  看圖說出每個長方體的長、寬、高各是多少。

  結合第3個圖形再說說這個長方體的面的形狀有什么特別之處。

  2、練習一第2題。讓學生說一說。

  3、練習一第3題。讓學生仔細觀察后回答各問題,并說說怎么看出來的。

  明確:這個長方體前后的兩個面是正方形,其余的4個面是完全相同的長方形。

  4、練習一第4題。

  先讓學生判斷擺出的這幾個幾何體分別是長方體還是正方體,再讓學生互相指一指每個幾何體中長、寬、高(或棱長)的位置,說說它們分別是多少厘米。

  5、練習一第5題

  學生獨立完成后交流。

  四、總結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師:這兒有一個關于長方體特征的順口溜。大家可以輕聲讀讀。

  出示:

  長方體立體形,8頂6面十二棱;

  棱分長、寬、高,每組四條要記好;

  6個面對著放,對應面都一樣。

  五、課外延伸

  在家里找一個自己喜歡的長方體玩具或物體,仔細觀察一下它的面、棱、頂點;或是找一些材料自己做一個長方體并涂上或畫上喜歡的圖案。

蘇教版五數學上冊教案3

  教學內容:

  蘇教版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 數學三年級(上冊)第49~51的例題和想想做做。

  教學目標:

  1.通過具體的生活情境,使學生了解24時記時法,會用24時記時法正確表示一天中的某個時刻。

  2.使學生在認識24時記時法的過程中,體會24時記時法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時間觀念,養(yǎng)成珍惜時間的`良好習慣。

  教學過程:

  一、猜一猜

  1. 播放新聞聯播片頭音樂,讓學生猜是什么節(jié)目,在什么時刻播出。

  2. 呈現新聞聯播片頭視頻,引發(fā)學生的認知沖突,初步揭題。

  3. 出示電視節(jié)目預報表,讓學生嘗試著說說各自的理解。

  二、比一比

  1.分組研究兩種記時法有什么不同,討論喜歡哪種記時法。

  2.比較兩種記時法的相同點,初步了解轉換方法。

  三、互換

  1.學習把24時記時法轉換成12時記時法。

  2.學習把12時記時法轉換成24時記時法。

  四、強化零時

  1.出示直線,指出用這條直線表示時間,要求在直線上表示今天的一些時刻。

  2.討論一天的時間從幾時開始。

  3.小組討論關于0時的幾個問題。

  五、回顧與質疑

  1.回顧上述學習過程,讓學生談談收獲。

  2.引導學生進一步質疑。

  六、應用

  1.討論銀行營業(yè)時間。

  2.討論火車票上的發(fā)車時間,以及去火車站的時間。

  七、游戲

  用手臂表示指定的時刻。

蘇教版五數學上冊教案4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

  使學生聯系實際生活情景,體驗直線的相交與不相交關系,形成平行線的表象,初步了解生活中的平行現象。過程方法:

  學生在親身經歷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過程,能借助直尺、三角尺等工具畫平行線,能正確地畫出已知直線的平行線。情感與態(tài)度:

  提高學生欣賞平行美的能力,感知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認識平行線。畫平行線。

  教學難點:

  理解“同一平面”、畫平行線。

  教學過程:

  1.導入

  談話:孩子們,在我們的學習和生活中經常會遇到這樣的情形桌上有兩枝鉛筆,一位同學從旁邊經過的時候,不小心碰了一下桌子。咦,鉛筆呢?(課件演示:兩支鉛筆從桌子上滾掉在地上)。

  生:鉛筆掉下來了。

  師:那兩支鉛筆掉在地上,可能是什么樣子?你能想象一下,把他們的位置關系畫下來嗎?動手畫之前,老師提出幾個要求:今天的數學課上,我們能把這兩枝鉛筆想象成兩條直線,可以嗎?(直線有什么特征?)畫的時候用上工具尺子;各種方法盡可能不一樣,給定的時間里比比誰畫得多。

  2.初探

  用實物展示臺展示一個同學的畫法如下

  師:我們看這位同學的畫法,他畫了()種,有比他多的嗎?老師剛才提出了要求,各種畫法盡可能不一樣,F在這幾種畫法中,真的沒有相同的畫法嗎?

  生:不是。

  師:哪些畫法是相同的?為什么?

  生:第一種和第四種是一樣的。因為他們都有重合在一起的地方。

  師:老師懂了你的意思,就是兩條直線有一個點是重合在一起的。那就是說,兩條直線——

  生:交叉在一起。生:相交。

  師:很好。剛才有同學說了一個很好的詞:相交。(板書:相交)指著學生畫了“角”形狀的兩條直線,引導學生辨析他們是否相交?師:(手指第三種方法)這兩條直線相交嗎?生:不相交。

  師:我們的眼睛還沒有看到相交師肯定的,但這是兩條直線,向兩邊無限延伸后,是什么結果?

  生:畫得長一些會相交的。師:你從哪里看出來的?生:那條直線斜過來。生:這條直線靠過來了。

  師:老師知道大家的意思。原來這兩條直線之間有這么寬(指第三組直線的下半部分),現在這條直線向這條直線靠過來了,兩條直線間靠得越來越近了,按照這個趨勢,他們肯定會有相交的一點。

  師:哪個同學上臺,用測量的數據把大家剛才觀察的結果表示出來?師:還有不同的方法說服大家嗎?(讓事實說話)(測量兩條直線之間的寬度)

  師:看上去不相交的兩條直線,畫長一些實際上是相交的。照這樣看來,這兩組的兩條直線也是相交的。

  生:不是。

  師:怎么不是呀?那位同學用測量的數據來說服大家。

  生上臺測量兩條直線之間的寬度,并說明:寬度沒有變化,兩條直線一直隔著這么遠,不會相交。

  師:經過一番分析,這位同學畫的這么多種畫法中,歸根結底實際上是幾種不同的畫法?看來畫在點子紙上的兩條直線有幾種不同的情況?

  生:或者相交,或者不相交。

  師:和你的同桌說說,你剛才畫的各種畫法中,哪幾組直線是相交的,哪幾組直線是不相交的。

  交流。(你畫了幾種畫法,實際上是幾種不同的畫法?)

  師:同學們畫的直線都在這張紙上,我們把他們說成在同一平面內,兩條直線的相互位置關系有兩種不同情況:一種是相交,一種是不相交。我們把同一平面內,不相交的兩條直線叫做相互平行。(板書:平行)其中一條直線叫做另一條直線的平行線。

  來看這樣一組判斷題。

  ?設計意圖】在實際生活中,學生已經感受了“平行”現象的存在,只是這種感受是膚淺的、零散的和模糊的,是能“意會”而不可“言談”的,對教材中關于平行概念的語言描述學生理解尚有困難。

  3.深究

  師:我們是通過掉在地上的兩枝鉛筆,認識了同一平面內兩條直線之間的關系。讓我們還是回到上面的話題上吧。如果桌上的鉛筆,一枝掉在地上,另一枝還在桌上,那這兩枝鉛筆所在的直線還能相交嗎?(課件演示這樣的場景)

  生:不會。師:為什么?

  生:一枝在上面,一枝在下面。畫長一些,上面的還在上面,下面的還在下面。師:很有想象力?吹絻芍︺U筆現在的位置不由得想到了立交橋,請看大屏幕有些汽車在地面上行駛,有些在立交橋上高速公路上行駛,我們動手做個模擬試驗,用一個手指移動演示下面的汽車行駛的路線,用一個手指演示在上面路面上行駛的路線,兩輛車從不同的方向開來,結果:兩輛汽車會相撞嗎?為什么?

  生:一個在上面,一個在下面。(多請幾個同學說一說)

  師:你們抓住了關鍵,因為兩輛汽車在上、下兩個不同的路面上,所以這時這兩條行駛路線既不相交,也不是平行,它是一種特殊的情況。而在小學階段所學的相交和平行特別強調,在同一個平面內。

  師:同學們,我們周圍的世界就是圖形和線條的`世界,借著這兩枝鉛筆我們認識了同一平面內兩條直線之間的位置關系,你能從下面的圖片中找出相互平行的直線嗎?(課件出示:課間10分鐘)日常生活中,你還在什么地方看到過平行或是相交的直線的?

  ?設計意圖】生活是學生認知形成和發(fā)展堅實的踏板,離開了生活進行教學,為學生支起的就是一個空架子!巴黄矫妗钡暮x是學生理解的一個瓶頸,如何突破這一瓶頸呢?

  利用剛才的情境深掘一尺:桌上的兩枝鉛筆只有一枝掉在了地上,這時候兩枝鉛筆的位置關系是怎樣的呢?孩子的意見會出現分歧,有的認為相交,有的認為不相交。多媒體適時出示立交橋,并且?guī)ьI孩子做一個模擬試驗,用一個手指頭表示下面汽車的行駛路線,一個手指頭表示天橋上汽車的行駛路線。學生直觀地感受到它們從不同的方向開來,不會撞車的原因在于這些汽車在上、下兩個不同的平面上,而我們小學階段所講的平行與相交都是指在“同一個平面內”。以此為踏板支撐起學生對抽象數學術語“同一平面”的理解。在孩子內心世界,他們較少用數學術語、命題的方式來建構自己對于抽象概念的理解的,鮮活而有貼切的表象是理解抽象概念內涵的最佳“錨樁”。

  4.操作

  師:我們的同學勤觀察、善思考,已經認識了平行。那我們能動動手畫出平行線嗎?一邊畫,一邊總結畫平行線你用了哪幾個步驟。

  討論交流:你是怎樣畫的?

  生:先畫一條直線,然后再畫一條直線。

  師:有什么要補充的嗎?這兩步之間有沒有做什么?生:把尺子這樣。師:誰能幫助他表達?生:移動生:平移

  師:(板書:平移)老師剛才聽到同學這樣說:要平移!非要平移嗎?為什么?生:不平移的話,直線就會斜掉,就不是平行了。

  師:那怎樣保證是平移呢?,還記得圖形在方格紙圖上的平移嗎?請看大屏幕,正方形在方格紙上移動,它能一次平移到這一格嗎?為什么?將方格紙斜著放,正方形在方格紙上平移。

  師:如果沒有方格紙,要想平移,你覺得關鍵是什么?

  師:對了,如果要讓這個正方形,就像小火車,要想火車平移,那關鍵就得給它造一條軌道,F在請你拿一把三角尺,你能想辦法,讓他平移嗎?

  演示畫平行線嗎?和老師同步練習。

  學生獨立練習。

  加大難度,你能畫這條直線的平行線嗎?學生嘗試,然后演示。

  再加大難度,你能過這點畫這條直線的平行線嗎?學生嘗試,演示。交流:在畫平行線的時候,你覺得有哪些要注意的地方。

  ?設計意圖】畫平行線是這節(jié)課的重點也是難點,難就難在,學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知道應該要這樣畫,但不知道為什么要這樣畫。知識不能很好的為技能的展開提供有力的支撐。

  5.沖浪

  想想、擺擺、填填

 。1)第一根小棒和第二根小棒平行,第三根小棒和第二根小棒平行,那么第三根小棒和第一根小棒()

 。2)先擺一組平行線,再在不同的方向上又擺了一組平行線,可能擺成()圖形。擺成的這些圖形有什么共同的之處?

  書第41頁第3題。自己思考,討論交流。

  6.總結。

  學到這里我們的課馬上就要結束了,你看老師的板書,還缺個課題,你能幫幫忙,給我們今天的課取個名字嗎?能說說理由嗎?

  欣賞平行事物,感受平行美

  總結:平行在我們生活的世界中無處不在,下面大家一起來感受平行給我們的視覺帶來的美。美的事物有千千萬萬,其中的奧秘有許許多多,老師相信,只要你善于發(fā)現,善于思考,你不但會發(fā)現其中的秘密,你還會用你的智慧來創(chuàng)造出更多的美好畫卷。

蘇教版五數學上冊教案5

  教學目標:

  1、在拼搭和觀察立體圖形的實踐活動中,培養(yǎng)觀察、操作和空間想像能力。

  2、在拼搭立體圖形的實踐活動中,體驗并初步學會用“上、下、左、右、前、后”等詞描述正方體的相對位置。

  3、通過實踐活動,發(fā)展與同伴合作的意識,獲得積極的數學學習情感體驗。

  教學重點:

  正確辨認從正面、右面、上面觀察到的立體圖形的形狀。

  教學難點:

  正確辨認從正面、右面、上面觀察到的立體圖形的形狀。

  教具:課件、正方體模型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我們已經認識了很多立體圖形。今天老師邀請正方體和我們一起來學習。用正方體搭一搭立體圖形。(板書:搭一搭)

  二、動手操作,建立空間觀念

  1、活動一:探索站在最佳位置觀察正方體,最多可以看到幾個面。

 。1)請同學們仔細觀察這個正方體,看看它有什么特征?(正方體有六個面,每個面都是大小相等的正方形。)

 。2)教師任指幾個面,讓學生用“上、下、左、右、前、后”等詞語來描述。

 。3)請你拿出一個正方體學具,放在桌上,從一個最佳的角度觀察它,看看你最多可以看到它的幾個面。用手摸摸你能看到的那幾個面。(一個正方體最多可以看到三個面。)

 。4)小結:你觀察到的這三個面就是我們今天要研究的正面、側面和上面。(板書:正面、側面、上面)

  2、活動二:請你用四塊大小相等的正方體,自由搭建立體圖形。同桌說說從正面、側面、上面分別看到的是什么形狀。(出示課件)從不同的位置觀察一個立體圖形,所觀察到的圖形不同。

  3、活動三:根據指令搭出相應的立體圖形。

 。1)李老師設計了一棟大樓,想請同學們用準備好的立方體搭一搭,比比哪個同學能夠理解老師的意思,搭出符合要求的房子來。搭完的同學就馬上坐端正,老師就知道你是最棒的了。

  1)橫著放3個方塊,在最左邊的正方體上面再放一個正方體。你們是怎樣搭的?(電腦出示)你們搭的'和李老師設計的完全相同。大家都很棒!理解了我這個設計師的意思。大家都是非常合格的建筑師。

  2)先放一個正方體,再在它的前面、上面、右面各放一個正方體。(電腦演示)

  (2)老師想找最棒的同學來當“設計師”和“建筑師”。“設計師”的指令要既清晰又簡潔,“建筑師”要搭得又快又好。同桌兩人輪流互換練習,等會請你們把最棒的“設計師”和“建筑師”推薦給老師。(同桌練習搭立體圖形)

  請一組同桌發(fā)指令搭立體圖形。在“設計師”發(fā)指令的時候,其他同學也一起搭一搭,跟“建筑師”比比,看看誰搭得更好。

  4、活動四:通過盡可能少的問題搭出正確的立體圖形。

 。1)同學們玩得這么高興,老師也想和你們一起玩。老師不看你們搭好的大樓,不用同學們給我指令,只要問你們一些問題,根據你們的回答,我就會搭出和你們想的一樣的大樓來,我們試試看吧!

  你用了幾個立方體?從正面看是幾個正方形?從上面看是幾個正方形?從側面看是幾個正方形?

 。2)你看,老師搭的和你想的一樣嗎?你們同桌兩個人也來試一試吧。注意:你們的問題盡可能提得明確些,回答問題的同學也盡可能回答準確。互換輪流練習。

  三、鞏固練習。

  1、搭一搭,看一看。正面畫“√”,上面畫“○”,側面畫“△”。

  四、全課小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五、板書設計。

  搭一搭

蘇教版五數學上冊教案6

  教學內容:

  用計算器探索規(guī)律p29

  教學目標:

  1、能借助計算器探求簡單的數學規(guī)律。

  2、培養(yǎng)學生觀察、歸納、概括、推理的數學能力。

  3、讓學生感受到信息化時代,計算器(或計算機)是探索數學知識的有力工具。

  教學過程:

  一、激發(fā)學生興趣

  1、使用計算器,小組合作

  任意給出四個互不相同的'數字,組成最大數和最小數,并用最大數減最小數,對所得結果的四個數字重復上述過程,你會發(fā)現什么呢?

  2、小組匯報,展示過程,討論發(fā)現。

  3、采訪學生,有什么感受。

  師:仿佛掉進了數學黑洞,永遠出不來,非常的神奇,今天,我們還將利用計算器去探索更多的有趣的神奇的數學規(guī)律,有興趣嗎?let's go!

  二、自主探索

  1、出示例10 獨立操作,你發(fā)現了什么規(guī)律?

 、偕淌茄h(huán)小數

  ②下一題結果是上一題的2倍…

  不計算,用發(fā)現的規(guī)律直接寫出后幾題的商。

  2、用計算器驗證。

  小結:一旦發(fā)現規(guī)律,就可以運用規(guī)律解決問題。

  3、獨立完成“做一做”,你發(fā)現什么規(guī)律?先小組交流,再全班交流校對。

  三、請學生總結,也可質疑。

  教師激勵:肯定學生去探索規(guī)律后的秘密的探索精神,鼓勵他們繼續(xù)努力;希望學生在生活中,學習研究中去發(fā)現探索更多的規(guī)律。

  四、獨立練習 p31 7-9

【五數學上冊教案】相關文章:

五數學上冊人教版教案11-25

人教版數學五年級上冊教案02-11

數學上冊五年級教案11-03

北師大版五數學上冊教案11-25

五年級上冊數學教案04-18

五年級數學上冊教案11-10

幼小銜接數學上冊教案12-15

小學五年級上冊數學教案09-16

人教版五年級上冊數學教案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