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方體和正方體的教案(精選11篇)
作為一名老師,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長方體和正方體的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教案 1
教學目標:
1.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認識它們之間的關系。
2.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觀察、抽象概括的能力和初步的空間觀念。
3.滲透事物是相互聯(lián)系,發(fā)展變化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
教學重點:
1.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
2.立體圖形的識圖。
教學難點:
1.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
2.立體圖形的識圖。
教具準備:
教具:長方體框架、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圓臺、長方臺等;投影片;動畫。學具:長方體和正方體紙盒。
教學設計:
一、復習準備
1.請同學們自己畫一個已經(jīng)學習過的平面圖形;再請每位同學用手摸一摸畫出的圖形;老師明確:這些圖形都在一個平面上,叫做平面圖形。
2.教師擺出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圓臺、長方臺、墨水瓶盒等。教師提問:這些物體的各部分都在一個面上嗎?(不是)教師明確:這些物體的各部分不在一個面上,它們都是立體圖形。
3.引入: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要進一步認識長方體有什么特征。
教師板書:長方體的認識
二、學習新課
。ㄒ唬╅L方體的特征
1.請同學取出自己準備的長方體。教師提問:請用手摸一摸長方體是由什么圍成的?請用手摸一摸兩個面相交處有什么?請摸一模三條棱相交處有什么?
教師板書:面、棱、頂點
2.參考討論提綱來研究長方體的特征。
?演示動畫“長方體的特征”】
討論提綱:
①長方體有幾個面?面的位置和大小有什么關系?
、陂L方體有多少條棱?棱的位置、長短有什么關系?
③長方體有多少個頂點?
教師板書:長方體:
面:6個,長方形(也可能有兩個相對的面是正方形),相對的面完全相同。
棱:12條,相對的4條棱長度相等。
頂點:8個。
教師:請完整地說一說長方體的特征。
3.比較立體圖形與平面圖形的區(qū)別。
老師提問:長方體是立體圖形,畫在紙上如何與平面圖形區(qū)別呢?請觀察,你能看到幾個面?哪幾個面?你能看見幾條棱?哪幾條棱?
教師介紹長方體的畫法:看不見的棱畫在圖紙上用虛線表示,最后面畫出的是長方形,其它的面畫出的是平行四邊形。
4.出示長方體框架觀察。
教師提問:框架上的12條棱可以分幾組?怎樣分?相交于一個頂點的三條棱長度相等嗎?
教師明確:相交于一個頂點的三條棱的長度分別叫做長方體的`長、寬、高。
。ǘ┱襟w特征
1.【演示動畫“正方體的特征”】
教師提問:看一看新得到的長方體與原來長方體比較有什么變化?(長、寬、高變?yōu)橄嗟,六個面都變成了正方形,長方體變?yōu)檎襟w)
2.對照長方體的特征學生自己研究正方體的特征。學生討論、歸納后,教師板書:正方體:
面:6個完全相同的正方形。
棱:12條棱長度都相等。
頂:8個。
3.學生討論比較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
相同點:面、棱、頂點的數(shù)量上都相同;
不同點:在面的形狀、面積、棱的長度方面不相同。
教師提問:看一看長方體的特征正方體是否都有?試說一說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關系。
。ㄕ襟w是特殊的長方體)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教案 2
教學目標
(一)理解并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體積的計算方法。
(二)能運用長、正方體的體積計算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三)培養(yǎng)學生歸納推理,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學重點和難點
長方體和正方體體積的計算方法,以及其體積公式的推導。
教學用具
教具:投影片,長、正方體,1厘米3的立方體24塊,1分米3的立方體一塊,電腦動畫軟件(或活動投影片)。
學具:1厘米3的立方體20塊。
教學過程設計
(一)復習準備
1、提問:什么是體積?
2、請每位同學拿出4個1厘米3的立方體,把它們拼在一起,擺成一排。
教師:拼成了一個什么形體?這個長方體的體積是多少?你是怎樣知道的?(因為這個長方體由4個1厘米3的正方體拼成,所以它的體積是4厘米3。)
教師:如果再拼上一個1厘米3的正方體呢?
教師:要計量一個物體的體積,就要看這個物體含有多少個體積單位。(出示長方體和正方體教具)今天我們來學習怎樣計算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板書課題: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
(二)學習新課
1、長方體的體積。
(1)教師:請同學取出12個1厘米3的小正方體。問:它們的體積一共是多少?
教師:請同學們四人為一組,用這12個小正方體來拼擺長方體,并分別記下擺出的長方體的長、寬、高。
同學分小組活動,教師巡視。然后分別請擺成不同形狀的長方體的同學回答,教師板書:
教師:這些長方體有什么共同點?不同點?
問:為什么這些長方體的'長、寬、高不同,即形狀不相同而體積相同呢?
(因為它們都含有同樣多的體積單位——12個1厘米3。)
教師:請觀察自己擺出的長方體,長、寬、高的數(shù),除了表示出長方體的長、寬、高的長度外,還表示什么?
學生討論后,師生共同歸納:
表示長的數(shù),如4,除了表示4厘米長外,還表示出一排擺了4個1厘米3的正方體。
同樣的道理,表示寬的數(shù)還表示擺了幾排,表示高的數(shù)還表示有幾層。
(2)請同學們擺出一個長4厘米,寬3厘米,高2厘米的長方體,說出它的體積。
學生說出擺法和體積后。請看電腦動畫圖像:
一排擺出4個1厘米3的正方體→一共擺了三排→擺兩層。
教師板書:
同上要求擺出長3厘米,寬3厘米,高2厘米的長方體。
學生操作,看電腦動畫圖像。教師板書:
3(厘米) 3(厘米) 2(厘米) 18(厘米3)
教師:想一想,如果要擺一個長5厘米,寬4厘米,高3厘米的長方體,該如何擺?體積是多少?
學生口答后,老師用電腦圖演示。然后板書:
5(厘米) 4(厘米) 3(厘米) 60(厘米3)
教師:請觀察這些從實際操作中得出的數(shù)據(jù),結(jié)合拼擺成的圖形,看一看這些數(shù)據(jù)與長方體的體積有沒有關系?是什么關系?
學生討論后回答:長方體的體積正好等于它的長、寬、高的乘積。
教師板書:長方體的體積=長×寬×高
教師:用v表示體積,a表示長,b表示寬,h表示高,公式可以寫成:
板書:v=abh。
出示投影圖:
(3)例1(投影片)一個長方體,長7厘米,寬4厘米,高3厘米,它的體積是多少?學生口答,教師板書:7×4×3=84(厘米3)。
答:它的體積是84厘米3。
練習(投影出題,學生口答。)
一塊水泥板,長5分米,寬3分米,厚2分米,這塊水泥板的體積是多少分米3?(5×3×2=30(分米3)。)
2、正方體體積。
(1)請學生看電腦動畫錄像:
長4厘米,寬3厘米,高3厘米的長方體,長縮短一厘米(圖上從右邊去掉一排)。教師:此時的長,寬,高各是多少?變成了什么圖形?
問:這個正方體的體積可以求出來嗎?
學生口答,老師板書:3×3×3=27(厘米3)。
投影出一個正方體圖。(可以用翻頁變換它的棱長。)
問:
、倮忾L為2分米,求它的體積?
、诶忾L為4厘米,求它的體積?
學生口答,老師板書:2×2×2=8(分米3),4×4×4=64(厘米3)。教師:我們已經(jīng)會計算具體的正方體的體積了,能說出正方體體積計算的方法嗎?學生口答,老師板書:正方體體積=棱長×棱長×棱長。
用v表體積,a表示棱長,公式可寫成:v=aaa或者v=a3。
(2)例2(投影)光明紙盒廠生產(chǎn)一種正方體紙板箱,棱長是5分米,體積是多少立方分米?
學生口答,老師板書:53=5×5×5=125(分米3)。
答:體積是125分米3。
做一做:課本34頁1,2題,請4位同學用投影片寫,其余同學寫本上。集體訂正。
(3)說一說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計算方法和字母公式。
教師:請討論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計算方法相同還是不相同。
學生討論后歸納:因為正方體是特殊的長方體。在正方體中長,寬,高都相等,所以公式中b,h都變?yōu)閍。變換后,雖然長方體和正方體體積公式寫出來不相同,但計算方法的實質(zhì)是一樣的,都是長×寬×高。
(三)鞏固反饋
1、口答填空。課本p35練習七:2,3。
2、口答填表:
3、判斷正誤并說明理由。
、0.23= 0.2×0.2×0.2;( )
②5x2=10x;( )
、垡粋正方體棱長4分米,它的體積是:43=12(分米3);( )
、芤粋長方體,長5分米,寬4分米,高3厘米,它的體積是60分米3。( )
(四)課堂總結(jié)
長方體的體積計算方法及公式。
正方體的體積計算方法及公式。
板書設計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教案 3
教學內(nèi)容: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概念,長方體和正方體表面積的計算
教學目標:
1、學生通過操作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的概念,并初步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
2、會用求長方體和正方體表面積的方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3、培養(yǎng)學生分析能力,發(fā)展學生的空間概念。
教學重點:
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會用求長方體和正方體表面積的方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教具運用:
長方體、正方體紙盒,剪刀,投影儀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什么是長方體的長、寬、高?什么是正方體的棱長?
2、指出長方體紙盒的長、寬、高,并說出長方體的特征。指出正方體的棱長,并說出正方體的特征。
二、新課講授
1、教學長方體和正方體表面積的概念。
(1)請同學們拿出準備好的長方體紙盒,在上面分另標出“上”、“下”、“前”、“后”、“左”、“右”六個面。
師生共同復習長方形的特征。請同學們沿著長方體紙盒的'前面和上面相交的棱剪開,得到右面這幅展開圖。
(2)請同學們拿出準備好的正方體紙盒,分別標出“上、下、前、后、左、右”六個面,然后師生共同復習正方體的特征。讓學生分別沿著正方體的棱剪開。得到右面正方體展開圖。
(3)觀察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的展開圖,看看哪些面的面積相等,長方體中每個面的長和寬與長方體的長、寬、高有什么關系?
觀察后,小組議一議。引導學生總結(jié)長方體的表面積概念。長方體或正方體6個面的總面積,叫做它的表面積。
2、學習長方體和正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
(1)在日常生活和生產(chǎn)中,經(jīng)常需要計算哪些長方體或正方體的表面積?
(2)出示教材第24頁例1。
理解分析,做一個包裝箱至少要用多少平方米的硬紙板,實際上是求什么?(這個長方體飯包裝箱的表面積)
先確定每個面的長和寬,再分別計算出每個面的面積,最后把每個面的面積合起來就是這個長方體的表面積。
(3)嘗試獨立解答。
(4)集體交流反饋。
老師根據(jù)學生的解題思路進行板書。
方法一:長方體的表面積=6個面的面積和
0、7×0、4+0、7×0、4+0、5×0、4+0、5×0、4+0、7×0、5+0、7×0、5=0、28+0、28+0、2+0、2+0、35+0、35=1、66(m2)
方法二:長方體的表面積=上、下兩個面的面積+前、后兩個面的面積+左、右兩個面的面積
0、7×0、4×2+0、5×0、4×2+0、7×0、5×2=0、7+0、56+0、4=1、66(m2)
方法三:(上面的面積+前面的面積+左面的面積)×2
(0、7×0、4+0、5×0、4+0、7×0、5)×2=0、83×2=1、66(m2)
(5)比較三種方法,你認為求長方體的表面積關鍵是找什么?這三種方法你喜歡哪種方法?
(6)請同學們嘗試自己解答教材第24頁例2,集體交流算法,請學生說說你是怎樣解答計算正方體表面積的。
三、課堂作業(yè)
1、完成教材第23頁“做一做”。
2、完成教材第24頁“做一做”。
3、完成教材第25~26頁練習六第1、2、3、4、6、7題。
四、課堂小結(jié)
今天我們又學習了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并掌握了長方休和正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通過學習,你能說說你的收獲嗎?
板書設計: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教案 4
教學內(nèi)容:
求一些不是完整六個面的長方體、正方體的表面積
教學目標:
1.利用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計算方法,結(jié)合實際生活,求一些不是完整六個面的長方體、正方體的表面積。
2.通過練習、操作發(fā)展空間想象能力。培養(yǎng)學生對數(shù)學的興趣與求知欲
教學重點:
能根據(jù)生活實際,對不是完整六個面的長方體、正方體的表面積進行正確的判斷。
教學難點:
求一些不是完整六個面的長方體、正方體的表面積。
教具運用: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師:上節(jié)課我們認識了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并且學習了表面積的計算方法,請大家試著解決下面的兩個問題。(出示課件)
1.做一個長8厘米,寬6厘米,高5厘米的紙盒,至少需要多少紙板?
2.一個棱長和為180的正方體,它的表面積是多少?學生獨立計算,教師巡視指導,集體訂正。師:通過前兩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學會了長方體、正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就是計算出它們6個面的面積之和,但在實際生活中,有時只需要計算其中一部分面的面積之和,這就要根據(jù)實際情況來思考了。
二、新課講授
1.教材25頁第5題
(1)一個長方體的餅干盒,長10 cm、寬6 cm、高12 cm。如果圍著它貼一圈商標紙(上下面不貼),這張商標紙的`面積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厘米?
(2)學生讀題,看圖,理解題意。
(3) “上下面不貼”說明什么?(說明只需要計算4個面的面積,上下兩個面不計算)
(4)學生嘗試獨立解答。
(5)集體交流反饋。
方法一:10×12×2+6×12×2=240+144=384 (cm2)
方法二:(10×12+6×12)×2=(120+72)×2=384 (cm2)
答:這張商標紙的面積至少需要384平方厘米。
2.教材26頁第8題
(1)課件出示教材26頁第8題圖片及文字:一個玻璃魚缸的形狀是正方體,棱長3 dm,制作這個魚缸時至少需要玻璃多少平方分米?(魚缸的上面沒有蓋)
(2)學生讀題,看圖,理解題意。
(3)提問“魚缸的上面沒有蓋”說明什么?(說明只需計算正方體5個面的面積之和)
(4)請學生獨立列式計算,教師巡視,了解學生是否真正掌握。
3×3×5=9×5=45 (dm2)
答:制作這個魚缸時至少需要玻璃45平方分米。
三、課堂作業(yè)
完成教材第26頁練習六第9、10題。
四、課堂小結(jié)
提問:同學們,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求一些不是完整六個面的長方體、正方體的表面積,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五、課后作業(yè)
完成練習冊中本課時練習。
板書設計: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教案 5
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目標: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理解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關系。
2、能力目標:指導啟發(fā)學生運用觀察、測量等方法,探究長方體和正方體的有關特征,開發(fā)學生智能。
3、情感態(tài)度目標:通過觀察、擺弄實物幫助學生建立起空間觀念。
教具學具:
教師準備:墨水盒、牙膏盒、魔方、乒乓球等。
學生準備:邊長1厘米的小正方體(每組至少8個)、長方體和正方體實物。
教學手段:多媒體輔助教學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師:請同學們來回憶:我們學過了哪些平面圖形?(生答)這些圖形都是由什么圍成的?(線段)。課前老師曾讓同學們把數(shù)學書最后兩頁的組合圖形紙板沿虛線內(nèi)折,然后圍起來,你圍成了什么形體?舉起來讓大家看看。(長方體和正方體)長方體和正方體與我們學過的平面圖形有什么不同?(它們是由面圍成的,有一定的厚度。)
師:像這樣由面圍成的圖形,都占有一定的空間,我們把他們叫做立體圖形。比如:(出示實物)墨水盒、魔方、牙膏盒、皮球、燈罩等這些物體的形狀都是立體圖形。你能不能舉出幾個形狀是長方體或正方體的例子?(學生舉例)
那么長方體和正方體都有哪些特征呢?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板書課題)
二、探究新知
1、認識長方體各部分名稱
師:長方體有什么特征呢?要探討這個問題,首先讓我們來認識一下長方體各部分的名稱。請同學們拿出準備的長方體學具或?qū)嵨,用手摸一摸,你摸到了長方體的哪一部分?然后打開書20頁,看看你摸到的部分在長方體中叫什么?看誰最先找到答案。(根據(jù)學生回答板書:面、棱、頂點)
師:請同學們放下書,看老師的演示,邊看邊用手摸摸長方體學具,感覺一下長方體的面、棱、頂點。(電腦演示長方體的面、棱、頂點)
2、認識長方體的特征(分組合作學習)
師:認識了長方體的面、棱、頂點,下面我們就來研究長方體的這幾部分各有什么特征?(出示學習提綱):
1、長方體有幾個面?這些面是什么圖形?相對的面面積有什么關系?
2、長方體有幾條棱?每組相對的棱長度有什么關系?
3、長方體有幾個頂點?請同學們根據(jù)學習提綱自由選擇方法合作學習21頁內(nèi)容?纯茨阌昧四男┓椒,都學會了什么?(研討)
師:誰能把你們的學習結(jié)果匯報一下。
生:長方體有6個面,每個面都是長方形,也可能有兩個相對的面是正方形。
師:你有這樣的長方體嗎?(有,出示)哪是相對的面?有幾組?(指實物回答)
生:長方體相對的面面積相等。
師:你怎么知道的?
生:我用剪子把相對的面剪下來比較。(師電腦演示“相對面相等”)
師:說說棱的特點。
生:長方體有12條棱。
師:可以分成幾組?
生:可以分成3組,每組有4條,每組的4條棱長度相等。(教師演示“相對棱相等”)
師:你用什么辦法來證明相對的棱長度相等?
生1:用尺子量的。
生2:(出示:長方體棱的框架)如果相對棱不相等,這個長方體就會變形了。
師:噢,你用的是反證法來說明。
生:老師我把長方體的棱分成了4組,每組有3條,就是從一個頂點引出的3條棱。
師:這種分法也是正確的,而且很獨特。誰再說說長方體的頂點?(長方體有8個頂點)(演示“頂點”)
1、認識長方體的長、寬、高
師:剛才我們把三條棱相交的'一點叫做頂點,這也就是說過長方體的一個頂點有三條棱,這三條棱的長度分別叫什么?請同學們看書后回答。
2、認識長方體直觀圖
師:下面請同學們再次拿出長方體學具,將它放在眼前的不同方位,觀察:你看到了長方體的幾個面?都是什么圖形?
生:(1個、2個、3個)都是長方形的。
生:不對,從我這里看,它的左面和上面就是平行四邊形。
師:同學們觀察的非常細致。(電腦演示直觀圖)我們在作圖時,除了前面和后面外,其它各面都畫成平行四邊形,但實際上是長方形。(師邊說邊作圖,并強調(diào)看不見的棱用虛線來表示)
3、自學正方體
師:想一想:如果將長方體的長、寬、高調(diào)整,使長、寬、高相等,會得到什么形體呢?(教師演示將長方體變成一個正方體)它也叫立方體。出示魔方:它有什么特征呢?(出示自學提綱):
1、正方體有幾個面?大小怎樣?
2、正方體有幾條棱?長短有什么關系?
3、正方體有幾個頂點?請同學們邊觀察邊自學22頁。(匯報、板書)
4、比較二者的異同
師:同學們觀察學具看板書,誰能說說長方體和正方體的有什么相同之處和不同之處。(學生敘述,師用兩種色筆分別圈畫。)通過以上比較,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長方體的所有特征正方體都具有,而正方體的特征長方體不一定全有。由此,我們可以得出結(jié)論:正方體是一種特殊的長方體。)我們可以用這樣的圖來表示它們之間的關系。(師演示集合圖)
三、過渡:這節(jié)課,我們認識了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實物與圖形,歸納了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還分析了二者的關系。下面我們來做做練習,檢驗自己是否對長方體和正方體有了明確的認識。
四、鞏固應用(電腦出示)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教案 6
教材分析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這部分內(nèi)容是在學生過去初步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基礎上,進一步教學的。這是學生比較深入地研究立體幾何圖形的開始。由研究平面圖形擴展到研究立體圖形,是學生發(fā)展空間觀念的一次飛躍。長方體和正方體是最基本的立體幾何圖形。通過學習長方體和正方體,可以使學生對自己周圍的空間和空間中的物體形成初步的空間觀念,是進一步學習其他立體幾何圖形的基礎。
為了使學生較好地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逐步形成空間觀念,教材強調(diào)要學生自己多動手。除了讓學生通過看一看,摸一摸,數(shù)一數(shù),量一量,來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以外,還要求學生動手用硬紙板做一長方體和正方體,這樣既鞏固了所學的'知識,也為后面學習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和體積做了準備。
學情分析
學生通過以前的學習,已經(jīng)能識別長方體和正方體,本節(jié)課是在此基礎上進一步認識它們的特征。立體圖形的具體研究,學生是第一次,所以首先要讓學生了解立體圖形與平面圖形的區(qū)別;然后再引導學生通過感受、觀察、比較,認識到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以及它們二者的關系。平面圖上的立體圖形,學生接受比較困難,在教案設計中,安排實物觀察、動畫圖像的生動演示,來加深學生對圖上虛實線畫法的理解,這樣能更好地幫助學生初步形成立體圖形的空間觀念,提高學生看立體圖的能力。
教學目標
情感、態(tài)度目標:
1.在合作中發(fā)現(xiàn)長方體的特征,使學生感受到學習的樂趣。
2.通過尋找生活中的長方體,使學生感受到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并應用于生活中。
知識、技能目標:
1.使學生知道長方體的面、棱、頂點的含義。
2.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掌握長方體、正方體的特征,知道它們之間的關系,認識長方體的長、寬、高(正方體的棱長)。
過程、方法目標:
1.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觀察、抽象概括的能力和初步的空間觀念。
2.滲透子集思想,并進行辯證唯物主義的啟蒙教育。
教學重點和難點
探索、發(fā)現(xiàn)長、正方體的特征及長、正方體的關系,認識長方體的長、寬、高(正方體的棱長)。
教學過程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教案 7
活動目標:
1、認識長方體與正方體,能區(qū)分長方體與正方體。
2、感受行與體的不同,發(fā)展空間知覺。
3、培養(yǎng)動手動腦及合作的能力。
活動準備:
1、長方體紙盒若干個、畫有花的長方形若干;
2、正方體、長方體物品若干;
3、幻燈片。
活動過程:
一、認識長方體
1、觀察桌面上的操作材料小朋友們,你們看看桌子上有什么呀?今天老師要請小朋友用這些東西來玩?zhèn)"找朋友"的。
2、教師講解操作要求這個紙盒老師給它們穿上了漂亮的衣服,等會兒請小朋友們先將紙盒的衣服"脫"下來,數(shù)一數(shù)它總共有幾件衣服,再幫衣服找出和它自己同樣大小的衣服做好朋友,然后請你把這對好朋友身上的花涂上相同的顏色,涂好后再將這些衣服穿回到紙盒的身上。
3、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4、分析幼兒操作結(jié)果
。1)將每組幼兒的長方體展示在上面,教師與幼兒一起來觀察。
。2)剛才我們小朋友都將紙盒的衣服"脫"下來過了,你們說它有幾件衣服呀?(6件)我們來看看到底是不是6件。教師逐一將衣服"脫"下展示在黑板上。那你們說這個紙盒有幾個面?
。3)你們看看這6個面誰和誰是好朋友?也就是它倆的大小是一樣的?(教師將6個面是一對的兩兩放在一起)
。4)現(xiàn)在我將它們都穿回去,這個面在這里,這個面……
。5)上下兩個面是一樣大的,左右兩個是一樣大的,前后兩個是一樣大的。
5、教師小結(jié):像紙巾盒、牛奶盒這樣的`盒子,有6個面,每個面都是長方形,相對的兩個面大小一樣的形體我們叫長方體(出示字體:長方體)二、認識正方體1、(教師出示正方體)小朋友們,你們看這個是長方體嗎?是的請舉手。
2、那它倒底是不是呢?我們來看看,一起數(shù)數(shù)它有幾個面?(6個),它每個面都是正方形,這6個正方形它們的大小都一樣,像這樣有6個面,每個面都是正方形,而且這6個正方形的大小都一樣,這樣的形體我們叫正方體(出示正方體字體),正方體也是長方體。
三、區(qū)分正方體和長方體
1、小朋友們,剛才我們認識了長方體和正方體,老師在后面為小朋友們準備了很多的物體,請你到后面去挑選一個長方體或是正方體,看哪個小朋友能又快又好的挑來回到自己的座位上來。
2、提問個別小朋友他挑了什么,是什么體?
3、請幼兒將手中的長方體和正方體分別放入兩筐子。
四、尋找生活中長方體和正方體
1、在生活中你還見過哪些物體也是長方體或者是正方體?
2、觀看放映幻燈片。
五、延伸活動(教師出示有兩個面是正方形的長方體)老師這里還有一個長方體,這個長方體它這兩個面是正方形,請小朋友回去后可以為它也去穿穿衣服,你也會發(fā)現(xiàn)一個秘密。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教案 8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長方體和正方體表面積的意義,掌握長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
2、培養(yǎng)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推理能力和思維的靈活性,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教學重點
表面積的意義。
教學難點
長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準備。
1、說出長方形面積的計算公式。
2、看圖回答。
(1)指出這個長方體的長、寬、高各是多少?
。2)哪些面的面積相等?
。3)填空。
這個長方體上、下兩個面的長是()寬是()。
左、右兩個面的長是()寬是()。
前、后兩個面的長是()寬是()。
3、想一想。
長方體和正方體都有幾個面?(6個面)
二、揭示課題。
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和研究有關這6個面的一些知識。
三、教學新課。
。ㄒ唬╅L、正方體表面積的意義。
1、老師和同學們都拿出準備好的長方體和正方體并在上面分別用“上”、“下”、
“左”、“右”、“前”、“后”標在6個面上。
2、沿著長方體和正方體的棱剪開并展平。(老師先示范,學生再做)
3、你知道長方體或者正方體6個面的總面積叫做它的什么嗎?
教師明確:長方體或者正方體6個面的總面積,叫做它的表面積。
(板書: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
(二)長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
例1、做一個長6厘米,寬5厘米,高4厘米的長方體的紙盒,至少要用多少平方厘米的硬紙板?
1、這題的問題,實際上就是要我們求什么?
2、長方體的表面積包括幾組面積相等的長方形?每組面積相等的長方形的長、寬各是多少?
3、學生分組討論。
6×5×2+6×4×2+5×4×2
。60+48+40
=148(平方厘米)
。6×5+6×4+5×4)×2
=(30+24+20)×2
。74×2
。148(平方厘米)
4、比較上面兩種解答方法有什么不同?它們之間有什么聯(lián)系?
解法(一)是分別算出上、下面的面積之和;前后面的面積之和;左右面的'面積之和,然后算總和。解法(二)是先算出上面、前面、左面這三個面的面積之和,再乘2,根據(jù)乘法的分配律可將解法(一)改變成解法(二)。
四、鞏固練習。
1、一個長方體長4米,寬3米,高2.5米。它的表面積是多少平方米?(用兩種方法計算)
2、一個長方體鐵盒,長18厘米,寬15厘米,高12厘米。做這個鐵盒至少要用多少平方厘米的鐵皮?
五、課堂小結(jié)。
通過解答例1和做一做,你發(fā)現(xiàn)長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嗎?
結(jié)論:長方體的表面積=長×寬×2+長×高×2+寬×高×2=(長×寬+長×高+寬×高)×2
六、課后作業(yè)。
1、一個長方體的木箱,長1.2米,寬0.8米,高0.6米,做這個木箱至少要用多少平方米木板?如果這個木箱不做上蓋呢?
2、一個長方體的形狀大小如下圖。
。1)它上、下兩個面的面積分別是多少平方分米?
。2)它前、后兩個面的面積分別是多少平方分米?
。3)它左、右兩個面的面積分別是多少平方分米?
七、板書設計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
長方體或者正方體6個面的總面積,叫做它的表面積。
例1、做一個長6厘米,寬5厘米,高4厘米的長方體的紙盒,至少要用多少平方厘米的硬紙板?
答:至少要用148平方厘米的硬紙板。
探究活動
小小設計師
活動目的
1、理解正方體表面積的意義。
2、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活動形式
每4名學生為一組,分小組設計。
活動題目
紙箱廠要用硬紙板制作立方體。用下面的六個正方形連接在一起,組成的平面圖形經(jīng)折疊后正好能構(gòu)成立方體,這樣的圖形我們就叫立方體的表面展開圖。請你設計不同的立方體表面展開圖。
參考答案
在立方體展開圖的設計中,為了使圖形既不重復又不遺漏,就需要進行適當?shù)姆诸。我們稱立方體展開圖中最長的一條為主干,這一條如果由四個正方形組成,就稱主干為四方連,同樣主干有三方連,二方連等。這樣,我們把展開圖分成以下幾類。
。1)主干為四方連。
。2)主干為三方連。
。3)主干為二方連。
【思考】立方體展開圖中是否有主干為五方連的?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教案 9
教學目標
1、理解求長方體、正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
2、會正確計算長方體、正方體的表面積。
3、培養(yǎng)學生善于觀察周圍事物,并能靈活運用所學知識。
教學重點
建立表面積概念,初步學會計算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
教學難點
正確建立表面積的概念.
教學步驟
一、復習舊知
指出課件中長方體紙盒的長、寬、高,并算出每個面的面積是多少?每個面中的長方形長和寬和長方體的長、寬、高有什么關系。
學生歸納:
上下兩個面大小相等,它是由長方體的長和寬作為長和寬;
前后兩個面大小相等,它是由長方體的長和高作為長和寬;
左右兩個面大小相等,它是由長方體的高和寬作為長和寬.
二、探究新知.
。ㄒ唬┙㈤L方體表面積的概念.
1、想一想:什么是長方體的表面積.
2、學生交流什么是長方體的表面積.
3、教師板書:長方體6個面的面積之和,叫做它的表面積.
。ǘ╅L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
1、怎么求長方體的表面積?想一想,試一試。
做一個長6厘米,寬5厘米,高4厘米的長方體紙盒,至少要用多少平方厘米硬紙板?
教師啟發(fā):“做這樣一個長方體紙盒要用多少平方厘米的硬紙板”就是要計算這個長方體的表面積!
學生板書解題方法
第一種解法:
長方體表面積=6個面積的和=長×高+長×高+高×寬+高×寬+長×寬+長×寬
6×4+6×4+4×5+4×5+6×5+6×5
。24+24+20+20+30+30
=148(平方厘米)
答:至少要用148平方厘米硬紙板.
第二種解法:
長方體表面積=上下面面積+前后面面積+左右面面積=長×寬×2+長×高×2+高×寬×2
6×5×2+6×4×2+4×5×2
。60+48+40
=148(平方厘米)
答:至少要用148平方厘米硬紙板.
第三解法:
長方體表面積=(長×寬+長×高+高×寬)×2(6×5+6×4+5×4)×2 =74×2 =148(平方厘米)
答:至少要用148平方厘米硬紙板.
3、思考:
。1)比較三種解法有什么不同?有什么聯(lián)系?哪種解法簡便?(2,3種方法都比較簡便)
長方體表面積=長×寬×2+長×高×2+高×寬×2 長方體表面積=(長×寬+長×高+高×寬)×2
(2)計算長方體表面積時,最關鍵的是找出什么?(要正確找出3組面中每個面的長和寬,就容易算出每個面的面積和長方體的表面積。)
4、正方體的表面積
計算棱長為10厘米的正方體的表面積?怎樣算?
學生試做,總結(jié):正方形的表面積=棱長2×6
三、總結(jié)提升
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什么知識?我們學習了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有什么用?(鋪地磚、粉刷墻壁、計算長方體罐頭商標紙的大小,都要用到這部分知識)
1、選擇:
。1)已知長方體的長2厘米、寬7厘米、高6厘米,求它的表面積的正確算式是()。
A、2×7×2+6×7×2+6×2 B、(2×7+2×6+6×7)×2 C、2×7+2×6+6×7
2、給一個長和寬都是1米、高是3米的長方體木箱的表面噴漆,求噴漆面積的正確算式是()。(學生討論)
A、(1×1+1×3+1×3)×2 B、1×1×2+1×3×4 C、1×1×2+1×4×3
討論得出:底面周長×高=4個側(cè)面的`面積
3、思考題:
我們班級要辦小小圖書館,需要一只長7分米,寬5分米,高6分米的鐵箱現(xiàn)在有一張邊長15分米的正方形白鐵皮,能做得成嗎?
小結(jié):計算的結(jié)果是能做成的,但在實際操作中發(fā)現(xiàn)其中有兩塊不完整,是需要用電焊拼的。這件事告訴我們不能把所學的知識生搬硬套地運用到實踐中去,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教學反思
在本節(jié)課教學中,我把學生自己動手解決問題作為重要的目標,發(fā)展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一個問題的解決需要時間和空間,只有給學生留有較大的時間和空間,學生才能有所發(fā)現(xiàn)、有所創(chuàng)造,這樣才能充分激發(fā)學生的思維。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教案 10
教學目標:
1、通過實物認識長、正方體,通過學生的觀察、對比、小組討論,了解長、正方體的特點。
2、在操作中認識長、寬、高和正方體的棱長。
3、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和空間觀念。
教學重難點:
通過實物認識長、正方體,了解長(正)方體的特征。
教學過程:
一、復習提問
請同學們回憶一下,我們已經(jīng)學過哪些平面圖形? 長方形和正方形各有什么特征?這兩種平面圖形之間有什么關系? 我們以前學過的這些圖形都是平面圖形,今天我們要認識兩種立體圖形——長方體和正方體。(板書課題: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
二、探究新知
。ㄒ唬┬抡n引入:指著各種形體的教具提問,哪些物體的形體是長方體?請學生把長方體挑出來。在日常的生活中你還見過哪些物體的'形狀是長方體的?學生舉例。 我們?yōu)槭裁窗堰@些形狀稱做長方體呢?長方體有什么特征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研究。
。ǘ┱J識長方體。
1.教師拿出火柴盒的模型,說明面、棱和頂點。
2.學生拿學具小組討論,并出示小組討論提綱,同時討論后填寫操作實驗報告。
面 棱 頂點 長方體 數(shù)量 形狀 大小 數(shù)量 長度 數(shù)量 位置
。1)探究完成實驗報告。
。2)匯報討論結(jié)果。
(3)認識長方體的長、寬、高。
4.引導學生 指出自己手中學具的長、寬、高,改變學具的位置,在指出長、寬、高。向?qū)W生說明長、寬、高根據(jù)長方體所擺的位置不同而改變。
5.練習: 要求根據(jù)特征判斷下面圖形是不是長方體?并說出長方體立體圖形的長、寬、高是多少厘米。
。ń叹撸
(三)認識正方體
1.學生找出正方體實物來獨立觀察,觀察后按提提綱獨立回答問題,獨立填寫實驗操作報告。 獨立觀察提綱:
。1)數(shù)一數(shù),正方體有幾個面?每個面是什么形狀?相對的面的形狀、大小有什么特點?
。2)摸一摸,正方體有多少條棱?它們的長度相等嗎?
。3)找一找,正方體有幾個頂點? 獨立填寫實驗操作報告: 面 棱 頂點 正方體 數(shù)量 形狀 大小 數(shù)量 長度 數(shù)量 位置 1.班集體討論,訂正學生獨立完成的實驗報告,并完成教師板書,注意啟發(fā)學生自己總結(jié)正方體的特征 2.比較長方體和正方體有何異同? 相同點:6個面、12條棱、8個頂點。 不同點:形狀、大小、長短不同,正方體有6個面都是正方形,面積都相等,12個棱長都相等。 3.引導學生認識長、正方體的關系:
(四)新課小結(jié)
這結(jié)課我們學習了什么內(nèi)容?你還有什么問題?
三、看書質(zhì)疑(略)
四、鞏固練習
。1)長方體和正方體都有6個面,12條棱,8個頂點。( )
(2)長方體的六個面都是長方形。( )
。3)正方體是由六個正方形組成的圖形。( )
。4)正方體是特殊的長方體。( )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教案 11
教學目標
1.1知識與技能:
使學生學會計算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并能利用公式正確進行計算。
1.2過程與方法:
在公式的推導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空間想象能力、提出問題的意識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1.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使學生體會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且服務于生活,產(chǎn)生熱愛數(shù)學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
2.1教學重點:
2掌握長、正方體體積的計算方法,解決實際問題。
2.2教學難點:
長、正方體體積公式的推導過程
教學工具
教學課件、一個長方體拼制模型(長4厘米、寬3厘米、高2厘米)每組24個邊長1立方厘米的小木塊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下列長方體的長、寬、高各是多少:
長:8厘米長:6分米長:8厘米長:12米
寬:4厘米寬:2.5分米寬:4厘米寬:10米
高:5厘米高:10分米高:4厘米高:1.5米
2、下列圖形是用1立方厘米的正方體搭成的。它們的體積各是多少立方厘米?
3、怎樣知道這個長方體的體積是多少呢?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板書: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
二、新知探究
1、長方體的體積。
(1)活動一:
師:鄭老師在每個4人小組都放了12個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體和一張學習單,下面我們將以四人小組的形式進行探究。首先請看活動要求(課件出示):
A、四人小組合作用12個小正方體擺形狀不同的長方體;
B、每擺出一種請在學習單上做好記錄,然后再擺下一種;
C、擺完后想想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在四人小組內(nèi)交流;
D、每組選出一位代表進行匯報。
生小組合作動手操作反饋,學生匯報,生每匯報出一種情況,師在黑板上的表格中板書:
師:觀察表格,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引導學生得出:只要用每行的個數(shù)乘以行數(shù),得到一層所含的體積單位數(shù),再乘以層數(shù),就能得到這個長方體所含的體積單位數(shù)。
板書:體積=每行個數(shù)×行數(shù)×層數(shù)
師:剛才同學們用12個小正方體擺出的長方體體積都是12平方厘米的',鄭老師剛才也擺了兩個,不過體積比你們大多了,但是要看懂鄭老師的長方體必須發(fā)揮一下你們的空間想象能力。(課件出示)
你知道這兩個長方體的體積嗎?你是怎么知道的?(生說,師填表)
(2)活動二:
師:四人小組合作,你們能擺出一個體積更大的長方體嗎?
預設:長5厘米,寬5厘米,高4厘米。
師: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每排個數(shù)、排數(shù)、層數(shù)相當于長方體的什么?
生:長寬高,因為每一個小正方體的棱長是1厘米,所以,每行擺幾個小正方體,長正好是幾厘米;擺幾行,寬正好是幾厘米;擺幾層,高也正好是幾厘米。
2、下面的長方體,看它包含有多少個體積單位?并指出它的長、寬、高各是多少。
(2)觀察上面?zhèn)部分之間的關系,可以得出:
第一個:5=5×1×1
第二個:15=5×3×1
第三個:12=3×2×2
通過上面的關系式,可以得出:長方體的體積=長×寬×高
如果用字母V表示長方體的體積,用a、b、c分別表示長方體的長、寬、高,那么長方體的體積計算公式可以寫成:V=a×b×c。
根據(jù)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關系,你能想出正方體的體積怎樣計算嗎?
3、正方體的體積。
因為正方體的性質(zhì),所有的棱長都相等,所以,正方體的體積=棱長×棱長×棱長
如果用字母V表示正方體的體積,用a表示正方體的棱長,那么正方體的體積計算公式可以寫成:V=a·a·a。
a·a·a也可以寫作a ?,讀作“a的立方”,表示3個a相乘。
正方體的體積計算公式一般寫成V=a3。
三、鞏固提升
1、計算下面圖形的體積。
V=abh=7×3×3=63(cm?)
V=a3=4×4×4=64(cm)
2、求下列長方體的體積。
8×4×5=160(cm3) 6×2.5×10=15(dm3) 8×4×4=128 (cm3) 1.5×10×12=180(m3)
3、雄偉的人民英雄紀念碑矗立在天安門廣場上,石碑的高是14.7米,寬是2.9米,厚1米。這塊巨大的花崗巖石碑的體積是多少立方米?
解:V=abh
=2.9×1×14.7
=42.63(m?)
答:這塊石碑的體積是42.63立方米。
4、判斷正誤并說明理由。
(1)0.23=0.2×0.2×0.2。( √ )
(2)5X3=10X。( × )
(3)一個正方體棱長4分米,它的體積是:43=12(立方分米)。( × )
( 4 )一個長方體,長5分米,寬4分米,高3厘米,它的體積是60分米。( × )
5、一個長方體的體積是48立方分米,長8分米、寬4分米,它的高是多少分米?
48÷8÷4=1.5(分米)
答:它的高是1.5分米。
6、一個長方體的棱長總和是96厘米。它的長10厘米,寬8厘米,它的體積是多少立方厘米?
96÷4=24(厘米) 24-10-8=6(厘米)
10×8×6=480(立方厘米)
答:它的體積是480立方厘米。
7、一個無蓋的長方體魚缸,長8分米,寬6分米,高7分米,制作這個魚缸共需玻璃多少平方分米?這個魚缸的體積是多少?
(8×6)+(8×7+6×7)×2=244(平方分米)
8×6×7=336(立方分米)
答:制作這個魚缸共需玻璃244平方分米。這個魚缸的體積是336立方分米。
課后小結(jié)
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什么?
我們學習了長方體和正方體體積的計算公式。
長方體的體積=長×寬×高,V=a×b×h
正方體的體積=棱長×棱長×棱長,V=a×a×a=a3
板書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
長方體的體積=長×寬×高
V=a×b×h
正方體的體積=棱長×棱長×棱長
V=a×a×a=a3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教案】相關文章: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教案02-18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教案03-03
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大班教案04-17
長方體和正方體表面積教案01-25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計算教案03-09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教案15篇03-04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教學反思12-22
長方體、正方體的認識教案08-30
《正方體與長方體》大班教案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