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則孝》的教學反思
作為一位到崗不久的教師,教學是我們的工作之一,教學反思能很好的記錄下我們的課堂經(jīng)驗,快來參考教學反思是怎么寫的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入則孝》的教學反思,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入則孝》的教學反思1
我首先給孩子們進行范讀,然后再播放動畫課件讓學生逐句重復念,逐漸反復的熟讀,再慢慢的再給孩子們講解句意。復習時,我采用全班背誦、分組背誦、男女生比賽背誦等形式。接下來,我以百家講壇于丹老師講的故事《大樹》的故事讓學生深入理解父母是如何的為我們付出。學生對“孝”有所領悟,但是還處在朦朧中,對為什么要孝敬父母的認識還不夠深刻,潛意識中父母為他(她)們所做的一切都是應該的,通過這個環(huán)節(jié)讓學生知道父母給予孩子的愛是無私的,激發(fā)學生從內(nèi)心去感恩生養(yǎng)他的父母。之后,我又講了《烏鴉反哺》和《羔羊跪乳》的故事。進一步使學生去感恩父母,讓他們明白動物尚能如此,更何況乎作為萬物之靈的.我們?nèi)祟惸?
我對這節(jié)課程進行了總結(jié):作為未成年的學生從小就要樹立“孝敬父母光榮,不孝敬父母可恥”的榮辱觀念和人倫意識。孝敬父母不能流于形式和表面,要從思想情感上去尊敬父母、熱愛父母,理解父母、慰籍父母。還要關愛長輩,特別是爺爺奶奶,姥姥姥爺。他們跟父母一樣關愛我們,他們年老了,行動不便了,我們更要獻上一片愛心。心中有了對父母的愛,自然就會愛老師、愛同學、愛他人、愛家鄉(xiāng),愛祖國。
中國古典文化博大精深,我對《弟子規(guī)》的認識還很膚淺,我將在今后的教學中,以《弟子規(guī)》為抓手,深入了解古典文化的精髓,用古典文化的精髓來教育學生,浸染孩子美好的心靈,為我們偉大的祖國培養(yǎng)更多的德才兼?zhèn)涞慕ㄔO者!平時多收集些教學資料,多學些專業(yè)知識,多和同事們交流教學經(jīng)驗以豐富自身修養(yǎng)。在今后的課堂教學中,活躍課堂氣氛,讓孩子們開開心心學國學。
《入則孝》的教學反思2
今天我上了一節(jié)弟子規(guī)課,這是我們學校本學期才開設的國學入門課。作為傳統(tǒng)文化中的精華部分,蘊含著豐富的人生哲學和文化內(nèi)涵,最能啟迪心智,陶冶性情。課前,在課文理解以及教具準備上,我都做了精心的準備。
教學過程中,首先我和孩子們談話使他們感受老師的的親和力,拉近和學生的距離,當談到“誰是你們最敬愛的人?”時,大部分孩子都談到了自己的父母親。這真是讓人欣慰的事。父母親為我們付出了那么多,的確是我們最應該尊敬的人。接著,我讓他們欣賞閻維文演唱的《母親》。在歌聲中感受偉大的母愛。我緊接著反問:“父母這樣的為我們付出,我們應該怎么樣對待他們呢?”引出新授內(nèi)容——“入則孝”
動畫課件讓學生逐句重復念,逐漸反復的熟讀,再慢慢的再給孩子們講解句意。復習時,我采用全班背誦、分組背誦、男女生比賽背誦等形式。接下來,我以百家講壇于丹老師講的故事《大樹》的故事讓學生深入理解父母是如何的為我們付出。學生對“孝”有所領悟,但是還處在朦朧中,對為什么要孝敬父母的認識還不夠深刻,潛意識中父母為他(她)們所做的一切都是應該的,通過這個環(huán)節(jié)讓學生知道父母給予孩子的愛是無私的,激發(fā)學生從內(nèi)心去感恩生養(yǎng)他的父母。之后,我又講了《烏鴉反哺》和《羔羊跪乳》的.故事。進一步使學生去感恩父母,讓他們明白動物尚能如此,更何況乎作為萬物之靈的我們?nèi)祟惸?課程在《父親》這首優(yōu)美的旋律中漸漸拉下了帷幕,我對這節(jié)課程進行了總結(jié):作為未成年的學生從小就要樹立“孝敬父母光榮,不孝敬父母可恥”的榮辱觀念和人倫意識。孝敬父母不能流于形式和表面,要從思想情感上去尊敬父母、熱愛父母,理解父母、慰籍父母。還要關愛長輩,特別是爺爺奶奶,姥姥姥爺。他們跟父母一樣關愛我們,他們年老了,行動不便了,我們更要獻上一片愛心。古語云:“愛由親始,親親而仁民”,“百善孝為先”,“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心中有了對父母的愛,自然就會愛老師、愛同學、愛他人、愛家鄉(xiāng),愛祖國。
課下,一些同仁們給了我一些建議如下:課堂氣氛有待提高,應該在多媒體的.基礎上采用更多樣的形式,比如訪談、聯(lián)系實際討論……等等。國學是應該注重讀的課程。首先很感謝同仁們提出的寶貴意見。我想:中國古典文化博大精深,我對《弟子規(guī)》的認識還很膚淺,我將在今后的教學中,以《弟子規(guī)》為抓手,深入了解古典文化的精髓,用古典文化的精髓來教育學生,浸染孩子美好的心靈,為我們偉大的祖國培養(yǎng)更多的德才兼?zhèn)涞慕ㄔO者!平時多收集些教學資料,多學些專業(yè)知識,多和同事們交流教學經(jīng)驗以豐富自身修養(yǎng)。在今后的課堂教學中,活躍課堂氣氛,讓孩子們開開心心學國學。
《入則孝》的教學反思3
《弟子規(guī)》是清朝康熙時山西絳州人李毓秀所作。全書以《論語?學而》中的“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開篇,以三字韻語的文字形式,教人應該怎樣待人處世。
雖為古文,但作者最初的立意對象為受訓的兒童,故而字意簡單,讀起來并不費勁,加之在網(wǎng)上查到楊淑芬老師的講解,使我對整篇文件的思想有了一個淺顯的認識。全文以人的品性修養(yǎng)為根本,教育一個人從小到大應該刻盡的本份和不應逾越的界尺,雖然覺得有些古板,但字里行間的勸叫,如明鏡般映照出我與文中教誨的德行的格格不入,隨之而來的是我對人生的迷惑和無助:我究竟應該怎樣活著?
在讀大學的時候,對儒家思想產(chǎn)生過濃厚的興趣,在并不深入的學習過程中,發(fā)自內(nèi)心的感慨古人的智慧,之乎者也中深藏著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蘊和中華民族代代相傳的.倫理道德。但是,近代一百多年的社會的動蕩和西方文明的交融,使得原本清晰的文化脈絡漸漸模糊,尤其是肅清全社會價值取向的若干次運動,更是雪上加霜。
或許,對共產(chǎn)主義和建國領袖的崇拜支撐了上一代人的精神體系,到了我們這一代,原有的價值體系徹底崩潰,物資的充沛更加彰顯精神的蒼白,我們是文化缺失和精神貧乏的時代的產(chǎn)物,從何而開為何而去,我們沒有信仰,卻渴望信仰,我們對新的舊的道德標準都報以懷疑的態(tài)度,不屑于權威,卻又迷失在追求的過程中。
或許會有人笑我矯情,自己的事情都管不好,還去管這些似是而非的東西。但是,這樣的迷茫會影響我們的價值取向。偏激的、散漫的或者是憤世嫉俗的內(nèi)心反映出來的正是我們自由主義。
看《弟子規(guī)》,覺得以前的人挺幸福的,一出生就已經(jīng)有一套社會認可的道德范本,遵循著約束著,在短短的光陰中,總有被主流思想認可的圣賢書指引著,不管對個人發(fā)展是好是壞,但至少不會迷茫無助。一個人有一生都為之堅持的信仰,就算他資質(zhì)駑鈍,依然會有所成就的。
細讀《弟子規(guī)》,發(fā)現(xiàn)其中的道理看似小,卻是我們最無知和薄弱的地方。古人訓誡做人要孝順父母、友愛兄弟、關懷朋友,都因為心懷感恩,正因為感恩,所以對人對物多了虔誠的敬仰之心,尊敬發(fā)至內(nèi)心,而后謙虛謹慎的做人。時下太多如我一般的年輕人,強勢的自我,對人對物都少了一份感恩之心,目空一切而后標新立異,自由散漫而后無法無天。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對照《弟子規(guī)》,發(fā)現(xiàn),陋習多的不是一點,而是全部。欣喜,此書再次開啟我的啟蒙教育,內(nèi)審自我價值觀,批判的接收古人為人處事的道理。
【《入則孝》的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音樂教學反思教學反思03-07
匆匆教學反思教學反思11-17
夜色教學反思教學反思11-25
數(shù)對問題教學反思教學反思11-29
落葉教學反思 《落葉》教學反思01-09
池上教學反思教學反思通用03-03
蕭教學反思教學反思通用12-06
蕭教學反思教學反思參考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