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茶葉的保健功效
茶葉的保健功效有什么?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相關(guān)信息,歡迎閱讀。
茶葉的保健功效
安神除煩
《茶經(jīng)》稱茶能“滌煩”;《神農(nóng)食經(jīng)》稱茶能“悅志”;五代蜀毛文錫《茶譜》中稱茶能益思;宋代蘇軾《東坡雜記》中稱茶能“除煩”;元代忽思慧《飲膳正要》中稱茶能“清神”;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稱茶能“使人神思闓爽”;清代王孟英《隨息居飲食譜》稱茶能“清心神”。此外,還有稱茶能“破孤悶”“療小兒無故驚厥”等。
清頭明目
宋代虞載《古今合璧事類外集》稱茶能“理頭痛”;宋代周去非《嶺外代答》稱茶能“愈頭風(fēng)”;明代吳瑞《日用本草》稱茶能“止頭痛”;清代王好古《湯液本草》稱茶能“清頭目”;清代黃宮繡《本草求真》稱茶能治“頭目不清”。還有稱茶能治“腦痛”、“治頭痛”。古籍中講茶能明目很多,如《茶經(jīng)》稱茶能治“目澀”,陳藏器《本草拾遺》稱茶能“明目”;清代沈李龍《食物本草會纂》稱茶能“清于目”,黃宮繡《本草求真》稱茶能治“火傷目疾”等。
提神醒睡
如晉代張華《博物志》、唐代蘇敬《新修草本》、清代張璐《本草逢源》及《桐君錄》分別稱茶能“令人少睡”、“令人少眠”、“令人少寐”和“令人不眠”;唐代陳藏器《本草拾遺》、五代蜀毛文錫《茶譜》、清代曹慈山《老老恒言》,分別稱茶能“少睡”、“睡少”和“不睡”;明代李士材《本草圖解》稱茶能“醒睡眠”;清代王孟英《隨息居飲食譜》稱茶能“醒睡”。此外,還有說茶能“除好睡”、“破睡”等的。
下氣消食
唐代孟詵《食療本草》稱茶能“下氣”;《食療本草》及宋代虞載撰《古今合璧事類外集》、明代繆希雍《本草經(jīng)疏》和王圻《三才圖會》分別稱茶能“消食”、“消飲食”和“消積食”;清代黃宮繡《本草求真》稱茶能治“食積不化”。此外,還有稱茶能“解除食積”、“去脹滿者”、“去滯而化”、“養(yǎng)脾,食飽最宜”的。
飲茶應(yīng)適當(dāng)
茶,是我國的傳統(tǒng)飲料。它含有大量的鞣酸、茶堿、xx和少量的芳香油、多種維生素、葉綠素等成分。適量飲茶能生津解渴、除濕清熱、提神健腦、祛病輕身,對人的健康大有好處。但是,茶作為一種特殊的飲料,有其固有的禁忌。醫(yī)學(xué)專家告誡我們,只有飲茶適當(dāng),才是養(yǎng)身保健的好習(xí)慣。
所謂適當(dāng),一是指茶水濃淡適中,一般用3克茶葉沖泡一杯茶為宜。茶水過濃,會影響人體對食物中鐵等無機(jī)鹽的吸收,引起貧血;二是控制飲茶數(shù)量,以一天8-10杯為宜,過量飲茶,會增加人體xx的負(fù)擔(dān);三是飲茶時間不要在飯前飯后一小時以內(nèi),否則會影響人體對蛋白質(zhì)的吸收;四是應(yīng)注意禁忌,
以下患者不宜飲茶:
貧血患者特別是患缺鐵性貧血的病人,茶中的鞣酸可使食物中的鐵形成不被人體吸收的沉淀物,往往使病情加重。
神經(jīng)衰弱、甲狀腺功能亢進(jìn)、結(jié)核病患者因?yàn)椴柚衳x能引起基礎(chǔ)代謝增高,使病情加劇。
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患者因?yàn)椴柚衳x能xx胃液分泌和潰瘍面,使胃病和潰瘍加重。
肝、腎病患者茶中xx要經(jīng)過xx、xx新陳代謝,對肝、腎功能不全的人來說,不利于肝、xx功能的恢復(fù)。
習(xí)慣性便秘患者茶中的鞣酸具有收斂作用,使便秘加重。
腎、尿道結(jié)石患者茶中的鞣酸,會導(dǎo)致結(jié)石增多。
高血壓及心臟病患者茶中的xx對人體血液、血壓有激發(fā)作用。飲茶過多會加快血液流動,使血壓升高,甚至有可能出現(xiàn)心律不齊。
孕婦飲茶過多,會引起貧血,使新生兒因母體供血不足而體重減輕。
哺乳期婦女因茶中的xx可通過乳汁進(jìn)入嬰兒體內(nèi),使嬰兒發(fā)生痙攣,煩躁不安,出現(xiàn)無緣故的啼哭。
八種茶不能喝
濃茶濃茶中含有大量的xx、茶堿等,xx性很強(qiáng),飲濃茶可導(dǎo)致失眠、頭痛、耳鳴、眼花,對腸胃也不好,有的人還會產(chǎn)生嘔吐感。
霉變茶含有大量毒素。
串味茶有的味道是有毒的,如油漆、樟腦等。
焦微茶炒制過火的茶葉,營養(yǎng)已經(jīng)喪失,味道也不好。
隔夜茶特別是變了味的茶,即使還嘗不出已變味,但其中也多半孳生、繁殖了大量的細(xì)菌。
久泡茶茶葉泡得過久,其中很多對人體不利的物質(zhì)被泡了出來。
冷茶茶宜溫?zé)岫,冷茶有滯寒、聚痰之弊?/p>
燙茶茶一般都是用沸水沖泡的,但是不能在過熱時飲用。過熱的東西,對人的腸胃是極為不利的。
【茶葉的保健功效】相關(guān)文章:
茶葉的功效與作用12-28
各類茶葉的功效和作用07-18
蓮藕的功效09-16
香菇的功效11-04
茶葉的妙用06-03
米酒的功效與作用03-28
蘋果的功效與作用02-02
蘆筍的作用與功效10-14
絲瓜的功效與作用08-24
青梅的功效與作用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