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香樟什么時候開花
香樟是樟目、樟科、樟屬常綠大喬木,高可達(dá)30米,直徑可達(dá)3米,樹冠廣卵形;樹冠廣展,枝葉茂密,氣勢雄偉,是優(yōu)良的綠化樹、行道樹及庭蔭樹。下面就是小編整理的香樟的開花時節(jié)的信息,一起來看一下吧。
香樟
香樟,高可達(dá)30米,直徑可達(dá)3米。我國南方及西南各省區(qū)。植物全體均有樟腦香氣,可提制樟腦和提取樟油。木材堅(jiān)硬美觀,宜制家具、箱子。香樟樹對氯氣、二氧化硫、臭氧及氟氣等有害氣體具有抗性,能驅(qū)蚊蠅,能耐短期水淹,是生產(chǎn)樟腦的主要原料。材質(zhì)上乘,是制造家具的好材料。
香樟的花期:
4—6月
香樟由來
相傳,嫦娥耐不住月宮的寂寞,于是與玉兔偷偷地溜下凡間,來到四川宜賓縣豐富村越溪河畔的青山綠水之間嬉戲。一不小心,嫦娥的香囊掉在了越溪河邊。一只山鷹嗅到香囊的香氣,便叼走了香囊,山鷹在豐富村越溪河畔上方飛過,香氣也彌漫在此,從此,豐富村越溪河沿岸就長出了許許多多的香樹,后人稱之為香樟樹,也就是油樟,豐富村目前是中國油樟的最大產(chǎn)業(yè)地,有中國油樟第一村的美譽(yù)。
概況/香樟 編輯香樟為常綠喬木,樹冠廣展,枝葉茂密,氣勢雄偉,是優(yōu)良的行道樹及庭蔭樹。香樟樹對氯氣、二氧化硫、臭氧及氟氣等有害氣體具有抗性,能驅(qū)蚊蠅,能耐短期水淹,是生產(chǎn)樟腦的主要原料。材質(zhì)上乘,是制造家具的好材料。香樟根系發(fā)達(dá),但遇硬物就停止生長,對建筑物不會造成危害;香樟喜溫暖濕潤氣候及肥沃、深厚的酸性或中性砂壤土,不耐干旱瘠薄,是比較適宜栽種的樹種,目前已在城區(qū)及鄉(xiāng)鎮(zhèn)普遍栽培。洛陽綠誠農(nóng)業(yè)已規(guī)模化 繁育及種植,適合長江流域以南地區(qū)栽培種植。
形態(tài)特征
圓錐花序腋生,長3.5—7厘米,具梗,總梗長2.5—4.5厘米,與各級序軸均無毛或被灰白至黃褐色微柔毛,被毛時往往在節(jié)上尤為明顯。花綠白或帶黃色,長約3毫米;花梗長1—2毫米,無毛。花被外面無毛或被微柔毛,內(nèi)面密被短柔毛,花被筒倒錐形,長約1毫米,花被裂片橢圓形,長約2毫米。能育雄蕊9,長約2毫米,花絲被短柔毛。退化雄蕊3,位于最內(nèi)輪,箭頭形,長約1毫米,被短柔毛。常綠大喬木,高可達(dá)30米,直徑可達(dá)3米,樹冠廣卵形;枝、葉及木材均有樟腦氣味;樹皮黃褐色,有不規(guī)則的縱裂。頂芽廣卵形或圓球形,鱗片寬卵形或近圓形,外面略被絹狀毛。枝條圓柱形,淡褐色,無毛。葉互生,卵狀橢圓形,長6—12厘米,寬2.5—5.5厘米,先端急尖,基部寬楔形至近圓形,邊緣全緣,軟骨質(zhì),有時呈微波狀,上面綠色或黃綠色,有光澤,下面黃綠色或灰綠色,晦暗,兩面無毛或下面幼時略被微柔毛,具離基三出脈,有時過渡到基部具不顯的5脈,中脈兩面明顯,上部每邊有側(cè)脈1—3—5(7)條。基生側(cè)脈向葉緣一側(cè)有少數(shù)支脈,側(cè)脈及支脈脈腋上面明顯隆起下面有明顯腺窩,窩內(nèi)常被柔毛;葉柄纖細(xì),長2—3厘米,腹凹背凸,無毛。
子房球形,長約1毫米,無毛,花柱長約1毫米。果卵球形或近球形,直徑6—8毫米,紫黑色;果托杯狀,長約5毫米,頂端截平,寬達(dá)4毫米,基部寬約1毫米,具縱向溝紋;ㄆ4—5月,果期8—11月。
香樟為樟科常綠喬木,可達(dá)60米左右,樹齡可達(dá)上千年,可成為參天古木,為優(yōu)秀的園林綠化林木。幼時樹皮綠色,平滑,老時漸變?yōu)辄S褐色或灰褐色縱裂;冬芽卵圓形。葉薄革質(zhì),卵形或橢圓狀 卵形,長5—10厘米,寬3.5—5.5厘米,頂端短尖或近尾尖,基部圓形,離基3出脈,近葉基的第一對或第二對側(cè)脈長而顯著,背面微被,脈腋有腺點(diǎn)。圓錐花序生于新枝的葉腋內(nèi),花黃綠色,春天開,圓錐花序腋出,又小又多。果球形,熟時紫黑色。花期4—6月,果期10—11月。因?yàn)檎翗淠静纳嫌性S多紋路,像是大有文章的意思,所以就在「章」字旁加一個木字作為樹名,稱為“樟樹”,而因又有香味,才稱為“香樟樹”。
拓展:香樟的功效與作用
【拼音名】ZhānɡMù.
【別名】樟材(《本草拾遺》),香樟木(《藥材資料匯編》),吹風(fēng)散(《廣西中藥志》)。
【來源】為樟科植物樟的木材,通常在冬季砍取樟樹樹干,鋸段,劈成小塊后曬干。
【原形態(tài)】樟(《本草拾遺》),又名:樟公(《花木考》),香樟(《分類草藥性》),香蕊、樟腦樹、芳樟、烏樟。
常綠喬木,高20~30米。樹皮灰褐色或黃褐色,縱裂;小枝淡褐色,光滑;枝和葉均有樟腦味。葉互生,革質(zhì),卵狀橢圓形以至卵形,長6~12厘米,寬3~6厘米,先端漸尖,基部鈍或闊楔形,全緣或呈波狀,上面深綠色有光澤,下面灰綠色或粉白色,無毛,幼葉淡紅色,脈在基部以上3出,脈腋內(nèi)有隆起的腺體;葉柄長2~3厘米。圓錐花序腋生;花小,綠白色或淡黃色,長約2毫米;花被6裂,橢圓形,長約2毫米,內(nèi)面密生細(xì)柔毛;能育雄蕊9,花藥4室;子房卵形,光滑無毛,花柱短,柱頭頭狀。核果球形,寬約1厘米,熟時紫黑色,基部為宿存、擴(kuò)大的花被管所包圍;ㄆ4~6月。果期8~11月。
本植物的根(香樟根)、樹皮(樟樹皮)、樹葉(樟樹葉),果實(shí)(樟樹子)以及木材、枝、葉中提取的結(jié)晶(樟腦)亦供藥用,各詳專條。
【生境分布】栽培或野生于河旁,或生于較為濕潤的平地。分布廣東、廣西、云南、貴州、江蘇、浙江、安徽、福建、臺灣、江西、湖北、湖南、四川等地。
【性狀】為形狀不規(guī)則的木塊,外表呈赤棕色至暗棕色,橫斷面可見年輪,質(zhì)地重而硬,有強(qiáng)烈的樟腦香氣,嘗之有清涼感。以塊大、完整、香氣濃郁者為佳。盛產(chǎn)我國沿海一帶,廣西、江西、福建、臺灣、湖南、湖北、四川、云南等地均有,以臺灣產(chǎn)量最大。
四川地區(qū)有以本品制成的船底板,經(jīng)多年水浸腐朽,取出入藥者,名"甲沉香"。
【化學(xué)成份】樟木含樟腦及芳香性揮發(fā)油(名樟油)。樟油減壓分餾,可得白油20%(沸點(diǎn)160~165℃),中含1,8-桉葉素25~30%、α-蒎烯、莰烯、檸檬烯等;赤油24%(沸點(diǎn)210~250℃),中含黃樟醚、α-松油醇、香荊芥酚、丁香油酚等;藍(lán)油1%(沸點(diǎn)250~300℃),中含畢澄茄烯、甜沒藥烯、α-樟腦烯、薁。樟樹的根中尚得新木姜子堿和牛心果堿。木材尚含C16~25正烷烴、C17~33異烷烴、C16,20,22,24,26,28烷醇(其中C26烷醇約占50%)、β-谷甾醇、多元醇、酮醇等。樹皮中尚檢出丙酸、丁酸、戊酸、己酸、辛酸、癸酸、月桂酸、肉豆蔻酸、硬脂酸、油酸等。葉中尚含C16~33的正烷烴。種子含脂肪油,其中飽和脂肪酸占93%;三飽和酸、二飽和酸、一飽和酸及三不飽和酸甘油酯的比例為80、17、1、2%。髓季節(jié)不同,葉中含樟腦0.2~1.5%。葉中黃樟醚含量為0.04~0.05%,與季節(jié)無關(guān)。
樟樹變種的葉含重?fù)]發(fā)油0.83%,輕揮發(fā)油0.26%。重油中含黃樟醚80%,樟腦10%;輕油中含芳樟醇70%,樟腦1%。
云南樟葉袖中含莰烯、α-蒎烯、聚傘花素、芳樟醇、α-松油醇、樟腦、檸檬醛、癸醛、甲基庚烯酮、1,8-桉葉素及丁香油酚。
毛葉樟的小品種之一香茅樟的鮮葉出油0.68~2%,葉油中樟腦約為50%,檸檬醛及甲基庚烯醒約為42%,另外尚含有1,8-桉葉素、α-蒎烯、莰烯及dl-檸檬烯。毛葉樟的另一小品種毛葉芳樟的葉油以含萜烯和1,8-桉葉素為主。
日本產(chǎn)樟樹的葉和小枝產(chǎn)揮發(fā)油和樟腦約1%,揮發(fā)油去樟腦后的余油約占10%,中有α-衣藍(lán)烯約3%,β-欖香烯約8%,β-石竹烯約35%,葎草烯約18%,芹子烯14%,橙花叔醇1%。另有報(bào)道,樟油高沸點(diǎn)部分(沸點(diǎn)>215°)中的主要成分是α-衣藍(lán)烯、α-檀香萜烯、β-檀香萜烯和δ-畢澄茄烯,含量都在10%以上;尚含γ-廣藿香烯、二氫白菖考烯、白菖考烯、茄萜二烯-9,11、1,6-二甲基-4-異丙基-7,8-二氫萘、β-欖香烯、石竹烯、葎草烯等。從藍(lán)油部分還分得倍半萜成分樟烯酮、樟烯醇、枯蘇醇。日本產(chǎn)樟樹的枝葉存放幾天后再蒸氣蒸餾,可產(chǎn)揮發(fā)油1~1.3%,油中含醇類90%,主為芳樟醇,樟腦2.1%。
【性味】辛,溫。
、佟侗静菔斑z》:"味辛,溫,無毒。"
、凇侗静菰傩隆罚"味苦,性溫,無毒。"
、邸稄V西中藥志》:"味辛,性溫,有小毒。"
【歸經(jīng)】《本草再新》:"入肝、脾、肺三經(jīng)。"
【功能主治】祛風(fēng)濕,行氣血,利關(guān)節(jié)。治心腹脹痛,腳氣,痛風(fēng),疥癬,跌打損傷。
、佟侗静菔斑z》:"主心腹痛,霍亂,腹脹,宿食不消,常吐酸臭水,酒煮服之。亦作浴湯治腳氣,除疥癬風(fēng)癢。"
、凇侗静菰傩隆罚"暖血道,利關(guān)節(jié),治跌打折骨,氣逆血滯,兼能墮胎。"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3~5錢;或浸酒。外用:煎水熏洗。
【注意】孕婦忌服。
【附方】①治胃痛:樟木五錢,水煎服。(《江西草藥》)
、谥文_氣,痰壅嘔逆,心胸滿悶,不下飲食:樟木一兩(涂生姜汁炙令黃),搗篩為散。每服不計(jì)時候,以粥飲調(diào)下一錢。(《普濟(jì)方》樟木散)
、壑瓮达L(fēng),手足冷痛如虎咬者:樟木屑一斗,以水一擔(dān)熬沸,以樟木屑置于大桶內(nèi),令人坐桶邊,放一腳在內(nèi),外以草薦一領(lǐng)圍之,勿令湯氣入眼,恐壞眼,其功甚捷。(《醫(yī)學(xué)正傳》)
、苤悟隍家乎r樟樹枝,煎服二碗。(《驗(yàn)方選集》)
【各家論述】《綱目》:"霍亂及干霍亂須吐者,以樟木屑煎濃汁吐之,甚良:又中惡卒死者,以樟木燒煙熏之,待蘇乃用藥,此物辛烈香竄,能去濕氣、辟邪惡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