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慘世界讀后感集合(15篇)
讀完一本書以后,你有什么體會呢?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后感吧?墒亲x后感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悲慘世界讀后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悲慘世界讀后感1
《悲慘世界》,顧名思義寫的就是一個十分悲慘的世界。這世界之所以悲慘,是因為人的心里充滿著恨。
故事主人公冉阿讓因為一次偷竊而開始了他長達19年的苦役生活。當(dāng)他想著要改過的時候,人們卻歧視排斥他,讓他感受不到一絲的溫暖。甚至當(dāng)一位好心人告訴他冬天不要睡在室外的長凳上時,他冷漠地回答:“我在監(jiān)獄冷冰冰的地板睡了19年,此刻睡那里有什么區(qū)別呢?”冉阿讓的回答無疑讓人感到更加寒冷。是啊,這個世界給他的愛太少,留在他心里的,是滿滿的悲傷和憤恨。
但幸好這時候,和藹的神父出現(xiàn)了。他不僅僅沒有像別人那樣排斥冉阿讓,還把他當(dāng)成了朋友,哪怕當(dāng)冉阿讓偷走了他寶貴的銀器。他的感化使冉阿讓第一次感受到了世間的溫暖,就像一個一向住在冰冷地底下的種子感受到了陽光,然后慢慢地開始發(fā)芽。
冉阿讓心里愛的種子就是這樣被播種的。當(dāng)他開始準備過另一段人生的時候,柯賽特出現(xiàn)了。她的出現(xiàn),無疑是冉阿讓人生的轉(zhuǎn)折。從孤零零的一個人,變成了形影不離的兩個人,從為自我著想,到什么事都從柯賽特出發(fā)。柯賽特澆灌了冉阿讓的心之種,讓他一發(fā)不可收拾地長起來。
柯賽特的健康成長,不僅僅是冉阿讓的功勞,更是她母親的功勞。她的母親芳汀深深地愛著她,但卻沒有潛力照顧她。只好獨自一人在外工作來供養(yǎng)她?上佩e了人,德納第夫婦根本沒有好好對待柯賽特。之后他們更逼芳汀入絕境。是的,他們愛自我的家人,但那種愛是自私的愛。因為他們對柯賽特,對任何別的人都沒有一點愛心。
真正的愛,是像冉阿讓那樣的,用自我的力量去愛這個世界,愛這個世界的人。因此他才會拼命就馬呂斯并同意柯賽特和馬呂斯的.婚事,默默地給予窮人們一些生活資助,在生命的最后時間忍下心不去找柯賽特……
如果說神父當(dāng)時對冉阿讓的愛是一種寬容的愛,馬呂斯對柯賽特是一種情戀的愛,那么冉阿讓對世界的愛,就是一種大愛。
世上如果沒有了這些感情,就只是一個空殼罷了。所以說,沒有愛的世界,是個悲慘世界。
如今我們身邊還有很多需要愛的人們,當(dāng)我們享受別人的關(guān)愛時,別忘了用愛去滋潤仇恨的心靈,用愛去擁抱本無情的世界。像神父那樣,去寬容;像冉阿讓那樣,去付出。
愛的世界不悲慘。播種愛的種子,讓世界成為愛的世界。
悲慘世界讀后感2
一陣暖風(fēng)吹開含苞未放的花蕊,也吹落了那泛黃的枯枝敗葉,梧桐更兼細雨,混合著空氣中瘋狂工作的刺鼻的氣味,不由分說地鉆進我的身體。望著眼前麻木的人流,以及以人們的靈魂為動力而不停地轉(zhuǎn)動像臺巨大發(fā)動機的世界,我突然想起剛剛看過的一本書—《悲慘世界》。
這本書以一個名叫冉阿讓的人為線索,刻畫各階段人們的生活,最后,在總結(jié)出自己的觀點:道德,才是那個腐朽的社會最后的一根救命稻草。作者是以一個普通人的眼光去看世界的,所以他并沒有富人眼中的豪華與奢侈,也沒有窮苦人眼中的極度厭惡,普通卻更真實。作者將一個赤裸裸的世界放在我眼前,仿佛有一個蒼老而吸引人的聲音再說:歡迎光臨。
郭敬明說過:“這是像匕首一樣鋒利的冷漠時代。人們的心臟挖出一個一個洞,然后在被埋進滴答滴答的炸彈。財富迅速地兩級分化,活生生把人的靈魂撕成兩半!辈灰J為這太過夸張和血腥,這便是社會最真實的寫照。人們對社會的種種,早就熟視無睹,早就麻木。所謂的道德,已是舊照片,已是回憶,伴隨著他們曾經(jīng)熱情,被丟失在茫茫人海中,不復(fù)存在。但總有那么一些人在默默地,執(zhí)著地堅持著什么,他們被別人嘲笑,被稱為“傻子”,我卻知道他們所堅持的,它有一個很好聽的名字—道德。
冬日的清晨是寒風(fēng)凜冽的,即使夏日的清晨也不乏冷氣彌漫,當(dāng)我們還窩在小小的被子里,做著各式各樣夢的時候,有一群人已經(jīng)早早地開始工作了。我們不知道他們每個人的名字,但他們卻有一個共同的名字—清潔工人。他們?nèi)淌苤盏膰篮,夏日的積熱,他們是城市的美容師,卻沒有一個人記住他們的名字。他們中有人可能不知道道德是什么,甚至有人都不知道“道德”怎么寫,但是正是這種“無知”與默默無聞榮耀地體現(xiàn)了這種道德!
浩瀚的宇宙縱使再大,也需要每一顆微小的.星辰去組成,去支撐。我們好像這一顆顆星辰,對于這個巨大的時代,我們渺小的什么都不是。但是我們卻懷著一顆砰砰直跳的心和那種骨子里藏不住的熱情去擁抱這個社會,不怕嘲笑,不言失敗。他們的心中有一股強大的信念支撐他們渺小的靈魂。人,要對的起自己的良心!是的,這個社會縱使如匕首般冷漠鋒利,但是總有一些人,在無限膨脹的冷漠中小小地努力著,在麻木的人流中默默的堅持著。
道德,讓我們不再卑微,不再渺小。因為道德已像熊熊烈火,燃燒了我們的斗志,點燃了我們的激情。讓我們以一個星辰的微光,照亮整個宇宙!
悲慘世界讀后感3
《悲慘世界》這一部經(jīng)典著作出自雨果這一位大作家,其經(jīng)典不必多說。況且,它還包括了許多耐人尋味的深刻哲理。
書中有上帝般的人物,也有魔鬼般的形象,有由大惡轉(zhuǎn)為大善的奇跡,也有由純潔被玷污為低賤的無奈。
書中主人公冉阿讓因饑餓偷取了一塊面包而入獄,出獄后又偷盜主教的銀器,因受到主教的感化而從善,改名馬德蘭,興辦工業(yè),救濟窮人。后被選舉為市長,卻被新任警長沙威認出。為解救被誤認為冉阿讓的無辜者,主動自首而再度被捕。出獄后收養(yǎng)了死去女工芳汀的女兒珂賽特。珂賽特長大后與去年馬里尤斯相戀,馬里尤斯赴巴黎參加起義,冉阿讓為成全二人,親赴戰(zhàn)場尋找馬里尤斯,卻恰好碰見起義軍將要處決被俘的沙威。冉阿讓以德報怨,放走沙威。沙威受到感化,投水自盡。后起義失敗,冉阿讓冒險救出受傷的馬里尤斯,在成全他與珂賽特的婚事后死去。
如果說《悲慘世界》中所要傳達的是一種忍受和人道主義精神和思想,那么也許就是因為這種原因,文中的主人公都有服從現(xiàn)實的傾向,第一個就是冉阿讓的服從主義精神,前期的冉阿讓是具有反抗主義精神的,他幾次越獄,悲慘的社會練就了她對于悲慘反抗的性格。可是她的反抗還是無法和社會的`悲慘抗爭,可是豬是因為這種對于現(xiàn)實的反抗和對于社會的仇恨致使冉阿讓堅強活著,可以這么說在遇到米里哀主教之前他的人生就是反抗社會和黑暗。可是在遇到米里哀主教之后,主教是這個殘暴的讓啊讓靈魂得到了復(fù)蘇,就在冉阿讓脫去一個孩子的一枚金幣的時候,這種米里哀主教的影響與冉阿讓的過去世界觀產(chǎn)生了最嚴重的矛盾。我們可以將這部分堪稱一個人人的轉(zhuǎn)折,也就是冉阿讓過去與以后的轉(zhuǎn)折,過去是對于社會的反抗和仇恨,那么從今天的以后,就是真正悲慘的開始。從此冉阿讓改頭換面成為了市場,其本身的意義就是通過對于別人的貢獻和犧牲來體現(xiàn),直到遇到了芳汀。在次以后,我們就看見一個真真正正悲慘的人物,他對于一切的忍受,可是現(xiàn)實總是在這種忍受里逼迫他,壓迫他。對于芳汀女兒的挽救更是體系那了冉阿讓所信奉的基本價值,冉阿讓最后在珂賽特和馬斯呂的愛情里孤獨著死去。
愛或是一句親切的問候,或是嚴厲的責(zé)罵,或是人們之間的互幫互助,愛或許還是一個微小的動作……
悲慘世界讀后感4
我家里有好多本中外世界名著,像《西游記》《水滸傳》等等,每本都很精彩,都讓我愛不釋手。不過最受我喜愛的還是法國著名作家雨果寫的那本《悲慘世界》。
書中的主人公冉阿讓勤勞正直,樂于助人,胸懷坦蕩,品格高尚。他是資本主義社會受盡苦難,迫害,被貴州歧視的勞苦階層的代表。作者通過對主人公不幸的描寫,表達了對不幸的人們的同情,同時揭露了當(dāng)時社會的黑暗。
冉阿讓開始是一個普通的園藝工人,由于不忍心孩子挨餓,偷了一塊面包而被判刑。刑滿釋放后,雖然飽受歧視和排斥,卻立志開辦了工廠,成了富翁,并被推選為市長。后又因不愿別人被誤判而代自己受罪,冉阿讓在法庭上自首,再次入獄,被判無期徒刑,并在一次機會中跳海逃走,他解救并收留了孤女珂賽特,認識了大學(xué)生馬利尤斯。然而又受到了德納第的勒索,他機智地逃脫了德納第的謀財害命。冉阿讓參加了轟轟烈烈的反抗巴黎七月王朝的戰(zhàn)斗,在戰(zhàn)斗中遇到了當(dāng)了俘虜?shù)囊恢痹谧凡蹲约旱纳惩介L,但他不計前嫌放了他。冉阿讓因為不愿意連累珂賽特和馬利尤斯,情愿犧牲自己,把五十八萬法郎的存款留給了他們,自己住到外面,身體卻一天天地垮了下去。這位平凡而偉大的苦難人就這樣安詳?shù)碾x開了人間。
這本書 我一讀再讀,每次的感受都不一樣,主人公那高尚無私的品格一直回蕩在我的腦中。和他相比,我覺得自己太渺小了,主人公經(jīng)歷了那么多的苦難辛酸,卻從來不氣餒,不屈不撓的與命運做斗爭,滿懷熱心的去幫助別人。而我呢,一點點小的波折,就好像是世界末日來了一樣,經(jīng)不起一點點的風(fēng)吹雨打。
就像有一次,老師叫我們寫周記,一個同學(xué)在周記里寫到我在上音樂課的時候用豎笛和另外一個同學(xué)打鬧。其實,那個同學(xué)誤會我了,所以當(dāng)時,我委屈極了,非常記恨那個寫周記的同學(xué),覺得世上所有的.人都與我作對,我好像受了天大的冤枉一樣。整天氣鼓鼓的,和所有的人鬧矛盾?赐赀@本書我懂了,并不是你要做的每一件事都能得到別人的支持和理解。但我們不能這樣就喪失了對別人的熱忱和信心,我們要理解相信別人,嘗試著去和別人溝通。主人公教會了我正確對待身邊發(fā)生的事物,不能偏激地對待別人。
我想,我們現(xiàn)代人的生活,比起生活在過去資本主義社會的人們要幸福太多了,只要我們都像書中主人公那樣胸懷寬廣,熱心幫助和對待別人,我相信我們的社會變的更加美好。
《悲慘世界》這本書深刻地反映了生活在資本主義社會的貧苦階層的悲慘命運,以仁慈博愛來杜絕罪惡,改革社會。這本書能引發(fā)人們對美好的渴望,希望大家都能好好的讀一讀。
悲慘世界讀后感5
法國著名作家雨果寫的《悲慘世界》是我最喜歡的書籍之一。
文中人物眾多,但我最喜歡,也最敬佩的便是這本書的主人公——冉阿讓。冉阿讓是一個伐木工人的兒子,他從小就成了孤兒,長大后失業(yè),為了撫養(yǎng)姐姐的7個孩子而偷竊面包,被判苦役,中途三次越獄失敗。他雖歷經(jīng)磨難,卻仍有一顆善良的心,出獄后被米里哀主教感化而成為一個善人。他永遠在背后默默付出,總是真誠的去對待每一個人,哪怕這個人與他素不相識,哪怕這個人與他毫無血緣關(guān)系,哪怕這個人是他的仇人……。后來,他因救助別人暴露身份,重新遭到通緝,到處飄泊,受盡不白之冤,在痛苦和孤獨中度過晚年,臨終時才得到親友的'理解。
文中的畫面歷歷在目,印象最深的便是冉阿讓明明有機會可以殺了一直在追捕自己的沙威警官,他卻放了空槍,讓沙威逃走,最后沙威警官自己投河自盡了。我看了以后不禁驚訝了,冉阿讓竟然寬恕了追捕自己多年的仇人,真是不可思議!如果我們是冉阿讓,肯定會毫不猶豫地開槍殺了沙威吧!可冉阿讓卻放了他,這正應(yīng)了明代學(xué)者薛日宣所說的:“唯寬可以容人,唯厚可以載物!彼臍饬浚膶捜荽蠖,讓我更是欽佩幾分。
冉阿讓的大愛無私更使他高大無上。他對“不會唱歌的小云雀”珂賽特更是如同自己的親生女兒一般疼愛,珂賽特是他收養(yǎng)的孤女,和他并沒有任何血緣關(guān)系,這其實是出于對芳汀和珂賽特的憐憫。珂賽特是芳汀的私生女,芳汀把珂賽特托付給了開旅館的一家人。芳汀天天省吃儉用,過得十分困難,只為了珂賽特能活得更好,但珂賽特的生活也不理想,天天被德納第夫婦折磨。芳汀死后,冉阿讓完成了她的遺愿,把珂賽特接回了自己身邊,從此,珂賽特過上了幸福的生活。有人說,珂賽特是書中人物的一個亮點,她的堅強令人動容,這無可厚非。而我卻想補充,珂賽特是何其幸運,因為她有冉阿讓的付出,冉阿讓的關(guān)愛,是冉阿讓成就了她完美幸福的人生!
《悲慘世界》是維克多雨果的代表作之一,雨果不僅告訴了我們社會底層的人們的生活,還告訴了我們一些美好的東西:憐憫、寬容、善良。在生活中大家難免會犯錯,當(dāng)別人犯錯時大家第一個想到的是:懲罰怪罪謾罵……,但是在我看來最重要的不是這些而是——寬容。一顆寬容善良的心,能夠拯救一個犯錯的人。同樣的,保持一顆真、善、美的心靈,這個世界就會變得無比美好。
悲慘世界讀后感6
暑假過半的時候,我終于讀完了法國著名文學(xué)家,維克多﹒雨果的傳世之作——《悲慘世界》。
這本書講了這樣一個故事:主人公冉阿讓由于饑餓過度偷了一個面包,使他在監(jiān)牢里度過了黑暗的19年。出獄后,他受盡人們的歧視,沒有人理會他。就在冉阿讓已經(jīng)絕望的時候,一位善良的主教用他仁慈的心改化了冉阿讓。冉阿讓雖然后來盡力去幫助別人,想用多做一些好事來彌補自己從前所犯下的過錯,但是當(dāng)人們得知他從前是個苦役犯后,都不接受他的'好意,可是冉阿讓并不介意,仍然懷著那的善良的心去幫助別人。
看完這本書后我深深地感受到當(dāng)時的社會是如此的不公平,難道一個人犯了錯就永遠得不到原諒了嗎?偷固然是不對的,但如果面包店的老板如同主教那樣仁慈善良,那么冉阿讓就不會坐牢。可能他就會早一步當(dāng)上市長,造福更多的人。又如,主教告發(fā)了冉阿讓,那樣冉阿讓可能又要繼續(xù)坐牢,終其一生只能在監(jiān)獄里渡過。這樣子的社會讓我感到很失望,而冉阿讓就像是這黑暗中的一縷陽光,照亮著、溫暖著別人。
當(dāng)他是一個擁有無數(shù)財產(chǎn)的市長時,他卻把大多數(shù)的錢都捐給了慈善機構(gòu)和窮人們,他還經(jīng)常把面包和衣物送給挨餓挨凍的人。有一位老人被壓在車下時,他冒著可能被認出來的危險救下了老人。又有一位老人,因長得像冉阿讓而被捕。冉阿讓竟然為了救下了那位跟他毫無血緣關(guān)系的老人,公開承認自己就是冉阿讓!為此他放棄了一切已得到的名譽和地位,再一次進了那個已經(jīng)呆了19年的牢房。
每個人都有愛,但有的人只愛自己,愛自己的親人,愛自己所擁有的一切。而冉阿讓的愛卻是給世上所有貧苦的人。這樣無私奉獻的愛就是所謂的“博愛”,也正是值得我們學(xué)習(xí)的地方。
在他們那個年代像冉阿讓這樣的人并不多見,而我們這個時代卻到處可見獻愛心的活動。就在我們學(xué)校也舉行過好幾次這樣的活動了。
記得有一次捐書活動,同學(xué)們你一本,我兩本的踴躍捐書。我也把一本自己喜歡的,好不容易得來的書捐了出去。為此我糾結(jié)了好久,因為這是我下棋贏回來的,而且是第一次贏了媽媽得到的獎品?墒俏矣窒M毨У貐^(qū)的小朋友也能看到這么好看的書。當(dāng)時老師還讓我們在書上寫了地址、姓名等等,我希望有人收到后會寫信給我,和我交流一下感想。
這個世界需要愛,這個世界需要奉獻。也許我們很難改變別人,但我們可以先改變自己,用善良、寬容和愛來對待身邊的每一個人,感化每一個人,讓世界永遠充滿愛!
悲慘世界讀后感7
只看了第一部《芳汀》第一卷、第二卷,我已經(jīng)被雨果的哲學(xué)徹底征服。
第一卷、第二卷主要人物只有兩位:卞福汝主教和冉阿讓。
“一個人的心中充滿黑暗,罪惡便會在那里滋生。有罪的并不是犯罪的人,而是那制造黑暗的人!薄甯H曛鹘
罪犯是真的有罪?還是只是社會認為他十惡不赦?法律是人類社會的產(chǎn)物,是統(tǒng)治階級的意志體現(xiàn),它像一條邊界,而邊界那邊就是萬丈深淵。不管是因為生計所迫,還是選擇錯誤,一個人只要稍微越線,便沒有了回頭路,所有人都會拋棄你;換而言之,社會已經(jīng)完全拋棄你。
前幾天看了斯坦利·庫布里克的《發(fā)條橙》,講的就是一個懵懂少年因無知而犯罪,在監(jiān)獄——不,應(yīng)該說是社會將所有罪惡集中起來發(fā)酵滋長的黑暗之處——度過兩年“讀圣經(jīng)、洗罪惡、思悔改”的生活后,獲得一個“罪犯醫(yī)療計劃”的.機會。所謂“罪犯醫(yī)療計劃”,就是將人的本能反應(yīng)——一種人造的畸形反應(yīng)——強加到一個人的判斷力之上。這實際上就是一種剝奪人權(quán),一種將個人意志機械性拆除的社會意識行為。就像上文所描述的,即使那個少年成功接受了“醫(yī)療”,再次步入社會后,照樣會被不當(dāng)做人,人權(quán)受到肆意踐踏。
卞福汝主教對待犯罪,只會用“寬恕”這一理性之光,雖然這一星點的閃光只能——或許還不能照亮一點點那陰暗的世界,但至少能點亮他周圍的那一點點空間,能做他周圍些許人的微光騎士。
像是冉阿讓,只因牢犯的身份,公民基本權(quán)利完全喪失;在十九世紀初,《人權(quán)宣言》已發(fā)表二三十年后,“人人生而平等”、“天生人權(quán)不可剝奪”、“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這些東西放在冉阿讓身上又是顯得多么諷刺——宣言終歸是一張紙,不過是一場革命的產(chǎn)物,而革命的成果被偷換時,一切仿佛又回到了原始,就像卞福汝主角所說:
“進步的暴力便叫作革命,暴力過去后,人們就認識到這一點:人類受到了呵斥,但是前進了!
我的理解是:“人類被認為受到了呵斥,但是前進了!
革命,只是政治奪權(quán)的美化詞。每一次,不滿的一些被奪利益者——他們叫自己革命者——都會用一些本身是很科學(xué)、人道的新式理論來獲取,或者直接說套取無辜百姓的支持,接著用暴力(非暴力即威脅)趕盡殺絕當(dāng)權(quán)者、既得利益者,然后便可以用一副滿腔熱血的腔調(diào)和曾經(jīng)支持過他的民眾說:“革命勝利了。”接踵而至的,便是這個曾經(jīng)的革命集團的墮落,對既得利益的瘋狂揮霍,然后再次引發(fā)群眾的不滿,再次引發(fā)一場所謂的“革命”。
《悲慘世界》里的那個世界是灰冷陰暗的,很多時候,讀著讀著,會陷入絕望的深淵。但每次總會有一絲微光正射進你的心靈。這或許就是雨果以客觀態(tài)度描述一個世界,同時也不忘做出祈禱的哲學(xué)吧。
悲慘世界讀后感8
19世紀的法國文壇風(fēng)起云涌,涌現(xiàn)了一大批璀璨耀眼的文學(xué)大家,而維克多·雨果則可被稱為最杰出的、最才華橫溢的小說家之一,在法國文學(xué)史上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侗瘧K世界》以浪漫主義和現(xiàn)實主義相結(jié)合的寫法,塑造了眾多經(jīng)典底層人物,描寫了當(dāng)時法國社會的方方面面,是一部震撼人心的巨著,也是雨果最重要的代表作。
《悲慘世界》敘述了以讓·瓦讓為主的故事。普通工人讓·瓦讓為了幾個侄子免于挨餓鋌而走險偷面包而被抓進監(jiān)獄,19年的苦役犯生涯令讓內(nèi)心充滿著對社會的仇恨,恩將仇報地偷了留宿他的米里埃神父的銀制餐具再次被捕。面對警察的調(diào)查,神父慈悲的說這一套餐具是送給讓的,甚至把沒有拿走的銀燭臺也送給了讓,拯救了讓的靈魂。從此讓成為了“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的一個高尚的人。
19世紀的法國是天主教國家,小說的主人公讓·瓦讓是天主教信徒,米里埃也是天主教神父,全本小說乃至整個法國幾乎沒有佛教存在的痕跡,那《悲》和佛教有什么關(guān)系?和佛子行什么關(guān)系?粗看的確是沒關(guān)系,如果讀完整本小說,相信眾多的虔誠佛教信仰者能被書里眾多善良而堅定的人物,如米里埃神父、讓·瓦讓、甚至芳蒂娜“圈粉”了,即使擁有不同的信仰,但是他們偉大的品質(zhì)與堅定的善行都是佛子學(xué)習(xí)的榜樣。之后將為各位讀者娓娓道來幾個重要人物的故事。
米里埃神父負責(zé)一方多山地少平原的窮教區(qū),巡視教區(qū)身體力行,克服山地交通不便等條件,待人寬容而溫和,很少說教,從不把任何品德放到不可攀登的高度,也從不舍近求遠去尋找論據(jù)和榜樣。比如有些地方的村民漠不關(guān)心窮人,就舉周邊的.某村是如何善待窮人的例子。神父為了布道方便入鄉(xiāng)隨俗,學(xué)會了當(dāng)?shù)馗鞣N方言,拉近了與村民的距離,慈祥而平易近人地講著沒文化的農(nóng)民都能聽得懂的教義,缺少實例就運用比喻,令人心悅誠服。法國的天主教地位崇高,主教往往有筆很高的收入,而且也能收到很多捐款。但是神父從來不中飽私囊,一筆筆巨款經(jīng)他的手而絲毫沒有改變他的生活方式,他只保證基本生活需要,從不增添多余的東西。南懷瑾先生也有如同主教一般高尚的品質(zhì)與行事風(fēng)格,先生主講的《南禪七日》,課堂生動而活潑,親自示范指正學(xué)生不規(guī)范的動作,很少在故紙堆里尋找案例,并善于運用比喻,令人捧腹的同時,卻記憶深刻。南老師成名后稿費也隨之增多,卻也過著如米里埃神父一般節(jié)儉的生活。
悲慘世界讀后感9
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我讀了《悲慘世界》這本書。我對這本書愛不釋手,完全被里面的情節(jié)和人物所吸引。
這部作品主要刻畫了法國大革命前夕社會各階層人民的不同命運,揭示了當(dāng)時社會的重重矛盾,反映了法國社會的現(xiàn)實。故事主人公冉阿讓迫于生計,砸破玻璃偷了一塊面包,被判4年徒刑,又因4次越獄,又判了14年?墒钱(dāng)他獲取自由時,卻沒人愿意幫助他,原因就是他犯有前科。當(dāng)他受到主教的關(guān)照時,他決心一定要做好事,于是一系列的故事就發(fā)生了。
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化名馬德蘭當(dāng)市長的那段時間。有一位老人被壓在車底下,命懸一線。大家圍在一起不知所措,在旁議論紛紛。馬德蘭市長看到了,顧不上生命危險,在千鈞一發(fā)之際用盡自己所有的力量救出了老人。我看到這有些驚訝,他為什么不顧自己危險卻要救一個老人?他可以派人去救他,要知道他是市長呀,他應(yīng)該在市里也是呼風(fēng)喚雨的人物!后來為了讓一位長得像冉阿讓的人被釋放,他竟大膽地承認自己就是苦役犯冉阿讓,為的只是救出與自己毫無血緣關(guān)系的人,而拋棄了榮華富貴,進了那簡陋的牢房。生活中,我想這種事可能再也不會發(fā)生吧:誰不想榮華富貴,誰最不想整天大魚大肉,錦衣玉食,這樣多痛快、多自在。怎么會為了一個老人,放棄了一切?他還為了實現(xiàn)可憐的妓女芳汀的遺愿:找到自己的女兒柯賽特。冒著死的危險逃出了牢房,去找在一方受苦的柯賽特,將自己所有的`錢用在贖回小女孩身上,將女孩一直照料到他死。我不理解:他為什么要遵守一個與他毫不相干的死人的承諾?他為什么要冒著被海水淹死的可能逃走去找孩子?他為什么要將所有的錢都用光就只是就出一個與他無關(guān)的孩子?他為什么要一直照顧這個小姑娘一直到閉上眼睛?我心中有無數(shù)個為什么,我完全不能理解他的種種行動。因為他像一個圣人那樣,只想為別人付出,卻從不為自己切身利益考慮。
讀了這本書,我明白了:要做一個真正的自己,不要刻意地去偽裝任何東西。我們每個人都要做個心中充滿光明、善良、寬容的人,這樣世界才會充滿光明,不被黑暗勢力所吞沒!
其實,我們看書不僅要看紙表面上的文字,更要看到紙背后的一切。這本書讓我真切地明白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什么是真什么是假,什么是善什么是惡,什么樣的人生才是有價值的,什么樣的感情才是美好的……
悲慘世界讀后感10
這一次的讀書心得,我選了《悲慘世界》這一著作,從小學(xué)就聽說這本書很好,但由于種種原因,沒能真正的讀下這本書,F(xiàn)在學(xué)校給了我這個機會,我才得以用平靜的心境來了解雨果筆下的悲慘世界,書中的冉阿讓,芳汀,珂賽特都是那個時代的悲慘人物。接下來請允許我對這本書的大概情節(jié)做個簡單介紹。
這部著作的大致情節(jié)為:失業(yè)工人冉阿讓為外甥偷了一塊面包,被判處苦役十九年。出獄后,一個主教改變了他的命運,使他成為馬德蘭市長。天真純潔的少女芳汀,被惡濁的社會玷污后,受到了眾人的嘲弄,她的女兒珂賽特也被別人當(dāng)作奴隸,遭受百般折磨。最后還是被越獄的冉阿讓所救。冉阿讓就因為一塊面包被終身被冠上苦役犯,偷竊犯的名稱,即使后來他通過自己的善心做了很多造福人民的事情,但即使你脫胎換骨了,你的過去就是你的現(xiàn)在你的將來。法律不會因為你做了數(shù)不清的好事就赦免了你為生計而不得不偷了塊面包所犯的罪過。這點事最讓我寒心和不解的。
這部作品毫無保留地向我們展示了當(dāng)時社會的黑暗和人民的痛苦。我感到就因為一塊面包判冉阿讓19年苦役實在是太殘忍了,他也是迫不得已才來偷這塊面包的。如果當(dāng)時政府讓窮人們衣食無憂的話,他也就不會來偷了,所以,讓人民遭受痛苦的罪魁禍首是政府官員!出獄后的冉阿讓受到了一位主教的教育,便決定重新做人。不久后,他竟成為了令人尊敬的馬德蘭市長。他不斷幫助窮苦的人民,為他們排憂解難;他和那些整天沉迷于吃喝玩樂的政府高官真是天壤之別!他寧可自己挨餓,也不讓老百姓受苦,他才是一個真正的好官,才是一個真正愛崗敬業(yè)的人!讓我們向他致敬!在他擔(dān)任市長時期,在路邊看到一位衣衫破爛,傷痕累累的.小姑娘手里拎著一桶水,走也走不動。冉連忙奪過水桶幫她拎。原來,這個小姑娘名叫珂賽特,是一個老板的奴隸,受盡折磨。經(jīng)過一番周折,冉阿讓終于使小姑娘逃離了魔爪,自己收養(yǎng)了她。多么具有同情心的人啊!他完全可以置之不理,但是他不忍心這個小女孩,是他那顆善良的心改變了珂賽特的命運!那些資本主義的高級官員們,當(dāng)你們看到這一切時,難道一點也不會內(nèi)疚嗎?當(dāng)你們看到那些被剝削的人,難道會非常高興嗎?你們可以醒悟過來了!讀完這部小說后,我感到作者對這種殘酷,剝削,黑暗的社會充滿了厭惡,非常希望有一個博愛,仁慈,道德的環(huán)境。再仔細想想,我們現(xiàn)在不就是生活在后者之中嗎?為何還不去珍惜呢?為何還要去蹉跎光陰呢?我們現(xiàn)在的首要任務(wù)就是學(xué)習(xí),要想立足于這個競爭異常激烈的社會,你不得不用知識來武裝自己。
讓我們共同學(xué)習(xí),共同進步,共同來迎接那光輝燦爛的明天!讓光明永遠圍繞在我們的身邊!
悲慘世界讀后感11
當(dāng)再翻起這本《悲慘世界》時,我又想起了一個苦役犯冉阿讓在十九年牢獄后重新做人,用自己的善良去改變一切的故事,是一個悲慘的生活史。
這部小說反應(yīng)了當(dāng)時社會的黑暗,人性的扭曲,對那些丑惡的現(xiàn)象進行了強烈的批判。 當(dāng)我讀起這本小說,雨果筆下的文字仿佛充滿著無盡的力量,一次一次地將我心牽動,讓我猶如親眼目睹了一切,心中久久不能平靜,想著可惡的沙威,還有濟世的冉阿讓。因為偷了一個面包再加上逃跑,被判了十九年的刑罰,出獄后的.他開始仇視法律,可就在他要放棄這個社會是卞卡福教主一點一點地感化了他,隱姓埋名,開始了新的生活。他當(dāng)上了市長之后,進行慈善活動,樂善好施,幫助那些窮苦的人,他救助了孤女珂賽特,并辛辛苦苦地養(yǎng)育她,可是法律殘酷,社會無情,珂賽特誤解他,在孤寂中一步步走向死亡。他這樣一個平凡而又偉大的人,與這不公的社會做著無聲的抗爭,冉阿讓展現(xiàn)了他人性的魅力,寬恕了冷血追捕他的沙威,寬恕了孤女珂賽特,寬恕了這個社會,可有誰能夠?qū)捤∷兀?我開始深深地感悟到,冉阿讓與當(dāng)時黑暗,丑惡社會現(xiàn)象是相對應(yīng)的,善良的觀念,無私的愛心,高尚的品質(zhì),正義的化身。他為了一個太他頂罪的老人,冒著再一次入獄的危險,承認了自己就是冉阿讓,地位,榮華,富貴在他說出那一句話的頃刻間化為烏有,為了一個陌生人,但他不后悔,因為他那顆誠摯的,燃燒著正義的心還在跳動,永恒不停,他那份懂得感恩,怕苦了別人的善舉將被歷史所記住,永世長存,人們心中將會為他記下這華麗的一筆。我們再想想,為何他給予了社會這么多正氣但還是得不到社會的肯定,他人的贊揚,迎來的卻是社會的背叛和孩子的誤解呢?因為在那個年代擁有這種精神的人屈指可數(shù),就算冉阿讓再努力,恐怕也沒什么成效,可謂是勢單力薄啊,他的吶喊聲早已被世間的紛擾,不正之風(fēng)所掩蓋,最終只能被歷史的廢墟所掩埋,冉阿讓雖以自身做出了榜樣,但最后的下場卻是······哎······
所以只要我們社會上多一些這樣的人存在世界便會充滿信任和愛,一個對生活充滿熱愛的人,不需要滿座花園,只需要我們給他一點點關(guān)懷,便是為他們營造了一個幸福,永久的天堂。
書中這樣說道“夜沒有星光, 一片漆黑, 在黑暗中, 可能有一個站著的大天使展開雙翅, 在等待著這個人靈魂!
悲慘世界讀后感12
最近這個星期,我讀完了法國作家維克多·雨果的《悲慘世界》。
這本書主要講了刑滿釋放犯讓·瓦讓在受到迪涅主教的感化后化名馬德蘭開始從善,成為市長,經(jīng)過有救下淪落為娼的芳蒂娜;自首;落海逃出;將芳蒂娜的女兒珂賽特贖回并隱居修道院;離開修道院;因珂賽特與馬里尤斯相戀而痛苦;從革命者手中放走雅韋爾;救出馬里尤斯;坦白苦役犯身份;離開珂賽特這些事件的悲慘人生后躺在珂賽特懷里去世了。
讓·瓦讓原本不是惡人,只是因為饑餓偷了面包,就判了五年苦役,加上越獄的加刑,讓他變成了仇視社會的人。我認為這是法律不公正造成的,這樣的刑罰不但沒有讓他“改過自新”,反而起到了反效果。而迪涅主教的人格卻撼動了他,主教的感化卻讓他重新審視了自己,讓他變成了善人。這讓我感受到了有時靈魂的救贖比肉體的刑罰更有用,法律的不公正有時會貽害許多本性不壞的人。
但是,怎么才能分辨出一個人的.本性是好是壞呢?讓·瓦讓剛出獄時,看起來不就是個徹頭徹尾的惡棍嗎?所以,改變法律的行為是不可能做到的,我們也只能做到盡自己的力量感化他人,阻止他人墮落,盡可能平等看待所有人這些事了吧。就像迪涅的米里埃主教,他只是盡力教化著自己教區(qū)的人們,盡自己的能力去關(guān)心窮人而已。
讓·瓦讓在從善后,再也沒有做過違背自己道德的事,對于法律的不公,他沒有抱怨,對于兩次可以讓他平安,幸福生活下去的機會,他全部舍棄,因為他寧可“回到地獄里做天使”,也不愿“留在天堂里做魔鬼”;他寧可“斷送幸福”,也不肯“喪失道德”。這一點十分令我敬佩,在我們這些人當(dāng)中,又有誰能做到這一點呢?他將雅韋爾對他的迫害拋在腦后,放了他,這一點連雅韋爾都難以置信。命運的不公,他默默承受。越往下看,越覺得這個人物的形象變得越發(fā)高大挺拔。越看,越感到憤憤不平。但是除了那些犯罪分子,并沒有誰是令我憎恨的,因為著不光是他們的錯誤。就像雨果的自序所說的那樣,是因為世界上的愚昧和貧困。
除了書中的主人公,許多配角也被刻畫得栩栩如生。像是書中的流浪兒加弗洛什,被父母拋棄和生活困難對于他而言根本沒有什么影響,他天天都活得快快樂樂,滿腦子都是奇妙的點子,有時會唱唱歌謠,有時和一個罪犯朋友去干一些“壞事”,但沒有什么壞心眼,他自己是流浪兒,卻對其他孤兒很好。當(dāng)我看到ABC友社的革命者以及加弗洛什全部壯烈犧牲時,為此心情低落了許久。
其實我的感想還有很多,這本書帶給我的收獲真的非常大。
悲慘世界讀后感13
《悲慘世界》是一本能讓人陷入無限沉思的書,雨果對人性美劣根性的描寫,對善與惡的思索,在無形中滲透著無堅不摧的思想:唯有博愛才能讓人走出"悲慘世界"!
在這部作品中,作者把目光投向社會底層人民,對資本主義社會的黑暗進行了強有力的結(jié)露和批判,以他細膩的文筆描繪了社會底層人們地獄般的生活。雖然他們的命運都是悲慘的,但他們的心靈確實高尚的,他們的心理都有一種信念:愛!主教對冉阿讓的博愛,冉阿讓對珂塞特的父愛,芳汀對珂賽特的母愛,珂塞特和馬呂斯之間的情愛………正是因為有愛,所以才讓這部處處展示著絕望和鮮血的作品多了一抹別樣的色彩!
出獄后的冉阿讓背負著囚犯的身份,飽受他人的歧視,殘酷的現(xiàn)實逼他就犯,他偷了主教一個銀燭臺。主教非但沒有怪他,反而把另一個燭臺也送給了他。在善良,博愛的主教的感化下,冉阿讓洗心革面,經(jīng)過自己的努力幾年之后變成了受人尊敬的馬德蘭市長。他不忘主教的仁慈與善良,常常對窮苦的人給于援助,他無私的幫助芳汀,收珂塞特做養(yǎng)女,從下水道救出馬呂斯,放走追捕他的沙威警長……冉阿讓的身上體現(xiàn)了人道主義的博愛,從某種程度上來講也是時代的悲劇,是社會底層人民苦難的縮影。世界是不完全的,也不是絕對的。就像小說中的德納第夫婦,他們對珂塞特百般欺壓,將芳汀寄來的東西給自己的女兒,最后卻淪為階下囚,這是典型的小人物的自私自利的體現(xiàn)!
書中最能引發(fā)人對善與惡的.思考的是沙威警長,他窮其一生追捕冉阿讓,一次次打破冉阿讓平靜的生活,他們之間是天生的死敵,但最后卻又成為特殊的朋友。沙威如同獵人一般將冉阿讓這個獵物不斷驅(qū)趕,也正是因為這種逼迫使得冉阿讓不斷探索掙扎,一步步向上攀登。小說的最后,冉阿讓放走沙威,沙威才認識到自己的自己的錯誤,認識到那個黑白顛倒的社會。那個冷漠絕望的世界不是他所追求的,在善與惡的強烈沖擊下,他孤獨而又絕望的跳河自殺;盍艘惠呑,到頭來卻發(fā)現(xiàn)自己從一開始就錯了,世界上沒有比這更悲哀的事了!
在那個時代背景之下,即使你在高尚,再偉大,再與命運的不公和惡勢斗爭,卻總是顯得孤單。不過,也正是這種差距懸殊的對抗,才更加凸顯主人公冉阿讓的英雄本色!
讀《悲慘世界》,得到的不僅是文學(xué)的進修,更是情感的升華,靈魂的洗禮!
悲慘世界讀后感14
《悲慘世界》是法國大作家維克多·雨果在1862年發(fā)表的一部長篇小說,是十九世紀最著名的小說之一。
這部著名的小說講了這樣一個故事:瓦爾讓家里很窮,為了養(yǎng)活姐姐的孩子們,他在無奈下偷了一塊面包,卻因此成為了苦役犯。出獄后他被大主教感化,從此開始新的生活。他收養(yǎng)了孤兒珂賽特,把她當(dāng)做親生女兒看待。珂賽特長大后過上了快樂的生活,找到了自己的真愛馬里尤斯,老人不久也去世了。瓦爾讓的一生十分坎坷,但他擁有著一顆好的心,他頑強、熱心而善良,并且很愛珂賽特,她好像就是他生命的意義,如綠葉和鮮花的關(guān)系一樣,密不可分。
這本名著給我留下的最深印象是它的暗與明的對比:
作家所講述的這個故事讓人感動而又十分有真實感,瓦爾讓的本意也并不壞,他為了家人的生存而無奈,卻只因偷了一塊面包而遭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這是“暗”的一面,來自人們的鄙視,來自社會的惡意,使他似乎被深深地烙上了苦役犯的標簽,他無論做什么,都不被人們接受,并且伴有無窮無盡的追捕,他的靈魂永不能解脫似的,這是反映當(dāng)時的黑暗社會的最強有力的一筆!這能讓人感覺到作者深深的擔(dān)憂與嘆息和對社會的批判。例如:“我又走到另外一家客店。他們對我說:‘滾!’這家不要我。那家也不要我。我又到了監(jiān)獄,看門的人也不肯開門。我也到過狗窩。那狗咬了我,也把我攆了出來,好象它也是人似的,好象它也知道我是誰似的!
作者刻畫的`瓦爾讓這個人物,是能讓讀者感到深深的同情與不平的,能夠引起人們內(nèi)心的共鳴,但人們又怎能不被他的一生所震撼,怎能不被他的高尚精神而感動呢?這便是書中“明”的一面。作者在書中寫的一個個小故事都像是平常自然的,但小細節(jié)總能讓人感覺到其中的深意,每一件事情仿佛在瓦爾讓的高貴心靈的映照下變得熠熠生輝,籠罩上了純潔的紗。作家描繪的細節(jié)讓人驚嘆不已,無法不讓人產(chǎn)生圣潔的、純粹的尊敬。作者在述說這悲劇的同時又加入了美好而純潔的愛情,使這整部小說又透露出一絲生機和希望,也讓好心得到了安慰。例如:“馬呂斯和珂賽特都不曾想過這樣將把他們引向什么地方,他們認為這便是他們最后歸宿了。想要愛情把人導(dǎo)向某處,那是人們的一種奇怪的奢望!
《悲慘世界》讓我受益匪淺,推薦大家去讀。
悲慘世界讀后感15
花了一個多月看完悲慘世界,雖然感覺小說有些地方是冗長了,但故事情節(jié)的巧妙設(shè)置,以及對人物入木三分的描寫,我還是很喜歡這部名著,也給主人公冉阿讓所表現(xiàn)出來的品質(zhì)深深所感動了。
回想起書中開頭,剛出獄的冉阿讓偷了米里哀主教兩個銀燭臺,主教卻說這是送給冉阿讓的禮物,使冉阿讓避免再次服苦役。冉阿讓不明白,一般人都不會明白,為什么主教要這樣做,這是以德報怨,寬容么?主教高尚的行為,深深震撼了冉阿讓。冉阿讓之前因偷一個面包給判了19年的苦役,在他心里早就沒有愛,只有對社會的仇恨,但如果社會真是只充滿仇恨的話,主教的行為就沒法解釋了。主教的高尚行為令冉阿讓看到人世間還是存在愛與善的,也促使了他后來的轉(zhuǎn)變。主教心里有愛,他把愛傳遞給冉阿讓,而冉阿讓則把愛傳遞給更多的'人,用其一生去贖罪。
雖然冉阿讓做了很多好事,但始終得不到社會的認同,一個當(dāng)過苦役犯的人,在當(dāng)時的社會是不可能再翻身的。就連馬呂斯這個共和派也接受不了冉阿讓是苦役犯的事實。冉阿讓屬于當(dāng)時社會最底層的人,苦役犯。無論他做多少努力,也無法擺脫這個身份。一個社會無法讓人通過努力去擺脫社會對他原來的身份,我想這大概就是悲慘世界最可悲之處了。
雨果在小說里透露了人人生來平等這個思想。通過冉阿讓的遭遇,我們可以知道,人一開始是沒有好壞之分的,每個人都是平等的,不應(yīng)該始終帶有色眼鏡去看待別人。一個人做過壞事并不代表他這輩子就只能是壞人了。我記得在一次心理課上聽老師講過,我們每個人心里都有一個愛心池,在小時候的教育中,別人給了我們愛,善,就會慢慢把這個愛心池填滿。愛心池滿了,就會溢出,于是我們就會去對別人傳遞愛,影響更多的人。一些人做壞事,并不說明他這個人本質(zhì)就是壞的,只是因為他小時候缺乏愛,感受不到愛,所以長大了也不相信愛。我想冉阿讓屬于后一種人吧,但主教的無私的舉動,足以深深震憾冉阿讓。于是冉阿讓也相信人間有愛了,轉(zhuǎn)而自覺成為一個愛心傳播者。
書中很多地方描寫了法國大革命,也看到雨果是傾向共和的,要求自由、博愛、平等。在一百多年前,法國的那些共和派的先驅(qū)者,就以建立一個自由、博愛、平等的國家為已任,并在必要時獻出生命。
看到書的最后,冉阿讓的高尚行為已經(jīng)深深震憾了我。一個人可以做很多好事,甚至獻出自己的生命,卻從不提起,也不求回報?在我看來,冉阿讓已經(jīng)是神了,因為他做到了絕大部分人都做不到的事情。冉阿讓就像耀眼的太陽,強烈的光芒刺痛了我們每個人的陰暗面,也讓我們有機會對自己做一次自省。
悲慘世界的確是一部好書,名著之所以成為名著,是因為它能經(jīng)受得起時間的考驗,歷史會過去,但思想?yún)s是永恒的。
【悲慘世界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悲慘世界讀后感02-23
《悲慘世界》讀后感02-16
《悲慘世界》的讀后感12-30
《悲慘世界》讀后感06-30
《悲慘世界》 讀后感01-16
悲慘世界的讀后感03-18
《悲慘世界》讀后感03-21
悲慘世界的讀后感03-22
《悲慘世界》讀后感06-24
悲慘世界讀后感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