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孝圖讀后感[精華]
當(dāng)品味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一定領(lǐng)會了不少東西,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后感了!那么你真的會寫讀后感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二十四孝圖讀后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二十四孝圖讀后感1
《二十四孝圖》這篇文章記述的是魯迅先生透過當(dāng)時的兒童讀物想起自己兒時閱讀《二十四孝圖》的感受。揭示了封建孝道虛偽和殘酷,并且著重分析了臥冰求鯉、老萊娛親、郭巨埋兒等孝道故事,指責(zé)了這些封建孝道不顧兒童生命,將肉麻當(dāng)做搞笑,以不情為倫理,污蔑了古人,教壞了后人。
作品開篇對當(dāng)時反對白話文、提倡復(fù)古的現(xiàn)象給予嚴(yán)重批評,透過這件事能夠體現(xiàn)作者魯迅是下了很大決心提倡白話文的。而對于提倡復(fù)古的人是極其痛恨的,痛恨到什么程度呢!只要對于白話來加以謀害者,都就應(yīng)滅亡!兩次在開篇部分出現(xiàn)足以體現(xiàn)作者魯迅對提倡白話文的渴望和對復(fù)古的'痛恨。并且用麻叔謀蒸食小兒的例子來比喻這件事,足以體現(xiàn)作者對于此事的努力有多大。
《二十四孝圖》是元代郭居敬編,資料是集錄了古代所傳的二十四個孝子的故事,是舊時宣揚孝道的通俗讀物,其中老萊娛親是講他七十多歲時穿五色彩衣詐跌娛親的故事,、郭巨埋兒是講郭巨由于家里貧窮母親吃不飽飯便要挖坑埋掉自己親生兒子的事。那里面幾乎全是記錄愚孝的故事,魯迅透過表達自己對愚孝的不認(rèn)同,同時也諷刺了當(dāng)時的舊社會、舊制度、舊思想,表現(xiàn)了他強烈提倡新文化的欲望。
魯迅先生對愚孝的看法是值得我們借鑒的,孝是必要的,愚孝是萬萬不可的,這不是這天的我們正要學(xué)習(xí)的嗎期望天下多幾個孝子,少幾個愚孝之人。
二十四孝圖讀后感2
《二十四孝圖》圖文并茂,非常感人。我發(fā)現(xiàn),百事孝為先,小時候那些孝順的人,長大都有了很大的`成就。
二十四孝有:孝感動天。親嘗湯藥。嚙指痛心。百里負米。蘆衣順母。鹿乳奉親。戲彩娛親。賣身葬父?棠臼掠H。行傭供母。懷橘遺親。為母埋兒。扇枕溫衾。拾蕭異器。涌泉躍鯉。聞雷泣墓。乳姑不怠。臥冰求鯉。恣蚊飽血。扼虎救父?拗裆S。嘗糞憂心。棄官尋母。滌親溺器。其中,我最喜歡刻木事親,意思是:丁蘭,相傳為東漢時期河南(今河南黃北)人。幼年父母雙亡,他經(jīng)常思念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于是用木頭刻成雙親的雕像,事之如生,凡事均和木像商議,每日三餐敬過雙親后自己方才食用,出門前一定稟告,回家后一定見面,從不懈怠。久之,其妻子對木像便不太恭敬了,竟好奇地用針刺木像的手指,而木像的手居然有血流出。丁蘭回家見木像眼中垂淚,問知實情,遂將妻子休棄。
現(xiàn)在有很多人特別是我們這代人一天到晚都是在想自己該怎么樣,自己吃的好不好,玩得好不好,向父母要這要那,達不到要求就發(fā)脾氣,有時對父母和長輩說話。行為很不禮貌。和前人相比我真的對孝順二字沒有做好。讀了這本書,我以后一定要孝順父母,尊敬老人,繼承和發(fā)揚中華民族的美德。讓我們從點滴做起吧!
二十四孝圖讀后感3
當(dāng)我看到魯迅介紹的幾個故事時,覺得“孝道”是那么的難我和魯迅的感受是一模一樣。我仍然模模糊糊地記得我過去是如何“孝順”父母的.。
與他們相比,我只是“聽話”和“服從命令”,當(dāng)我長大了,我會給年老的父母好的食物和足夠的生活費。
例如,“臥冰求鯉”就是晉代王祥的故事。《晉書王祥傳》中說,他的繼母喜歡吃魚,經(jīng)常讓王祥到河邊釣魚。一天,天氣很冷。他脫下衣服,睡在冰上,用體溫化冰捕魚。突然,冰面中間裂開了,兩條鯉魚跳了起來。
然其中自然也可以鼓勵效仿的,如“黃香扇巾”等等也不困難,他講述的是黃香9歲失去了母親,對父親尊重孝順,夏天先把父親的枕席扇涼,冬天先用自己的身體為父親暖床。
這些做法,對于當(dāng)時是“驚天地泣鬼神”的。作為21世紀(jì)的人,喜歡吃魚可以去買;夏天熱的,冬天冷的,可以開空調(diào)。而現(xiàn)在我們所做的就是盡自己的責(zé)任,孝敬父母。當(dāng)我們老了,我們的孩子會孝順我們。這樣,“孝”這個詞就代代相傳了。
二十四孝圖讀后感4
孔子曰:”孝,德之本也”,孝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孝是傳統(tǒng)的中國文化;孝也是奠定和諧社會的基礎(chǔ)、從古至今,中國五千多年的長史上不知留下了多少孝子的身影,萬古長青!
最近老師給我們讀了古代最具代表性的孝子,被當(dāng)作故事流傳至今的——《二十四孝》。
聽著老師念《二十四孝》,我被裡面的情節(jié)深深吸引了、其中有一篇講的是閩子騫的后母因偏向自己生的兩個小兒子,于是在做棉衣時,給兩個小兒子用厚厚的棉絮卻給子騫用蘆花絮,后來父親知道了,說要休了子騫后母,而閩子騫因為看到后母和弟弟報在一起哭,不但冰釋前嫌,還跪求父親不要休后母、讀到這我的.眼眶不禁濕潤了起來,不說別人就說我吧,要是我是子騫,后母大冬天用蘆花絮給我做棉衣,當(dāng)父親要把他休了的時候,我在一旁拍手都來不及,怎會跪求父親不要休她呢?子騫的行為讓我深深感到,后母大冬天讓他受寒,平日也偏心,可他非但沒一句怨言,還求父親不休后母,這是何等孝順!
我想:我們應(yīng)該向二十四孝里的每一個人物學(xué)習(xí),就衝著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百善孝為先!懂得感恩,懂得孝敬父母,孝敬長輩、只有懂得”孝”的人,才能做一個高上的人!
二十四孝圖讀后感5
“只要對于白話來加以謀害者,都應(yīng)該滅亡”,這是魯迅一個尖銳的看法,雖然話過激了些,但足以看出魯迅對古書的喜愛甚至于敬慕之情。魯迅看到中國孩子讀破書,總是會嘆息。不錯,中國當(dāng)時的教育當(dāng)然比國外差多了,使這個重視教育且又愛國地文學(xué)家深感惋惜。
作者回憶小時,私塾管得嚴(yán),只能讀背“人之初性本善”,而出了書塾,就可以捧起一本有趣的別類的書,津津有味地讀。在那種混亂的社會中,書中陰間賞善罰惡的故事使讀者十分陶醉。也只有這個,讓魯迅小時枯燥的`私塾生活有了一絲樂趣。魯迅對于陰間的好奇,只能是好奇,頌揚反而壞事。這不,魯迅揭露當(dāng)時社會丑惡一面,導(dǎo)致一些“舞文弄墨”人的打擊。這樣的人實在可惡,別人有自己的思想、打算、作為,別人非要插一足作何?被打擊更要心如止水,就像00后的我們,“做自己的事,讓別人說去吧,神馬都是浮云”。
魯迅在飽覽不少古書后,終于得到長輩傳下來的《二十四孝史》。讀得多了,便也悟出來了,“孝”只有那些大道理,其實沒有什么神乎其神的,讀得多了,世中的真、善、美、假、丑、惡,一目了然。
古書之趣,趣在“實”,趣在“妙”,趣在當(dāng)今確沒有書中說的那些事。
二十四孝圖讀后感6
隨便一翻《二十四孝圖》,這樣的字眼映入眼簾:賣身葬父、埋兒奉母、哭竹生筍?棠臼掠H、埋兒奉母讓人感到冷酷無情;孝感動天、臥冰求鯉、哭竹生筍迷信思想嚴(yán)重;嘗糞憂心則讓人惡心。
所謂《二十四孝圖》是一本講中國古代二十四個孝子故事的書,主要目的是宣揚封建的孝道。但其中的老萊娛親和郭巨埋兒嘗糞憂心令人發(fā)指。先說說那個郭巨埋兒吧。說是晉代有個叫郭巨的,原本家道殷實,父親死后,他把家產(chǎn)分為兩份,給了兩個弟弟,自己獨養(yǎng)母親,對母極孝。后來家境逐漸貧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擔(dān)心養(yǎng)這個孩子,必然影響供養(yǎng)母親,就和妻子商量:兒子可以再生,母親死了不能復(fù)活,不如埋掉兒子,節(jié)省糧食好供養(yǎng)母親。夫妻遂把兒子抱出,挖坑要埋。興好挖出一壇金子來,才免了兒子一死。
郭巨雖有孝心,但殺兒之舉,卻有違人性,不合儒家天地之性,人為貴的人本觀念?此拼笮,其實是殘忍。古有為求神為父母治病舍身的,也有割股肉以解父母想吃肉之念的,今有為父母治病獻五臟的,極少有為父母去殺人的。為了節(jié)約糧食,就想把自己的親生兒子殺了,一則有違老母愛孫之心,二則陷老母于不仁。所以后來有人把這種孝舉,稱為愚孝
百善孝為先,孝是中華神州大地,最源遠流長的`中華美德,我們應(yīng)該懂得理解長輩的心,懂得感恩、懂得孝敬長輩。只有孝敬父母的人,才是一個有責(zé)任心的、高尚的人。
最后,我愿中華美德孝道世代傳承!
二十四孝圖讀后感7
孝是什么?往大了說老有所養(yǎng)、老有所醫(yī)、老有所為、老有所樂;往小了說就是你吃什么就讓父母吃什么,你住哪里就讓父母住哪里;更通俗一點說就是父母當(dāng)初怎么對待你,你就怎么對待父母。就是這么一個簡單得不能再簡單的道理,到了道學(xué)家那里就變味了,弄了一個什么《二十四孝圖》,把本來很平常很溫馨的孝順變得毛骨悚然了,以至于給少年魯迅的心理留下的揮之不去的陰影,這種虛假的、拔高的、沒有人性的說教可以休矣!
“郭巨埋兒”,為了孝順母親就要把兒子殺死,這不要說法律不允許,就是道德人倫也不允許。∷宰髡呓o故事設(shè)計了一個出乎意料之外也不在情理之中的很荒唐的結(jié)局——挖坑的時候挖出一罐子黃金,然后皆大歡喜了。問題是誰都能挖出黃金嗎?如果挖不出咋辦?
“臥冰求鯉”的故事也很荒唐:人體能有多少熱量呢,靠體溫把堅冰融化,這不符合物理學(xué)原理呀。稍微有點兒物理學(xué)知識的`人都知道,如果人臥在冰上不但不能把冰融化,而且還會凍死。與其臥冰求鯉,不如鑿冰求鯉。臥冰求鯉不是孝,而是蠢。
孝也好,愛也好,敬業(yè)也好,都應(yīng)該是日常的、平淡的、波瀾不驚的,如果把個別的、暫時的、極端事例的當(dāng)做常態(tài)化的標(biāo)準(zhǔn)要求每個人去做,那么既是沒有人性的,也是不可持續(xù)的,希望在傳播正能量的時候把握好一個度,過猶不及。
二十四孝圖讀后感8
《二十四孝圖》這篇文章記述的是魯迅先生通過當(dāng)時的兒童讀物想起自己兒時閱讀《二十四孝圖》的感受。揭示了封建孝道虛偽和殘酷,并且著重分析了臥冰求鯉、老萊娛親、郭巨埋兒等孝道故事,指責(zé)了這些封建孝道不顧兒童生命,將肉麻當(dāng)做搞笑,以不情為倫理,污蔑了古人,教壞了后人。
作品開篇對當(dāng)時反對白話文、提倡復(fù)古的現(xiàn)象給予嚴(yán)重批評,通過這件事能夠體現(xiàn)作者魯迅是下了很大決心提倡白話文的。而對于提倡復(fù)古的人是極其痛恨的,痛恨到什么程度呢!只要對于白話來加以謀害者,都就應(yīng)滅亡!兩次在開篇部分出現(xiàn)足以體現(xiàn)作者魯迅對提倡白話文的渴望和對復(fù)古的痛恨。并且用麻叔謀蒸食小兒的例子來比喻這件事,足以體現(xiàn)作者對于此事的努力有多大。
《二十四孝圖》是元代郭居敬編,資料是集錄了古代所傳的二十四個孝子的故事,是舊時宣揚孝道的通俗讀物,其中老萊娛親是講他七十多歲時穿五色彩衣詐跌娛親的故事,、郭巨埋兒是講郭巨由于家里貧窮母親吃不飽飯便要挖坑埋掉自己親生兒子的事。那里面幾乎全是記錄愚孝的故事,魯迅通過表達自己對愚孝的'不認(rèn)同,同時也諷刺了當(dāng)時的舊社會、舊制度、舊思想,表現(xiàn)了他強烈提倡新文化的欲望。
魯迅先生對愚孝的看法是值得我們借鑒的,孝是必要的,愚孝是萬萬不可的,這不是這天的我們正要學(xué)習(xí)的嗎期望天下多幾個孝子,少幾個愚孝之人。
二十四孝圖讀后感9
魯迅的《二十四孝圖》是收錄在《朝花夕拾》中的一篇文章,作者敘述了自己對于《二十四孝圖》中對于“臥冰求鯉”、“老萊娛親”、“郭巨埋兒”孝道故事的看法,批判了這種封建制度下變形了的孝道。
百善孝為先,古人講“孝道”擺在所有道德的最前面。一個人品德怎么樣,首先看這個人孝不孝順,如果不孝順,連官都做不了。自古以來流傳的`孝道故事有很多,給人很好的教育意義。但是《二十四孝圖》中存在的一些扭曲人們孝道的觀念,魯迅先生給與了強烈的抨擊。“臥冰求鯉”、“老萊娛親”、“郭巨埋兒”是一種封建社會畸形的孝道,為了孝道就能枉顧子女性命嗎?這種低級趣味的肉麻就是孝道嗎?這些都屬于愚孝,這些故事遺留下來的封建孝道觀念毒害了一代代的人。我們?yōu)槿俗优,孝道是天?jīng)地義的事,但是要科學(xué),而不是迷信,要觀念要與時俱進,而非封建愚昧,更不能因為孝道而傷害到其他人。破除封建孝道的觀念的虛偽和殘忍,就是要我們有意識,而不是盲目尊崇。就像魯迅認(rèn)為的那樣,只要自己孝順父母做到心中無愧就行了。
作者對于封建孝道給與了無情的批判,同時,《二十四孝圖》也能讓人對孝道與更深的領(lǐng)悟。千萬不要再出現(xiàn)“嘗糞憂心”、 “郭巨埋兒”這樣的愚孝了。其實,我覺得讓父母開心自在就是最大的孝順了。
二十四孝圖讀后感10
百善孝為先是古人的根本道德思想,《二十四孝圖》本是一本宣揚儒家孝的觀念的兒童傳統(tǒng)讀物。而魯迅先生這篇文章就寫在于反對白話文的潮流爭鋒相對之時。作者以激奮起筆,貫穿了辛辣的挖苦,痛斥了封建孝道的虛偽,表達了他的愛憎之情。
并不是否認(rèn)魯迅的觀點。確實,新需要像他這樣敢說敢做的人才,也確實很渴望一個去打擊封建殘酷的聲音。然而,對于他所言的'觀點我卻意見相左。
不得不成認(rèn)的是,二十四孝確實有著一些像哭竹生筍臥冰求鯉等匪夷所思的接近神話的故事。也有一些極端一味的如老萊娛親郭巨埋兒。你可以稱之為荒唐,但它只是僅僅起到警示后人的作用,目的還是好的。試問難道真的有人去學(xué)著文中那般臥在冰上,求著鯉魚的到來?有真的有白發(fā)老爺在故作小兒狀嗎?
古代不受孝道的極為少見,也算是屈指可數(shù)。倒是在如今的社會不孝兒女諸多。父母含辛茹苦的拉扯長大,成人后卻對父母不屑一顧,冷嘲熱諷的比比皆是。子不嫌母丑,子不嫌家貧,我想現(xiàn)代人也逐漸喪失了這種傳統(tǒng)了吧!
讀完《二十四孝圖》后,相信大家對孝有了很深的理解。孝是我們作為一個應(yīng)該遵循的傳統(tǒng)美德,可是現(xiàn)在的社會上越來越多的人不孝順父母的現(xiàn)象,所以我們更能好好的理解孝的深層內(nèi)涵,學(xué)著做一個孝順的人。
二十四孝圖讀后感11
《朝花夕拾》是魯迅的著名散文集,當(dāng)中有十篇文章,其中有一篇名叫《二十四孝圖》,這個文章當(dāng)中有幾篇小故事,其中的郭巨埋兒是最讓魯迅先生討厭的一件事。這件故事講述的是:我過去一家十分貧窮,而郭巨的母親又十分疼愛她的兒子,將所有好的東西都給他的兒子吃,自己卻不舍得吃一口,沒有吃過一頓飽飯。于是,郭巨便和他的妻子一同商量,要將兒子埋進土里,只有這樣他的母親才能吃飽飯。郭巨正挖著坑,突然挖到了黃金,這才讓郭巨放棄了,將兒子埋在地下的想法,才阻止了這場災(zāi)難的發(fā)生。
魯迅先生也因為這件事而十分恐懼。盡管郭巨是孝順母親的表現(xiàn),但是他卻不顧自己兒子的死活,這也是不為自己孩子負責(zé)的表現(xiàn)。本來是要贊揚郭巨的'孝順吧?赡暧椎聂斞缸x了后,竟然“從此總怕聽到我的父母愁窮,怕看見我白發(fā)的祖母,總覺得她是和我不兩立的”,竟然對這些孝子們產(chǎn)生了抵觸心理,“不僅自己不敢再想做孝子,并且怕父親去做孝子了”。這是何等的悲哀!其實,《二十四孝圖》中那些孝子們的故事,原本該是很感人的,本應(yīng)該是贊揚并弘揚孝子們的精神。只可惜,一代代人們給它披綾掛彩,涂脂抹粉,將感人的真實涂抹成了讓人反感的事件。
“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在不違背道德與人格的基礎(chǔ)上去孝敬長輩,但是“郭巨埋兒”中的郭巨的孝是一種愚孝,他并不是一個具有理性行為的人,也不是一個有愛心的人,是一種自私的行為。
二十四孝圖讀后感12
魯迅的《二十四孝圖》是收錄在《朝花夕拾》中的一篇文章,作者敘述了自身對于《二十四孝圖》中對于“臥冰求鯉”、“老萊娛親”、“郭巨埋兒”孝道故事的看法,批判了這種封建制度下變形了的孝道。
百善孝為先,古人講“孝道”擺在所有道德的最前面。一個人品德怎么樣,首先看這個人孝不孝順,如果不孝順,連官都做不了。自古以來流傳的孝道故事有很多,給人很好的教育意義。但《二十四孝圖》中存在的一些扭曲人們孝道的觀念,魯迅先生給與了強烈的`抨擊!芭P冰求鯉”、“老萊娛親”、“郭巨埋兒”是一種封建社會畸形的孝道,為了孝道就能枉顧子女性命嗎?這種低級趣味的肉麻就是孝道嗎?這些都屬于愚孝,這些故事遺留下來的封建孝道觀念毒害了一代代的人。我們?yōu)槿俗优,孝道是天?jīng)地義的事,但要科學(xué),而不是迷信,要觀念要與時俱進,而非封建愚昧,更不能因為孝道而傷害到其他人。破除封建孝道的觀念的虛偽和殘忍,就是要我們有意識,而不是盲目尊崇。就像魯迅認(rèn)為的那樣,只要自身孝順父母做到心中無愧就行了。
作者對于封建孝道給與了無情的批判,同時,《二十四孝圖》也能讓人對孝道與更深的領(lǐng)悟。千萬不要再出現(xiàn)“嘗糞憂心”、“郭巨埋兒”這樣的愚孝了。其實,我覺得讓父母開心自在就是最大的孝順了。
二十四孝圖讀后感13
什么是孝?年紀(jì)大了,可以說有供養(yǎng),有醫(yī)療,老了可以做點什么,老了可以玩得開心;年輕的時候,你吃什么讓父母吃,你住什么地方讓父母;它更受歡迎。這意味著你對待你的父母就像你父母當(dāng)年對待你一樣。就是這么簡單的道理,再簡單不過了,但是到了道家,就變味了。他們制作了一幅“二十四孝”圖,使平日里溫馨的孝行變得毛骨悚然,從而在少年魯迅的心理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種虛假、夸大、慘無人道的說教的陰影揮之不去!
“郭炬葬其子”,為了孝敬母親,他不得不殺了自己的兒子,別說法律,就連道德和人情!于是作者為故事設(shè)計了一個出人意料又不合理的荒謬結(jié)局——挖坑挖出一桶金,皆大歡喜。問題是,任何人都可以挖出黃金嗎?挖不出來怎么辦?
“臥冰求鯉”的故事也很荒誕:人體能有多少熱量?靠體溫融化固態(tài)冰是不符合物理原理的。稍微有點物理常識的人都知道,人躺在冰上,冰融化不了,反而會凍死。與其臥冰求鯉,不如挖冰求鯉。臥冰乞鯉,非孝,是愚。
無論是孝道、愛情,還是奉獻,都應(yīng)該是日常的、平凡的、淡定的。如果我們以個別的、暫時的、極端的情況為正常標(biāo)準(zhǔn),要求每個人都去做,那沒有人性,也是不可持續(xù)的。希望在傳播正能量的時候把握一個度,太多了就來不及了。
二十四孝圖讀后感14
《二十四孝圖》這篇文章回憶了魯迅先生小時候?qū)Α抖男D》的觀感及長大后對《二十四孝圖》的批判,揭示了封建孝道的殘酷與虛偽。
作品著重解析了《臥冰求鯉》《老萊娛親》《郭巨埋兒》等作品。而魯迅先生將其稱為“肉麻當(dāng)作有趣”,“污蔑了古人,教壞了后人”。可見魯迅對《二十四孝圖》的討厭。
在這舊時代的中國,大家都推崇這種“孝”,老祖宗留下的東西一定是好的!氨е@思想,在那個大多人都不識字,見識短淺的時代,就連魯迅先生的女傭人阿長都可以流利的講出來?梢娪绊懼,范圍之廣。這種觀念當(dāng)是錯的',所以我們一定要對流傳下的思想做出判斷,做到“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封建思想,就猶如一所監(jiān)獄,把人們囚禁于此,被隔絕的人們手足無措,只能聽信于那些傳播者的讒言。作為現(xiàn)代人,我們不處在那個動蕩的時代,所以,對于那些封建思想需要采取不聽,不信的態(tài)度,要對它進行抨擊,只有這樣,社會才能更好的發(fā)展,更好的進步。
二十四孝圖讀后感15
最近我讀了一本散文《朝花夕拾》,這是魯迅的一本回憶童年的散文。
充滿了個體生命的童年時代和文化發(fā)展的童年時代所特有的'天真之氣。
書中有批判,有嘲笑、有快樂、有悲傷也有童年的樂園和當(dāng)時的生活習(xí)俗。
《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這一篇文章,把百草園的菜畦、石井欄、皂菜樹……講述的非常生動。
長媽媽給魯迅講“美女蛇”的故事,因為長媽媽講的很形象,使魯迅十分害怕,夏夜乘涼也不敢往墻上看。
《阿長與山海經(jīng)》寫出了長媽媽的純樸善良。
阿長是我的保姆,我們也不知道阿長的名字,她生的黃胖而矮,體現(xiàn)了阿長身體的胖重。
《二十四孝圖》描寫了魯迅先生小時候一次看廟會的場景。
五猖會是孩子們盼望已久的賽會,魯迅先生先是表明了對賽會的喜愛,又通過古書所述的賽會景象。
魯迅先生參觀以往賽會的表現(xiàn)和現(xiàn)實中形象生動的賽會場景,讀起來如身臨其境一般無二。
魯迅先生黃金時代的童年一去不返,如今,體現(xiàn)在《朝花夕拾》留下來使后人慢慢體會
【二十四孝圖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二十四孝圖》讀書筆記10-08
二十四孝圖讀書筆記01-08
二十四孝圖閱讀心得體會04-21
《二十四孝圖》讀后感09-26
二十四孝圖的讀后感02-08
二十四孝圖讀后感12-20
《二十四孝圖》讀后感10-10
《二十四孝圖》讀后感范文12-08
《二十四孝圖》魯迅讀后感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