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行合一演講稿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知行合一的演講稿
演講稿可以提高演講人的自信心,有助發(fā)言人更好地展現(xiàn)自己。隨著社會不斷地進步,演講稿在演講中起到的作用越來越大,那么你有了解過演講稿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知行合一的演講稿,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知行合一的演講稿1
我獨自在五龍山腳徘徊,低吟著:“莫道面前無寶鏡,一輪明月照夫人!标柟馇绾茫蛉朔,此時,此詩此境真是妙不可言。
仰望夫人峰,薈萃著各種綠。隱蔽而成熟的墨綠,明麗如金屬色的翠綠,故作矜持的淡綠……都被陽光的碎片連起,和諧地相互交織卻又色彩分明,密密地簇擁著那位情深又堅韌的“夫人”,似乎想溫暖她千年的等待而又日益冰冷的心。噢,山頂應(yīng)美妙如斯吧:仰面伸手可摘一抹云彩,彎腰俯身可聽滄海桑田的一場絮語,貼身撫摸可感千年夫人那熾熱的一腔癡情……我的心已飄到山頂了,腳下生風,望著夫人峰往上沖。但腳越來越沉,終于在半山腰停住了。
也罷也罷,讓自己陷入無盡的疲勞中只為看風景,這些景色圖片網(wǎng)上都有,值得上去嗎?不如就這么幻想,滿足一下偶發(fā)的詩人情調(diào)吧!
停步仰面,發(fā)現(xiàn)自己的雙眸怎么也不能從五龍山之巔移開。心里有一種聲音告訴我:向山頂沖去……我要去看看這山這水!多少文人人生得意的時候,走向自然,向山山水水、一草一木,笑談自己的萬丈豪情。在仕途失意的時候,到大自然中去深深地呼吸一口自由的空氣,去伸一伸他們被壓垮了的腰桿,在山水中尋找心靈的歸依和心智的獨立。對,我要爬上山頂,去領(lǐng)略《醉翁亭記》《岳陽樓記》《小石潭記》中的至情至性,去感受山水中承載著的一顆顆高尚的'靈魂,一種種光耀千年的情懷……終于,我拖著酸意滲滿骨骼的雙腿,靜立在山巔,任風吹蕩起一身單衣,洗滌著心靈。似乎靈魂被這一片廣茂的大地稀釋成淡淡一綹,飄搖在天地之間。突然,心如止水,仿佛有空山無人,水流花開,一朝風月,萬古長空之感。
多虧了“行”,讓我有這番“天人合一”之感!只知道景美又不攀爬領(lǐng)略,又怎會有“此景只應(yīng)天上有”的震撼!
我笑了,這不正是王陽明苦苦徘徊思考十九年的結(jié)晶么?知行合一!只是知道道理,用筆或極其虛偽的聲音夸夸其談的人太多了,可這有什么用?“知而不行,則為無知”。誠然,我們需要有一種判斷是非的觀念,也需要可以鼓舞心靈的道理,但不將其付諸行動,只是一味地幻想,不就是最荒唐可笑的玩笑么?多少人在一味地空想中迷失自己;多少人懷著雄心壯志迎接初日,卻碌碌一天;多少人知行不一,徘徊在人生的十字路口……與其做語言的巨人,不如讓自己因行動而變得強大,用“行”實現(xiàn)每一個“知”。
五龍山巔,我悟到了,“心學”最燦爛的精髓——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的演講稿2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背負行囊,行走于人生的悲歡離合。一扇扇人生之門,不斷阻礙著我們前進的腳步,蒙蔽著我們渴求的雙眼。未來的路雖總充溢著迷茫與孤獨,漫長坎坷又布滿荊棘,但若能放下外界的紛紛擾擾與流言蜚語,知行合一,便能獲得真知,踏上星辰大海的征程。
王陽明在《傳習錄》中講,“知而不行,只是未知!敝,即懂得道理;行,即踐行鍛煉。知道卻不去行動,就是沒有真正明白。正如戰(zhàn)國時期的趙括,雖熟讀兵書,卻只知夸夸其談紙上談兵,死搬兵書上的教條,而不去腳踏實地的實踐,終死于戰(zhàn)場,為后人恥笑。
我們常探求如何獲得真知。其實“條條大路通羅馬”,求得真知的辦法有很多,但不論是哪一種,哪怕是最簡單、最取巧的求知之道,也無法在空想中實現(xiàn)。思想的力量,只有在行動中才能發(fā)揮作用。為學如此,處世亦如此。若想求得真知,就必須在“行”上下功夫,就必須學會去知行合一。
作為一位優(yōu)秀的學者和詩人,聞一多先生可謂是知行合一的典范。社會風雨如磐,祖國水深火熱,他由憂生愛,愛由憂生,他明白他需要給這衰微的民族開一劑救濟的文化藥方。他從唐詩下手,目不窺園,足不下樓,兀兀窮年,瀝盡心血,在一個又一個大的四方竹紙本上,寫滿了如群蟻排衙密密麻麻的小楷。他向那古代典籍鉆探,有如向地殼尋求寶藏,潛心貫注,鍥而不舍,終結(jié)成《唐詩雜論》的.碩果。對知行合一深刻的理解,產(chǎn)生了偉大的思想和偉大的作品,聞一多先生也由此成為口的巨人,行的高標,成為我們民族不朽的精神豐碑。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無論是知識、方法,還是道德,都需要我們擁有足夠的儲存。而在廣泛的涉獵、仔細的研究、謹慎的思考、明確的辨別之后,我們便會得到一個征途是星辰大海的方向。而唯有不斷地探索與追求,或肝腦涂地,或駢手胝足,在無數(shù)個日夜里皓首窮經(jīng),撿拾起慎獨,才能讓我們順利通過征途中的山間幽徑、坦途道路和深谷岔口。
“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高舉知行合一的信念火炬,腳踏實地,忠貞不渝,鍥而不舍地去穿過并征服所有坎坷泥濘寒冷堅硬的大地,方能獲得真知,踏上星辰大海的征程。
知行合一的演講稿3
唐太宗李世民曾經(jīng)說過:“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痹趶仡^徹尾的觀看了比賽后,我發(fā)現(xiàn),只有把古人的一言一行當作自身的鏡子,才能在社會上刮起一股謙謙君子之風。
比賽當中每一位選手的表現(xiàn)都讓人印象深刻,他們對詩詞有著強大的儲備量,對風俗古跡的了解也頗為深刻,但最吸引我的是節(jié)目組最后設(shè)置的對選手知行合一的考察。通過飯桌上的禮讓,就餐的行為習慣,充分體現(xiàn)了選手的個人素養(yǎng)。有的選手禮讓長輩,為大家端茶倒水,有的選手卻坐姿不端,舉止不雅。面對六人五個雞蛋,他們互相謙讓,盡管每個人都有不足之處,但都有美德與素養(yǎng)的體現(xiàn)。
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是什么?是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是孟子的“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是李白的“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是老子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更是教師張麗莉的舍己為人,的哥的拾金不昧,黃麗芬的助人為樂。前有智者先賢的字字珠璣,后有博愛之人的身體力行,以古為鏡,知行合一的好人為整個社會做出了良好的表率。
而山東省實行的光盤行動,雖然在全省獲得了積極的響應(yīng),但仔細觀察之下又不免會發(fā)現(xiàn)仍然有些人意識薄弱,看著糧食被浪費不為所動。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也許你浪費的只是半條魚,一只蝦,但積少成多,后果又會如何呢?我們都是獨生子女,在家里就是小公主、小王子,面對無法平均分配的時候,又是否會把自己的那一份禮讓給他人呢?在團聚就餐時,是否會讓長輩先入座,等長輩吃過再動筷呢?這是值得每位青少年深刻思考與反省的啊。
賽場上的選手不論輸贏都始終保持快樂的笑容。對于他們來說,友誼第一,比賽第二,失敗并不可惜,成長與收獲最重要。正如諺語所說:“失敗得教訓(xùn),成功獲經(jīng)驗!笔槲覀兎e累下了一份又一份的'經(jīng)驗,鋪墊了通向成功的捷徑,是必須珍惜的良師益友。
而生活中的我們,無一例外的得失心重。我們看重成敗,往往因為輸?shù)粢稽c點傷心一整天而忽略了自己所收獲所學到的,經(jīng)常為自己諸多的小差錯找借口,卻忘了孔子所說的“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笔∈浅晒χ福谏綎|這孔孟之鄉(xiāng),自幼學習先賢經(jīng)典的我們更應(yīng)該知曉這其中的道理,“不怨天,不尤人。”要想獲得成功,首先應(yīng)從修身養(yǎng)性開始,只有調(diào)整自己的心態(tài),才能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獲得更大的成功啊。
我們要明白“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行有余力,則以學文。不做“啃老族”,“手機控”而是努力成為“光盤族”,“學文控”,以古為鏡,行知合一,用經(jīng)典充實我們的心靈。
【知行合一的演講稿】相關(guān)文章:
知行合一演講稿12-10
關(guān)于高效讀書的方法學用結(jié)合知行合一05-10
知行合一讀后感11-16
《知行合一》讀后感6篇09-05
知行合一王陽明讀后感01-21
知行合一王陽明讀后感(精選15篇)07-13
《知行合一王陽明》讀后感2篇06-16
安全演講稿演講稿02-13
校園演講稿演講稿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