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孔子座右銘說說匯總90句
天地之道,可一言而盡也:其為物不貳,則其生物不測。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這篇文章是小編特意為大家收集的孔子座右銘說說,趕緊來看看吧。
1、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君子食無求飽,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xué)也已。
3、喜怒哀樂之未發(fā),謂之中,發(fā)而皆中節(jié),謂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4、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dú)馕炊,戒之在色;及其壯年也,血(dú)夥絼,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dú)饧人ィ渲诘谩?/p>
5、法語之言,能無從乎?改之為貴。提手與之言,能無說乎?繹之為貴。說而不繹,從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6、子曰:"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7、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已知,求為可知也。
8、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
9、與朋友交,嚴(yán)而有信。
10、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
11、詩三百篇,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12、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行。
13、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
14、子曰:"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
15、君子求諸已,小人求諸人。
16、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辟佞,損矣。
17、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下信乎?傳不習(xí)乎?
18、執(zhí)德不弘,信道不篤,焉能為有,焉能為亡。
19、從心所欲,不逾矩。
20、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隱,未見顏色而言謂之瞽。
21、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22、雖有智慧,不如乘勢;雖有镃基,不如待時。
23、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24、君子安靜坦然而不傲慢無禮,小人傲慢無禮而不安靜坦然。
25、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
26、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
27、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28、歲冷,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
29、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30、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yuǎn)。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遠(yuǎn)乎?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31、恭而無禮則勞,慎而無禮則葸,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則絞。
32、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
33、君子矜而不爭,群而不黨。
34、見利思義,見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為成人矣。
35、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
3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37、聽其言而觀其行。
38、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
39、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40、富而可求也,雖執(zhí)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
41、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42、事君盡禮,人以為諂也。
43、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
44、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可謂孝矣。
45、晏平仲善與人交,久而敬之。
46、其怒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47、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
48、子曰:先有司,赦小過、舉賢才。
49、子曰:子路問事君。子日:"勿欺也,而犯之。"
50、子曰:因民之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費(fèi)乎?
51、子曰:居上不寬,為禮不敬,臨喪不哀,吾何以觀之哉!
52、子曰: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53、行己有恥,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
54、有朋自遠(yuǎn)方來,不亦樂乎?見利思義,見危授命。
55、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56、不遷怒,不二過。
57、故君子知之曰知之,不知曰不知,言之要也;能之曰能之,不能曰不能,行之至也。言要則知,行至則仁;既仁且知,夫惡有不足矣哉!
58、恭、寬、信、敏、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
59、孔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桑?/p>
60、孔生而知之者上也,學(xué)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xué)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xué),民斯為下矣!
61、有朋友自遠(yuǎn)方來,不亦樂乎?
62、今之孝者,是謂能養(yǎng)。至於犬馬,皆能有養(yǎng);不敬,何以別乎。
63、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64、子曰:"志於道,據(jù)於德,依於仁,游於藝。"
65、見利思義,見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為成人矣。
66、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此之謂自謙,故君子必慎其獨(dú)也。
67、樂而不淫,哀而不傷。
68、逝,往也。言君子可使往視之耳,不肯自投從之。
69、子謂于產(chǎn)。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養(yǎng)民也惠。
70、過而不改,是謂過矣!
71、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72、今夫地一撮土之多,及其廣厚載華岳而不重,振河海而不洩,萬物載焉。
73、雖小道,必有可觀者焉;致遠(yuǎn)恐泥,是以君子不為也。
74、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
75、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jié)之,亦不可行也。
76、相維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
77、質(zhì)勝文則野文勝質(zhì)則史文質(zhì)彬彬,然後君子。
78、施諸已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79、擇可勞而勞之,又誰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貪?
80、知我罪我,唯其春秋。
81、有教無類。
82、士志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不學(xué)禮,無以立。
83、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
84、樊遲問知。子曰:"務(wù)民之義,敬鬼神而遠(yuǎn)之,可謂知矣。"問仁。子曰:"先難而后獲,可謂仁矣。"
85、執(zhí)德不弘,信道不篤,焉能為有?焉能為亡?
86、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小車無杌,其何以行之哉?
87、子曰:"不有祝沱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難乎免於今之世矣。"
88、子曰:"誰能出不由戶?何莫由斯道也?"
89、子曰:"甬五子,邦有道,則知;邦無道,則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90、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勤學(xué)也已。